书城杂志青春引航
9449000000067

第67章 每个人心中都要开出最美的花

【背景描述】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个美好的梦,都孕育着一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只要等到那个美丽季节,便会绽放最美的花。在大学里,女孩子们已经习惯把宿舍称为家。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个家的功能,在分配学生宿舍床位时,我确定了打破东西部地域间隔、打破农村城市间隔、打破南北方生活习惯间隔、打破不同家庭背景间隔的原则,基本上每个宿舍的每个人都代表着一个独特的个体和社会生活状态,目的是通过宿舍成员四年的碰撞磨合,能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认识到不同个体的生活状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

某个学生寝室,住着四个美丽的女孩子,暂时起名为小G、小D、小E、小F。小G来自东部大城市,家庭富裕,独生子女,心地善良,心直口快,容易发脾气,小毛病比较多,但从不斤斤计较。小D来自中部某个中等城市,家庭背景较好,长期一个人在外求学,性格软弱,没有主见,喜欢画漫画和倾诉。小E来自中部某农村,是家中四个孩子中最小的,家人比较宠爱,对其要求也比较高,自己上进心强,有主见,争强好胜。小F来自东部某小城市的下岗家庭,生活随遇而安,不善于沟通,生活态度消极。也许正是四个孩子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造就了四个孩子不同的性格和处事方式。

【辅导过程】

某年的9月,四个人从不同的方向来到了北京,相聚到一个宿舍。也许是陌生的新奇,也许是高考过后的兴奋,也许是独生子女相互陪伴的需要,开学初的两个月里,伴随着北京美丽的秋天,四个人感情日笃,情同姐妹。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她们在生活习惯、消费方式和为人处世上逐渐显示出差异。小G和小D经常买一些零食回宿舍给大家共同享用,两个人关系逐渐变得比较密切。自然而然,小E和小F就经常在一起。几个月的相处下来,每个人的真实性格逐渐显露出来,矛盾、摩擦开始出现。小G直率的一面表现出来,说话口无遮拦、无所顾忌。由于经常在一起,小D发现自己很难去理解和接受小G,逐渐向小E和小F倾诉自己的郁闷和小G的缺点,小D、小E以及小F关系要好起来,形成了三对一的格局。显然,小G感觉到了孤单,感觉自己被孤立了。小G本性善良,经过与小E和小F的深入沟通,取得了她们的谅解,同时得知小D对自己的评价,非常生气。经过三个人的协商,一致认为小D人品不好,要对她进行孤立,其中小E表现得尤为明显。小E借口自己家庭条件不好,经常对小D冷嘲热讽,在小D休息时三个人聊天说话或发出大的声响,导致小D情绪低落,经常打电话跟家长哭泣。

辅导员在跟学生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后,立即找到班级骨干了解情况,希望帮助她们进行深入沟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尝试着和小D、小E、小G单独进行了沟通,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说明大学生活的美好和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从每个人成长的角度看待发生的一切,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当然,这些道理她们可能都明白,但就是在实际相处的过程中,大家都很难摆平心态、放低姿态,主动去和他人沟通。为了打破他们之间的非博弈平衡,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谅解,在班级骨干的素质拓展活动时我特意让她们全部参加。在十七个人中,她们四个分在一个小组,一起信任背摔、一起玩地雷阵、电网和毕业墙等项目,大家彼此之间的信任似乎又增进了一层。我知道人与之间的矛盾是积累起来的,需要持续不断的相互了解才能化解。我决定继续跟踪她们的生活轨迹,尤其是观察小D的生活。从她们日常生活的表现看,我的工作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实际中小D更加孤立了,在后来的两个月中其他三个人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话。我感觉自己的工作受到了巨大的挑战。2008年的3月,我找到小D,又跟她详细了解目前的生活情况,给了她一些具体的建议,她也表示了接受。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发现她们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只是个人性格上的差异导致了相互之间的不能包容。在经过小D多次尝试改善关系的努力失败后,我决定帮她调整寝室。也许大家分开,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每一个人了,能更好地包容和接受他人。在经过一系列的手续后,她换到了另外的宿舍,我再次找到她们四个进行了座谈,鼓励她们更好地反省自己,因为一个宿舍的矛盾是每个人积累所造成的,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希望她们能够借助分开的这段日子好好地想一下。

【辅导成效】

2008年暑假,我们去山西进行社会实践10天,小D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不适应农村生活病了几天,正好小G和小F也都在实践队中,她们两个人主动承担了照顾小D的责任。她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要陪她打点滴到很晚,白天还要跟我们去调研。在艰苦的日子里,在患病的岁月中,同学的友情、宿舍家的亲情又让她们进一步冰释前嫌,加深了了解。

【辅导体会】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宿舍矛盾是人际关系问题中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后来我进行了持续的跟踪,发现自己已经不用再做什么工作了。她们在患难与共的日子里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友情乃至亲情的可贵,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敌意已经被相互的珍惜和关爱所替代。在后来和学生的一次聊天中,我们聊到了这个寝室的四个人,大家都在感叹不知何故她们又奇迹般地和好如初了。

站在辅导员的角度,我认为辅导员在学生人际关系处理中更多的是引导的角色,引导学生如何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至于如何对待遇到的实际问题,还是要学生自己去解决。作为辅导员,有时候需要给学生提供一种接受挫折教育的环境。很多情况下,人在挫折中才更能认识自己,看清他人,才更能感受到老师的可敬和同学的可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