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青春引航
9449000000034

第34章 关注特殊学生

盖逸馨

担任辅导员工作两年来,我根据新时期大学生个性特点、生活环境的新变化,重点加强了对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在实际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我接触到这样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的人生经历与普通学生很不相同,思维方式与行为举止异于多数学生,情绪情感控制能力较弱。这些学生相对于整个学生群体处于弱势地位,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辅导员必须尤为关注,并实施特殊管理。

案例1

小李是一名四川籍学生,“5·12”汶川大地震后入校,家处于地震地带。高考时他以体育特长生入校,日常参加国家比赛和训练的时间较多。在入学英语考试结束后与他单独谈话时,该生流露出对自己体育生身份的自卑感。他学习虽然较为努力,但因为参加训练、比赛功课落后较多,成绩在班里倒数,他虽然有进取心但往往被大家忽视。在大一上学期的一次班会上,我与其单独谈话时,发现他与其他特长生最大的不同是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也因此产生了心理危机意识,他需要帮助缓解。

对这样的特殊学生,我坚持以鼓励和开导为主。我通过谈话等方式帮助他重塑信心,劝导他不要一味追求做得最好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对他提出“不求做最优秀的学生,只做最优秀的体育特长生”的要求,并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参与管理班级事务,增进与班上同学的沟通与交流。在学院球队参赛的一场篮球比赛中,我与他在篮球场边进行了气氛较为轻松的对话,发现他除了对学习成绩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外,还愿意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要求进步。他的思想产生了变化,前期工作收效了。

案例2

学生小刘性格孤僻、心理压抑、思想偏执,与宿舍同学关系一直不佳,曾与一女生发生过激烈冲突。大二期间曾因对奖学金评定结果不满,向学校反映过程中曾出现对学院教师不尊重、对家长态度恶劣、思想偏激等行为。一天晚上,她的一名同学睡醒后准备去图书馆,由于屋内昏暗打开了宿舍的灯,两人由此产生言语冲突,进而动了手脚。次日下午,小刘到办公室反映情况。她一方面痛斥那位同学对她一直以来的伤害,另一方面提出不面对面调节。出于安抚她情绪的考虑,我答应了她的要求。

像小刘这样在性格上有障碍的学生,在心理上往往表现出有较强的失落感,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不安的反应明显,从而会对周边学生造成伤害。对这类学生我们一是通过单独谈话使其了解自己不能与周围人正常交往的障碍性因素,并提供一些可行的交往方式协助其与别人开展沟通;二是与其同班同学特别是同宿舍同学谈话,希望他们能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缓和紧张的人际氛围。

小刘由于自小缺少关爱,致使她强烈渴望得到其他人的关注,以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另外,在辅导中我还发现她存在一定程度的妄想现象,把他人的行为描述得非常恶劣,这说明内心存在心理危机,需要心理干预。对心理存在严重障碍的学生,采用一般性的思想教育已不能改变其内心已经固化的思维定式,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为此我一方面密切关注该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另一方面,我主动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以排除她的心理隐患。同时我还主动与她的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到校看望孩子,并尽快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

体会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在特殊学生管理方面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正视特殊性,提高对特殊学生管理的认识。特殊学生问题是个体人格特征和环境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处理不当,极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后果,使高校学生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它既是学生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辅导员要加强对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二,注重方式方法,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对待特殊学生,应该本着“特殊学生一般化,一般问题特殊化”的原则。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对这些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引导他们融入班级生活中,避免使其产生与别人格格不入的感觉,或出现被班级其他成员孤立,进而引发更大的心理危机。对于每个特殊学生个体,在其遇到学习、生活问题时,我们应该给予特殊的关注,不能采用针对一般学生的管理方法,更不能放任不管。

第三,因人而异,及时开展心理疏导。特殊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产生原因也因人而异。辅导员应主动开展思想动态调查,做到关注其动态、研究其特点、把握其需求、引导其改善,通过个别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心理“免疫力”,构筑心理“防火墙”。要引导他们尝试改善人际关系,调控情绪,降低心理焦虑水平。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应及时请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给予科学的治疗。

第四,加强沟通,构建特殊学生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辅导员要随着特殊学生的心理发展,积极与其所在班级、家庭和学校相关部门沟通,掌握可靠资料,建立心理档案,并定期对档案进行分析、总结与评价。对于特殊学生要跟踪查访、追踪研究,及早发现预警信号,反馈警示信息,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