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侯门春色之千金嫡妃
9425800000342

第342章 她的蹊跷胡国来使(5)

雅歌眨了眨眼,一路走来,她听说了不少年华珠的事迹,破凶案,战公堂,连金牌讼师都被她给打垮了,她还以为她是个多么威风八面的女汉子,可一瞧,除了神态的确透着一股子自信与坚定外,这身板儿未免也……太小纤瘦了吧!

荣王妃看了一眼一直盯着华珠打量的雅歌,笑了笑,说道:“久仰廖夫人大名,以为年纪很大,没想到这么年轻,应该比雅歌大不了多少吧?”

华珠荣王妃的下首处坐下,温声道:“小郡主多大?”

“再过几个月就该满十四了。”

“我差不多十五。”说完,看了看荣王妃端茶杯的手势,兰花指,华珠笑着问道,“王妃是哪里人?以前就来过北齐吗?”

荣王妃放下茶杯,用帕子擦了擦唇角,笑道:“我是胡国狄城人,头一回来北齐。廖夫人缘何这么问?”

华珠直言道:“我是觉得王妃的身上有我们中土的气息,你说话也没有外国的口音。”雅歌就有,怪腔怪调的。

荣王妃垂下眸子笑了笑:“我自幼偏爱中土文化,曾请了北齐的老师在我家中授课。”

自幼?你幼年时,北齐跟胡国还在打仗吧。果然,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有钱,背叛自己国家的读书人也不是找不到。

华珠又起身来到王歆身边,摸着她被宽袍遮掩的小腹道:“怎么样?胃口好些没?”

王歆潋滟的美眸里流转起一丝喜悦的笑意来,摸着华珠放在她腹部的手,柔声道:“好多了,就晨起时会孕吐,入夜会觉恶心,别的时候都不错。”

华珠为她把了脉,全都正常:“按照你这个发展,下个月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反应了。”

王歆握住她的手,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问:“你有消息了没?”

华珠幽幽一叹:“没。”

王歆拍了拍她的手,宽慰道:“别急啊,子承只你一个,你一定会有的。”

荣王妃就看向王歆,惊喜地扬起了唇角:“太子妃怀了身孕吗?你不说,我还真没看出来,恭喜恭喜!”

雅歌看了看王歆的肚子,没什么大的反应。

王歆对荣王妃微微一笑,又看向华珠道:“你觉不觉得小郡主很面善,像在哪儿见过?”

华珠朝摆弄着棋子的雅歌投出探究的目光,弱弱地吸了口凉气,低声道:“听你这么一说,好像真的在哪儿见过似的,可我一时又想不起来。”

感受到了二人的目光,雅歌抬头,眨巴着灿若明星的眸子问:“你们在说我什么?”

“说你面善。”王歆温柔地解释道。

“什么是面善?”雅歌疑惑地追问。

“这……”王歆哑然,一时不知该怎么跟一个胡国小郡主讲解面善的含义,那边,荣王妃开口,“面善就是感觉亲切,好像是旧知。”

“旧知?”雅歌站起身,摊开双臂原地打了转,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裙衫,又看向荣王妃道,“我很旧吗?我穿的都是新裙子呀!”

一屋子人全都笑了起来。

荣王妃忙又解释道:“老朋友的意思。”

“老?我才不老!”众人以为又得跟她科普一下时,她却开口了,“不过我明白老朋友是什么意思。哎呀,你们中土人真是太奇怪了!一个‘老’字能有那么多词!老爷,老朋友,老相好,还有老子。我一路走来,碰到好多老子了!这个说‘你给老子少给装了一个萝卜’,那个说‘老子才没你这种兄弟’,老子,是不是跟你们的本宫一样,都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那以后我碰到自称老子的人,是不是得绕道走?”

帝都的文明啊,国人的素质啊,王歆一口气儿差点没顺过来。

这还是荣王妃悉心教导了雅歌汉语的,若换做别的胡人,压根儿无法与中土人交谈。

“……”荣王妃用他们的语言跟雅歌讲了几句,华珠与王歆没听懂什么意思,但瞧雅歌撇嘴的样子,应该是知道“老子”不是一种文明的自称了。

又坐了一会儿,雅歌觉着无趣了,皱着小眉头道:“父王跟北齐的皇帝谈完了吗?怎么还不出来?我要叫他看我跟长乐公主决斗的!”

“这是不是太过分了?”龙阳宫内,皇帝看完胡国递交的《和平协议》,眸光微微凉了凉。

在皇帝对面,一名身着土黄色草原皇室正装的年纪约莫三十上下的男子,笑着眯了眯眼,态度,略显傲慢:“圣上,我们的条件一点都不过分啊!我们草原的人数变多啦,你们供给给我的粮草也要变多才是,要不然,我们不够吃,会饿死很多牧民的。”

“十万粮草已是我们北齐的极限,二十万,简直是天方夜谭!”皇帝坚决不让步。

荣王拱了拱手,行了一个北齐的礼:“可是圣上,我们臣服你们北齐,帮助你们抵御流寇与大周的外侵,也是费了很多人力物力的!你们不给我们,我们活不下去,就只有另寻活路了!”

皇帝的眸光又凉了几分:“你什么意思?”

荣王不卑不亢道:“我们胡国的西面,一半与北齐接壤,另一半与大周接壤,如果北齐无法庇佑我们渡过冬天的粮食危机,我们只能转投大周了!”

“你……”皇帝气得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去也下不来,论国力,北齐比不得大周,只是多年来,大周与北齐井水不犯河水,没多少政治往来,也没任何战乱纷争。可如果胡国投靠了大周,撺掇大周对北齐发兵,北齐……就危险了。

可皇帝也不是个完全任人挼搓的软柿子,敛起心底的思量,慢悠悠地道:“据朕所知,大周的云氏皇族刚刚覆灭,荀家取而代之,时下正是改朝换代、内忧不断之际,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皇帝,你觉得,他能给你们多少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