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
9408700001020

第1020章 这个钱我不赚

徐嘉寒在一旁喝着茶不胜感慨,说有妹妹宠着感觉真好。

结果兄弟几个都对他表示了鄙视。说得好像他没妹妹似的。

大家看完礼物收了起来,方小福便看向徐嘉寒。

她虽然没有说话,但那眼神却明显透露出一种信息。好像在说:表哥,这礼物都看了,天色也晚了,再不回家去可就要摸黑了。

“……”徐嘉寒立刻接收了她传达的信息,无语地瞪着她,“回家之前,我还想邀请你们明天去镇上逛逛,如今天晴了,赏雪赏梅当是一大雅事。”

“咱们家都是俗人,可没有表哥这般有闲情逸致呢。”方小福立刻拒绝了,连委婉都不算地说道。

“明儿可就十五了,还要去石家坡看要不要人帮忙,家里彩云还在月子里,要人照看、还要洗尿布什么的,都忙着呢。”

“……”徐嘉寒没想到小丫头连犹豫都没有就拒绝了,一时间还真是找不着话来反驳。可是一般人拒绝邀约不是应该找更适当的理由么?

她居然……

兄弟几个和陆云轩也都囧囧有神地望着方小福,啥话都没说,说不出来了。

这个连自己衣裳都没洗过的小丫头,居然把洗尿布挂嘴边上当理由,还真是有灵感啊。就不怕麒儿笑话么?

“行,那明儿我再来,咱们一起去石家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吧,十七我也过来喝出嫁酒可以吧?”徐嘉寒心念一转立刻说道。

“不管我跟你们家是啥关系,我跟奕和、奕祥也熟如兄弟,文先生更是我的学武先生,我总不能把自己当路人不是?”

理直气壮一翻话,说得一屋子人都有些窘。这位仁兄压根就没有当路人的习惯好吧。

“你来凑个热闹也无妨,大家京城之行关系确实近些,也说得过去。但请你以私人的名义,不要带上徐家的人情,咱们方家、石家都还不起!”

同意归同意,方小福还是立刻表明立场,他们结交的是徐表哥,不是徐家。因此,徐表哥想和他们成为朋友,就要先撇开徐家的背景,不作利益往来。

听了她的话,徐嘉寒难得收起了笑脸,一脸严肃地点了点头,表态道:“咱们是君子之交!”

虽然未能邀请成功,但能获准与方家兄弟同行,徐嘉寒对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他又把壁炉夸了一翻,找方小福讨到一个放书斋用,这才开开心心地带着徐嘉熙走了。

当晚吃晚饭的时候,方小福就给了方志诚几张图,让他看能不能把木架子赶出来。方志诚的作坊里这些日子在为梦蕾打家俱,连下雪天都没停过。

如今所有家俱都打完了,正在晾漆,方志诚算了下时间,便说能赶在去县城之前完成。

当晚他把自己搁家里的木匠工具拿出来,找了一截木料就在堂屋里刨起了木方,老爷子也来帮忙。

没多久就把三面支架做出来,拍进卡子做成了方桌架,再把木格面子做出来刨了刨,框进了桌架上。

这是一个不能折叠的火桌架子,缺掉的一方是配合立烟道管那一方的。

罩上了这种架子虽不能像现代有更多用途,但保护了使用者不被烫到,还能在上边烘尿布,对于家有小孩子的人家,确实更方便了。

方杨氏进来感受了一下,便欢喜地提议,在屋里再装个小晾衣架,利用室温也能烘干小衣裳了。

这些天虽说天气不错,到底是积雪未融,光靠外面晾衣服总是效率不够的。

她在自己屋里已经放了一个架子,但白天都在忙呆屋里时间不多,也没成天烧炕,就晚上用用。

听了她的提议,大家自然没有意见,虽说这屋是陆云轩在用,但陆云轩也是孩子的爹,这可都是为他家孩子着想啊。

有了壁炉的方便实用,大家都想再多做一些,配合火炕使用,冬天里更经济实惠。陆云轩便提议让六叔也帮着做些出来。

山北镇比县城近一些,做好运回来方便,六叔为人可靠,也不怕泄露了图纸。而且他们月底要回山北镇住几天,能提前在小厅装上壁炉也不错。

方小福听了这话便道:“壁炉比宝宝棉衣更能方便百姓,这个钱我不赚,我把图纸放在第八册画册里,下个月就能让很多人看到了。”

“也好,眼下正是冷的时候,尤其是咱们北方,确实很需要。”

“记得把木架子也画上,罩着安全一点。”

“再把木架子的妙处也说说吧。”

“拉根麻绳也方便,买木架子还要钱呢。”

“先给六叔去信吧,还是咱们先跑一趟?”

“……”

因为方小福决定将这门设计图放在画册公开,造福更多人,大家都很高兴,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当天晚上,方小福就熬夜调整思路,将前面的故事主线收了收,然后第二天上午就将有关冬天如何巧妙使用壁炉、火桌架子、温室烘衣的方法画了上去,另附制作详图。

方志诚晚上回来说已打好六套,考虑是罩炉子的就没用漆,免得用起来烤坏了,不过还是刷了树脂防裂、防虫。

明儿一早所有家俱都要先运到石家过目,然后从石家出发往县城去。他作为木工作坊的管事自然是要随行的,有些家俱是组合的,也需要有熟手安装。

家俱大而多,恐怕得准备十二两平板马车,他们家停在大杂院和县城的加起来也不够数,想要方小福找收货的王管事打个招呼。

方小福对此自然没有意义,就让方子元跑了一趟,顺便通知徐嘉寒,别说答应好好的又把他给落下了。

虽然她常欺负徐表哥,但徐表哥一直还是很懂事的,她也愿意结交这个朋友。

第二天早上,十二辆平板马车便从石家坡排成长列浩浩荡荡往县城而去。

车上的家俱都扎了红绸,如绽放的梅花,如清早的朝霞,隔老远就吸引了路人的注意。大家看看方向,算算日子,都在议论是不是石家第一批嫁妆。

用十二辆马车来拖,也是够霸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