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我愿意生活在这三个朝代
939000000005

第5章 崛起前夕的暗潮 (2)

第一篇 第二章崛起前夕的暗潮 (2)

既定方针已经在武帝心里形成,所以武帝需要的只是时机。在建元年间的情势下,武帝能做的除了储备文官武将暗暗练兵之外,更积极的策略就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外交了。出使大月氏无疑是这场外交最漂亮的计划。

去西域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处于匈奴控制之下。所以当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从,西出长安后,历尽艰难穿越河西走廊时,被匈奴骑兵抓获了。匈奴将张骞和他的翻译西域人甘父押送到匈奴单于的王庭,软禁起来。

被软禁之后,匈奴人是想尽办法让张骞投降,但是张骞不忘使命。他一直在等待时机逃脱。时日漫漫,终于在10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28年的某一天,他和甘父一起逃出了匈奴王庭,而同行的人几乎都失踪了。没有办法,他们几个人经车师、龟兹,历尽千辛万苦,在中亚的阿姆河畔,见到大月氏的首领,那一年正好是公元前127年。非常遗憾的是,大月氏在被匈奴攻打西迁之后,到了一个离匈奴很远的乐土,大月氏人已经厌倦了战乱和杀戮,他们不愿意复仇了。

怎么办?历尽千辛万苦,大月氏人不愿意复仇了,也就是说汉朝拉拢不了大月氏了。不过好在张骞这次出使西域后,虽然丢了芝麻,却抓住了西瓜:位于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与汉朝建立了联系。这为后来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埋下了伏笔,当然这是后话。十三年的时间,张骞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前后两次出使西域意义比汉武帝预想的还要深远。公元前105年,汉朝使者沿着张骞的足迹,拜见了安息国国王。汉朝使臣在君主的脚下展开了华丽光洁的丝绸,国王非常高兴,以鸵鸟蛋和一个魔术表演团回赠汉武帝。于是“丝绸之路”名满天下。自此汉夷文化日渐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

综观这一切,汉武帝固然是外交政策的发起者,但是张骞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起的作用更为关键。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如果没有这些一流人才做基础的话,恐怕也很难施展抱负吧。

察举求贤推恩令,攘外必先安内

建元元年这一年对天下读书人来说,是充满机会的一年,因为这年武帝临政,昭告天下,要求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诸侯相等,向中央推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消息一出,天下读书人来了不少,几百人都来纵论时事,以图为国出策。

会稽吴人庄忌之子庄助在这次对策中夺得了第一,这个人能言善辩,满朝文武都说不过他,被武帝任命为大夫。公孙弘则因为熟读《春秋》精于治学而中选,被选为博士。那个不识时务的儒生辕因生也因其贤良应征。至于当时其他思想流派的人物,像申不害、商鞅、韩非以及苏泰、张仪等流派人物则一概罢黜,不予录取。因为当时的丞相卫绾认为,重用贤良直言之士虽然有各种益处,但是申不害是注重权术的政论家,商鞅是法家,韩非则是将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商鞅的法作总结和归纳的思想大家,苏秦、张仪是研究纵横术的,是国际关系专家。重用这些代表人物会造成国家的混乱。

卫绾这么想是有道理的,因为像苏秦、张仪的纵横术思想,有可能会造成各诸侯国力量的集结,如果最后联手反对中央,那中央如何能吃得消?所以汉武帝采纳了重儒的建议,并加以实施。元光元年汉武帝又一次举孝廉策贤良,这一回汉朝重要人物儒生董仲舒从此名满天下,他所创立的其“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思想,为汉武帝的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汉武帝的爱才是有目共睹的,就是在建元年间太皇太后窦漪房的打压下,他依然大建上林苑而广招文学之士,这一来是为了向窦姓和刘姓政敌示弱,二来其实是为了收揽人才。这个阶段司马相如、朱买臣、吾丘寿王、终军、东方朔等人都集中在了武帝手下。中朝预政,架空了丞相权力,树立了皇帝的绝对权威。

种种措施,确实证明汉武帝实实在在是求贤若渴,他下令郡国及百官公卿举贤才、荐奇士并下令郡国立学校、修儒学。这些举措为他积累一流人才开拓了道路。汉武帝在位时期也是西汉人才最盛的对期。《汉书》称赞这段时间说:“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荐)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制诰)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庄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调制音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托孤)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记!”人才济济,以至于斯!

这么多的能人异士,为刘彻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储备了大量的人才。长远的计划,加上充足的准备,汉武帝力量渐盛,太皇太后窦漪房驾崩之后,武帝立刻散发出了巨大的力量。

除了察举求贤之外,汉武帝刘彻为集中皇权,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对于这个问题西汉历来的统治者都非常注重。汉文帝时,贾谊就曾提出过“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意思就是多多设立一些诸侯,但是削弱他们的势力。汉文帝比较同意这种意见,而且有所行动,但是很不彻底。到了汉景帝即位后,晁错强烈建议削藩,汉文帝采纳,结果搞成了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虽然迅速平定了七国之乱。某种程度上也的确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但是各诸侯王的势力依然不可小觑。这些诸侯王到了汉武帝初期的时候,非常嚣张,已经威胁到了汉武帝的统治,成为汉武帝的心病。

于是,在元朔二年春正月,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推恩令”,令诸侯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更重要的是避免激起诸侯王的武装反抗。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一招实在太厉害了,汉武帝不动一兵一卒就让诸侯王之间发生内耗,最后自我瓦解。可以说在削弱诸侯王势力这点上,他做得比文帝和景帝要彻底,要好。推恩令解决了武帝所担心的“内忧”问题,为其专心处理外患匈奴问题,减免了不少麻烦。

汉武帝在削减诸侯王权利这件事情上,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为此他曾经推行过“阿党法。”所谓“阿党”,即“诸侯王有罪,傅、相不举奏,谓之阿党。”这里的傅和相都是诸侯国里地位最高的官员,服务于诸侯王。“阿党法”实际上相当于本来服务于诸侯王的傅和相成了武帝的耳目,时刻监视诸侯王,这对削弱诸侯王势力也有效果。

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势力这样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到了元鼎五年,武帝甚至还借口为祭宗庙,要诸侯王和列侯献酌金助祭,结果最后以所献酌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了一百多列侯。这其实也是汉武帝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手段。这是后来的事情了。

从黄老到法儒——思想的武装

秦末战乱之后,满目疮痍,老百姓生活非常艰苦。当时的人民最讨厌战争,希望可以安安稳稳从事生产,平静地生活。刘邦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在入关的时候就“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毫无疑问,刘邦这一做法顺应了民心,“三章”里所透露出来的思想其实就是黄老无为之术。当然汉朝真正的黄老政治其实是始于曹参。

曹参在任齐国相时,请了不少的长老儒生问道,以辅佐其治国,但是效果并不好,因为这些人各执一言,而且大多不同,曹参不知道该听谁的。后来,他听说有人治黄老之术,很有手段,于是重金礼聘。这个人来了也没有儒生那么多的意见,只是简单地说:政治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大喜依计施行,结果他为相的九年,齐国大治。

后来萧何死后,曹参继其位成了汉相,因为他在齐国推广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大获成功,因此便用同样的办法在汉朝炮制,结果由于顺应了时代,依然大获成功。《史记?曹相国世家》里记载当时的人们对他的赞美:“萧何为法,斠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可见黄老无为之术之所以能再汉初获得那么多人的认同,表面上是因为治国有道,实际上是因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曹参之后,黄老无为之术被继承了下来。

黄老无为的思想在汉初也受到过挑战。汉文帝时,贾谊认为汉朝建立二十多年,政局大体稳定,为了巩固汉朝的统治,他认为应该施有为之术而改革。首先,他建议制订新的典章制度,兴礼乐,改正朔,易服色,改变官名。然后他又建议汉文帝重农抑商,修订法令。这是旧的历法、服装制度的改革,实际上贾谊是在劝文帝做大有为之君。不过文帝认为自己刚即位,条件不成熟,并未采纳贾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