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我愿意生活在这三个朝代
939000000040

第40章 活在宋代,生在红尘 (1)

第三篇 第六章活在宋代,生在红尘 (1)

过节的门道,做人的乐趣

现代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情人节”,男人们手捧玫瑰,站到女子面前求爱,在这一天已经司空见惯。过惯了洋节,大多数人都忘记了中国传统日子里也有“情人节”,自然就是“七夕”了。

“七夕”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妇女们在这天晚上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织女。王勃在《七夕赋》里写道:“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这句话道出了一年四季这个时候是情情爱爱最美妙的季节。以宋代人追求浪漫的程度而言,对于过七夕,可能也是历朝历代最讲究的。

七夕节中传统节目是必不可少的,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这是家家户户都要做的事情,宋代的妇人们当然不例外。不仅如此,每逢过节,市面上还经常卖土塑的小偶像,底座精致,讨巧可爱。司马光就曾描写过七夕的情景:“谁家油壁车,金碧照面光。土偶长尺余,买之珠一囊。”看来这土偶可不便宜。因为七夕是传统情人节,男男女女都想在这一天碰上个好姻缘,所以都会特别定制新装,穿桂披霞,争相斗比。若是遇到了心仪的人,故意走上去晃一圈,或者“眉来眼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所有痴儿怨女最大的心愿,没有人想经历“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的人间惨剧,所以想尽办法物色对象,但能不能碰上一段奇缘,就得看自己的造化了。不过节日该过还是得过。宋代的节日,七夕算是最热闹的,另外一个就是中秋。

根据中国古代历法计算,“中秋”即是农历八月十五日,秋季的中间阶段。魏晋时期,有“中秋”一说,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但是中秋节真正开始盛行始于宋朝,到了明清时期,它才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中秋月圆,自然是诗人墨客口中情感的承载物,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并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所以此节日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既然盛行于宋代,当然宋人对于这个节日非常重视,宋朝词人万俟咏在《明月照高楼》中所描写的八月十五,其景之美,堪称绝色。“平分素商。四垂翠幕,斜界银潢。颢气通建章。正烟澄练色,露洗水光。明映波融太液,影随帘挂披香。楼观壮丽,附霁云、耀绀碧相望。宫妆。三千从赭黄。万年世代,一部笙簧。夜宴花漏长。乍莺歌断续,燕舞回翔。玉座频燃绛蜡,素娥重按霓裳。还是共唱御制词,送御觞。”(参看宋词全集)

除了七夕和中秋,每逢年节,都是毋庸置疑的热闹,这是几千年来留下的传统,宋代比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冬至。一般来说冬至算不上什么节日,但宋人却将其看得重中之重,这一天要吃馄饨、摆旗阵(朱雀旗、龙旗、色旗等各种三角形旗帜按照一定数量和顺序排成队伍游街)、祭天祭祖,配套的食物、衣饰、仪式都格外讲究。过了腊八之后,春节马虎不得,但最有意思的还是正月十五元宵花灯节。元宵节虽然各朝代都很热闹,但宋人却把它过出了自己的特色。现代人所吃的火锅,最早就是宋人发明的。元宵节期间,一家人在酒店定一桌饭,一边吃火锅一边赏夜景,吃完饭就到各个街坊里去转转,适逢名店卖汤圆,要一两碗尝尝鲜,好不惬意。有史书记载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

元宵夜,有很多表演的歌舞队伍在街道旁边表演。一位妇人贪恋好看的节目,一时之间喝多了酒,就将酒杯揣入怀中,正被酒家逮了个正着。人家问她怎么回事,她才不好意思地说:“看花灯的时候与我的丈夫走散了,现在喝了这么多酒,不知道如何解释,所以就带一个酒杯回家给他看,让他知道我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故事虽然有意思,不过也说明了,元宵节时期节目繁多,令人痴迷得都不知回家的路了。此外,宋人喜欢过元宵节,在诗词歌赋当中也能看出。例如苏东坡口中的“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说的适宿州的元宵节;“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这是苏轼所看到钱塘三五圆月夜。再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柳梢上的月亮,寄托了诗人难以言喻的柔情。

宋人过节,有严重的城市情节,节日里的东京、临安之繁华如一场春梦,但人们过的就是一个热闹,这从他们的诗词歌赋当中就可见一斑。过节时咏诗造词,要么儿女情长、思绪万千,要么就是酒楼市坊里的狂欢情景。人们爱好玩耍,很少在意别人的看法,只觉得过得舒坦、快乐就好,大有“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张狂。这份张狂,可能就是因为繁华城市生活带给人们的浮躁。可是宋人倒从不觉得不自在,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做人的乐趣。

玉面荷花,生活的悄悄话

人的一生,活几十年,对于历史来说,不过九牛一毛,不值一提,而对于个人来说,则拥有无法取代的意义。算来算去,不管你得到了多少荣华富贵,到头来也不过为了衣食住行。这四字,就足以概括所有人的一生了。如此说来,有的人倒觉得生活无聊至极,可是要真的觉得此四字无聊,那才是没有生活情趣的人。有兴致的人,最讲究的就是这四件事了。自以为活在安乐世界,自得其所的宋代人,对这四种生活模式,可从不含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这首晏殊的词作充满了闲情逸致,词牌曰《浣溪沙》。其中的女子晚妆初罢,有几分醺态的脸上一抹红霞,不胜娇美。一身罗纱飘飘,盈盈飞舞,独应暮霞。她那仿若神仙中人的姿态,即便不是登徒子,也想上前牵其衣角,放到鼻尖轻嗅。说起这女子的罗纱对襟衣,倒是有几分讲究。宋代的女式衣物跟唐代的衣服大不相同。唐朝的女式衣服多用绫,大红大紫,袍宽华丽,穿起来层数也多,很是麻烦。而宋代的女子衣服多为罗或纱,外衫常常是开襟,穿起来既方便又宽松,还很精美。两长条花边由领而下,自然而美丽,轻轻盈盈,飘飘洒洒。

历朝历代衣服多以女式的更加讲究,因此从她们的衣服可以看出这个朝代的纺织业发展情况。北宋的丝织行业以浙东、浙西和四川最为发达,到南宋范围更大了。不仅如此,棉纺织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每年生产绫罗绸缎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前代,有些甚至还作为出口之用。宋时期不但出口自己的纺织品,也从外地引进了很多丝绸产品。南宋时销售业绩极佳的外地纺织品,诸如萧山的纱、诸暨的吴绢、婺州的罗、台州的樗蒲绫等,都是上等的货色。整个宋代时期,女子的衣服秀美瑰丽、大方典雅,正得益于纺织业的发展。

不过,能看出宋人讲究穿着,可不只是女子身上的华服,端只从一张《清明上河图》中,就能看出宋人穿衣的门道。沈从文在研究中国宋代服饰时,特别留意了图中的玄机。《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生活,由于北宋还留有前朝的传统,不同身份的人穿衣的质地和色彩是不同,等级制度严格,平民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着白、玄二色,平民穿着时,凡是花色和花纹,配衣服时都会小心谨慎。但到了南宋,贵贱之分几乎就不存在了。一些古书中有记载,在宋代时期,上至公卿官吏,下至贩夫走卒,官帽衣着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分,几乎都是一样的。例如当时秦桧很喜欢穿“黄葛衫”,据闻这是“贵贱所通用”(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此外,宋人也好穿“胡服”。由于邻居颇多,所以宋人的衣着受到契丹和金国服饰的影响,以紧身和便捷为主,即便官府多次禁止效仿契丹、金国的服饰,但是百姓仍然穿戴,屡禁不止。

爱装扮是宋人的一大特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穿美丽的衣服理所当然。宋人也很讲究吃,爱美食就像爱衣服一样。宋代文人孟元老为了记载当时开封的繁荣,特别写下了《东京梦华录》,以正后人观念。其中讲到东京(今开封)饮食时,每每说到孙好手的馒头、鹿家的包子、李和家的板栗、海州张家的胡饼,就心花怒放。在当时的东京,无论是点心、小吃、大餐、名菜,皆有绝顶技艺的人家在卖。到了南宋的杭州西湖,多家名店中,尤以宋五嫂鱼羹为最。前文提到南宋皇帝喜欢去西湖玩耍,指的就是宋高宗赵构,他每到西湖必然呼唤宋五嫂来,花重金请她做菜。“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合器皿……食味和羹,不敢草略。”(《东京梦华录》)看来宋人吃饭对器皿和饮食的搭配也非常考究。另外,饮酒也是宋人平时生活的爱好。从宋代各地酒楼、酒店满街都是就可以看出。大概因为士大夫们不喝酒就没办法涌现文思吧,所以他们经常到酒坊去玩乐。由于士人常常能引领平民生活,因此平民也好喝酒。正因为酒业和商业的过分发达,导致大城市的房价、地价飙升,其中重要的城市,尺地寸土,与金同价。

除了吃穿,温饱已足,人们对于住处的要求自然也高。宋代城市化进程非常明显,较之前代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是过了又过。以湖北江陵(今荆州)为例,唐代此地有百万人口之多。经历了五代纷乱之后,江陵城市规模急转直下,荒凉破败,到了北宋末年,经过休养生息,不但恢复了往日的人口,而且富足不已,夜生活繁多。宋代学者胡寅在其《斐然集》中讲到:“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夜半车击毂,鳞差衔舳舻。”当真是人口众多,生活繁忙、生意兴隆。江陵不过是小城市尚且如此,更大的城市不用说也可想而知。至于楼阁的装修,各家各具特色,因富有程度而定,总之宋人是不会亏待自己的,很少有清代小说《儒林外史》里严监生那样的吝啬之徒。

至于行,指的当然是交通。由于宋代的大城市较多,重商重贸,所以进行修建官道这种基础设施建设是必然的,倘若中间稍有隔断,恐怕就会误了某地的经济发展。一向以路难行著称的蜀地也是宋朝宝地之一。再如杭州,是当时的国际性都市,经常会出口和进口一些产品,许多东南沿海的港口皆是如此。如非宋代的海运不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将减少一半。而国内的水路交通也繁密众多,单洞庭湖一带,运河百条,船只往来,不绝于目。

灯红酒绿的日子过多了,宋人们也不是不厌倦,所有深闺之中的夜话,往往是凄清、哀怨,或者如陆游那句“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回边疆,凄凉自在清醒后。一切的是非和成败,在历史中都会蜕变掉浮华,真伪、美丑、善恶一看便知。如此一来,再看宋代生活,似乎就枯燥得很了。但是,为什么人们不能把历史看得像《史记》里所写的人与事那般活灵活现呢?为什么就一定要洗去一切历史浮华,就要里面玄衣素裹呢?所以前文才说,对生活有兴致的人,才是会生活的人,把自己的一切都打点得舒舒服服回过头来看中国整个古代历史,哪朝人最潇洒,毋庸置疑就是宋朝人了。

艺伎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