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我愿意生活在这三个朝代
939000000011

第11章 开疆辟壤,武功盛极 (2)

第一篇 第四章开疆辟壤,武功盛极 (2)

郑吉因打垮了车师,招降了日逐王,在西域一代名声很大,加之他奉命兼护车师西北方各国的安全,所以号称“都护”。汉朝在西域设置都护,是从郑吉开始的。神爵三年,汉宣帝为了嘉奖郑吉的功劳,封他为安远侯,下诏书说:“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拊循外蛮,宣明威信,迎匈奴单于从兄日逐王众,击破车师兜訾城,功效茂著。其封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

郑吉选择在西域中心、土地肥沃的地方设立都护的幕府,治乌垒城,负责处理西域各国事务,“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同时发展屯田事业,“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开始从属于都护。

匈奴日逐王投降汉朝,汉朝在西域设置都护,标志着汉朝与匈奴势力在西域的消长。以往匈奴的势力很大,西域各国经常受匈奴侵扰,日逐王每年总会遭遇匈奴的明抢暗夺,当地人民也苦不堪言,再加上常年的骚扰,匈奴在西域根本不得人心。自日逐王投降汉朝之后,匈奴把自己在西域设立的官职渐渐撤去了,自此匈奴在西域是日渐偏西。而汉朝自张骞始,至于郑吉,则在西域发展壮大了势力,“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为我国与世界文化交流、为国家安宁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才有班固之言:“汉之号令班于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汉朝自汉武帝起对西域的苦心经营,从对世界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来讲,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从武功方面来说,更是功勋卓著的神来之笔,前所未有地拓宽了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尤其是汉武帝时,对西域的开拓很好地牵制了匈奴的力量,为最终击败匈奴打下了良好基础。

出兵朝鲜,海上作战能力的一次展示

这里说的朝鲜,是卫氏朝鲜,指汉初燕国人卫满将前任朝鲜王萁准驱逐之后的朝鲜,那时候卫满知道汉朝的地大物博,所以驱逐走萁准之后,就自动向汉朝称臣了。这样自然在汉武帝前几任皇帝的时候,汉朝根本没有花太多精力顾及这个小国家。事实上也不用太顾及,因为当时朝鲜和汉朝是和平关系,而且这种和平维持了很多年。

情况发生变化是在汉武帝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朝鲜是卫满的孙子右渠执掌国政。比起卫满时代,朝鲜经过两代的扩张,实力有所增强,冷兵器时代,信息传播比较慢,所以基于这种朝鲜强盛的假象,右渠不服汉朝。主要表现有几点:第一,吸纳临近汉朝郡县的汉人。第二,拒绝来汉朝贡,并且阻挡附近的土著部落对汉朝的觐见。武帝知道这种情况之后,派使者去朝鲜劝说,结果右渠不从,反而变本加厉。这一举动激怒了汉武帝。汉武帝于是于元封二年,派遣左将军荀彘、楼船将军杨仆水陆两路讨伐朝鲜。

楼船将军杨仆率领5万人的舰队从齐地出发,越过渤海和黄海直捣朝鲜的都城王险城,可见当时的汉朝水军的实力已经具有了越洋作战的能力。而左将军荀彘率主力陆军从辽东郡出发,渡清川江进攻王险城。朝鲜王右渠凭险拒守。

但是由于用人不当,汉军军队迟迟不能获胜。汉武帝才派济南太守公孙遂去一线指挥,这一下解决了汉军战斗力低下的根本原因。于是杨仆、荀彘两军合兵一处将全城围住,四面猛扑。朝鲜溃败,卫氏朝鲜就此灭亡。

元封三年卫氏朝鲜灭亡后,汉武帝于在其地设置立了乐浪,临屯,玄菟、真蕃四郡,其下各辖若干县。前面说到卫满将前任朝鲜王萁准驱逐出了朝鲜,其实具体说来是撵到了马韩,萁准在马韩称了王。马韩是所谓的三韩之一,另外的两韩是辰韩和弁韩。卫氏朝鲜被汉武帝置郡,而三韩则没有。在朝鲜置郡使版图再扩张,汉朝的赫赫武功由此可见一斑。

回过头来,如果以土地面积来看,攻打朝鲜无法跟袭击匈奴相比较,但是攻打朝鲜从另外一个侧面,有力地证明了汉朝武力的强悍,那就是其无可比拟的水军实力。当年楼船将军杨仆曾经率领水军越洋袭击朝鲜。

从杨仆的头衔可以看出来,他的水师最著名的应该就是楼船。所谓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汉代大型战舰楼船高十余丈,甲板上建楼数层,每层都有防御敌方射来的弓箭矢石的女墙(即矮墙),女墙上开有用作发射弓弩攻击敌方的窗孔。为了防御敌方火攻,船上蒙上皮革。楼船上还遍插旗幡,刀枪林立,以壮声势。汉武帝时的水军楼船据说可以搭载数千水兵。这些楼船是最重要的船舰,是当时水师的主力。

除了这些楼船之外,当时汉朝的舰队实际上还配备有各种作战舰只,据有人研究,当时汉朝的水军里“有在舰队最前列的冲锋船‘先登’,有用来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蒙冲’,有快如奔马的快船‘赤马’,还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装船‘槛’”。

强大的水师实力,确保攻打朝鲜时,可以水陆并进,虽然说由于用人不当,袭击卫氏朝鲜的时候内耗不小。但是水师在袭击卫氏朝鲜这次战斗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汉朝已经具备了让人敬畏的海上作战能力。

延续武功的最后绝招:《轮台罪己诏》

征和三年李广利伐匈奴失败,征和四年,汉武帝即下《轮台罪己诏》。这二者应该说不无关系,此前精力充沛的帝王已至晚年,已经意在悔过了。李广利失败是诱因之一,巫蛊之祸、父子相残的结局恐怕也是使汉武帝悔悟的重要原因。他这一生虽然雄才大略,英武神武,却也穷奢极欲,杀戮太多。 

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后,武帝在轮台宫殿里下《轮台罪己诏》: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

《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朕自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由此可以看出汉武帝确实是发自内心地忏悔。他刻意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这对其尚武一生是一次总结,也是对汉朝休养生息国策的一次回归。

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颇具雄才大略的君主,历史上把“秦皇汉武”并列是有道理的。今天的人们一说汉朝武功,首先想到的也一定是汉武帝,而事实上汉朝武功最盛的时候,也的确是在汉武帝执政期间。

从好的方面讲,他在位的时候,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3次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基本打垮了匈奴;他以“推恩令”削藩,任用酷吏抑制豪强和镇压反抗;他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专制主义;他开疆辟壤,遣使西行等。

从坏的方面说,汉武帝荒淫享乐,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明堂,垒高坛,树“泰一”尊神,大搞顶礼膜拜,并且靡费巨资,步秦皇后尘,多次封禅出游,令大批人入海求蓬莱真神;“巫蛊之祸”,逼死了太子和卫皇后,受株连者达数万人;“诽谤罪”、“谣言罪”盛行,首辅宰相被逼死等。

无论从好的还是坏的方面说,汉武帝与秦始皇二人有得一比。但是《资治通鉴》里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从上面看来,确实如此。但是原因是什么呢?很重要的一条,是他最后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悬崖勒马,调整了政策。《轮台罪己诏》即是这一切的明证。

“轮台罪己”之后,汉朝统治方针又回到了与民休息、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上,避免了像秦朝那样迅速败亡的结局。而这恰恰为延续武帝一生在武功上取得的成就作了贡献,使得他之后的汉代统治者们能够享受到汉朝的强盛。汉武帝之后,8岁的汉昭帝即位,霍光辅政,继续实行武帝后期以来的政策,多次下诏减免田租、口赋等税收,减轻农民的力役负担。之后的宣帝也一样,即位后,更着力整顿吏治,推行招抚流亡、安定民生的措施,使社会生产重新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政治又出现真正让老百姓受惠的新局面,史称“昭宣中兴”。从这个角度讲,“轮台罪己”跟前面的征战天下一样重要,江山难打守不易,轮台反悔,赢的是刘彻,受惠的是汉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