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百佳的扩张计划,和记黄埔集团给予了财政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此前,2000年百佳超市曾全面退出上海市场。“上海是个竞争激烈的城市,但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是中国市场的制高点。为此,百佳已进行了三年的市场调研。”“公司方面计划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引入全新概念的大型购物广场。
此前,我们已经在内地开设了百佳最大的购物广场,其店铺面积约一万九千平方米。”冯砚祖对外表示。
此番,百佳选择超级市场的进取姿态再次进攻上海滩,前景如何?百佳进入这个竞争手法已经与国际最先进水平开始接轨的上海市场,胜算实在难估。
但是,以李嘉诚一贯之经营风格,百佳二进宫势必有番作为,也势必给上海滩带来出人意料的惊喜。否则艾一帆将如何向大老板李嘉诚交差?
零售业扩张引爆商业地产?沪上零售业竞争之激烈为业内公认。家乐福、欧尚等零售巨头在上海零售市场上,几乎已经形成铜墙铁壁,甚至沃尔玛依然还在上海市场门外苦苦徘徊,超人如何发功破壁,冲出重围?
百佳的真正优势在于母公司和黄集团在上海有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专案,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正是百佳能够冲出重围的先决条件。百佳方面的底牌是:“为加快中国内地市场的开拓,有合适的机会,不排除收购、兼并等方式。未来,上海百佳将采取合资公司模式,不会采取100%独资的运作方式。”彼时,美国第三大零售巨头普尔斯马特(PriceSmart)在华快速扩张中,资金周转出现断裂问题,其长沙店、北京店、昆明店、天津店、武汉店等分店,几乎陷入关门的严重危机中。
依靠和记黄埔的雄厚财力,从2000年开始,百佳调整了经营模式,从以前传统连锁超市到现在的大卖场,四年来百佳已经在华南区具备了一定的连锁规模。回忆起四年前的兵败上海,冯砚祖坦言:“百佳确实是每时每刻都想进入上海,但进入之前肯定会经过深思熟虑。”为了给进军上海铺路,目前百佳已选择南京作为进军华东市场的第一站。
事隔六年后,李嘉诚麾下的百佳超市上海第一家超市终于在2006年开业。
冯砚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百佳没有做中国最大连锁超市的野心,只想在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四地形成区域优势。在上海,他认为开满五个大卖场就能形成区域优势。
冯砚祖说,百佳此次在上海打出细分市场的旗帜,在卖场设计、设备、布局上进行创新。在拓展网点方面则遵守三个原则:其一,集中发展杨浦区网点,2007年会在这个区域再开两家门店;其二,配合李嘉诚旗下的商业地产项目开店:其三,以一万平方米的中型超市为主,已在积极选址,尝试进入一些大型社区,开设社区超市。
未来几年内,计划在上海开设八到十家大型超市。从全国来看,除上海外,还要发展以成都、昆明为代表的西南区,以及以武汉、长沙为主的华中区。三年内全国至少再开二十家店。
屈臣氏为何在李嘉诚接手的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发展壮大?提到屈臣氏,恐怕现在国内的消费者都已耳熟能详。屈臣氏集团——全球第三大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在亚洲和欧洲拥有三千三百多间零售店。去过的人真切地享受到它舒适的购物体验,没去过的对它个人护理专家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不过,身处都市的人们,就算不会购物,没去过屈臣氏的人可谓寥若晨星。
自1989年4月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店,如今已发展到四十多家。2002年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在全球的销售额超过人民币六百一十多亿,但在中国仅仅只有5个亿。
无论你发展得多好,你时刻都要做好准备
屈臣氏为何在短短十五年内就在竞争激烈的国内零售业内迅速发展壮大,引来如此高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呢?这个话题,就如同人们关注李嘉诚在短短半个世纪内创造如斯辉煌之骄人业绩一样,令人陷入苦苦沉思。
1828年,有一位叫A.S.Waston的英国人在广州开了家西药房,取名广东大药房。1841年药房迁到香港,并用广东方言将公司名译为屈臣氏大药房,这就是屈臣氏的由来。这个以药店经营起家的公司至今仍保留着这一特色。
在1981年成为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子公司后,凭借和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紧贴市场的灵活的经营理念,屈臣氏经营的品牌涵盖之广之丰,在亚洲迅速崛起,成为家喻户晓的零售品牌。
屈臣氏个人护理店是集团首先设立的旗舰零售品牌。凭借其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其个人护理专家的身份深入人心,以致人们一提到屈臣氏便想到个人护理专家,其品牌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屈臣氏以探索为主题,提出了健康、美态、快乐三大理念,协助热爱生活,注重品质的人们塑造自己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在内地,屈臣氏是第一家以个人护理概念经营的门店,其独特而准确的市场定位,令人耳目一新。商店的目标顾客锁定在十八至三十五岁的都市女性,她们注重个性,强调个性,渲染个性,甚至夸张个性,创造个性,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欲,但时间紧张不大可能频频去大超市购物,追求的是舒适方便的购物环境而不愿意步入令人烦心的劳累的购物店堂。
“这与我们的定位非常吻合。”屈臣氏集团董事兼中国区总经理谭丽娴如是说。屈臣氏个人护理店经营的产品可谓包罗万象,来自二十多个国家,药品占15%,化妆品及护肤用品占35%,个人护理品占30%,剩余的20%是食品、美容产品以及衣饰品等。当然,产品也不仅是为女士提供,各种国外原产的食品也足够让男食客口水四溢。
从前经商,只要有些计谋,敏捷迅速,就可以成功,可现在的企业家,还必须有相当丰富的知本资产,对于国内外的地理、风俗、人情、市场调查、会计统计等都非常熟悉不可。
屈臣氏产品最大的特色便是处处传达着健康、美态、快乐三大经营理念。药品及保健品保留着创店以来的特色,倡导回归自然的淡雅的写意的恒久的健康;美容美发及护理用品占比重最大,种类也最繁多,表达自然生理的美态的与自然概念;而独有的趣味公仔及糖果精品则传递着乐观的随意的舒适的开心的生活态度与取向。为了配合这三大理念,公司的货架上、收银台和购物袋上都会有一些可爱的标志,给人以温馨、愉快、有趣的感觉。总之,置身其环境是一种赏心悦目轻松自然的感觉感受,而不是嘈杂心烦的闹市超市。
屈臣氏通过差异化和个性化来提升品牌价值,自然,其定价也一般相对内地其他普通店铺为高。屈臣氏集团公共关系总经理倪文玲解释道,是“希望做到价格与市场需求一致”,而不是“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显然,集团长远发展来看,是以服务赢取顾客,而不是以价格赢取顾客。
纵然如此,据个人护理店对六百多位女性顾客的调查显示,有超过85%的人认为屈臣氏产品丰富和环境优雅舒适是吸引她们来此购物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见,对日益同质化的零售行业,价格已不是吸引顾客的首要因素。“你能在这儿买到其他购物场所买不到的东西。”一位屈臣氏的老顾客这样说。
19世纪初的义诊及送药的行为会为屈臣氏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屈臣氏曾为孙中山在香港就读港大医学时提供过奖学金,这样的营销经营之策略没有理由不成功。
营销策略方面,屈臣氏十分注重以下各个环节细节。
一、专业化指导。屈臣氏现在拥有一支强大的健康顾问队伍,包括八十位全职药剂师和一百五十位“健康活力大使”。他们均受过专业的培训,为前来购物的顾客免费提供保持健康生活的咨询和建议。
二、特色化经营。每家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均清楚地划分为不同的售货区,货品分门别类,摆放整齐醒目,方便顾客随意挑选。
三、现代化管理。积极推行电脑化计划,采用先进的零售业管理操作系统,能够将任何销售讯息迅速反馈到总店,并根据这些讯息总结分析产品之价格销售,以便适时调整价格及产品种类,提高了订货与发货的效率,加速了货品的流转。
四、市场化运作。零售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及时准确反馈千变万化的市场讯息,追贴市场潮流,屈臣氏在这方面可说尽领风骚。屈臣氏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市场最时尚的产品,其中相当部分除自产外,都完全根据市场变化要求产家做出不断修正调整,以完全迎合消费者的口味。
五、社会化营销。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屈臣氏深谙其道。
六、人性化服务。屈臣氏个人护理店的日常运作除了商家一般的微笑服务外,更多的是令到顾客从踏入店门那一刻起,就能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温馨享受。
七、品牌化策略。用自有品牌来传达屈臣氏实现经营特色的最有效手段,不仅使各个门店的商品品种构成更加充实,而且进一步借助自有品牌的导入在消费者心中强化零售商的企业品牌形象,形成差异化的品牌识别,从而培养和增强了消费者对屈臣氏的忠诚。
八、诚信化保证。屈臣氏的经营理念就是李嘉诚的经营理念,确保每一个顾客在这里都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消费,甚至获得赏心悦目的仅仅是闲逛式的走马观花,并确保顾客的消费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价格、品质、服务三位一体的满意放心的消费。
2002年,屈臣氏个人护理店与香港癌症基金会发动“粉红革命”,向市民传达预防乳癌的资讯,并筹募善款用于乳癌的研究。
2003年年底,又成功支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实施“春蕾计划”,通过开展爱心购物行动,集捐款项达23.6万元,令五百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
凡此种种,充分体现了屈臣氏一贯坚持奉行老板李嘉诚服务社会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与商业效益。当年商店的营业额获得了80%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必须“有智、有识”,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别人走快我们几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一直有人猜测,李嘉诚关于商业的高瞻远瞩的长篇讲话,事先都有大内高手为之代笔,所以每每能够出其不意又能带出新境界新思维新启发。姑不论此事是否属实,但是他将香港问题的分析架构引入商企管理,解剖香港这二十多年的政治转型与经济起伏,可谓融会贯通,可以顺手拈来,自成佳句。以此看来,若没有如李嘉诚般的商场起落,风雨无常,又如何这般信手拈来?
李嘉诚的演讲更是常常妙语连珠,称自我管理是静态管理及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好的管理者”首要是“自我管理”,以身作则。他说:“想当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大责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
李嘉诚经营屈臣氏的成功经验值得内地零售业学习与借鉴:
其一,零售业的竞争已不再只是价格竞争。
身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应该求知,求创新,加强能力,在稳健基础下力求进展,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你时刻都要做好准备。
由屈臣氏可以看到,零售业同样需要品牌,同样需要维护品牌,只有在市场上准确地确定了自己的定位及服务对象,在产品质量、品类、服务水平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个角度,各个方位,才是企业长期发展之计。
屈臣氏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充满新鲜感的屈臣氏蒸馏水:流线型的瓶身、简洁时尚的绿色包装以及独有的双重瓶盖设计,把单纯的饮水变成了一款独具时尚品位、尽显个人风格的享受,甚至成为都市白领的身份象征。该产品在香港推出后即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其时尚的外形吸引了大批追求个人形象的消费者,并获得了第十四届香港印制大奖包装印刷优异奖。
做事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对你的事业有兴趣,你的工作就一定会做得好。
其二,特色经营与发展是大势所趋。
零售行业的同质化现象已促使有先见之明的商家更加重视细分市场的重要性。屈臣氏在国内首次提出个人护理专家的概念,可谓一石多鸟。既奠定了自己专业与服务的龙头地位,又迎合了目标顾客个性化多元化人文化家庭化的需要,倡导了一种全新的消费购物理念和安逸的生活态度,帮助人们在健康美容方面做出积极的改善,从而舒适安逸地享受人生。
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广东地区因其独特的潮湿闷热气候特征,消费者对清热温补十分关注,素有喝凉茶的习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往由家庭煎煮或在街头凉茶铺购买才可以喝到的清凉类饮料,能否通过包装成品备在身旁随时饮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