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长江塑胶厂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李嘉诚把这一好消息告诉远在日本求学的庄月明,庄月明满心欢喜地给李嘉诚发回了一封祝贺电报,并引用了李嘉诚历经挫折和磨难之后为自己拟定的座右铭:“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李嘉诚的事业开始一步一个台阶走向一个又一个的新的辉煌:李嘉诚已经事业有成,他与庄月明的爱情也本该瓜熟蒂落,但好事多磨,若按世俗的眼光,他们并不门当户对。
庄月明出身富贵名门,受过高等教育,才貌双全。而李嘉诚出身寒微,唯读过初中,虽然事业初成,但将来怎样还是个大大的未知数。而庄静庵和李嘉诚母亲庄碧琴也表示反对。庄静庵的反对,或许可以理解,但母亲庄碧琴的执意反对,却让人们不可思议,如坠云雾。
无论如何,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庄月明,铁了心,非她的诚哥不嫁。恋爱中的李嘉诚曾经不止一次动情地对庄月明说:“不论将来我发达到什么程度,此生我都只爱你。”一诺千金,掷地有声。然而,女性毕竟是女性。夜深人静,庄月明又偷偷拿起了《孔雀东南飞》。她不理解自己的父亲,她更担心李嘉诚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面前会退缩动摇。
《孔雀东南飞》描写一个封建社会中常见的家庭悲剧。男主人公焦仲卿是庐江府小吏,与其妻刘兰芝感情甚笃。但焦仲卿的母亲却不喜欢儿媳,焦仲卿又常因公干不在家,在此期间婆媳矛盾殊为激烈。刘兰芝向丈夫诉苦,说自己忍受不了婆婆的苛刻,焦仲卿去劝说母亲,却反被母亲骂了一通,并逼他休妻再娶。
焦仲卿彷徨于母亲与妻子之间,不免进退维谷,于是他劝刘兰芝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等他办完公事后再来接她。刘兰芝含泪而别,回到娘家。过了一段日子,县令和太守相继遣媒为子求婚,刘兰芝的哥哥逼迫她答应,刘兰芝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暗暗下了死的决心。
婚期前一天,刘兰芝与闻讯赶来的焦仲卿抱头痛哭,约定黄泉下相见。在太守家迎亲之夕,刘兰芝与焦仲卿双双自杀,两家将他俩合葬在一起。这个悲剧,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只能听凭别人决定自己命运的不幸处境,作者从这种悲剧中发现了深刻的人生教训和社会意义,并用汉末时已臻于成熟的五言诗体做了完美的体现。
庄月明的双眼早已充满了悲凄的泪水。每当读到这些诗句,更是徒添伤悲。
步入婚姻
转眼到了1963年,李嘉诚已经35岁,庄月明也已经31岁,就算按今天的标准来看,也已经绝对是剩男剩女。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和真诚终于感动了固执的庄静庵夫妇和庄碧琴,同时神奇小李李嘉诚在商业上创造的奇迹,也越来越让庄静庵感到惊奇动心,他们终于同意两人结婚。
水到渠成,在一片祝福声中,李嘉诚牵着庄月明的手,幸福地踏上了红地毯。李嘉诚终于迎娶了他心爱的表妹,揭开了他心爱的表妹的红盖头,两人经过相恋相爱,既有浪漫,也有亲情,亲上加亲,有情人终成眷属。
郎才女貌,几乎像是中国旧文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梦境。但这正显出了李嘉诚的真性情,显示出庄月明的诚挚意,她是多么爱嘉诚,他又是多么爱月明啊!这也实实在在展现出,李嘉诚作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凡人常人俗人的真性情。
李嘉诚为了使婚后的日子温馨美满,在结婚的前半年,便斥资63万港元买下了港岛南深水湾道79号的一幢三层花园洋房。这就是李嘉诚至今仍在居住的深水湾道79号三层宅邸风水宝地。在当时的香港,拥有独立花园洋房的华人富翁寥寥无几。
虽然当时李嘉诚事业渐入佳境,但是在各方面仍亟须大量投入资金的情况下,毅然一下子拿出63万港元共建爱巢,所以有人说,这是李嘉诚仅有的一次为卿而癫,为爱而狂的失去理智的举动。正像一位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与李嘉诚交往的朋友所说的:“这幢花园洋房,是诚哥送给表妹的最好礼物。”
庄月明同李嘉诚结婚后,即参与李嘉诚创办的长江实业公司,共同推动公司业务,进一步向前发展。李嘉诚对爱情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互相爱恋、情投意合还不够,互相了解、互相体谅、和谐相处才是最重要。亲情是与生俱来的,感情是要培养,但亦要讲缘分。
庄月明加入长江工业公司后,她流利的英语和日语、谦和勤勉的作风,深得同事的尊敬。
1964年8月和1966年11月8日,李泽钜和李泽楷兄弟相继出生。
据《说文解字》释:“钜,大刚也。”《史记·卷二十三,礼书》:“宛之钜铁施,钻如蜂趸。”张守节《正义》亦指:“钜,刚铁也。钜,大刚也。”至于次子泽楷,就是“楷模”的意思,即榜样、模范、典范。《后汉书·卷六十四·卢植传》有记:“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亦作模楷、楷则。”两儿名字中间取一“泽”字,据李嘉诚说,这是按家族字辈而排。
李嘉诚先后得龙虎之子,直如为他添了左右两翼。兴奋的心情,使他暂且抛开繁重的工作,忙于进出医院照料妻子,以及回家为这个新生命的到来,打点一切。
在家庭方面,庄月明尽心尽力,相夫教子,培养儿子李泽钜、李泽楷长大成人。两个儿子在李夫人的亲自教导下,奋发好学,完成了大学教育,在家族业务担负着相当大的责任。
当年,李嘉诚只有38岁,已是城中有名的富豪,人人称他塑胶花大王。其时,他掌管的长江实业仍未上市。李嘉诚事业上的重大转折点是1972年11月,“长江实业”上市。这一决策,是由当时出任执行董事、公司决策核心人物之一的庄月明共同做出的,只是不为外界所知。庄月明出任执行董事,是公司决策层的核心人物之一,李嘉诚不少石破天惊的决策,均蕴含了庄月明的智慧和心血。
庄月明婚后致力为丈夫打理业务,长江实业上市时,庄月明是主要股东,出任执行董事,经常参与长实业务,每年的年度股东大会均有出席。庄月明在公众面前始终保持低调,她很少露面,也不接受记者采访。所以人们在谈论李嘉诚的“超人”业绩时,很少会提到庄月明。
这份永远埋在心中的情与爱是恬淡的,却是隽永的,宛如涓涓溪流,恰似“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现代版。
“当你把如斯风景看透,我愿陪你看涓涓细水长流。”其实,如果李嘉诚的生命中没有庄月明,真不知他会变得怎样。
“天马行空,唯此唯大。”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动听华丽的语句,而是李嘉诚的内心道白。随着长江实业的上市成功,一切运作也渐渐步上正轨。天生贤静贤淑的庄月明渐渐退居幕后,相夫教子,孝敬伺候家婆。
一个不幸的日子
李嘉诚少年经历忧患,15岁便辍学到社会谋生,深深体会健康和知识的重要,同时认为对无助的人给予帮助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及医疗两者更是国家富强之本,他也认识到个人力量到底有限,唯有事业成功,才能对社会和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事业辉煌的李嘉诚夫妇是众所周知的大慈善家和敬佛居士。他曾捐资三千多万港币建立“李嘉诚护理安老院”,该院规模宏大,设备齐全,占地1.6万多平方英尺,可收容几百名老人在此接受护理和安养。在该院建设过程中,李嘉诚不但委派属下多人专职筹划,而且更是事必躬亲,使该院在短时间内建成启用,许多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李嘉诚与庄月明在香港和内地也广种福田,常常捐助上亿元的巨资,用来造佛像、修寺庙、造桥铺路、兴办教育、支援医疗、赞助科研、弘扬文化、赈济灾民等慈善布施。号称世界第一的香港大佛,李嘉诚更是一大功德主。
请记住李嘉诚的座右铭:
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
李嘉诚深信三世因果,深信布施和富贵的内在必然联系,深知慈悲喜舍的精神和举止是菩萨的特色。事实也证明,唯其如此,才得天时、地利、人和;唯有如此,事业才能兴旺,社会才会祥和。
进入20世纪80年代,李嘉诚的事业如日中天。庄月明别无所求,丈夫事业成功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就在这个时候,也就是1988年11月的一个深夜,夜半醒来的李嘉诚,被夫人的喘息声所惊吓。面色苍白,嘴唇微紫的庄月明,依然尽量压抑自己的痛苦声音,只是怕吵醒劳累一天的夫君李嘉诚。忧心如焚的李嘉诚,立即差人请来了医生,诊断的结果,庄月明心律不齐,需要静养。接下来的时间,庄月明接受了精心的调理,病情有了明显的缓解,李嘉诚悬着的心才稍稍为安。
然而,不幸的事情最终发生在一个不幸的日子。1989年12月31日夜,李嘉诚偕夫人庄月明出席在君悦酒店举行的迎新宴会。夫妇俩容光焕发,笑容满面,成为宴会上的焦点。孰料第二天下午,午休中的庄月明却突发性心脏病逝世,享年58岁。
庄月明在年富力强的时候离开人间,对李嘉诚及长江实业集团公司来说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
李嘉诚在柴湾佛教坟场,找到坟场最开扬的位置,安葬他敬爱的亡妻。葬礼中的李嘉诚,凄凄楚楚,悲悲切切,哀哀婉婉,泪珠涟涟,香港市民见者无不为之动容。
或许,常人并不能完全理解李嘉诚的哀情与情爱。突发性心脏衰竭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正常跳动及不能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心脏衰竭很多时都会在毫无先兆及病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通常,病者会在病发后相当短的时间内不幸死亡或即时死亡。
其实任何年纪的人士包括青少年、运动员等均有机会患上突发性心脏衰竭。而50岁以上的人士、自己或家属曾患有心脏病、肥胖、烟酒过多、长期精神紧张、缺少运动、高胆固醇及高血压等人士的病发机会则相对较高;另外,其他原因包括:触电、遇溺或严重失血亦会引致心脏衰竭。
往往因为稍稍不同的激动,或者非常不注意的某些身体动作,甚或夜间睡觉的侧身,都有可能引致意外发生。而在意外发生后,又因为现场人员的不知所措或等待救援的时间,造成不幸的发生。
此时此刻,只有李嘉诚,也只能有李嘉诚在默默吟诵这句凄美的诗句。是苦,是甜,是哀,是思,是忧,是愁,唯有超人,才能感受到。因为李嘉诚的心中只有庄月明。
不论是昨天,还是今天明天,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阴晴圆缺。心,昨夜依旧,不会为其他任何人所动。此时此刻的李嘉诚,不是超人。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