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字经
9353100000024

第24章 少壮多努力(1)

正文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注释

诵:念,读出声音来。惟:思想。斯:此,这个。

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心解

专注

现在人们把成功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专注。如何做到专注?《三字经》上说:“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要想把书学好,就必须做到口中吟诵,心中思考,从早到晚都要把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心中时时默念,才能记得牢靠。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非常喜欢读书,厚厚的一本《资治通鉴》,他不但全部弄懂了内文意思,还从头到尾抄写了一遍。外出的时候,他总是带上两匹马和两匹骡子,自己骑一匹,另外三匹用来驮书。骑马赶路之余,也在默默背书。碰到背不下来的地方,他就停下来,翻开书本来查找。日积月累,他的知识变得越来越渊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炎武“骑马背书”的故事。

文学家鲁迅先生,自幼读书就很讲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这里说说鲁迅先生的“五法”有哪些:

一是多翻法。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主张在休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可看看书的目录或者读几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即便只是阅览也是有益的。这样不仅能了解书的内容,也可在茫茫书海中有效地快速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图书,同时也开拓了视野,开拓了思路。

二是跳读法。读书遇到难点,当然应该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但遇到暂时无法弄懂的问题怎么办?鲁迅认为,要“跳过去,再向前进”,这样,连以前不懂的地方也都明白了。

三是设问法。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结构和内容,然后提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再去细读全书,这样边问边读逐渐深入。鲁迅先生认为,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全书,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四是“五到”法。大家可能听说过朱熹所提倡的“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读书除了这“三到”外,更要手到、脑到。“心到”是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眼到”则是指仔细浏览,目光专注;“口到”是指开口读书,读出声音来;“手到”是边读边做笔记;而“脑到”是指读书是要善于动脑筋、勤思考、多分析。

鲁迅先生背书就用到了他“五到”中的“三到”。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十个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每读一遍就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读了几遍后,就默诵一会儿,等把书签上的十个字盖完,也就把全书背出来了。

五是立体法。既有一般的泛读,又有重点的“深掘”,既有横断面,又有纵剖面,既有对原著研究,又有辅助读物,有利于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

鲁迅先生还十分重视运用“剪报”这一方法来积累资料。他的剪报册贴得很整齐,分类也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亲笔批注。鲁迅曾利用这些剪报写了不少犀利的杂文。先生曾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鲁迅先生认为,重读也是不可缺少的。隔些日子再重读书中标记的重点,花的时间不多,却有新的收获。

古今中外的诸多名人,对于读书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而正是因为这些正确的读书方法,才引导着他们更好地去认知、看待这个世界,从而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正文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注释

项橐:鲁国的神童。

古代的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心解

三人行

这四句讲的是圣贤勤学的故事。相传,孔子有一次与弟子们出游,路上遇到几个小孩在路边玩耍。其中一个名叫项橐的孩子在道路中央用砖块垒成一座城池的样子,不让孔子的车通行。孔子的学生子路看见这样的情形,就停车呵斥道:“见到马车来,小孩子为什么不让开?碰伤你怎么办?”项橐说道:“我听说圣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为什么连马车要绕着城池走的道理都不明白呢?”孔子探身道:“城在何处?”项橐说:“筑于足下。”孔子下车观看,果然看到小孩子站在砖块垒成的“城池”中。项橐随即问:“是城池绕着车马走,还是马车绕着城池走?”孔子笑道:“好伶俐的童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小儿答道:“我叫项橐,今年七岁。请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鲁国孔丘。”项橐惊道:“原来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么我请教您三个问题,答的出来我就让城让路,答不出来就请绕城而过。”孔子觉得项橐很有意思,于是笑道:“一言为定!”项橐说:“天地人为三才,先生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摇头说:“我还真的不知道。”项橐得意地说:“我来告诉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项橐朝孔子拱拱手再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项橐又问:“什么山上无石?什么车子无轮?什么牛无犊?什么马无驹?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还是不知道。”项橐又道:“土山无石,轿车无轮,泥牛无犊儿,木马无驹儿,神仙无妻,仙女无夫。”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于是向项橐行礼,绕城而过。这就是后世传说的“项橐三难孔夫子”的故事。

古时就有很多人怀疑这件事情是后人的杜撰,因为故事中的项橐十足是孔子所讨厌的“利口好辩”的人。项橐向孔子请教的问题更像我们现在的脑紧筋急转弯,如果放在赵本山的小品中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故事所传达的精神却是很有启发性的,孔子确实是勤学好问的人。韩愈在《师说》中曾提到“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是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苌弘是东周的大夫,博学多才,知天文、识气象、精音律、通历法,孔子曾于公元前年前往周国,专门造访苌弘,就韶乐与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虚心求教。师襄是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老聃,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自古就流传着孔子风餐露宿、不远千里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虽然孔子向老子问礼时的谈话内容没有流传下来,但这两位圣贤先哲的相遇,不仅是孔子虚心求教的明证,更是儒道两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一大盛事。

《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还说过:“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学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还是要学习,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聪明,但是不认真求学问,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为,就把自己毁了,就是“思而不学”。之前我们所说的方仲永就是如此。孔子是古时的圣贤,尚且本着“学无止境”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正文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注释

赵中令:北宋初期的宰相赵普。中令是中央行政中枢中书省长官中书令的简称。

鲁论:《论语》的一个版本,西汉初年由鲁国人所传的《论语》,后世通行的《论语》就是根据这个编定的。

仕:出仕做官,古人把读书做官称为仕途,做了官称为致仕。

北宋时期的赵普已经是中书令了,依然夜以继日地阅读《论语》,没有一点松懈。

心解

学海无涯

这四句说的是当了官的人依然勤奋好学的故事。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当了官的人引申为有所成就的人。因为古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是将读书和做官联系在一起的,读书就是为了“出世”---进入仕途,从而“治国平天下”。现代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人们读书的目的也趋于多元化,因此“有所成就”是更为贴切的说法。

提到《论语》,很多人就会想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正是宋代初年的中书令赵普。赵普(公元-年)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天津市蓟县)人,后迁居洛阳,北宋宰相。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掌书记,曾参加策划陈桥兵变。公元年任宰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太宗时又两次为相,可谓宋朝的第一文臣。赵普与赵匡胤年轻的时候就是同学兼朋友,他出身比较艰苦,少年时没有好好读过书。以后跟随赵匡胤打天下,宋朝开国后,赵普白天忙于处理国家政务,夜晚则读《鲁论》(《鲁论》是鲁国通行的《论语》二十篇)。据说每当遇到重大问题,赵普总是说:“明天再作决策。”晚上回家以后,他从箱子里面拿出一本书仔细地读,第二天准能够提出一个很高明的见解。时间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觉得赵普家里一定藏有什么秘籍宝典。有一次,赵匡胤晚上去他家里商量紧急政务,看到他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书,一看原来是《论语》。赵匡胤有些奇怪,就问道:“《论语》是小孩子启蒙的书,你为什么还要读它呢?”赵普回答:“《论语》中有治国的大道理,臣已经用半部《论语》帮陛下打了江山,现在要另外半部来帮助陛下治理天下。”因此,就有了“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同样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启发。从前有-个小和尚,他离开家乡到处寻找名师,想得到一些真正的修为。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位高僧,并恳求高僧收他为弟子。高僧见他一片诚心,又天资聪慧,便收下了他。两年后,小和尚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师父的真传,便不想再继续跟着师父参禅拜佛了,于是就向他的师父辞行,要下山去。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并没有阻拦小和尚下山,而是让小和尚拿来一个钵子,然后让他往里面装一些石头,装满为止。高僧问小和尚:“钵子装满了吗?”小和尚答:“满了,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高僧便抓了一把芝麻撒进去,然后晃了晃钵子,芝麻一会儿就不见了,接着高僧又抓起一把芝麻撒进去,晃了晃钵子,芝麻又不见了。“钵子现在装满了吗?”高僧再次问小和尚。小和尚惭愧地告诉师父:“看上去满了,可是还能装下很多东西。”这时,高僧又取来一只杯子,让小和尚往钵里倒水。小和尚看钵子满了,就想停止倒水。高僧却说:“不要停,继续倒。”结果钵子倒满了水后,多余的水都溢了出来。高僧这时候才让小和尚停止倒水,然后问他:“满了还装得下别的东西吗?”小和尚终于明白了师父的一片苦心,恳请师父原谅他的无知,并继续努力学习。

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知识的海洋浩瀚如烟,没有人能以有限的生命学完无限的知识。另外,除了书本的知识,实践的知识也需要我们自己来探索、发现。社会实践是一门永远没有完结的课程,下面这个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每个人都很自信。这是最后一次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交头接耳。他们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考卷发下以后,学生们注意到试卷只有五个讨论题。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卷。学生们脸上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的学生们,担忧地问道:“有几个人把五个问题全答完了?”没有人举手。“有几个人答完了四个?”仍旧没有人举手。“三个?”“两个?”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那么一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一个了吧?!”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告诉你们,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工程学教育,也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你们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但是你们的教育才刚开始。”

既然有这么多书本和实践的知识需要学习,我们还等什么呢?

正文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注释

披:打开,这里指批阅。蒲编:用蒲草编联而成的书册。

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心解

学习的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