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9333200000033

第33章 七下西洋的中国伟大航海家(2)

“你的士兵侍卫是饭桶,为什么不捉住?你是副帅,几个海盗都对付不了?你不仅丢失财物,还丢尽大明国的国威啊!”郑和见对方不语,也就消了怒气,立即命令:“升帆,开船!不得有误!”然后离船回到帅船。

不几日,郑和船队来到旧港国,小船回来禀报:“旧港国城门紧闭,不欢迎大明国使节上岸!”

郑和听罢感到奇怪,’因为旧港国一直同中国友好。于是又派使节乘小船登岸递交国书。旧港国城楼上的士兵大骂中国使者不讲信用,无情无义,抢走了旧港国公主。要开城门,首先要归还公主。此事又报到郑和那里,郑和知道有人捣鬼了‘,而且很可能是那伙抢走王景弘官服的海盗干的。

正在这时,一艘小船向帅船靠近,但被士兵们挡住。郑和下令召见来人。来人叫施进卿,是中国广东潮州人,经商来旧港国已多年。他说,他同乡陈祖义是海盗,不但抢了宝船,还穿上官服进了王宫抢走公主。

陈祖义平时无恶不作,闹得附近海港和海上乱糟糟,此人水性好,能潜能泳,把他扔进海里十天半月也死不了。施进卿还说,今夜三更,海盗还会到宝船上抢劫,要元帅小心提防。

郑和听了,半信半疑,但又不可不防。他对施进卿说:“谢谢你,你先回去吧!”小船走后,郑和跟几位大将研究对付海盗的策略。

当天半夜,天格外黑,陈祖义果然率领数只海盗船,悄悄地向宝船靠近。陈祖义先跳进海里,从水下游到宝船附近,露出水面察看宝船动静,一看没有戒备,两个哨兵还在打瞌睡呢!他立即游回船上发出暗号,迅速靠上宝船,爬将上去。正当他们动手抢劫财物时,只听帅船上一声炮响,顿时所有舰船亮起火把,把大海照得通明,喊声震天。陈祖义见势不妙,想赶紧逃命。此时宝船螺号声声,将士们跃上海盗船,刀起人头落,一伙海盗不到半小时就命归黄泉,陈祖义被活擒。

当夜直捣岸上盗匪窠穴,救出旧港国公主。第二天郑和率一批人员,带着公主、抬着礼物来到城下求见国王。在公主的解释下,国王下令打开城门,欢迎大明国使节进宫。

郑和船队在旧港国停留两天后又前往罗斛国。经过几个昼夜航行,船队很快就靠岸锚泊。

探子向罗斛国王奏道,中国来了百十号宝船、数万雄兵,要进攻罗斛国。国王半信半疑,因为祖代都跟中国友好,当年父王出使,在南海遇险,是中国人救了他,还为他们修好船,中国皇帝还给他们绸缎、马匹、粮食、指南针,才使父王安全回国,中国有恩于父王,如今日刀兵相见,岂不恩将仇报!

这时探子又来报,说中国使臣带着礼品求见国王。国王大喜,立即迎接中国客人。

国王看过礼单,受宠若惊:“小国受此厚礼,当之有愧啊!”

郑和马上说:“我皇上奉承天运,治国有方,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故特命我率宝船下到西洋各国,一则示中国之富强,二则与海外通商贸易,三则与西洋各国结交友好。”

国王听后心里更加放心和高兴,立即命左右大臣也备厚礼,在丞相陪同下,跟中国使臣一道前往宝船。

郑和收下礼物,双方表示友好,商量通商事宜。突然探子来报,说罗斛国一支大军蜂拥而来,矛头指向我大明国。郑和一听不快,以为国王玩了个阴谋,便立即穿上战袍,指挥水陆两路迎战。

中国大将张计,跟对方虎将谢文彬交战才几个回合,便把谢文彬打落马下。张计跳下马,把谢文彬五花大绑,送到郑和跟前。罗斛国国王一见,怒火难忍,给了谢文彬两巴掌,指着大骂:“你这个误国叛贼,谁叫你统兵前来,陷我于不信不义,你该当何罪!”

王景弘充当好人,马上说:“他是效忠国家嘛!情有可原,算了!”

就亲手给谢松绑,把他放了。

郑和知道国王的确并无敌意,完全是谢文彬个人所为,也就算了。接着就收下国王礼物,并设酒筵款待国王大臣。

第二天,郑和下令船队前往爪哇国。船到半途,蓝旗官向郑和报告:“后面有数十艘战船尾追我多时。”

郑和走出帅舱,来到甲板向后方一看,只见一艘战船已离帅船不远,上面立着的那员战将正是谢文彬。谢口出狂言大喊:“郑和老贼,你快快投降!”

郑和大怒,立即下令各船应战。

他率领几艘快船来到敌船上风,向敌船射出一排排火炮、火箭,贼船顿时一片大火,敌人纷纷跳海,淹死无数,救上的寥寥无几。

经过对俘虏的审讯,原来谢文彬是中国汀州人,因贩盐时船翻,漂泊到罗斛国,后成为统兵。他文武双全,又识航海,又有兵权,常率兵侵扰别国,明里为将,暗地为盗,对大明宝船上的财物早已眼红,故冒犯了元帅。

郑和说:“他已死了,也为他国除了一害。”

贼兵说:“方才小的看他跳海潜水而去!”

郑和说:“他若再敢来犯,元帅定叫他碎尸万段!”接着郑和升起开船令旗,船队又恢复航行队形,朝爪哇驶去。

经过几昼夜航行,来到爪哇靠岸。郑和派几位大臣去递交国书,可是半天不见回来。郑和派人上岸打听,才得知大臣已被扣在王宫。郑和心中不由大怒,一旁的王景弘副帅提议:“元帅!他们不仁,我们不义,我带兵杀进城去。”

“千万不可,这其中必定有诈!

待查清后方可采取行动。”王景弘讨个没趣,不吭声了。

经过多方打听才查清情况,原来还是那个谢文彬搞的鬼:他对爪哇国国王说,郑和率雄兵来攻打了。国王恼火了,就将中国大臣扣押了。这谢文彬,果然水性很好,是潜水逃走赶在郑和船队之前来到爪哇国的。

郑和决定派大臣前去面见国王,讲明谢文彬在罗斛国的所为,以及郑和下西洋的原委,劝说国王切勿中谢文彬的挑拨离间之计。

国王弄清了事情真相,马上放了被押大臣,并传令文武官员前往码头迎接郑和进城。

郑和讲了船队还要到其他国家访问。国王同意在他的国家可作中转站,访问别国之后,船队可在此集结返航。郑和感谢国王相助,便留下一些后勤官兵在岸上建立仓库。这些留下的官兵,多数是能工巧匠,向当地老百姓传授各种各样的中国技术,很快使这个国家繁荣起来。至今爪哇这个地方还留着“三保洞”、“三保井”、“三保船”等文物古迹,马六甲山顶还有一座“三保城”。

郑和船队在爪哇国分成几路,去同其他国家传友谊、话通商。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横越印度洋孟加拉湾,绕过印度半岛,又访问了古里国。郑和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欢迎。他们向各国国王宣讲来意,赠送礼物,然后跟当地官府和商人进行贸易。双方互看货物,逐一议价。在古里,货价议定了,还互相击掌,表示不再更改。船队带去的货物到处畅销,丝绸和青瓷碗特别受欢迎。他们从各国收购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等。

永乐五年(1407),郑和率船队返航,有些国家的使臣,也搭宝船来中国访问。

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后一次出洋年已60,满头白发。他指挥宝船不但到了东南亚各国,而且穿过几个海峡,沿红海北上,直到今天的索马里,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下西洋历时28年,访问30余国。船队的航线之长,航海技术之先进,造船技术之高超,在当时来说都是世界领先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不愧是中国空前绝后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下西洋时,南洋一带已经有不少华侨居住在中印半岛、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和吕宋等地。

郑和下西洋后,我国人民去南洋的就更多了,来去的航线也更熟悉。

这些华侨,多数是贫民,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在开发南洋和促进居住国的经济发展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有人说郑和只是航海家,不是海洋探险家,不能跟哥伦布相提并论,此话差矣。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船队是边航行、边记载、边探索,同样风险重重。

郑和七下西洋,每次出航有二万余众和近百艘船,这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船组成的最大的远洋船队。不但到过现在南洋群岛的主要国家,而且到了非洲。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以我国的丝绸、瓷器等或馈赠国王或换取特产。回国时更邀请各国使节随船访问中国。郑和作为友好使者,在与亚非各国建立友好往来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历史学家吴晗曾对郑和作过专题评价。他指出:“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就是明代以后也没有过。

这样大规模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迪亚斯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伽马发现新航路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

比所有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早。可以说郑和是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最有成绩的航海家。”

外国评论家在评论中国航海家业绩时,意味深长地指出:“他们总是返回家乡,从来不留在任何地方当殖民者。”伟大航海家郑和,正是诸多优秀中国航海家的伟大代表。

郑和在明宣德八年(1433)最后一次下西洋回国后不久即病故。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航海事业,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无与伦比的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