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9206800000072

第72章 方剂学各论(5)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黯红,或舌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方解】本方主治诸证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入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瞀闷,入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气止痛。

方中桃仁、红花辛甘温,活血祛瘀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生地黄、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桔梗并能载药上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配伍,特点有三:一为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二是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三为升降兼顾,既能升达清阳,又佐降泄下行,使气血和调。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证可愈,为治胸中血瘀证之良方。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

【医案选】王希知治臌胀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巩某,男,53岁。

主诉:因腹胀日渐增大已3个月余,门诊以肝硬化腹水收入住院。患者近半年来常在食后脘腹胀满不适,嗳气、矢气后腹胀可稍缓。近3个月来,腹胀不消,食后益甚,且逐渐增大,经医院检查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药腹胀不减,嘱服中药而来我院求治。

诊查:患者颈胸部皮肤血丝缕缕,腹胀大如鼓,腹硬满呈球形、腹筋起,仰卧位腹前壁鼓之有声,脐旁两侧以下鼓之成实,移动其卧位时,则浊音亦随之移动,冲击腹部,左上部可触及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沉涩。

辨证:诊为臌胀,证属肝脾血瘀。

治法:以活血化瘀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柴胡10g,枳壳10g,赤芍15g,当归尾12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川牛膝12g,桔梗6g,丹参15g,鳖甲30g,益母草30g,车前草30g。

水煎服,36剂,臌胀渐消退。后用柴芍香砂六君子汤加活血化瘀药服四十余剂,诸症悉退,胃纳增加,二便正常,精神良好,体重增加。

(七)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当归尾二钱(6g)赤芍一钱半(5g)地龙去土一钱(3g)川芎一钱(3g)红花一钱(3g)桃仁一钱(3g)【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黯淡,苔白,脉缓无力。

【方解】本方证由中风之后,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正气亏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去濡养,故见半身不遂,口眼斜;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气虚血瘀,舌本失养,故语言謇涩;气虚失于固摄,故口角流涎,小便频数,遗尿失禁;而舌黯淡、苔白、脉缓无力,为气虚血瘀之象。本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即王清任所谓“因虚致瘀”。治当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

本方重用甘温之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以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四味,协同当归尾以活血祛瘀,为佐药;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配合诸药以行药力,为佐使药。

全方的配伍特点是: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向愈。

张锡纯云:“若遇脉之虚而无力者,用其方原可见效。若其脉象实而有力,其人脑中多患充血,而复用黄芪之温而升补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见,此固不可不慎也。”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医案选】颜德馨治痿病案(选自《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洪某,女,33岁。1973年宫外孕手术后,逐渐肥胖,乏力,肢倦,月经色淡量少。

去年8月突感握物困难,手足痿软,行走不便,已失去自主生活的能力,经期症状加重,心中懊,伴有心慌,多汗,多梦。一度低血钾,纠正后症状不见好转,头颅摄片阴性,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未见异常,院外会诊,拟为: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②单纯性肥胖症,医治3年,毫无进展。

患者形体丰腴,言语有力,但倦怠不能行动,脉沉迟无力,舌紫满布,此乃阳虚气弱,不能畅通气血,宿瘀久滞不化,新瘀又生。即王清任所云:“元气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丹溪心法》论痿症:“亦有食积死血妨碍,不得下降者”。乃取益气化瘀之法。

处方:桂枝6g,龙骨15g,牡蛎15g,黄芪18g,党参12g,桃仁9g,丹参12g,牛膝9g,红花9g,穿山甲9g,蒲黄9g,赤芍12g,川芎9g,乌梅4.5g。

服药30剂后,懊先除,并能扶持行走,乃去乌梅继续服用,服药100剂后,已能上下楼单独行走,生活自理。

(八)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组成】全当归八钱(24g)川芎三钱(9g)桃仁去皮尖,十四枚(6g)干姜炮黑,五分(2g)甘草炙,五分(2g)

【用法】黄酒、童便各半煎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功用】养血袪瘀,温经止痛。

【主治】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解】本方证由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所致。妇人产后,血亏气弱,寒邪极易乘虚而入,寒凝血瘀,故恶露不行;瘀阻胞宫,不通则痛,故小腹冷痛。治宜活血养血,温经止痛。

方中重用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行滞止痛,为君药。血中之气药——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均为臣药。炮姜入血散寒,温经止血;黄酒温通血脉以助药力,共为佐药。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用以为使。原方另用童便同煎(现多已不用)者,乃取其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之意。全方配伍得当,寓生新于化瘀之内,使瘀血化新血生,诸症向愈。正如唐宗海所云:“血瘀可化之,则所以生之,产后多用”(《血证论》),故名“生化”。

妇科名家刘奉五尚有北京地区习用之产后生化汤,刘氏认为此方较傅青主之生化汤更切合临床实用,其歌诀云:川芎一钱当归三,一红一母一泽兰,桃仁炙草炮姜五,南楂二钱老酒煎。功用为养血、活血、化瘀,适应于产后恶露不尽,瘀血内停,以及因产后瘀血所引起的腹痛、低热、阴道出血不止等症。另可用于人工流产、人流后残余胎膜滞留所引起的腹痛、阴道出血等(似有药物刮宫之效,如无特殊兼证,应以全方原量为宜)。加减之法为腹痛明显者,加失笑散;腹痛重,阴道出血多,蒲黄炒炭用,兼能止血;见有瘀血低热者去炮姜;腰痛者加川续断、杜仲、桑寄生;胃痛或胃脘不适者,加高良姜、砂仁;便溏、便次增多者,炮姜改干姜,另加白术健脾温中;见有胃纳不香,时有恶心等肝胃不和之象者,加柴胡、黄芩、半夏。

【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产后子宫恢复不良,产后宫缩疼痛,胎盘残留等属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者。

【医案选】门纯德治胎盘残留案(选自《名方广用》)。

郭某,女,24岁。妊娠3个月,忽然小腹抽痛不止,起卧不安,痛时嘴唇发白,时感小腹下坠,腰部憋胀,直至下部点滴出血,终至胎坠而小产。小产后,头昏眼涩,气息不足,次日小腹阵阵抽痛,痛时下部少量出血,延至三四日,仍然如此,医院检查为“胎盘残留”,动员做刮宫手术,但患者要求中药治疗。余诊之脉仍有滑象,认为此小产后妇人气血俱虚,恶露存留未净,便以生化汤加五灵脂9g、蒲黄9g、枳壳9g、桂枝9g、延胡索9g、草红花6g,令取3剂。药后疼痛止,恶露行。第四日下血稍多,且有血块和纤维状物数片,之后逐日康复。

(九)消风散(《外科正宗》)

【组成】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一钱(各6g)甘草、木通、各五分(各3g)

【用法】水二盅,煎至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方解】本方所治之风疹、湿疹,是由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故见皮肤瘙痒不绝,疹出色红,或抓破后津水流溢等。治宜疏风为主,佐以清热、除湿之法。

痒自风而来,止痒必先疏风,故以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之辛散透达,疏风散邪,使风去则痒止,共为君药。配伍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是为湿邪而设;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是为热邪而用,以上俱为臣药。然风热内郁,易耗伤阴血;湿热浸淫,易瘀阻血脉,故以当归、生地黄、胡麻仁养血活血,并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为佐。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为佐使。诸药合用,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顾扶正。使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为治疗风疹、湿疹之良方。

【加减】若风热偏盛而见身热、口渴者,宜重用石膏,加金银花、连翘以疏风清热解毒;湿热偏盛而兼胸脘痞满,舌苔黄腻,加地肤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湿;血分热重,皮疹红赤,烦热,舌红或绛者,宜重用生地黄,或加赤芍、紫草以清热凉血。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者。

【医案选】宁小菊消风散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宁夏医学杂志,2001,23(4):247]。

患者,女,14岁,上呼吸道感染3天,突然双下肢出现紫斑点,呈对称性,分批出现,斑点大小不等,有的融合成片,无发热,有轻微痒感伴有乏力、头晕气短、食欲减退、腰痛、腹痛,口唇色淡,舌淡胖有瘀斑,脉细无力。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中医诊断为血证(气不摄血型)。治则:疏风祛邪,益气固气。方药:消风散加味。处方:

当归12g,生地黄12g,防风15g,蝉蜕15g,知母10g,苦参l0g,胡麻l0g,荆芥l0g,苍术9g,牛蒡子15g,石膏l0g,甘草6g,木通9g,炙黄芪15g,白芍10g,焦三仙各9g,上方3剂,水煎服,日1剂。经过二诊、三诊加减治疗2周后,嘱以归脾丸调,愈。

(十)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各60g)藿香去土三两(90g)甘草炙二两半(7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代用法:散剂,每服9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方解】本方主治之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夏月常见病证。风寒外束,卫阳郁遏,故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湿滞,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则为上吐下泻;湿阻气滞,则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理气和中之法。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浊所致霍乱吐泻之常用方。其功重在化湿和胃,而解表散寒之功力稍逊,对夏月伤湿感寒,脾胃失和者最宜。若感触山岚瘴气以及水土不服而发寒热吐泻者,用此方化浊辟秽,快气和中而调理脾胃,故可一并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