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曾与群臣商议国事,群臣中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朝见结束,武侯面带得意之色。吴起进谏说:“从前楚庄王也曾和群臣商量国事,群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他,朝见结束,他反而面带忧虑之色。申公问他‘君王为何面带忧虑之色?’楚庄王说:‘我听说在世界上不会没有圣人,在一国之中也不会缺少贤才。能得到他们做为老师的,就可以成就王业;能得到他们做为朋友的,就能够成就霸业。现在我这样缺乏才能,而群臣的才能反而还不如我,这样下去,楚国大概就危险了啊!’这种现象就是楚庄王所忧虑的原因,而您反而感到高兴,我真为您担惊受怕啊!”这时,魏武露出了惭愧之色。
料敌第二
武侯谓吴起曰:“今秦①胁吾西,楚②带③吾南,赵④冲吾北,齐⑤临吾东,燕⑥绝吾后,韩⑦据吾前。六国兵四守,势甚不便,忧此奈何?”
起对曰:“夫⑧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今君已戒,祸其远矣!臣请论六国之俗:夫齐陈重而不坚,秦陈散而自斗,楚陈整而不久,燕陈守而不走,三晋⑨陈治而不用。”
“夫齐性刚,其国富,君臣骄奢而简于细民,其政宽而禄不均,一陈两心,前重后轻,故重而不坚。击此之道,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其陈可坏。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击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贪于得而离其将,乘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楚性弱,其地广,其政骚,其民疲,故整而不久。击此之道,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弊而劳之,勿与战争,其军可败。燕性悫⑩,其民慎,好勇义,寡诈谋,故守而不走。击此之道,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则上疑而下惧,谨我车骑必避之路,其将可虏。三晋者,中国也,其性和,其政平,其民疲于战,习于兵,轻其将,薄其禄,士无死志,故治而不用。击此之道,阻陈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此其势也。
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若此之等,选而别之,爱而贵之,是谓军命。其有工用五兵、材力健疾、志在吞敌者,必加其爵列,可以决胜,厚其父母妻子,劝赏畏罚,此坚陈之士,可与持久。能审料此,可以击倍。”
武侯曰:“善!”
吴子曰:“凡料敌有不卜而与之战者八:一曰疾风大寒,早兴寤迁,刊木济水,不惮艰难;二曰盛夏炎热,晏兴无间,行驱饥渴,务于取远;三曰师既淹久,粮食无有,百姓怨怒,妖祥数起,上不能止;四曰军资既竭,薪刍既寡,天多阴雨,欲掠无所;五曰徒众不多,水地不利,人马疾疫,四邻不至;六曰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七曰将薄史轻,士卒不固,三军数惊,师徒无助;八曰陈而未定,舍而未毕,行阪涉险,半隐半出。诸如此者,击之勿疑。”
“有不占而避之者六:一曰土地广大,人民富众:二曰上受其下,惠施流布;三曰赏信刑察,发必得时;四曰陈功居列,任贤使能;五曰师徒之众,兵甲之精;六曰四邻之助,大国之援。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武侯问曰:“吾欲观敌之外以知其内,察其进以知其止,以定胜负,可得闻乎?”
起对曰:“敌人之来,荡荡无虑,旌旗烦乱,人马数顾,一可击十,必使无措。诸侯未会,君臣未和,沟垒未成,禁令未施,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殆。”
武侯问敌必可击之道。
起对曰:“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敌人远来新至,行列未定可击,既食未设备可击,奔走可击,勤劳可击,未得地利可击,失时不从可击,旌旗乱动可击,涉长道后行未息可击,涉水半渡可击,险道狭路可击,陈数移动可击,将离士卒可击,心怖可击。凡若此者,选锐冲之,分兵继之,急击勿疑。”
【注释】
①秦:秦国。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一带。
②楚:楚国。疆域在今湖北省和湖南、河南、安徽以及江西的一部分。
③带:束衣的带子,这里引申为包围。
④赵:赵国。疆域占有现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
⑤齐:齐国。疆域在今山东省泰山以北、河北省西南部等地。
⑥燕:(yān烟)燕国。占据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西端等地。
⑦夫:(fú扶):发语词,表示要发议论的意思。
⑨三晋:公元前424年,晋国的三个大夫瓜分晋国为韩、赵、魏三国,后来称这三国为三晋。此处只指韩、赵两国。
⑩悫(què确):忠厚。
国:这是指中原的国家。
虎贲(bēn奔):贲,同奔。像老虎一样地奔逐。
鼎:古代用来供煮食物或祭祀用的金属器物。
寨(qiān千):拔取。
五兵:古时常用的五种兵器,即戈、戟、殳(shū书)、弓矢和酋矛。这里泛指各种兵器。
卜:古人烧灼龟甲,从其出现的裂纹中来预测吉凶,称为“卜’,后来引申用于其他的预测方法。
寤(wù悟)迁:夜间行军的意思。
惮(dà旦):原意为惧怕。文中“不惮”是不管、不顾的意思。
刍(chú除):喂牲畜的草料。
掠:此处指砍伐,一说抢掠。
阪(bǎn板):山坡。
荡荡:广大的样子,这里指敌人的势头很大,一说指行动散漫的样子。
旌(jīng京):旗杆上系着五彩羽毛或飘带的旗帜。旌旗,军队旗帜的总称。
顾:本义是回头看,此处指东张西望的意思。
【译文】
魏武侯对吴起说:“现在秦国威胁着我国的西面,楚国包围着我国的南面,赵国正对着我国的北面,齐国逼近我国的东面,燕国切断我后退之路,韩国据守在我国的正前方。六国的军队(把我国)四面包围,形势对我很不利,(我为此)而担忧,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说:“安定国家的办法,事先戒备是最重要的法宝。现在您已有了戒备,灾祸大概也就离您远点了。(现在)请让我替你分析一下六国各方面的情况:齐国军队的阵势虽然庞大但并不坚固,秦国军队的阵势分散但能各自为战,楚国军队的阵势严整但不能持久,燕国军队的阵势利于防守但不善于机动,韩、赵两国军队的阵势治理较好但难以在实际中使用。”
“齐国人性格刚毅,国家富庶,但君臣骄奢淫逸,对于普通百姓十分怠慢,同时政令比较宽厚,但俸禄极不合理,一阵之中三心两意,(兵力布署)前重后轻,所以齐阵虽然庞大但并不坚固。攻打齐阵的方法,必须兵分三路,以两路攻击它的左、右两翼,胁迫它撤退,中间一路就跟踪追击,它的阵势就不难瓦解了。秦国人性格强悍,该国地形险要,政令严酷,赏罚极重信用,它的士卒不懂得谦让,都有争强好胜之心,所以(秦军兵力布署)分散,但能各自为战。攻打秦阵的最佳方法,必须先给敌军士兵看到便宜,从而引诱他们离开部队,士兵由于贪求利益就会脱离他们的将领,我军这时应该乘其阵势混乱之际,打击那些分散小股之敌,并预设埋伏,相机而动,敌将就可擒获。楚国人性格懦弱,该国土地广阔,政令却十分紊乱,人民疲惫不堪,所以(楚阵兵力布署)虽严整但却不能持久作战。攻打楚阵的方法是先袭扰它的驻地,挫败它的士气。然后用轻进速退的战法,使它疲惫劳困,但不要与它轻易决战,就可以打败它。燕国人性格诚朴,它的人民谨小慎微,崇尚勇敢,重视义气,但缺少欺诈和计谋。所以(燕阵虽然兵力布署利于)坚守但不(善于)机动作战。攻打燕军的方法是跟燕军接触后就胁迫它,侵犯它而又马上远离它,驱马进击而又故意落在它的后面,就会使它的将帅疑惑而士兵感到害怕,同时应该把我军的车骑准确地布置在敌逃必经的路上,这样它的将领就可以被我军俘虏。韩赵两国是中原国家,这两国的人性格温和,政令平和,民众被战争已经搞得疲惫不堪,对战争极其厌恶,士兵轻视自己的将领,将领对自己微薄的俸禄也极不满意,因而将士没有拼死的斗志,所以两国的军队阵势虽然治理得较好,但难以实际使用。攻打韩阵、赵阵的方法,用强大的兵力阻击而压制它,如果它前来进攻就和它对阵,敌兵逃跑就乘胜追击,使他们的军队疲于奔命。这就是六国的大概形势。
然而在魏国军队内部,一定会有像猛虎一样的勇士,力气大得能把鼎轻易地举起来,两条腿跑得比优秀的战马还快,甚至拔取敌旗、擒拿敌将的能人也大有人在。像这样一类人,选拔出来加以区别对待,爱护他们而又给予显贵的地位,这就叫做全军的命脉。对于那些善于使用各种兵器,武艺出众、臂力过人、体格强健、奔走迅速,决心杀敌的人,一定要晋封他们的爵位等级,这样在作战时就可以取得胜利。此外,还要厚待他们的父母、妻儿,以重赏勉励他们立功,以严罚使他们畏惧。这些都是能够坚守阵势的人,能与敌人进行持久的战斗。如果能明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即使两倍于我的敌人,我们也可以把他打败。”
魏武侯说:“你讲得很好!”
吴起说:“凡是判断敌情,不须占卜吉凶就可以跟敌人交战的有以下八种情况:一是狂风怒号,天气严寒,日夜行军,破冰渡河,不顾士兵艰难困苦的;二是在盛夏炎热之时,出发很晚,而行动缺乏节制,驱使部队长途行军,士兵又饥又渴,力求达到很远的行程的;三是部队在外面已停留很久,粮食吃光了,官兵怨恨、愤怒,怪事谣言多次发生,上级也无法制止的;四是军需物资已用尽,做饭的柴和喂马的草已经越来越少,天气阴雨连绵,想砍伐又没有地方;五是敌人士兵不多,水源、地形都不利,人和马匹都患有疾病、瘟疫,四邻的救兵也不来相助;六是路途遥远,天已黄昏,士兵因劳苦、惊恐,身体困倦而未吃饭,脱下盔甲正在休息时;七是将领和官吏没有威信,士兵情绪不稳定,全军多次出现骚动惊恐事件,又没有部队前来相助;八是虽已布阵但没安定,虽开始设营但尚未完毕,部队行进在山坡,跋涉在险阻之地,一半隐蔽,一半已暴露。与此相类似的情况,就可以大胆地攻击,不要有任何迟疑。
还有不经占卜而应避开敌军的有以下六种情况:一是敌方土地广大,人民富足而众多;二是国君爱护百姓,上级爱护下级,恩惠施行较普遍;三是奖赏讲信用,刑罚明察秋毫,处理及时得当;四是按阵功大小授予官位,任用有才能的人;五是敌方兵力众多,武器装备精良;六是有四邻国家的帮助和大国的支持。凡是这些方面我军不如敌人的,就应果断地避开敌人,不要有任何迟疑。这就是所说的,看准有把握取胜的时机就进攻,明知难以取胜的时候就主动退避。”
魏武侯问道:“我想通过观察敌人的外部情况,从而了解它内部的实情,考察它进军的行动,从而知道它最终意图,以此来决定胜负,(这些道理)能够讲给我听听吗?”
吴起回答说:“敌人来的时候,势头很大,毫无顾忌,旗帜杂乱,人马东张西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人可以打它十人,而且一定会使敌军仓皇失措。如果敌人还没有和诸侯国结盟,或者君臣之间很不和谐,深沟高垒还没有修成,或者法令还未来得及实施,全军一片喧哗不止,要前进不能前进,想撤退却又不敢撤退。这时我们就是以半击倍,也能够百战百胜。”
魏武侯问:“(敌军处于什么情况下),我方肯定可以攻打它。”
吴起回答:“用兵必须审察敌军的虚实,从而打击他们的薄弱和要害之处。敌人远道刚到,部队的一切安排尚未就绪的,可以攻击;刚吃完饭,但还未进入战备状态的,可以攻击;敌军狂奔逃跑时,可以攻击;敌军过度劳累,可以攻击;未占领有利地形的,可以攻击;已丧失有利战机,士兵无所适从的,可以攻击;经过长途跋涉,走在队伍后面的敌军还未来得及休息的,可以攻击;敌军涉水渡河,只过了一半的,可以攻击;敌军经过险要的山道或狭窄的小路时,可以攻击;敌军旗帜散乱动摇的,可以攻击;阵势多次变动的,可以攻击;将领脱离了士卒的,可以攻击;军心惶恐动摇的,可以攻击。凡是遇到类似这样的敌人,挑选我精锐部队向它冲击,再以后备兵力继续投入战斗,迅速猛烈地进行攻击,不要有任何迟疑。”
治兵第三
武侯问曰:“进兵①之道何先?”
起对曰:“先明四轻②、二重③、一信。”
曰:“何谓也?”
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战。明知险易,则地轻马;刍秣④以时,则马轻车;膏锏⑤有余,则车轻人;锋⑥锐甲⑦坚,则人轻战。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审能达此,胜之主也。”
武侯问曰:“兵何以为胜?”
起对曰:“以治为胜。”
又问曰:“不在众乎⑧?”
对曰:“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⑨之不止,彭⑩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阵,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
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吴子曰:“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此三者,所以任其上令,任其上令,则治之所由生也;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储,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上令既废,以居则乱,以战则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