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草药入门400问
9204500000013

第13章 中药炮制与养护贮存(1)

盖中药修制之事,早在出现于西汉末年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至南北朝刘宋时期,竟成理论专着《雷公炮炙论》,至今2000年仍为要门。中药商品养护贮存,在进入批量专营时代,亦甚关切。故设此章,以飨读者。

本章由炮制与保管贮存两部分组成,共收入70个专条。“中药炮制”节着重叙述炮制目的与法则;炮制与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关系;饮片切制方法规格;炮制使用辅料和作用等。“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一节以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了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人受四时六气的影响,药物亦受阳光、气温、湿度的制约,故设“养护贮存”一节,重点叙述了中药常见的异变现象;虫、蚁、鼠等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对各类药材如何保管,仓容量怎样计算,中药商品损耗标准及包括范围等,都作了简要地说明。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出入有据,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可供中医药工作者参考借鉴。

第一节中药炮制

1.中药炮制起源于哪个朝代?偏重于炮制的专着有哪些?

从广义上讲,中药炮制是从人类食物进化、火的发明和用更多的动植物治病,逐渐实践和总结出来的一门专业学术。直到有文字记载起,才上升到理论阶段。而中药炮制的起源,当追溯到春秋战国或早些时候。

偏重于炮制理论的医药着述和有关的本草着作,首推西汉末年的《黄帝内经》和在此前后的《神农本草经》。这两部经典着作,对炮制的叙述虽未尽其详,但说明这门知识早就被人们所利用。

至南北朝刘宋时期的雷敩,综合以前历代修制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才编着成系统而且又比较完整的炮制专书——《雷公炮炙论》3卷,以规范、法则的形式,叙述了常用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其中包括每种药性功能、炮制、熬煮、修治等多项内容。但此书文句古奥,字义难测。自此以后,便陆续出现了唐代的《制伏本草论》、宋代的《本草图经》(亦称《炮制论》)、明代的《炮制大法》、清代的《修事指南》等以炮制为主的药学专着。因此,《雷公炮制论》便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制药专书,为后世炮制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2.什么叫炮制?与四气五味的关系如何?

炮制,古代称“炮炙”。“炮”指在以火发生的作用,“炙”即肉放在火上烤的意思。它的基本涵意,是药物通过水与火的作用,来达到色泽、性味、形体和功能等方面的变化,进而相互调节、制约、佐使,最终达到提高治病效果的目的。

由于炮制的方法、用料、制作程度等的不同,性与味、作用与趋向、归经等,都随之有所变更,故炮制与中药本身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善恶等关系极为密切,特别是在矫味、减毒、制燥等方面意义尤深。故古人有“凡药治病,必分毒与无毒。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毋使过之,伤其正也”之说。

这里所要强调的是“食养尽之,毋使过之”。

在调节性味方面,如寒剂黄连,经用辛温的生姜或大热的吴茱萸合制,则大减其本性,谓之以温热制寒凉;如果用苦寒的胆汁制黄连,却进而增加其黄连的苦寒之性,谓之寒者益寒。又如麻黄发汗作用显着,经蜜炙后辛温降低,增强了润肺和中之效;麻黄炒地龙,则是取麻黄之辛温,对抗地龙之咸寒,既保存了两药的平喘作用,又减弱了麻黄的不良反应。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减毒制燥方面,炮制的作用也是很显着的。如大毒剂斑蝥生用死人,经米炒后毒性大减;马钱子剧毒,经油炸后毒性减弱;水蛭有毒而且味臭,经米或麸皮炒制后,性味大大矫正;大黄生用峻泻,炒后缓泻;炒枣仁治烦躁不眠,而生枣仁则恰恰性质相反。

这些都充分说明,炮制在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中药四气五味的关系极为密切。

3.炮制同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如何?

中药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着重体现在药物自然属性和用药法度问题上。往往是通过炮制来满足法度的需要,从而更加广泛地体现中药的特殊性。如酒制白芍,则是以阳性酒制阴性药;以酒、姜、吴茱萸制黄连,同样是以阳性辛温制阴性寒凉,或者说利用阴阳结合,来达到阳平阴和之效;再如羊脂制淫羊藿,则是以阳制阳,增其法度,达到祛风寒湿痹之目的;又如胆汁制天南星,则是以阴制阳;姜制厚朴,是以阳制阳,增加其温散、降逆、止呕的作用。

从上述举例中,可以明白两层概念:①中药本身具有的阴阳(寒热)属性;②以药制药或者辅料制药来达到增阳降阴或增阴降阳的变性作用,从而满足各种寒热(阴阳)病症治疗的需要。

4.炮制对药物归经有什么关系?

所谓药物归经,就是把药的作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联系起来,它象征着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具有特殊的选择作用。即药物炮制后,可以加强或改变其对脏腑、经络(机体各个部分)病变的特殊选择作用。如醋制入肝,盐制下行入肾,米泔水制去燥和胃,陈土、麸皮制入脾,黄连制入心,姜制发散走表,酒制上行或行血、活血等。这既包含着阴阳五行因素,又体现药辅性质与功能协同配合关系。

以具体药物而言,如大黄生品泻下作用强,多用于肠道实热积滞,而制大黄则作用缓和,其作用趋向由泻下转为清上焦之邪热,如“清咽利膈丸”;龙胆性味苦寒,有泻肝胆实热和清下焦湿热的功效,经酒制后则引药上行,治头面部热证;如知母具有清热除烦、泻肺滋肾的功效,用盐制后则引药入肾,助其滋肾降火的作用;生地黄性味甘寒,具滋阴、清热、凉血的功效,而熟地黄则转为性甘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的作用;又如杜仲本为补阳药,有补肝肾、壮筋骨、安胎的功效,经盐制后,可引药入肾,增强其补肝肾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降压作用。这些都说明炮制与中药归经是有密切关系的。

5.炮制对中药升、降、浮、沉的关系怎样?

所谓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趋向而言。药物经炮制后,可以改变其本身具有的作用趋向,这与制药使用辅料的性质也是有密切关系的。故李时珍说:“升者引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姜酒,则浮而直达巅顶。”如黄柏的作用趋向在下,专治下焦热,泻膀胱之火,经酒制后作用向上,谓之升浮,就可以清上焦之热;大黄苦寒,下行血分,散结导滞,主泻肠胃实热,酒制后则上清肺胃;砂仁本为气分药,能消食调中、健胃行气,盐制后可下行而温肾,治小便频数;又如厚朴本为宽中下气,经姜汁炒以后,便可以温散四肢,达于肌表。

关于药物本身的作用趋向,单一和主体之间往往也有较大的牵制作用,这就是大队药与孤品药的随主作用。如在同一处方中,大多数为沉降性质,而一两种作用升浮的药却起不了升浮作用,只好随其主而沉降;反之,处方中多数为升浮药,只一两种沉降性质的药,同样起不了沉降作用,只好随其主性而升浮。

再就是药物的共性与特殊性的区分。譬如花叶类药物,绝大多数具有升浮而向上向外的作用,惟旋覆花性独下降而向内;子仁类药物,多数具向下向内的作用,而苍耳子却性独上升。故有“诸花皆升,唯旋覆独降;诸子皆沉,唯苍耳独升”之说。这充分说明炮制对中药升降浮沉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

6.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应注意些什么?

中药炮制的目的大约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①保持其药物的纯洁性,提高疗效;②矫正药物气味,降低药物的毒烈燥性,减少其副生作用;③改善药物性能和引导归经,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和目的;④利于药物的粉碎、整理和煎煮脱下药性;⑤有利于分档贮存和调剂使用。

应注意些什么呢?这在历代医学和本草炮制着作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如公元992年宋代的《太平圣惠方》说:“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切注意。”明代的《本草蒙筌》(公元1525年)中述及:“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两者都说明中药炮制的重要性,前者叙其理,后者述其法,强调炮制一定要掌握住它的要领,严格注意“火候”,认真把住“水头”,防止太过或不及,而影响其治疗效果。

7.中药炮制的传统方法有哪些?

中药炮制的传统方法,是历代医家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和发展起来的法则。其归纳为17法,即炮、爁、炙、爆、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煞、曝、露等。这17种方法,在历史上是比较早的。

在古代“炮炙”方法的基础上,经过后人的不断研究、探索、实践,又总结出来许多新的科学方法,不仅工序较前简化,省工、省料、省时,减少了药物的浪费,而且美化了药体,提高了药物疗效。

根据明代陈嘉谟对炮制方法的归纳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方面38种具体制造法则。

(1)修制法:包括挑、筛、簸、刷、刮、捣、碾、镑、制绒、切等。

(2)水制法:包括淋、洗、泡、漂、润、浸、水飞等。

(3)火制法:包括炒、炙、煨、焙、烫、烤、烘、升华等。

(4)水火共制法:包括蒸、煮、燀、焯、淬、燎、炸等。

(5)其他制法:包括发酵、发芽、制曲、制霜、法制、提纯等。

8.中药炮制、调剂中通常使用哪些名词术语?如何解释?

在这两个方面,通常使用的大约有以下36种名词术语。

(1)炮制方法中所指名词的基本涵意:①炮。即指药物以火来发生作用。将药物埋入灰火中,“炮至焦黑”或“裹物烧”至炮生为熟,或以砂石含炒使其温度升高起烫灼药体的作用。

②。即将药物置火上烘烤之意。

③烘。意为以火烧物,使之干燥。

④炙。将药物置于火上烘烤,或将药物投之以需要的辅料再炒。

现代的炙法,基本上是将药物先拌上辅料稍润后入锅火炒,使辅料被药物吸收。

⑤煅。将药物直接放在炉火上烧至通赤,再摊凉研碎;或隔锅(上加盖)放在火上烧尽通赤称为“盖煅”;还有一种扣锅煅,即将药物置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如灯心草、血余、陈棕等。

⑥炼。将药物长时间置于火上或隔锅放在火上加温烧制,如炼蜜、炼丹、炼油脂等。

⑦炒。将药物置于一定的容器中加热,不断翻炒至一定程度,如炒焦、炒黄、炒炭都属于“清炒”之列。如加需要的辅料同炒,亦称为“辅料炒”。

⑧煨。将药物单味或用纸、面粉、瓜叶包药埋在余烬的炭火中煨熟,如煨草果、煨豆蔻等。

⑨制。将药物加入不同的辅料共制,通过辅料和水火的作用,以克制其偏性、烈性、燥性、油性等。

⑩度。将药物计量成长短、大小、厚薄基本一样的标准,直接用这种标准付方,称为“度”。《五十二病方》中的某些药物,开始都是以药物的长度来计量的,以后才改为重量。

(11)飞。将碾过细粉与水共碾合,的药渣沉于缸底,分取上层混悬液静置,再得极细之粉末,称为“水飞法”

(12)伏。将药物按一定程序放于火中长期烧炼后,达到一定要求者,称为“伏法”,如伏龙肝等。

(13)镑。用多刃的刀具,将坚硬的药物,如犀角、广角、羚羊角、檀香等,刮削成极薄的片。

(14)瑶:即击打之意,促使药物碎破的一种方法。

(15)曝。即在强阳光下曝晒干燥。

(16)露。即在露天下不加盖,而暴露其药物。

(17)淬。即将烧至通红的矿石类药物,趁热放入水液中浸淬,使其酥脆,如水淬、醋淬、盐水淬等。

(18)(燀)。即将药物投入沸水中短暂的浸烫后捞出晒干。而水焯的“焯”字亦有同功之意。

(19)酵。即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微生物通过本身的新陈代谢活动,使不同物质进行分解或合成,生成为人类所需要的酶、菌体。或将各种代谢产物的生产工艺过程,称之为微生物发酵。(20)制霜。药物经加工处理而产生的粉末或细小结晶,因其形如寒霜相似,故名曰“霜”。目的是改变药性、降毒、去油等。其方式有去油成霜、升华成霜、加工成霜、自然风干成霜以及由副产物得霜等。

(21)法制。

包括两种概念:一是复制法,如法半夏、制南星、制川草乌,通常被称为“法制法”;二是某些个别药物需要特殊处理,或依其地区性特点和操作方法进行,也称为“法制”。

(22)炒炭。将药物置锅中用武火翻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内部呈焦黄色或褐色时,称之为“炒炭”。但必须注意存性。

(23)提净。将药物置于规定容器内已配好的热溶剂中溶解、过滤、静置,冷却后析出晶体,或将其热溶剂浓缩,随时捞出晶体的一类炮制方法,称为“提净法”,如芒硝、卤砂等。

(2)调剂和煎煮中使用的名词术语:

①药名附加术语。处方中常在药名前加上一两个字,如“淡吴茱萸”、“黑山栀”、“盐杜仲”,指炮制方法;如“川黄连”、“怀山药”、“云木香”者,指产地;如“枯黄芩”、“陈小麦”者,指体质、新陈;如“光杏仁”、“净枇杷叶”者,指修治;如“黑玄参”、“粉白芷”、“香加皮”、“血丹参”者,指固有的颜色和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