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优秀是教出来的
9202300000030

第30章 《斯特娜:自然教育法》(3)

在我们周围,常常可以听到那些可爱的孩子说出错误的语言:他们把脚叫“丫丫”,把猫叫“喵喵”,把狗叫“汪汪”。不难想象,这些语言在他们长大之后是完全没有用处的。他们幼年时期的宝贵生命被这种错误语言包围着,如果把这些浪费掉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学习标准的语言,他们显然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教孩子完整的语言是一种高效率的做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斯特娜从女儿很小的时候起就教她规范的英语,所以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全掌握了英语,在没有浪费任何的精力的情况下又学会了世界语。

斯特娜认为,自己的女儿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她用别的孩子纠正不完整语言的精力又多学了另一种完整的语言。

让孩子懂得欣赏音乐

在斯特娜看来,孩子的某些能力,如果不及时开发利用,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发展。所以,必须尽早开始训练孩子的五官。而且,发展孩子的五官从听力开始效果特别好。斯特娜对女儿的教育,是从训练她的五官开始的。

早在母亲的腹中,胎儿就能听到声音。如果父母错过了行之有效的胎教,那孩子就只能听着心跳的声音挨到出生;如果父母注意有效的胎教,孩子的听力就会得到更早的发展。

在女儿未出生时,斯特娜不光给孩子唱动听的歌曲,还时常和未出生的女儿说话。她在那时就给孩子取了名字,她时常喊着孩子的名字:“小维尼,小维尼,听见妈妈在叫你吗?

许多母亲都会有这种感受,即孩子在尖叫声中容易受惊。声音越尖利,孩子的反应就越强烈。当斯特娜觉察到女儿有这样的举动时,她知道女儿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听力,于是她开始抓紧时机对女儿进行训练。

维尼芙雷特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有节奏的韵律,讨厌刺耳的声音,比如音乐、有节奏的击鼓声和时钟的“嘀哒”声。所以,从孩子有了这种感受之后,斯特娜就开始利用音乐和朗读诗歌来开发女儿的智力和潜能。

可以说,维尼芙雷特的幼年完全是在音乐中度过的。因为斯特娜特别爱好音乐,并且时常在家里弹奏钢琴。每当维尼芙雷特听到钢琴悦耳的声音时,就会流露出激动的表情。

有一段时间,斯特娜常常在家中练习贝多芬的《致爱丽斯》,虽然小维尼芙雷特在另外一个房间,但斯特娜仍发现女儿对音乐的敏感。

一天,斯特娜弹完琴去看隔壁房间的女儿,走到门口,她就听见女儿在“咿咿呀呀”地哼着什么。她在门口驻足了一会儿,仔细听女儿在“咿呀”什么。斯特娜兴奋地发现,女儿哼着的居然是《致爱丽斯》刚开始的调子。虽然不是那么准确,但也有大致的感觉。

斯特娜为自己的发现兴奋极了,在那几天,她反复弹奏《致爱丽斯》刚开始的段落,当然,并不是因为她弹不好而反复练习,而是为了让女儿加深印象。

斯特娜的付出没有白费,不久,小维尼芙雷特就能将那几个乐句完全哼出来,不仅音准,而且旋律和节奏完全正确。那时,维尼芙雷特才8个月大。

斯特娜不仅弹琴给孩子听,还常常给她放名曲的唱片。斯特娜发现,对于不同的音乐女儿会有不同的反应。当听到巴赫的音乐时,女儿平静而喜悦;听到莫扎特的小夜曲时,她会表现出愉快的表情;听到贝多芬的音乐时,她格外地激动和兴奋;当听到舒伯特的《摇篮曲》时,她会在安详和宁静中入睡。

斯特娜不但给女儿听不同的音乐,还抱着她去触摸钢琴,每当她敲响琴键时,就会咯咯地笑。当女儿不高兴或哭闹时,斯特娜总会把她抱到钢琴前,或是弹几个音给她听,或是让她自己去弄响钢琴。只要一听到琴声,再怎么哭闹的女儿也会立刻平静下来。

为了使女儿能够对音乐有一个概念,斯特娜特意在七个基本音的琴键上贴上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的纸条,给它们起名叫红色的声音、橙色的声音、黄色的声音等。每天斯特娜把女儿抱在钢琴前,敲响这些琴键给她听。维尼芙雷特还不到6个月时,就已经能准确地区分它们了。维尼芙雷特能够说话时,斯特娜就给她讲这些颜色各自代表了什么音。并且经常考问她:“红色的是什么音?黄色的是什么音?”女儿总会迅速地回答:“红色是do,黄色是mi。”

3岁时,维尼芙雷特开始学琴,她很快就学会了《致爱丽斯》的大部分,除了特别难的乐句,其余的几乎是一气呵成。斯特娜认为,这与她在摇篮中的“学习”是分不开的。

斯特娜专门为女儿请了一位音乐教师。上完第一堂课,音乐老师非常惊奇地对斯特娜说:“这太不可思议了!如果你的女儿仅仅有乐感,那也不算奇怪,因为你本人就喜欢音乐,她受影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她的音准概念太好了,而且把标准音记得那么牢。你要知道,让学音乐的人具有标准音的概念,是要花时间来训练的。”

当斯特娜向这位老师讲述了她的方法后,他非常感叹:“如果所有学音乐的孩子都能在婴儿时期得到这样的训练,那么在后来的音乐学习中一定会格外轻松。并且,我们还不知会拥有多少天才音乐家呀!”

当然,我们没必要使每个孩子都成为音乐家,但最起码要让他们懂得欣赏音乐。因为没有任何艺术色彩的生活,就会如同荒野一样。斯特娜指出,为了使孩子一生幸福,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父母有义务使他们具备文学和音乐修养。

鼓励会让孩子变得积极自信

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许多儿童教育家都非常强调鼓励的作用,认为鼓励是最重要的成长的因素。一位着名的教育家经常说:“孩子离开了鼓励就无法生存。”可见鼓励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有多么重要。

孩子在幼儿时期,面对繁杂的世界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但是,他们还是有勇气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努力学习各种方法,以使自己适应和融入这个世界。但是这时候,成年人却往往在无意中给他们设置许多爱的障碍,而不是称赞他们非凡的勇气和努力。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些偏见,比如,认为孩子只有到了某一年龄段才能做某一种事情。具体地说,孩子2岁的时候主动帮妈妈收拾桌子,当他拿起一个盘子的时候,妈妈马上就会说:“别动它,你会打碎的。”这样虽然可以保护好那个盘子,但是这却会在孩子的心里投下阴影,推迟他某种能力的发展,无意中就阻止了一个小天才的出现。

一些父母常常不经意地向孩子炫耀自己的能力、魄力和力气。而他们所说的,诸如“你怎么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之类的话,每一句都在向孩子表明他们是多么无能,多么没有经验。这种做法会使孩子逐渐失去信心,失去自己去探索,去锻炼的主动性。

斯特娜认为,孩子和成人一样,有犯错误的权利。我们应该鼓励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面对失败,同时还要想方设法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抓住鼓励孩子的时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有的父母的都要仔细地研究和思考应该怎样鼓励孩子,并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从一个孩子的行为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自信程度,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那么表现出来就是做事效率低,缺乏积极性,他不会通过积极参与和奉献来获得自己的归属感。

维尼芙雷特不会系鞋带的时候,每当鞋带松开后,她怎么也系不好,就只好坐在那里等斯特娜过去帮忙。后来,她干脆不自己动手了,只要遇到这种情况就大声喊妈妈。这时,如果斯特娜有耐心,一次又一次为她系鞋带,或者被她弄烦了,训斥她,说她笨,那么维尼芙雷特就会觉得自己的确太笨了,而妈妈真是神通广大,能那么快就把鞋带系好。这样一来,维尼芙雷特又会想:“算了吧,我没法跟妈妈比,我也别努力了,以后就让妈妈帮我系鞋带,这样更省事。”

当然,斯特娜没有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而是一次又一次地鼓励维尼芙雷特学着自己系鞋带。只要她做得稍好一点,斯特娜就大声表扬:“这次系得很好,我们再来一次吧,你肯定能干得比上次更好。”就是用这种鼓励的方法,斯特娜教会了3岁的女儿系鞋带。

斯特娜指出,要找到鼓励孩子的最佳方式,关键是要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每位父母所采取的方法各不相同。当然,找出这种差异需要做父母的花费一定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鼓励孩子,帮孩子树立自信心,使孩子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经常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自信的孩子不需要别人对自己的好坏做出评价。我们应该鼓励孩子把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并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孩子看到正确的结果,这才是培养自信心最好的办法。

有一年复活节,很多朋友到斯特娜家做客。每个人都为这次盛宴忙个不停,维尼芙雷特也很兴奋,跟在别人后面在厨房和客厅里走出走进,很想帮上点什么忙,但所有人都嫌她碍事。由于不时有人对她喊“让开,小家伙!”“放下!你能干什么?自己玩去吧。”维尼芙雷特只好闷闷不乐地坐在楼梯上发愣。

斯特娜想,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自尊心是最容易受伤害的,如果能鼓励她积极参与,效果会好得多。于是斯特娜就要维尼芙雷特到厨房里帮忙。因为她喜欢吃蛋糕,所以斯特娜就派她负责这一工作。她的具体工作是把厨师调好的原料推进烤炉里,然后守着,时间一到就通知忙得团团转的厨师来取。由于维尼芙雷特极力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特别卖力,是个很合格的助手。

接着斯特娜又把她叫到餐厅,让她在指导下,把鲜花摆在恰当的地方。到底摆在哪里合适,她还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斯特娜也全都采纳了。斯特娜告诉她,由于她干得很出色,所以把摆放餐具的工作也交给她。看了妈妈的示范后,维尼芙雷特把餐具整齐地摆到了餐桌上,干得很不错。

晚宴开始了,斯特娜首先向客人们介绍了维尼芙雷特一天的工作成果,告诉他们点心是她亲手烤的,餐厅是她布置的,餐具也是她摆放好的。当朋友们向维尼芙雷特鼓掌致谢时,她又害羞又兴奋,小脸蛋红红的。

在这种实践中,维尼芙雷特深深感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她也有资格参与,也可以做出贡献,可以和别人合作,可以帮别人把事情做得更好。

斯特娜坚信,鼓励的重点在于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分子,是家庭中的一员。父母可以用鼓励的方法使孩子明白,人生真正的乐趣在于让周围的人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另外,鼓励还能使孩子认识到,不必要求自己完美无缺,只要敢于尝试,就会找到无穷的乐趣。

夸奖孩子也要讲究方法

真正的幸福是不依赖别人的注意的,它产生于自己的独立活动之中。斯特娜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只有得到别人的注意才高兴,那么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

维尼芙雷特从一出生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欲望,希望能加入到人群中,像别人一样做很多事。斯特娜认为,有参与欲似乎是孩子的天性,并且这种欲望就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

有一次,斯特娜正在收拾屋子,她把刚买的鲜花插到一个漂亮的花瓶里,并在玻璃花瓶的底部铺上一层小石子作为装饰。

“妈妈,让我来帮你吧。”说着,维尼芙雷特抓起了一把小石子。

“不,你会把花瓶打碎的。你在旁边看着妈妈铺,好吗?”

“不,我不会打碎花瓶的。”女儿坚持要帮我的忙。

这时我一把抓住她的手说:“到别的房间去玩,不然妈妈就要发火了。”

维尼芙雷特很扫兴地离开了客厅。看着女儿扫兴的样子,斯特娜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对,因为这样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勇气。于是,斯特娜马上把维尼芙雷特叫了回来。

“我认为你帮妈妈干活是一件好事,这样吧,我教你干。”

维尼芙雷特眼中闪现出兴奋的光彩,过去抓了一把小石子。

“不,维尼芙雷特。不要一次拿那么多,应该一个一个地放,不要使劲往里扔,要轻轻地放,这样瓶子才不会砸碎。”

女儿在妈妈的指导下把石子摆放得非常漂亮。

看到女儿把事情做得这么好,斯特娜心里感触良多,一个玻璃花瓶的价值远远比不上女儿的自信心,可她当初为什么那么在乎那个花瓶呢?女儿受到鼓励后非常高兴,这样的实践一点点积累起来,她的自信心自然就会越来越强。

斯特娜很清楚,每个人成长的基础都是自己的强项,而不是弱点。既然成年人也会犯错误,那么为什么要苛求孩子呢?斯特娜认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改善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不是为了在一夜之间突然达到完美,况且完美的境界也是不可能达到的。

在日常生活中,斯特娜时刻都在注意女儿微小的变化和进步,每当看到这些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她也会感到十分欣慰。斯特娜的信心随着维尼芙雷特的每一点进步而增强,她相信自己能帮女儿做得更好。

斯特娜认为,要培养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必须注意方法与时机。有些方式看似鼓励,却因使用不当而起到相反的作用。有时候夸奖孩子反而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