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呵护200招
9197200000031

第31章 求职篇(2)

我们鼓励大学生择业时树立自信心,不自卑,但也不能过了头,产生自负的心理。择业自负心理多见于名牌高校毕业生、热门专业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择业自负,容易使毕业生产生错误的择业观念,心理定位偏高,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择业自负会埋没毕业生的才华,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择业中失去机遇;择业自负也会挫伤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引发思想情绪的波动和心理失衡,让毕业生沉浸在牢骚、不满、冲动的心理痛苦之中,有时也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出现比较严重的择业自卑心理。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产生择业自负的心理呢?

首先,应当正确地认识自我。适度地设计自我并追求与社会相适应的自我价值,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大学生择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并不代表自己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要客观冷静地做一些自我分析,清楚自己的优势、特长与不足,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正确的评价。只有自我认知,才可以避免求职中的盲目性,不把工作目标定位过高,使自己在工作中尽快实现自我价值;只有通过自我认知,才可以避免因个人自负、清高而遭遇就业失败;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才能避免心理冲突,防止择业受挫和焦虑带来的痛苦。

其次,要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降低职业理想,而是说在迈出择业的第一步时,不要过于追求职业声望,不要对职业条件要求太高,不能过于讲工作条件和物质生活待遇,应在职业理想的引导下,立足现实的社会需要,抵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充分体现发展事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面貌,在现实可能的条件下积极就业,在实践中去开拓事业,增长才干。

再者,保持达观的择业心态。择业心理是与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分不开的。大学生应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达观大度,宽容悦纳,不尽如人意之事莫耿耿于怀,自己力所不能及之事莫强求。找一个好工作是每个毕业生的共同愿望,但在如今"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不会有许多好的工作等待你去挑选。在择业的过程中,不能一步到位属正常现象,但毕业生不能因此而沮丧。只要保持一种谦虚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不图虚荣,能退而求其次,毕业生还是有很多就业机会可以选择,哪怕是暂时的;只要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就能够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为以后的重新选择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在择业受挫后,能正视现实,敢于自我解剖,找出差距,主动提高和完善自我,也是很值得提倡的积极心态。

5.应聘要会"察言观色"

应聘时,一双眼睛要表露出自信的神态,头脑也要一刻不停,摸清别人的心思,你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应对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1)透过眼睛看心灵。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你走进办公室之后,主考官会叫你的名字,与你打招呼;在提问过程中,他会用眼睛注视你。如果你的眼光游移不定,逃避他的注视,这既表明你还比较拘谨,也表示你对他提的问题有一种自卑心理。如果你与对方打招呼或提问时都能热情地注视对方,则显示你既有坚定的性格又有自信心。一个人诚实与否,可以从他的眼睛里反映出来。如果内心为某种事情担心,而又无法坦白地说出时,眼睛是忽东忽西的,有的人会突然做出一些姿态转移别人的眼神;而诚实的眼睛哪怕是避开别人,也会显得是在认真地思考,而不是在打其他主意。

(2)一眼识别考官心理。你要重视主考官的肢体语言。从中体察他对你的态度。当主考官厌烦时,表现为坐立不安,眼看桌面的小东西,手指轻敲着桌面;当主考官分神时,表现为眼睛在你身上到处游移,或眼睛看着桌上的东西,你说的什么他都没有听进去;当主考官不太愉快时,通常表现为双手在胸前交叉,身体向后靠,明显地改变坐姿等。这时候,你可以试着改变话题或主动提问题,让主考官重新注意你。当主考官听了你的话而感到有兴趣时,表现为坐姿向前倾,眼睛注视着你。

(3)察言观色巧应对。最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面试主考官:他的脸上似乎洋溢着笑容,但眼睛却无一丝笑意,这"笑意"就是一种眼神中的光亮。如果始终不能改变他那双变化的眼睛,就说明你还未能使他满意。有人把这种面试主考官的脸叫做"扑克脸","扑克脸"毫无真实的表情,笑容仿佛是印在脸面上。但是你要紧盯对方眼神动态,推测其内心的变化。如果对方眼光黯淡,一双眼睛仿佛收缩到眼眶中去了,甚至低头看手中的东西,说明他对你产生了不信任。如果对方对你的回答产生厌烦,会有什么表现呢?他会把视线抛到老远的地方去,例如抬头望天花板,侧身视窗外,不论你在说什么,他都不会留心,他也许会"嗯"一两声,内心却已在盘算另外的事了。这时,你应立即意识到自己说走了题或说得过于冗长,应设法快些结束。有时对方的提问不当或理解不了你的话也会使你产生防御、抗拒的心理,但作为应聘者,决不可也来这么一番表情,交谈的其他方面还包括你的声音要听起来流畅、轻松、友好、自信,不要动用感叹语气,或强求幽默,一切要自然。

6."曲线"求职

2000年7月,颖在一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此时通信行业正处于低谷。颖度过了一段很长的希望与失望交织的求职日子。直到翌年的5月,她才联系到一家公司。

据说这家公司在国内相关行业内还有不小的知名度,其招聘岗位的职责和颖毕业设计的内容比较接近。于是,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投了简历。没想到,没几天,公司一位负责研发的老总便通知颖去面试。老总问了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这些都是颖所熟知的内容。她的回答令老总很满意,当即就拍板要她了。

上班以后,颖发现工作一点都不吃力,而且公司还把她当作技术骨干来使用。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居然没有几个专业对口的职员。尽管公司对颖很器重,但她在公司的感觉并不是很好,每天工作的内容机械地重复着,几乎看不到前面的路。于是,时间不长,颖就辞职了。

在寻找第二份工作的时候,颖告诫自己,得认真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道路。她觉得继续从事原先的专业是很难有发展前途的,她决定转行。于是,她去找一家著名IT公司的人事经理。可是人家认为她缺乏相关工作经验,拒绝了她。这时颖才意识到,相关工作经验是进入这家公司的"绿卡"。可是,怎么才能弥补自己这方面的先天不足呢?她认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相关行业的小公司做起来未尝不是一个亡羊补牢的办法——-既有灵活的运行机制,又可以积累工作经验。

后来,颖在网上查到一家规模很小的IT公司,便去应聘。虽然一个月才给颖900元,还不提供食宿,但颖还是选择了这家公司。她工作很卖力,很快从中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成了一个行家里手。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颖感到翅膀硬了,便开始了第二次跳槽。

颖又去了先前拒绝她的那家著名的IT公司,并且很顺利地通过公司的笔试、面试和复试。由于她有业内相关的工作经历,再加上参试成绩出众,终于迈进了心仪已久的这家公司。现在,颖工作得心应手,看来提拔重用是早晚的事。

颖的经历说明,在求职过程中,不能轻易"随遇而安",以免亏待了自己。为了谋取高端市场的一席之地,不能一味猛冲猛打、奋力厮拼,在不能"一步到位"的时候,不如退而求其次,先找一些运行机制灵活、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公司暂且安顿下来,增强业内经验和能力附加值,以图长远发展。因此,退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曲线求职","退一进三",踏上成功路。

7.端正心态好择业

大学生毕业,总希望选择一份自己较为满意的职业,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专家认为,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心态。

首先,要克服依赖心理。不少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本领,是国家培养的人才。毕业后,由组织帮助找工作是理所当然的,因而完全依赖组织出面,坐等安置分配,想进工作稳定的国家公务员单位。当然,妥善安排好每一名毕业生是安置部门应尽的职责,同时依靠组织选择职业也比自己找"关系"、托"熟人"要稳妥得多,但依靠并不等于依赖。在择业过程中,要积极配合组织,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寻找自己的职业定位,变被动为主动。

其次,要克服好高骛远心理。有的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将目光聚集在党政机关、公安政法等"热门"单位,一旦不能如愿,要么找组织调单位、换岗位、要么拖着不按时报到。大学毕业生们千万别忘记,在挑选职业时要根据自身的素质条件,扬长避短,把那些能够发挥自己才华的地方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而不要一味想进"保险箱"、端"铁饭碗"。应当说,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就是最好的。要有创业精神,要有远大理想,要有"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气概。

第三,另外要克服畏难心理。大学生们长期在学校学习,对社会情况不太熟悉,在接受市场挑选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也是正常的。面对这些困难不能畏缩。应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充分认清自身在学校学习多年、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的优势,增强参与竞争的信心。与此同时,下工夫学习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把握选择职业的主动权,用自己的实力赢得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在竞争中走向成功。

8.沉着应对,"智"在必得

一家电视台招聘记者,名额只有3个,而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的多达15人。

小樊第二个被叫了进去。回答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主考官突然问道:"你说你有一定的写作功底,也发表了一些文章,可是你在‘自我评价’栏中居然有两项出现了语法错误,现在既没有多余的表格,也不能涂改,你看怎么办?"

小樊心里一紧,填表时自己再三推敲,又反复斟酌,怎么会有差错?但时间不等人,必须当机立断,她略加思索,便回答说:"为了弥补我请求附一张‘更正说明’,说明在那两处出现了语法错误,实属粗心大意,特此更正,并向各位致歉。不过……"她顿了顿说,在这份‘更正说明’之前,我想知道错在哪里,因为如果不知哪里有错误地发出‘更正说明’,可导致错上加错。"这时,考官们笑了。事后小樊才知道,原来这是"无中生有"的考题,旨在考验人的应对能力。

接着:主考官又提了一个问题:"为了解这次招聘的公开、公正、公平性,电视台请你做一次随访,你认为采访哪种人才最能让公众信服?"

这个问题真有点冷僻,但也在情理之中。小樊一边重复着主考官的问题,一边在脑海里迅速地搜索、比对、定格,关键是个"最"字。她渐渐有了底。"我想我会去采访落聘人员,因为只要有一个落聘者称赞这次招聘活动,心悦诚服,就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你想想:被录取者说这次招聘很成功,领导部门也说招聘没有‘暗箱操作’,但这还不能让公众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一般群众对招聘并不知情,采访他们未必有代表性、有说服力;只有采访落聘者,让他们说出切身体会,才最有社会价值。"

小樊自认为回答得"一言中的",言简意赅,但所有考官均不露声色、不置可否,她心中未免有些忐忑不安。这时,主考官又紧接着问道:"如果你落选了,那么,你会怨恨谁呢?"

"我不会怨恨你们,因为我相信你们的公平、公正;我不会怨恨被录取者,这说明他们比我强;我也不会怨恨我自己,因为我已尽心尽力。但是……"小樊停了-下,微笑着说,"如果一定要问怨恨谁的话,我只怨恨名额太少了。"

这时,所有的考官都笑了起来,主考官笑着说:"不是名额太少,而是应聘者太多,是我们的‘庙’太小了。"

几天后,小樊接到了录用通知。原来,那天主考的就是电视台台长。小樊的成功就在于她的沉着、机智,用如簧巧舌叩开了机遇之门。

9.应聘中的交流技巧

在面试中,招聘主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肯定或许会成为你能否获得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那么,在面试时,除了应具备的能力外,怎样才能赢得主管的"心"呢?

用家乡情结套近乎。一家合资日化公司通知小魏去面试。到了那家公司后,小魏从那个招聘主管"蹩脚"的普通话中辨出了家乡话的尾音。于是,小魏及时调整了说话的语速,有意地"泄露"出了几句家乡话。招聘主管一听,神情大悦。两个人用家乡话一对,果然是正宗的老乡,而且老家还相距不远。结果不言而喻,招聘主管的重心落在了小魏的身上,不动声色地把这个岗位留给了这个小老乡。

这种巧遇老乡的几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得到的。我们不鼓励求职者刻意去走旁门左道,但不可否认的是,招聘主管作出决定时,有时会掺杂某些主观因素。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在适当的场合随机应变,就能为自己赢得一张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