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世界卷)
9195000000006

第6章 名人传说之谜(5)

为什么保罗·芒图认定“巴丁盖”作为皇帝的绰号是在1853年初才出现的呢?这里有个小插曲。这一年拿破仑三世与皇后欧仁妮·蒙蒂诺结婚,有人无意中发现1840年发表的一幅讽刺时弊的漫画,画面是一个医科学生指着挂在墙上的一架人体骨骼对一位女士风趣地说:“她叫欧仁妮,是巴丁盖的情妇,一位漂亮的金发女郎……”画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不可能预见到13年后路易·波拿巴会当上皇帝,更不可能预见到他会娶欧仁妮为皇后,当时完全没有讽刺拿破仑三世的意思,但保罗·芒图认为既然画中的“欧仁妮”与皇后的名字巧合,那么将“巴丁盖”与皇帝联系起来似乎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巴丁盖”是什么意思,画家为什么把他笔下的人物取名为“巴丁盖”?用“巴丁盖”来称呼拿破仑三世又有什么意义?

此外,关于这个绰号还有一个荒唐的传说。据说在1848年贝桑松有个专事清除粪便的公司,招牌叫“巴丁·盖”。某天正当路易·波拿巴来到该城,在街上行走时,恰好与该公司的粪车队相遇,有人认出路易·波拿巴,便高呼道:“瞧,这就是朝廷的銮驾,皇帝万岁!”自此“巴丁盖”这个绰号便不胫而走,传遍全国。这个传说虽不登大雅之堂,但是经过调查,结论是:当时,当地并没有这样一个名叫“巴丁·盖”的公司。再说1848年路易·波拿巴尚未称帝,怎会有人对他高呼“皇帝万岁”呢?用这种无稽之谈来解释皇帝的外号,未免有些牵强附会。

拿破仑三世本人是否知道人们对他的大不敬呢?据他的密友卡特莱夫人说,他是知道的,但他并不讳莫如深,而且乐于默认,甚至说巴丁盖是个勇敢的人,曾帮助他脱险。据说,早在1840年路易·波拿巴被关押在汉姆要塞时,曾有个名叫巴丁盖的泥瓦匠把自己的工作服借给他,让他冒名顶替,蒙混岗哨,逃出了汉姆要塞。若果真如此,当事人提供的情况应当是最可信的依据了。但是,通过对当地法院有关档案和其他材料的调查来看,并没有发现有过一个名叫巴丁盖的泥瓦匠,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曾把自己的工作服借给路易·波拿巴,他当时越狱的服装是一位名叫科诺的医生替他买的。

总之,当时有不少人曾对拿破仑三世的绰号进行过深刻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但谁也未能说清“巴丁盖”绰号的由来。

福尔摩斯的身世之谜

如果套用《红楼梦》研究中有“红学”和“曹学”之分,对柯南·道尔和他的《福尔摩斯探案》的研究也可分为“柯学”和“福学”。前者认为福尔摩斯只是柯南·道尔笔下的虚构人物,而后者却坚持福尔摩斯确有其人,柯南·道尔只是一个记录者而已。

柯南·道尔在记录福尔摩斯的生平时,有意无意地遗漏了很多细节,譬如福尔摩斯何时何地出生、哪一年去世?我们只知道福尔摩斯的名字叫歇洛克(Sherlock),但他的first name又是什么呢?种种疑问长期困扰着“福学”痴迷者。最近有位英国作家雷尼森(Nick Rennison)写了一本《福尔摩斯外传》(Sherlock Holmes:The unauthorized biography),试图解答这些疑问。根据他的研究,福尔摩斯的first name是William,1854年6月17日生于约克郡距Pickering十二英里的HuttonleMoors,死于1929年;曾在苏塞克斯的希尼读自然科学,后去剑桥,但没有获得学位。对福尔摩斯而言,拳击、击剑、拉小提琴比书本更合其口味,当然这些都只是雷尼森的猜测。福尔摩斯究竟是哪里人,书中他自己仅透露过一句“我的祖先是乡绅”,所以一般都认为他是苏格兰人,至少是苏格兰血统。也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福尔摩斯进过剑桥,如果他是苏格兰人,更大的可能是进爱丁堡大学。

福尔摩斯的典型形象是头戴一顶前后翘起的布帽deerstalker,口里衔着没有点燃的弯烟斗,身披斗篷,但这些甚至不是柯南·道尔的记载,而是当年在《河滨》杂志上连载时插图画家培吉(Sydney Paget)所描绘的。据雷尼森“考证”,福尔摩斯平生从来没有戴过deerstalker帽子,只有在《银色白额马探案》中提到过他戴着一顶带护耳的旅行帽。

福尔摩斯从事侦探的年代正是“开膛手杰克”猖獗之时,但这位最杰出的侦探却回避了当时最为棘手的案件,这使得所有“福学”研究者均感困惑不已。

三面间谍蒂默尔的传奇谍报经历之谜

1945年4月20日,曾经为反法西斯阵营提供了许许多多具有重要影响力情报的德国谍报人员保罗·蒂默尔在特列津集中营以“叛国罪”的罪名被处以死刑。尽管历史从未曾为谁而特意停留过,但善良的人们啊,当我们再次重温这段如泣如诉的岁月时,又怎能不去缅怀那些曾为整个人类的正义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英雄们呢?

蒂默尔的身世

保罗·蒂默尔,1902年出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的小城纽禾森。在那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为谋生计,蒂默尔从小便跟从父亲学习各种烤制面包的手艺,不到20岁时,他便已成为家乡颇有名气的面包师。

上世纪20年代,在“一战”中惨败的德国沉重背负着种种协约国强加给自己的耻辱条款。现实政府的软弱无力,激起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不满。有志青年纷纷出来结营拉社,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1925年,年轻气盛的保罗·蒂默尔和其他一些青年在家乡成立了一个纳粹分部。当时,纳粹党在德国还仅仅是一个小角色,并无几人知晓,成员的加入,完全是出于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创设初期,活动经费异常紧张,为了尽量节省费用,很多会议都免去形式,直接在蒂默尔父亲的面包房里召开,几乎所有后来纳粹党的重要人物都曾是蒂默尔的座上客,并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这为他以后的平步青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个子不高,有着一双深蓝色眼睛的蒂默尔看上去总是给人一种稳健可靠,老成持重的感觉,而实际上,他却天生具有冒险探奇的个性,当纳粹党执掌德国政权之后,由于存在便利的条件,蒂默尔迅速对情报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久,他便进入德国最高统帅部谍报局任职。对蒂默尔而言,从事情报工作无疑是他最佳的选择,首先他具有广泛的社交网络,早年的经历使他获得许多别的谍报人员不可能具有的便利条件,无论是在外交部,还是在帝国保密局,甚至是最高统帅部,蒂默尔都有老相好。其次,先天的超强记忆力也使他在进行谍报工作时如虎添翼。最后便是他永不服输的勇于探究的个性。

第一次亲密接触

1936年2月的一天,捷克首都布拉格到处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与此同时,国防部谍报局的莫拉维兹中校却正和他的助手们因为收到一封非同寻常的投靠信而激动的面色微微泛红。

信中这样说道“出于某种与你们无关的原由,本人愿意和捷克谍报部门合作。我能够向该处提供以下情报。”接下来,寄信人列出了7个不但极其准确而且可信程度极高的情报提要。他声称自己有能力披露捷克内奸向纳粹提供情报的新途径,德国谍报部门在捷克的分支机构,以及所有间谍的姓名、化名、电话及住址。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提供情报所有附带的条件,这些条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为了保证寄信人的自身安全设定的。

所有在场的人都相互传看着这封信,经过严肃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此人绝不可以等闲视之。于是莫拉维兹上校马上决定先不管信件是真是假,试一次再说。1936年2月28日,署名F.M的神秘人物在回信中同意与捷方负责人见一次面,见面地点在捷克境内的卡罗维发利公路上,时间是4月6日晚8时30分,并明确提出了接头暗号。

这天晚上,莫拉维兹和两名助手按时驱车赶到约会地点,对过暗号之后,莫拉维兹便把神秘人物带到了捷第46步兵兵营的一幢大楼里,在那里他们会谈了整整3个小时。在长达3个小时的交谈中,莫拉维兹中校向他提问许多谍报人员的内幕问题,而他全都是对答如流,丝毫没有破绽。这次会谈后,神秘人正式在捷克谍报局注册,代号为“A-54”。

汗马功劳

1937年,整个欧洲都已经感受到了战前那种烟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上台已四年之久的战争狂人希特勒此时正忙着不停地扩军备战,前期的战略目标早已制定完毕,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只是时间问题!为了尽快达成目的,德军的间谍活动成倍升级。

1937年4月3日,中断半年之久的A-54突然来信,之后,他不断更换化名和联系地址,而他寄来的情报却越来越有价值。A-54的每一封信都能在布拉格谍报局引起骚动。那些情报的价值与机密程度都让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牵扯到的尽是德国纳粹和其他国家的一些头面人物。毫无疑问,A-54肯定与德国上层人士有着非常亲密的交往,尽管当时捷克谍报局仍然不知道A-54真实身份,有一点绝对可以肯定,这个A-54必然身处德国政权中心,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机密文件,为此,莫拉维兹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A-54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捷克才能获得更多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