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9192300000265

第265章 列宁(4)

1909年1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巴黎举行。列宁作为俄国社会民主党中央委员会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当时,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出现了崇拜资产阶级合法性、放弃党的秘密组织和秘密工作的取消派,也出现了拒绝利用合法机会在杜马(议会)中进行斗争的召回派和最后通牒派,以及其他机会主义分子。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列宁坚信革命必将取得胜利。处于革命失败的时刻而能看到无产阶级必将最终胜利的曙光,这种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始终是列宁这样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所特有的本质。代表大会经过激烈的辩论,大多数人倾向列宁一边,尖锐批判了取消派和召回派。列宁及时总结了1906年抵制第一届杜马(议会)的经验教训,在革命处于低潮阶段,党必须及时改变策略,要采取秘密斗争与合法斗争相结合的方针。1909年2月,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内部召回派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他与波格丹诺夫及其他召回派分子的关系已经破裂,这使列宁感到很难过。因为他们曾长期携手工作,共同斗争。这种激烈斗争严重地耗费了列宁的精力。为了使布尔什维克团结起来同召回派作斗争,6个月以后,在巴黎召开了《无产者报》编辑部的扩大会议,列宁领导了这次会议,同召回派和最后通牒派作了坚决的斗争,并将那些小资产阶级的同路人从布尔什维克队伍中清除出去。

1910年8月,列宁率领俄国社会民主党代表团前往丹麦哥本哈根,出席第二国际的第八次代表大会。这是列宁出席的第二次国际代表大会。在会上,列宁把第二国际的左派力量团结起来,毫不妥协地与机会主义分子、妥协分子和各种调和分子作斗争,因而使大会的决议都带有革命性。

为了培养坚强的布尔什维克干部,1911年夏,在巴黎郊外的龙寿姆成立了党校,列宁亲自给学员讲课。他能把极其复杂的政治问题讲得透彻而又简单明了,又能毫不费力地表达出每个基本原理的精确含义。从他口里说出来的每一句话就像不是出于他自己,而确实是出于历史的意志。革命领袖为训练布尔什维克党的干部树立了典范,教会他们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这里培养出来的学员,后来大多数成了党的杰出领导人和苏维埃国家的得力干部。1912年1月5—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布拉格召开了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列宁具有听取意见和了解情况的独特风格和能力,在短短的时间里,他能用适当的方式接近每一位代表,并熟记了他们的名字,使同志们倍感亲切。会上,列宁坐在会议桌旁,用手掌托着下颚,全神贯注地听取每一位代表的发言。在会议上列宁作了关于当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报告,无情地揭露了托洛茨基的两面派手段和背叛行径;敏锐地指出普列汉诺夫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必然会导致自己最终与取消派为伍;充分论证了考茨基那种用一些美丽的词藻掩盖着的中派立场,对于工人运动来讲甚至比伯恩施坦主义更加危险。这一报告为大会指明了方向,大会通过了《关于取消主义和取消派集团》、《关于国外的党组织》的决议,决定把孟什维克、取消派开除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至此,布尔什维克正式形成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后称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从而结束了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在一个党内的形式上统一的局面。

在这个时期,由于世界帝国主义种种矛盾的发展以及俄国革命的影响,欧洲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瓜分世界,争夺霸权,寻找出路,加紧策划战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围绕战争、和平、革命等一系列问题,斗争十分激烈。从这些斗争中,列宁看到修正主义日益严重地渗入了各国党的肌体。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修正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从1908年到1913年,列宁写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许多重要著作,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修正主义这种国际现象作了全面分析,指出它的阶级基础是小业主阶层。列宁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志。这些理论阐述,为十月革命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世界大战加深了帝国主义的危机,促成各交战国革命形势的高涨。1917年1月,列宁预言:“我们不要为欧洲目前死气沉沉的静寂所欺骗。欧洲孕育着革命。”果然,同年俄国二月革命就爆发了。这次革命推翻了延续370年的沙皇专制制度。

1917年4月16日,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在车站广场受到成千上万群众的热烈欢迎。列宁站在铁甲车上发表演说,号召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士兵为社会主义的胜利而斗争。最后高呼“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人们用经久不息的“乌拉”声向这位杰出的革命家欢呼致敬。第二天,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明确提出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计划和策略。根据当时形势估计到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四月提纲》是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它是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具体化和新发展。它为布尔什维克党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三天后,这个提纲在《真理报》上发表。列宁的主张引起了很大争论,普列汉诺夫干脆说它是“梦话”。但是,列宁深入群众进行宣传、演讲,很快使布尔什维克内部统一了认识,列宁并且坚决驳斥了机会主义者反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谬论。

1917年5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这次会议有151名代表,他们代表78个大的党组织的约8万名党员,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因而起到了党代表大会的作用。这也是第一次在俄国自由的条件下举行。列宁领导了会议的全部工作,作了目前形势、修改党纲和土地问题等主要报告,起草了代表会议的几乎全部决议草案。他明确指出: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各国无产阶级运动,曾不止一次地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将由法国工人开始,而由德国工人完成。这种预言与当时这些国家民族的历史特点是相符合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改变了这一远景,列宁自豪地宣布:现在“开始进行这个革命的伟大光荣任务已经落到俄国无产阶级身上了”。在这些日子里,列宁以充沛的精力领导着中央委员会和《真理报》编辑部的工作。他旺盛的革命干劲和对胜利的信心感染和激励着每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6月中旬,召开了第一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在会上,孟什维克首领策烈铁里企图证明同资产阶级保持联盟的必要性。当他讲到俄国没有哪一个政党准备单独掌握全部政权时,话音未落,会场中便发出洪亮的声音:“有这样的党!”列宁大步登上讲台,庄严宣布:“有的!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不放弃这样做,它每一分钟都准备掌握全部政权。”

7月16至17日,约15万人参加了反对临时政府施行帝国主义政策的示威游行。这是一次拥护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无产阶级力量的大检阅。当示威群众经过花园街和涅瓦大街的十字路口时,突然从花园街的右方传来了一阵震耳的枪声,人群遭到射击,一场和平示威就这样被淹没于血泊之中,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七月事变”。他们解除首都工人的武装,捣毁了《真理报》编辑部,逮捕了许多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接着,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列宁。7月的乌云笼罩着整个俄国的上空,列宁处在险境之中。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列宁转入地下状态的决议。之后,列宁化装离开了彼得堡,隐居到拉兹里夫湖畔的草棚中。列宁幽默地称这里为“绿色办公室”。在这座“绿色办公室”里,列宁继续理论与实践等重大的国家问题的研究。8至9月,他写成了《国家与革命》这一光辉著作,深刻地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原理,阐明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重要思想。9月,列宁秘密寓居芬兰。在那里他也从没有中断紧张的工作。列宁同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保持着密切联系,指导着党的活动与斗争。他的文章总是非常及时地发表在布尔什维克的报纸上,这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他们断言列宁就在彼得堡。一天,列宁看到一份俄国报纸上有篇文章说,侦探已找到了列宁的下落,并吹嘘“即日内便可拿获”。读到这里,列宁意味深长地笑了,他眯起眼睛诙谐地自言道:“真可惜,真替列宁难过,多糟糕!”接着,他又开玩笑似地对房东讲:“要抓住我,得有一个比克伦斯基本事更大的人才行。”

“七月事变”表明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8月,在列宁指导下,布尔什维克党秘密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了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方针。9月,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武装群众粉碎了科尔尼洛夫叛乱,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布尔什维克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迅速提高。群众的革命热情使苏维埃恢复了活力,它再次成为战斗的革命机关。布尔什维克党再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武装起义的时机成熟了。列宁紧紧把握形势的脉搏,向党中央发出两封重要信件。《马克思主义与起义》一信就如何把握武装起义的时机和应有的措施作了具体阐述。他指示立即把武装起义提上日程,“等待就是对革命的犯罪”。此刻的列宁心急如焚,唯恐坐失良机,决定赶紧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