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森林动物的呼唤
9190600000004

第4章 森林中的狂野风彩(4)

野猪猪崽毛粗而稀,带有条状花纹,鬃毛几乎从颈部直垂至臀部,它的耳朵又尖又小,嘴尖而长,头和腹部都很小,脚又高又细,蹄呈黑色。背直不凹,尾比家猪短,雄性野猪具有尖锐发达的牙齿。纯种野猪和特种野猪主要表现在耳、嘴、背、脚、腹的尺寸大小程度上。寿命为10~21年,人工饲养条件下会长一些。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野猪忠于“一夫多妻”制。在发情期,雄性野猪之间会发生一番争斗,取胜的野猪能够占据统治地位。雌性野猪性成熟一般在18个月左右,雄性野猪则需要3~4年,母猪妊娠期112~130天。每次产2~6仔,多的可以达11仔。断奶在8~10周时。繁殖期集中在1~2月或者7~8月,在雨季前。雌性野猪不愧是“英雄母亲”,在快要分娩的前几天,它就开始寻找安全的地方做“产房”。它的“产房”一般选在隐蔽处,它叼来树枝和软草,铺垫成一个松软舒适的“产床”,以便为刚出生的“儿女们”遮风挡雨。出生一周后回到群体,群体中的任何一只母猪都会照顾猪崽。野猪在出生的头一年中,体重能增加100倍,这种生长速度在脊椎动物中是很少的。随着小野猪逐渐长大,雄性野猪很快就会来寻找雌性野猪。如果食物充足,最佳孕育年龄的雌性野猪一年能生产两次。野猪的繁殖率和幼仔的存活率都比较高。野猪幼仔出生后,身上的颜色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从出生到6个月期间,身上有土黄色条纹,这是为了更好地伪装自己,以后身上的条纹开始逐渐退去。在2个月到1岁期间,它的身上是红色的,而1岁以后,便进入成年期,身上的颜色也变成了黑色,常被人们称做“黑野猪”。

野猪是一种普通的,但又使人捉摸不透的动物,栖息于山地、丘陵、荒漠、森林、草地和林丛间。适应性极强。白天通常不出来走动,一般早晨和黄昏时分活动觅食,是否夜行性尚不清楚,中午时分进入密林中躲避阳光,大多集群活动,4~10头一群是较为常见的。野猪喜欢在泥水中洗浴。在树桩、岩石和坚硬的河岸上,雄性野猪会花费许多时间摩擦它的身体两侧,这样很容易就把皮肤表面磨成了坚硬的保护层,可以避免在发情期的搏斗中受到重伤。野猪身上的鬃毛具有像毛衣那样的保暖性。到了夏天,它们就把一部分鬃毛脱掉以降温。野猪的活动范围一般8~12平方千米,它们大部分时间在熟知的地方活动。在领地内固定的地点排泄,其粪便的高度可达1.1米。每群野猪的领地大约为10平方千米。

迷敌高手——大灵猫

中文名:大灵猫

英文名:Genet

别称:香猫、九江狸,九节狸、灵狸、麝香

分布区域: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缘灌丛大灵猫生活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缘灌丛、草丛中,俗名香猫、九江狸等。

大灵猫的个头较大,身体细长,额部较宽,吻部略尖。体长65~85厘米,最长的甚至可达100厘米。大灵猫尾巴很长,可达30~48厘米,体重6~11千克。大灵猫长有灰黄褐色的体毛,其头、额、唇都呈灰白色,体侧分布着黑色斑点,在它的背部中央位置,长有一条竖立起来的纵纹形黑色鬣毛,直达尾巴的基部,两侧自背的中部起各有一条白色细纹。大灵猫颈侧至前肩,各有3条黑色横纹,这些横纹之间,夹有两条白色波浪状横纹。大灵猫的胸部和腹部为浅灰色。其四肢较短,呈黑褐色。尾巴很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在尾巴的基部,有1个黄白色的环,后面分别有4条黑色的宽环和黄白色的狭环,相间排列,尾巴的末端为黑色,因此,俗称“九节狸”。

在雄性大灵猫的睾丸与阴茎之间,雌性大灵猫的肛门下面的会阴部附近,都有一对囊状芳香腺,非常发达,雄性大灵猫开启的香囊呈梨形,在香囊内壁的前部,长有一条纵嵴,其两侧有3~4条皱褶,后部两侧有两个凹陷,又深又大,内壁生有短茸毛;雌性大灵猫开启的香囊多呈方形,在其内壁的正中,仅有一条凹沟。在其两侧,各有一条浅沟。油液状的灵猫香从香囊中缝的开口处分泌出来,有动物外激素的作用。灵猫香并不香,相反,它很臭。当发现敌害时,大灵猫就会喷出这种带有臭气的灵猫香迷惑对方,这种御敌的方法十分有效,来犯者闻到这种气味会立即转身离开,大灵猫则趁机逃到树上躲藏起来。

在我国秦岭、长江流域以南,除台湾省以外的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各省区,分布着许多大灵猫。海拔21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等地带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缘灌木丛、草丛中,都是大灵猫的栖息地。大灵猫居住在岩穴、土洞或树洞中,过着独栖生活,喜欢昼伏夜出。大灵猫在活动时,喜欢沿着人行小道或在田埂上行走,除了特殊情况外,多数大灵猫仍然依照原路返回洞穴。大熊猫这种特殊的定向本领,靠的就是灵猫香。大灵猫在活动时,只要是栖息地内的树干、木桩、石棱等突出的物体,它都会用灵猫香进行涂沫,俗称“擦桩”,这种擦香行为有标记领域的作用,也是它与同类联络的一种方法。当大灵猫获得食物或遇到敌害后,它能按照自己留下的标记所指引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洞穴。灵猫香气味挥发性强,存留时间久,这非常适用于距离洞穴有一定距离,或者空间有植物障碍,以及相隔时间较长的情况。这种利用化学气息联系的方式,被称为化学通讯。灵猫香是一种外激素,因其具有通讯信号的作用,所以又叫信息素。

大灵猫有着灵敏的听觉和嗅觉,生性机警,它善于攀登树木,也是游泳的能手。为了捕获猎物,大灵猫经常涉入水中,但主要在地面上活动。它食性较杂,以昆虫、鱼、蛙、蟹、蛇、鸟、鸟卵、蚯蚓及鼠类等为食,此外,它还吃植物的根、茎、果实等,有时大灵猫还会潜入田间和村庄,偷吃庄稼、家鸡和猪仔。大灵猫在捕猎时,多进行伏击,有时会把身体没入两足之间,像蛇一样爬过草丛,悄悄地接近猎物时,就会突然冲出捕食。

“单杠”冠军——树懒

中文名:树懒

英文名:Folivora

分布区域:拉丁美洲的热带森林

树懒是树懒科动物,属哺乳纲,贫齿目。拉丁美洲的热带森林,是树懒的主要分布区。在巴西、圭亚那、厄瓜多尔、秘鲁、巴拿马、尼加拉瓜和西印度群岛,人们都可以看见树懒的身影。

树懒形状略似猴,属于哺乳动物,产于热带森林中,共有2科2属6种。树懒的动作非常迟缓,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几个小时也不移动,因此得名“树懒”。树懒是惟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

树懒的头又圆又小,耳朵也很小,而且隐没在毛中。上颌有5齿,下颌有4齿,细小而没有釉质。尾巴很短,只有3~4厘米。

根据树懒趾数的多少,动物学家将它们分成两种,即三趾树懒和二趾树懒。前者身长50多厘米,两臂平伸,宽可达80多厘米,四肢为三趾。它们行动缓慢,每迈出一步需要12秒钟,平均每分钟只走180~250厘米,每小时只能走100米,比以缓慢出名的乌龟还慢,是世界上走得最慢的动物。二趾树懒体形稍大,前肢生二趾,后肢生三趾。树懒还有大家所不知道的特点,比如倒挂术和伪装术。倒挂在树上是它的习性,它可以四肢朝上、脊背朝下,一动不动地挂在树上几小时。饿了摘些树叶吃,食物不足时,它也懒得去寻找。它有忍饥挨饿的本事,饿上十天半个月,仍然安然无恙。

它能长时间地挂在树上,是因为它有一副发达的钩状爪,能够牢固地抓住树枝,并能吊起它几十千克重的身体。树懒平时不下地,只是一周下地排泄一次,雌性树懒要分娩时才下地,离开它所生活的那棵树,再爬到另一棵树上生宝宝。

热带树叶生长快,吃掉的树叶很快会重新长出来,无需树懒移动地方就有足够的食物吃。树叶汁多,环境又阴湿,用不着下地找水喝,这一切都适合它的懒习气。因此,它睡眠、休息、行动,几乎都是行背倒转的生活方式。树懒最大的特下是懒,它的一举一动好像都经慢镜头处理过似的,让人看着就着急。树懒活动起来,四肢半天才动一下,动物学家一直没把这种动物归到哪一类去,所以只好根据它的行为特征称之为树懒。

树懒的伪装本领十分高强,因而有“拟猴”之称。树懒善于模拟绿色植物。它本来的毛色是灰褐色,长期悬挂在树上后,身上长满绿色的藻类、地农等,给它增添了一层保护色,挂在树上十分隐蔽,使它的敌害非常不易发现它。这些绿色的藻类,靠树懒身上排出的蒸汽和碳酸气而滋生在它长毛的表面上。这些藻类的繁殖,除了给树懒以伪装,又给吃藻类的昆虫幼虫提供了共生的环境。它们靠树懒为生,树懒靠它们伪装保护自己。这种动物、藻奇怪的结合,从树懒幼小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树懒死亡为止。

此外,也许大家并不知道,树懒大都是在排泄时被猎杀的。树懒总是钟情于在一棵树下排泄,而且是在树根底下。也许大家会问,难道树懒在树上就不能排泄吗?在树上排泄也有好处,脏物可以直接排泄到地下。可是树懒偏不这样,它爬下树去排泄的速度很慢,这无形之中就给掠食者提供了机会。一旦树懒下了树或者正抱着树干爬时,掠食者就会夺去它的性命。树懒不愧其名,它真的是懒得出奇,什么事都懒得做。懒得吃,也懒得玩。因此它能耐饥,可以达1个月以上,即使必须活动,它也总是懒洋洋的。就连被人追赶、捕捉时,它也是一副若无其事似的样子,慢吞吞地爬行。像这样,面临危险的时刻,其逃跑的速度还超不过0.2米/秒。

杂技高手——白掌长臂猿

中文名:白掌长臂猿

英文名:White-headed Gibbon

别称:白手长臂猿、僚棒猴、南尼

分布区域:中国西南部、缅甸、老挝、泰国和整个马来半岛“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这里的猿就是大名鼎鼎的长臂猿,这种在遗传学上来说与人类接近的动物,是仅有的现生类人猿之一,与猩猩、大猩猩、黑猩猩一起被称为四大类人猿,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目前,世界上共有7种长臂猿,其中生长在中国的有5种。分别是白掌长臂猿、白眉长臂猿、海南黑冠长臂猿、黑长臂猿和白颊长臂猿。

白掌长臂猿是长臂猿里面较为知名的一种,在历史上,白掌长臂猿曾广泛生活在中国、缅甸、泰国甚至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中。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对雨林的过度砍伐,白掌长臂猿的数量大为减少,尤其是中国的白掌长臂猿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白掌长臂猿的毛色有黑色、黑褐色、浅棕色、砂色等多种颜色。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手和脚是白色的,面部周围常形成明显的白色面环。雌性和雄性的大小也有差异,即便是同一种长臂猿,在毛色上也有差别。热带雨林是白掌长臂猿的天堂,它们在枝头嬉戏,将自己沉浸在雨林的怀抱中。白掌长臂猿有非常长的手臂,细长的手,弯曲的手指,而它的腿相对较短。值得注意的是,白掌长臂猿的肘部很长,臂肘可以旋转360°,可以左右前进,还能急进急退,双足可以辅助瞪踏,这样的体型使它可以在树枝上做出高难度的动作。像所有的类人猿一样,它们的尾椎数目已大幅减少,只有一个极短的尾巴。

白掌长臂猿主要以热带雨林的花果和昆虫为食,人们对雨林的过度砍伐首先使白掌长臂猿失去了赖以为生的食物,这是造成它的数目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白掌长臂猿昼夜都在树上生活,很少下到地面上来活动。无论多高的枝头,它们都能敏捷的从这一棵树上荡到另一棵树上。

白掌长臂猿四季均可繁殖,年产1胎,雌兽的怀孕期为7~7.5个月,每胎产1仔。初生的幼仔体色呈淡黄色,体重为110~170克,6个月后断奶,8个月就能完全独立生活,7~8岁时性成熟。寿命为20~30年。白掌长臂猿是一夫一妻制,雄性主导家庭,通常和未成年的子女生活在一起。一旦幼猿到了性成熟期,它就会被驱逐出家门,开始独立生活。

树上精灵——黑长臂猿

中文名:冠长臂猿、黑长臂猿

英文名:Hylobates concolor

分布区域:热带雨林、南亚

黑长臂猿是个头中等的猿类,身体矫健,体长40~55厘米,体重7~10千克。黑长臂猿的前肢明显比后肢长,它没有尾巴。全身披着短而密的毛。雄性黑长臂猿全身为黑色,头顶长有短而直立的冠状簇毛;雌性黑长臂猿体背为灰黄,棕黄或橙黄色,头顶张有棱形或多角形的黑褐色冠斑。它的胸腹部呈浅灰黄色,常染有黑褐色。

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山地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是黑长臂猿的栖息地。它的栖息地在海拔100~2500米,在所有的已知种类中,黑长臂猿是分布海拔最高的物种。在中国云南中部黑长臂猿的栖息地,由于气候温凉湿润、终年无雪、霜期短,一年四季黑长臂猿都有鲜嫩的树叶、花苞和果实。活动领域相对固定,没有季节迁移现象。黑长臂猿在15米高大乔木的树冠层或中层中进行觅食活动,人们很少见到在5米以下的小树上活动的黑长臂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