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森林动物的呼唤
9190600000019

第19章 森林中的“土行孙”(2)

臭鼬科的所有物种都非常善于挖洞和捕捉各种老鼠。昆虫和啮齿动物是它们的主食,有时也会吃一些地下的虫卵;蛙类、蝾螈、蛇类和各种鸟卵是臭鼬喜爱的食物,有时它们还会“光顾”腐肉和人类丢弃的垃圾。臭鼬捕食猎物主要靠听觉和嗅觉,它们的视力很差,3米外的一些细微物就看不清楚了。在北方高纬度地区,臭鼬是要冬眠的,因此,在夏末和整个秋季,必须要吃大量的食物,在体内储存足量的脂肪,以备冬眠和春天抚育幼崽之用。

臭鼬在它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独自生活的。在北方地区的冬季,可能有很多只臭鼬共同栖身于一个洞穴中,有时可以达到20只。有代表性的是,一只成年雄性与几只成年雌性共同栖居于一个洞穴中,时间可能长达6个月。母臭鼬一般在晚春分娩,分娩之后栖居于一起的成年臭鼬又重新单独生活。将要进入3月的时候,母臭鼬就要开始准备分娩和哺育幼崽的洞穴。普通臭鼬通常在5月中旬分娩,一直到6月末,幼崽都要靠母臭鼬照料。8月,幼崽在体型上就能达到成年的状态,然后开始离开母臭鼬,各自过独立的生活。雌性臭鼬大多数年限里占有的领地为2~4平方千米,而且大部分领地与其他雌性的重合;雄性臭鼬的领地则要大很多,可以超过20平方千米,而且也与其他雄性的重合。一般来说,雄性是不负责照料幼崽的,而且可能还会杀死幼崽,因此,母臭鼬都会警惕地保护幼崽所在的洞穴,严防雄性臭鼬的进入。

多面手——金花鼠

中文名:金花鼠

别称:花栗鼠

分布区域:亚洲东北部、韩国、日本北海道

金花鼠在松鼠家族中个头最小。它既会爬树又会挖洞,但大部分时间它喜欢在地面活动。它背上有5条明显的黑色纵纹。金花鼠嗅觉灵敏,极爱干净,总是不停地修饰自己。除了清理皮毛中的灰尘外,它还能寻找隐匿其中的寄生虫。金花鼠一生都在不停地扩展自己的地下洞穴,它挖的隧道最长可达10米。

如果遇到可怕的敌人,金花鼠就会钻进长隧道里,并发出像口哨似的声音或喉咙会“咔咔”作响,以此来通知伙伴危险来了。

在寒冷的冬季,金花鼠会在洞穴中蒙头大睡,这并非真正的冬眠,因为它必须“起床”进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金花鼠的脸颊富有弹性,就像袋子一样,里面的容量大得惊人。金花鼠在吃饱之后,还会把7~8颗橡子储存在脸颊里,以便回洞穴后继续享用。金花鼠的两颊内有两个富于弹性的袋子颊袋。颊袋大得可以装进多达7个橡子,就像随身带着一个饭盒一样,它们可以把食物存在颊袋里,饿了,就拿出来吃一顿。金花鼠是爱清洁的动物,它总是不停地修饰自己。当冬天来临时,在树下觅食的金花鼠就少了,它们多数时间待在自己的洞穴里。

金花鼠的家庭观念很淡薄,它们各自拥有一套结构复杂的地下宫殿,既有出口、入口,还有舒适的卧室以及两间以上的储藏室。

金花鼠在每年的4~5月进行繁殖,每次可产4~5只小鼠。一般来说,正常的小鼠(不论公母)3个月后即为成鼠,也就是可以嘿咻生宝宝了。不过以母鼠来说最好是等到5~6个月大的时候再让小鼠生,这样母鼠的身体、稳定性都到达了一个程度,生出来的小鼠鼠也会比较健康,母鼠的身体也会复原的比较好。而当母鼠超过1岁后,最好就不要再让她生了,要不然生出来的宝宝夭折的机率高且母鼠容易难产或胎死腹中。幼鼠出生以后。雌鼠仔细地照料它们,5周之后,它们才能离开黑暗的“家”,来到地面上活动。之后它们还要在妈妈的照料下生活1~2周,然后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地,为自己挖出一个洞穴,并开始为过冬储存食物。

受宠王妃——黑叶猴

中文名:黑叶猴

英文名:Francois's Leaf Monkey

分布区域:中国的广西、贵州

黑叶猴在我国叶猴中最为常见,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体型很瘦,头部较小,尾巴和四肢细长,体长48~64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8~10千克。它的头顶有一撮竖直立起的黑色冠毛,枕部有2个毛旋,眼睛呈黑色,两颊从耳尖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形状好似两撇白色的胡须,十分有趣。全身包括手脚的体毛均为黑色,背部较腹面长而浓密,所以又被叫做乌猿。臀部的胼胝比较大,尾端有时呈白色。雌兽在会阴区至腹股沟的内侧有一块略呈三角形的花白色斑,使之成为区别雄兽和雌兽的主要特征之一。此外,在黑叶猴的产地,也曾多次发现全身为银白色或者身上长有白色斑块的变异个体,这在灵长目动物中,是极其少见的。

黑叶猴喜欢栖息在热带、亚热带森林繁茂、灌木丛生、山势险峻、岩洞较多的石灰岩地区,生活在分布区北部的黑叶猴体毛又长又密,到了冬季在皮下聚积有较厚的脂肪,因此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黑叶猴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它们很少下地喝水,常以露水和叶子上的积水为饮水。有人认为它仅以嫩叶为食,所以称它们为叶猴。事实上,它不仅采食嫩叶,也吃嫩芽、茎、花、果实和种子等,它喜欢吃的植物还有木棉、无根藤、莴苣笋、女贞、沙梨、荔枝等20多种。由于胃中有3个室,树叶被嚼碎后在第一室中通过细菌的帮助而被溶解,在第二室中搅拌成糊状后再送到第三室中,这样硬度较大的树叶就可以被彻底地消化了。

黑叶猴喜爱群居生活,每个群一般3~10只个体成员,较大的黑叶猴群体有20只左右。它们通常在树木的上层活动、采食,很少下地,多饮露水和叶子上的积水,以嫩叶芽,花,果为食。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和较为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大约为3~5平方公里。黑叶猴行动敏捷、轻盈,善于攀登、跳跃,早晨和傍晚尤为活跃,夜间在悬崖峭壁间的天然岩洞内栖息。它的警惕性很高,每天黄昏进洞之前,群体中担任首领的雄兽就会率先入洞观察,没有发现异常时,其他成员才依次而入,最后进洞的是怀孕和带有幼仔的雌兽。

变色兔——雪兔

中文名:雪兔

英文名:moutain hare

别称:白兔、变色兔、蓝兔

分布区域:欧洲北部、中国、俄罗斯、日本、蒙古等地雪兔是我国惟一会变色的野兔。为了适应冬季严寒的雪地生活环境,冬天毛色变白,直到毛的根部;耳尖和眼圈黑褐色;前后脚掌淡黄色;夏天毛色变深,多呈赤褐色,雪兔栖息于寒温带或亚寒带针叶林区的沼泽地的边缘、河谷的芦苇丛、柳树丛中及白杨林中,是寒带和亚寒带森林的代表性动物之一。除发情期外,一般均为单独活动。

雪兔在灌丛、凹地和倒木下的简单洞穴中铺上枯枝落叶和自己脱落的毛,白天,雪兔就隐藏在里面。清晨、黄昏及夜里,雪兔就会出来活动,它们的巢穴并不固定,故有“狡兔三窟”的说法。它从不沿自己的足迹活动,总是迂回绕道进窝,接近窝边时,先绕着圈子走,观察细听,然后慢慢地退着进窝。雪兔性情狡猾机警,行动没有一定规律,活动时通常先耸耳静听以决定去向,离窝前会制造假象迷惑天敌,以免兔窝被天敌发现。它的嗅觉十分灵敏,巢穴通常都在略微通风的地方,睡觉时鼻子朝上,以便随时嗅到随风飘来的天敌气味,两只耳朵也警惕地倾听任何一点异常的声音。冬季降大雪后,它就会挖一些1米多深的洞穴,在里面居住,并且在雪地上形成纵横交错的跑道。如果遇到危险,它的两眼就会圆睁,耳朵紧贴在背上,呈低蹲伏,常常由于具有一身与环境相仿的保护色而躲过天敌的袭击。

雪兔跳跃和爬山的本领都很高强,也适于在雪地上行走,平时活动时多为缓慢跳跃,受惊时就会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飞驰而去,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它在快跑时一跃可达3米多远,时速为50千米左右,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野生动物之一。跑动之中常常腾空而起,高达1米以上,以便观察周围的动静,确定逃跑的方向。在奔跑时,它会突然止步,急转弯或跑回头路以便摆脱天敌的追击。

雪兔以草本植物及树木的嫩枝、嫩叶为食,是典型的食草动物。冬季来临时,它还会啃食树皮。取食的时候细嚼慢咽,一般不喝水。它的粪便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硬粪便,是一边吃草一边排出的,另一种是由盲肠富集了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由胶膜裹着的软粪便,常常在休息时排出,这时它就将嘴伸到尾下接住粪便,重新吃掉,对其中比普通粪便中多4~5倍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加以充分利用。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双重消化的功能,雪兔才能忍饥挨饿,隐藏起来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避免天敌的侵袭。

雪原精灵——紫貂

中文名:紫貂

英文名:sable

别称:松貂、貂鼠、赤貂、黑貂、青门貂

分布区域:中国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紫貂亦称“黑貂”、“林貂”。它属哺乳纲,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人工驯养、繁殖。俗话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貂皮中又以紫貂皮最为名贵。紫貂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动物。紫貂不仅有极为珍贵的毛皮,还是持家能手,它通常会把家布置得井井有条。

紫貂分布在中国东北和新疆北部、内蒙古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及朝鲜半岛等地。白天它们栖息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一般在夜晚它们较为活跃。与许多其他陆生动物不同的是,紫貂习惯于将洞口朝向水域,在江边湖畔筑穴居住。它们不仅可以在地面生活,还可以潜水。

紫貂的身躯细长,耳朵很大,略呈三角形,喉部有大小不等的灰褐色或橙黄色喉斑,尾较短,尾毛蓬松呈帚状,四肢短健,全身毛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紫貂细而弯曲的爪异常尖利,便于攀爬。它发达的尖齿、灵活的腰身为它捕食提供了便利。

紫貂在水里潜泳时,水珠丝毫也不能浸透皮毛;它上岸后抖去身上的水珠,紫貂的身体又恢复了光洁柔软。但是谁也不会想到这样光洁可爱的紫貂,性情却非常孤僻残暴。它不仅捕食较小的动物,而且能捕捉、杀死野兔和松鼠等比它大的动物,甚至敢于向麝、獐等巨型草食动物发动进攻。紫貂属于杂食性动物,松鼠、老鼠、小鸟、蛙、蛇、鸟卵都是它的食物,它还吃鱼类、松子、浆果等。紫貂喜欢独居,只有在雌雄交配和抚育后代的一段时间群居在一起。两只雄貂只要相遇,彼此间就会进行一场激烈的争斗。

紫貂最值得一提的还要算它的理家本领。紫貂的家一般布置得非常讲究:一间专门的卫生间;一间卧室,地上铺有干草、羽毛;一间储藏室,里面储藏着它在树上采摘的松子、浆果以及从水里捕获的鱼,还有老鼠、野兔等等。冬天来了以后,紫貂才会到仓库里去取食。为了防止食物放久了会腐烂,紫貂还会在天气好的时候把食物搬到树上风干,然后再分门别类地放回去,这不仅显示了紫貂持家有方,还表现出了紫貂的智慧。

紫貂同其他毛皮兽类一样,每年换两次毛,夏天穿上稀疏的短毛,而冬天则换上浓密的“冬装”,这很好地适应了“季节”的变化。

冬天里紫貂毛发浓厚、温顺柔软,保暖性极好,所以人们将它的毛皮作为重要的制衣材料。但是紫貂的数量有限,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同时又不破坏紫貂在自然界中的平衡,许多国家尝试人工驯养、繁殖紫貂,这样就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感受到貂皮的温暖。

长鼻怪物——象鼩

中文名:象鼩

英文名:elephant shrew

别称:跳鼩

分布区域:非洲

象鼩广泛分布于非洲,占据着非常多样的栖息地。例如,跳鼩的分布地区就包括非洲西南部的纳米布沙漠,也包括位于南非开普省的环境严酷的多刺疏林,而2个岩栖种裸尾象鼩和岩象鼩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非洲南部的岩质出露层和漂石地。象鼩属的大多数种类生活在非洲南部和东部巨大的大草原和稀树草原中。长鼻跳鼩属的3个体型大的种和四趾岩跳鼩的分布局限于非洲中部和东部的低地森林与山区森林,以及与之相连的灌木丛。普通象鼩则发现于非洲最西北的半干旱山区栖息地,与其他所有的象目物种被撒哈拉沙漠分隔开。象鼩在非洲西部没有发现,这种情况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说明。没有哪个地方的象鼩尤为常见,尽管它们高度陆栖,大部分在白天或夜间于地面上活动,却常常能躲过人们的视线,因为它们行动迅速而又行踪诡秘。

黄臀长鼻跳鼩花费最高可达80%的活动时间搜寻无脊椎动物作为猎物。它们把长而柔韧的鼻子当做探针在森林地面上的叶层里搜寻无脊椎动物(与长鼻浣熊或者猪的觅食方式类似)。长鼻跳鼩属的物种还用它们的前爪在土壤里挖掘出圆锥形的小孔洞。它们重要的猎物包括甲虫、蜈蚣、白蚁、蜘蛛,以及蚯蚓。软毛象鼩亚科诸种通常从叶子、小树枝以及土壤的表面上收集小的无脊椎动物(特别是白蚁和蚂蚁),但是也吃植物性食物,特别是小而富含果肉的果类和种子。所有的象鼩都有长长的舌头,可以伸到它们鼻尖以外很远的地方,用于把小的食物轻弹进嘴里。

尽管各种象鼩看起来不很相同,而且生活在很不相同的栖息地里,但是它们都有相似的繁殖方式。黄臀长鼻跳鼩、四趾岩跳鼩、跳鼩、赤象鼩以及岩象鼩都是一雄一雌配对生活,但是配偶之间好像并没有太多的互动。

生活在肯尼亚长有茂密树林的大草原中的赤象鼩以一雄一雌配对的方式分布,它们的领地大小从1600~4500平方米不等。同样的模式也在栖息于肯尼亚沿海森林的黄臀长鼻跳鼩身上得到了证实,不过它们的领地面积更大,平均为0.017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