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森林动物的呼唤
9190600000017

第17章 森林中的生灵百态(5)

白肢野牛栖息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水草丰茂的地方。它们有垂直迁移的习性,一年三季在海拔1000多米处活动。夏天就移向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林避暑。但具体的牛群却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过着游荡的生活。白肢野牛每天清晨、傍晚出来活动,气温高的中午前后则隐藏在密林中休息或者反刍经过粗嚼存留在胃袋中的食物,它们的食物以野草、树叶、嫩芽为主,但是最喜欢吃的食物还是鲜嫩的竹笋或嫩竹,不论吃什么,它们都从来不细嚼慢咽,而是大量吞食,粗粗地咀嚼一下就储存在蜂巢状的胃袋内,等到休息的时候再反刍到口腔里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最后输送到重瓣胃和皱胃里去消化。这两个胃里的丰富的微生物就把这些食物中含的纤维素加以分解。再合成为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样它便有了魁伟的躯体。

白肢野牛喜欢结群生活,每群五六只到二三十只不等。每群都有一只强壮的雌性牛担任领袖,其余雌性牛和幼牛跟随活动。成年雄性牛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独自活动,或者与两三只同性在一起,只有到发情期它们才返回到群体中去。

白肢野牛的发情期在每年的11~12月,受孕的雌性牛要经过280天左右的孕期才能生下小宝宝,每胎仅生一仔,少有两仔的。野牛妈妈对自己的小宝贝真是护爱有加,它经常慈爱地亲吻自己的孩子,并不时用舌头舔,为它们清除脏物。野牛妈妈亲吻孩子不只是表现亲热,它同时在给孩子哺喂自己反刍后咀嚼碎了的草末。因为幼牛的胃里还没有微生物,需要妈妈用这种方式给它输送微生物。初生下来的仔牛并不大,但一个多月后就能长到四五十千克。大约3~4年幼牛就进入成熟期,这时它就得自己独自去谋生了。

“野牛”这个名字听起来让人感到这种动物很“野”。其实白肢野牛并不“野”,它从来不主动进攻人类或其他动物。只有当人类或其他动物伤害它的时候,它才被动反击。白肢野牛的嗅觉很灵敏,在开阔地带,顺风时它能嗅到三四百米以外人的气味,这时它就远远避开,而不是主动出击。如果人把野牛惹急了,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就会向人猛冲过来,用它的尖角将人挑起来,狠狠地摔在地下。但是有经验的猎人也有对付的办法,当野牛冲来时,猎人就迅速平躺在地上,野牛的角就挑不到他了。而且野牛既不会咬人,也不会用它那有力的脚踩人,充其量在猎人身上拉一堆屎、撒一泡尿以示惩罚。野牛也会与人斗智,当人伤害它时,有时它假装逃跑,实际上跑了一段又迂回到路旁的密林中埋伏起来,等人走到埋伏地点附近,它就立即冲过来报仇。

神秘来客——袋狼

中文名:袋狼

英文名:Tasmanian wolf

别称:塔斯马尼亚虎

分布区域:新几内亚、澳大利亚

袋狼长相奇妙。从它的头和牙来看,它像一只狼。然而,它又长有像老虎体上那样的条纹。它可以像鬣狗一样用四条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样用后腿跳跃行走,它和袋鼠一样同是有袋类动物。因为袋狼具有其他种类动物的特征,却又有着特别的地方,因此,它被人们叫做塔斯马尼亚狼、斑马狼,有时还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

袋狼在食肉有袋类中,个头最大。它的体长750毫米,尾长530毫米,肩高600毫米,。毛色土灰或黄棕色,背部生有14~18条黑色带状斑。毛发短密并十分坚硬。口裂很长。前足5趾,后足4趾。

袋狼曾广泛分布于澳洲大陆及附近岛屿上,栖息于开阔的林地和草原。夜间外出捕食,白天栖身于石砾中。多单独或以家族形式捕食袋鼠类、小型兽类和鸟类。因其口裂很大,捕食动物时常将猎物的头骨咬碎。夏季交配,每胎产3~4仔。幼仔在母兽育儿袋里哺育3个月后可独自活动,但仍呆在母兽身边约9个月之久。

袋狼喜欢在树林较为稀疏的地方或草原上生活。然而,随着移居者的到来,它们逐渐躲往森林深处。

在欧洲移民定居澳洲后,除了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还有部分袋狼外,澳洲大陆上的袋狼几乎灭绝了。

因为,当这些移民来到澳洲后,有许多家畜如羊或狗被伤害了。人们误以为是袋狼所为,因为狗和袋狼都会吸羊的血,因此,就对袋狼大肆捕杀。1888年,政府出赏金奖赏捕杀袋狼的人,此后20年内,共有2268只袋狼被捕杀了。这也是记录袋狼数量的珍贵资料。

在澳大利亚的岩石上,人们发现了1万年前古代居民绘成的壁画,从中我们知道,袋狼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生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现在,在塔斯马尼亚岛上,已经建起了一个袋狼保护区。这样做也许只是人们的一种心理补偿。但是总而言之,珍贵的袋狼的确是灭绝了。

尽管袋狼与澳大利亚的古代居民相处了1万多年,但是,随着人类发现新世界,袋狼瞬间就在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最后一只袋狼,死于1933年。

猴中“鼻祖”——长鼻猴

中文名:长鼻猴

英文名:Nasalis larvatus

分布区域:东南亚加里曼丹

长鼻猴是东南亚加里曼丹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的鼻子大得出奇,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性猴子鼻子越来越大,最后长成像茄子一样的红色大鼻子。它们激动兴奋的时候,大鼻子就会向上挺立或上下摇晃,模样十分可笑。而雌性长鼻猴的鼻子却比较正常。

长鼻猴的雄兽还长着一个与众不同的、胀鼓鼓的大肚皮,使得不熟悉长鼻猴特点的人往往将它误认为是即将临产的雌兽。相比之下,长鼻猴的雌兽显得十分纤小,它的体型还不到雄兽的一半大,体重仅有11千克,既没有巨大的悬垂状的鼻子,也没有特别膨大的肚子,只是全身上下被着鲜艳的红色体毛,表现出独特的风韵。

长鼻猴有着严格的社群制度,每个典型的社会群体中,有1只成年雄兽为首领,与1~8只成年雌兽以及它们的后代共同组成,一般为10~30只,每日在一起生活。不过,时常也可能有部分个体在其他群体附近活动,雌兽还可能为了避免近亲繁殖或者为了能够接近食物更多的地方,在两个社群中游动。在晚上,有时几个社群还会聚集在一起活动、休息或睡觉,这时常常发生相互吵闹,甚至出现斗殴的情况,场面十分热闹。当本社群的个体受到欺负时,成年雄兽就会通过它的大鼻子向对方发出吼叫,这是鼻子中的气流会使下垂的鼻子鼓胀,并且高高挺起。长鼻猴的社会群体比其他大多数灵长类动物的群体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每过一段时间,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就将发生一些变化。社会群体成员发生变化的部分原因是由于首领不断驱逐尚未成熟但已能够进行独立生活的年青雄兽所造成的,这些被逐出群体的年青雄兽会自发地组成一个新的群体,即“纯雄性群体”,它们中间的一只年龄较大但仍未成年的雄兽为首领,加上十多只年龄相差不多的年青雄兽组成,有时会被人们误认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但事实上,这种“纯雄性群体”是极不稳定的,其成员几乎每天都在变更,不仅常常有新的年青雄兽因被逐出社会群体而加入进来,而且有些还进入到其他的社会群体中,通过竞争,取代原来的首领。每只“纯雄性群体”中的年青雄兽一旦成熟,就会向社会群体中的首领进行挑战,发生激烈的搏斗,如果搏斗获胜,就会产生出新的首领,它将接管这一社群的雌兽和其他成员。但是,如果社群中的雌兽不喜欢新的首领,它们也可能会加入到别的社群中去。有时还会发生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雌兽会在哺育幼仔的时期离开了它们原来的社会群体,加入到“纯雄性群体”中,数周之后,再转到其他社群。人们对长鼻猴这种行为的动机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种推测是,新的首领取代原来社会群体中的首领后,就会占有这个群体,为了除掉原来的竞争对手的后代,它就会杀死这个社群中的所有幼仔。此时,雌兽会极力保护自己的幼仔,但面对身强体壮的新首领,与之相争往往是十分困难的。在这种形势下,雌兽只能或者接受这种无法躲避的残酷现实,或者离开这个社会群体,冒险加入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同担任首领的另一只陌生的雄兽生活在一起,但也许会有同样的遭遇。较为安全的选择,就是带着自己的幼仔先到“纯雄性群体”中,与年青的雄兽们暂时生活在一起,因为这个临时群体中的雄兽们还没有完全成年,对雌兽还构不成威胁,但这仅仅是权益之计而已。

在世界上,长鼻猴仅产于亚洲东南部的加里曼丹岛,过去这个地方被称为婆罗洲,现在其北部为文莱和马来西亚的沙捞越、沙巴,南部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部分。这里天气炎热,气候干燥,土地贫瘠,而且经常有蚊子、白蛉骚扰,生存环境并不理想。不过长鼻猴对于它惟一的家园独有情钟,尤其喜欢栖息于生长着红树林、水椰林和棕榈林的沿海或河边沼泽附近的森林中,因为这里的食物比岛上其他森林多。同其他猴类一样,它也是一种群居的动物,昼行性,活动范围在9平方公里左右。每天清晨,长鼻猴就在林中的树梢上晒太阳,然后在水边附近活动,采摘各种水生植物的嫩芽、嫩叶或少量果实为食,它尤其爱吃一种名为海桑的植物,午后大多躲藏在树阴下乘凉。群体中的成员也常常打闹、嬉戏,特别是在黄昏前,常从四面八方向水边一带移动,并且发出尖叫、怒吼、呼噜、呻吟等各种各样的怪叫声,以及从一棵树向另一棵树腾跃的响声。晚上,长鼻猴就在沿河的树上歇息。有时,人们可以看到,在河边几百米长的林带树上,有好几群聚集在一起睡觉的长鼻猴。长鼻猴还是游泳的好手,能够泅渡较大的河流。在海边的浅水地带,它能够像人一样,伸开双臂涉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