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情绪波动与健康
9189300000006

第6章 情绪调节是心理健康的基础(4)

3、社会公平失衡与情绪调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虽然经济空前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但却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不公平现象频频出现,下岗待业人员增多,弱势群体利益得不到保障,引发一些人不满和情绪抑郁,即所谓“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有这样一首描写下岗失业人员无奈心境的诗:

下岗失业早退休,口无怨言心不服,

不是政策不理解,只因差距太悬殊。

还有一首为农民工叫苦的诗写道:

一年打工苦苦熬,年底工钱打了漂,

工头业主不讲理,政府为咱来撑腰。

可见社会不公平现象之多,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和创伤,怨气、怒气乃至产生“仇富”情绪。这些情绪都要做心理调节,否则,不仅会引发身心疾病,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稳定。例如,抢劫,校园凶杀、自杀等等。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人处在这种状态时,不仅有安定感,自我情绪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许多心理学家对现代社会中的心理健康和良好情绪都提出过不同的标准,综合来看,应具备以下13个基本品质:

(1)对现实具有敏锐的、实事求是的洞察力,并能融洽相处;

(2)有正确对待自己、别人和客观世界的能力;

(3)有独立的主见,不受文化和环境的束缚;

(4)超然独立的特性,能承受欢乐和忧伤的考验,保持心境平和,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人的尊严;

(5)欣赏性时时常新,甚至对最平常的事物如朝辉夕阳,都能经常保持兴趣;

(6)更多的难以名状的快感体验和对美好事物忘我的热切欣赏;

(7)热爱生活,热爱他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积极投身于社会的进步事业;

(8)容易和别人接近,融洽,以助人为天职,对人仁慈,有耐心,特别是对儿童;

(9)尊重和维护别人的权利,尊重别人的个性和不同意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10)富有创造性,常在某一方面显示出具有独到之处的创造力;

(11)有强烈的道德感,关心别人的权利,对人诚实、公正、仁爱;

(12)具有富于哲理和善意的幽默感;

(13)对文化进行权衡、分析、辨别,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有以上健康心理和情绪的人,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石,应坚持和珍惜;而有以下不良情绪和心理的人,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积极做好调节,以防“七情”内伤。如:

(1)无缘无故地担心会发生不幸的事,为一点小事而忐忑不安,夜不成眠,心慌意乱;

(2)闷闷不乐,不愿见人,对周围事物毫无兴趣,悲观厌世;

(3)动作古怪,行为怪异,破口骂人,哭笑无常;

(4)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均被别人知道,自己头脑里所想的什么都被别人所知,深怕别人知其隐私秘密,惶恐不已;

(5)莫名其妙地情绪高昂,高度兴奋,声音高昂,花钱过于大方,爱管闲事;

(6)总以为某异性对自己有好感,屡遭别人拒绝,但仍紧追不舍;

(7)毫无根据地怀疑爱人有外遇;

(8)无端怀疑有人加害于自己,昼夜防范,不敢出行。

这些负面心理和情绪如不加以节制,任其波动,必将对身心健康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危害。受生活形态的影响,人们情绪波动更为剧烈,恶劣的负面情绪和突发行为也会增多。

因此,成年人加强情绪调控,对青少年加强情绪教育都非常迫切,非常必要。学校教育不能仅仅让青少年学语文、数学,还要让他们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情绪能力。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认为,突发行为和抑郁型性格有关,和早期生活经历有关。大学生马加爵就是一个内向、自卑的人,一次次感到不被他人和社会尊重、理解,在打牌中自认为被同学看不起就动了杀机。当压力达到不能控制的时候,终于酿成了校园悲剧。

中国人的性格普遍内向,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缺乏开放性,社会又处于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浮躁、偏激、不公平的社会情绪对青少年影响很大,再加上独生子女成长的特性,故对青少年情绪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要。

(四)家庭生活中的情绪调节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或难唱的曲”,有了难唱曲,就会增加心理压力,就会引起情绪波动,还会造成心理负担和障碍。如事业受挫,家庭成员重病、重伤,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不和,子女管教困难,工作学习压力大,生活费用拮据,配偶死亡等。过去,说人生最大的不幸有三:一是幼年丧母;二是中年丧妻;三是老年丧子。这些不幸都会带来悲伤、思虑、痛苦、郁闷等负面情绪,对人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二在家里度过,家庭是避风港、安乐窝。家庭幸福与否对人的健康长寿有着重要影响。家境好,除了生活富裕外,还有金钱买不到的夫妻恩爱,全家和睦,无病无灾,负面情绪少。俗话说:“妻贤夫患少,子孝父宽心。”又说:“家和万事兴”,“孝”、“贤”才能家和。“孝”、“贤”是家庭情绪调节剂,是支撑家庭的精神支柱,是创造好的家庭精神环境的基石,是家庭成员最好的心理营养素。很多家庭“难念的经”,可以通过“贤”、“孝”得到解决。很多不良情绪,也可以通过“贤”、“孝”得到调节。

1、调节夫妻心理状态

夫妻往往因种种外在和内在的原因,关系紧张,吵嘴赌气,甚至动手厮打,给身体和心理带来严重创伤。所以,必须及时地进行心理调节和情绪调节,防止“七情”内伤。

(1)不要相互责怪:引起夫妻间争吵的原因多得难以统计,不过大多数的争吵都有一条共同的导火线,那就是责怪。

责怪,在许多家庭里存在,甚至成为一些人的“家常便饭”。他们动辄就抱怨、责怪自己的爱人,哪怕仅仅是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是一两句话。责怪者常常不以为然,而受责怪的人则往往难以忍受。有的虽然表面上默默无语,但内心却十分苦恼,有的立即予以“反唇相责”,使原来的小矛盾逐渐激化,导致争吵。

相互谅解和相互尊重是夫妻间爱情的基础,而责怪恰恰是破坏这个基础的腐蚀剂。这是因为,责怪难免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激发对方的不良情绪。任何人都不会愿意自尊心受到伤害,特别是当他们看到这种伤害是来自自己最亲近的人时,内心更觉得委屈、痛苦,甚至愤怒。习惯责怪妻子或丈夫的人,首先应懂得尊重他人,当然包括自己的爱人。爱人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本来就不好受,需要亲人的宽慰和谅解,你非但不如此,反而出口相责,如同火上浇油。

(2)互相容忍:要理解一个人很容易,要改掉一个人的坏毛病就不容易。真正的爱情,还表现在对对方弱点的接受和容忍上。拿自己的优点来要求爱人的弱点,一时是很难达到的,这要等待和忍让。而且男女之间的趣味是有差异的,要求等同是不可能的,只能求大同,存小异。在当今世界,男女之间的差别似乎越来越少,然而某些不同之处还是永远存在的:

男性比女性口吃的机会多8倍;男性习惯拼命地工作,然后休息一会儿,再次拼命,女性则习惯保持均匀的工作速度;女性比男性更爱微笑,但不一定表明她们是愉快的;女性找东西时,常常是把手伸进提包里,去摸索要找的东西,而男性则干脆打开提包,用眼睛去找;大概您没注意,女性到家门时才开始找钥匙,而男性往往早把钥匙准备好。所以绝不能强求一致,这样不仅达不到,而且会造成夫妻间争争吵吵。争吵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而且对夫妻间的关系有很大的破坏力,许多夫妻关系破裂就是从争吵开始的。

(3)不要相互揭老底:一些夫妻的争吵在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消逝的阴影。出现这一情况往往是因揭老底或说绝话所致。俗话说:“骂无好言。”夫妻之间千万不要说绝话,或动辄以“离婚”为绝招。“你不这样,我就抱被子离开”等等,这样一来,想和好很难,和好了也会留下阴影。夫妻之间完全避免矛盾、不发生摩擦是不可能的,但争吵时应就事论事,既不要翻老账专找对方痛处戳,更不要说绝话。有人说夫妻吵架也是一种生活情趣,但不要将情趣酿成心病,导致悲剧的发生。

(4)要相互信任:夫妻婚后爱情的升华和持久,在于男女双方爱心的不断碰撞,而夫妻间的相互信任,即是这种“碰撞”的基础。古人云:“长相知,莫相疑。”妻子或丈夫由于工作上的正常交际,无论男方或女方,都应予以支持,而不应无端猜忌,更不应出言不逊,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然,作为丈夫或妻子,对与异性朋友的交往要慎之又慎,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满婚姻。

(5)要相互体贴:一位哲人说过:“体贴是夫妻幸福生活的温床。”天气凉了,妻子主动为丈夫准备好添加的衣裤;妻子出差归来,即使丈夫的烹饪技术欠佳,也亲手下厨房为其炒菜备酒,“接风洗尘”等等。这些似乎是平常的“小动作”,但却能为对方添加一片温情,一缕情丝,从而会更主动而自觉地“礼尚往来”,使爱之磐石益发坚固。反之,如若对爱人的衣、食、住、行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还常口出怨言,抱怨对方不关心自己,而却从不主动“从我做起”,习惯于当“大丈夫”或行使“女权主义”,久而久之,势必导致感情裂缝渐深,严重时还会使家庭“土崩瓦解”。

(6)要有点幽默:夫妻之间常常会碰到突然令人尴尬的事端,如果能巧用幽默之术,妙语解烦,就能摆脱窘境,拥有欢愉,不仅不伤夫妻感情,还能令人品味出生活中那种酸溜溜、甜丝丝的甘醇韵味。萧伯纳一次正在家中写作,突然门开了,妻子湿漉漉地呆立在门口,神情沮丧。当他弄清妻子因钱包被窃、心绪不佳而忘了撑伞淋了雨时,诙谐地说“啊,亲爱的,你应当高兴才对呀!想想看,‘品尝’落汤鸡的滋味,不交点学费怎么行呢?”妻子闻言,破悲为笑,立刻给萧公一个甜甜的飞吻。你瞧,幽默的力量竟如此之大!有人说:夫妻间拥有幽默,便拥有甜美;家庭中拥有幽默,便拥有幸福、和睦,此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