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其他不良情绪的危害
1、职业枯竭症
工作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工作,人们得以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内心的满足。保持与现实和环境的亲密接触,还能够排解一些不必要的烦恼。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飞速发展,职业的负面效应越来越突出,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严重者出现了职业枯竭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许燕介绍,“职业枯竭”指因过度密集的工作而忽略个人的需要,以至于出现筋疲力尽的状态。
如今,职业枯竭心理和情绪已成为一种职业病。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2年的人群中有33.3%的人出现职业枯竭现象,其主要症状有:工作稍稍劳累时,就会有倦怠的感觉。比如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一想到有一整天的工作要做,就感觉像一晚上没睡似的疲乏。有些人还可能出现抵抗力下降、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饮食习惯或体重突然改变等症状。
职业枯竭的症状还反映在认知、情绪、自我评价、人际关系、攻击性行为等多方面。职业枯竭的人可能感到自己的才智也已枯竭,无法适应工作需要,思维效率降低,个人成就感随即下降,从而不再努力。这些人通常情绪烦躁,很容易悲观沮丧,对周围的人多疑、冷漠,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无端打骂别人或自残的行为。
容易出现职业枯竭症的人往往是理想主义者或完美主义者。他们经常为自己制定很高的目标,并通过狂热的工作来实现。由于目标过高,挫折就成了家常便饭。新员工很容易因不熟悉工作环境而生怯,或难以忍受公司的要求、主管的责骂,愤而离去;有多年资历的老员工则不能全身心投入那些一再重复的作业流程。
某些职业的工作负荷量很大,需要工作者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情感,如医生、教师和新闻从业者等,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是容易出现工作枯竭症的高危人群。
还有一些人却是因为工作量太少或容易完成,觉得体现不出自我价值而感到工作枯竭。也有些工作枯竭症者是因为工作单位不能提供他想要的东西,包括期望的薪酬或成就感等,对人际关系中的明争暗斗心生厌倦也是原因之一。
如果那些处在种种压力下的人,得不到领导、同事的理解,又缺乏家人、朋友的支持,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就有可能产生枯竭心理。
因此,有职业枯竭心理和情绪的人,一定要不断调节自己焦虑、自卑、绝望等不良情绪,以适应时代大潮。
2、失落感
原来拥有的东西,一旦丢失了、没有了,往往会产生失落感。如工作的丢失,权力的丢失,亲人的离去,贵重物品的丢失等,都会使人产生失落感,进而会产生空虚、悲伤、气愤等不良情绪,严重地影响身心健康,所以失落感是一种不好的心理状态。
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几十年的紧张工作戛然而止,在心理上、生理上、生活上一时难以适应,于是“失落感”便油然而生,有的甚至还不知不觉患上了“心态失衡综合征”。
对很多老人而言,退休意味着多年形成的习惯被打破,生活失去了规律性和紧张感,大量的空闲时间不知如何安排,会因此产生失落、孤独、自卑等一系列心理变化。不良情绪会助纣为虐,让老人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同时,退休是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会对老人产生强烈刺激,使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形成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也就容易使已经脆弱的人体组织器官出现异常,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市长夫人见到市长退休后整天闷闷不乐,便请来一位姓高的老医师为他看病。高老曾是一位主任医师,现也已退休。
他来到原市长家,也没带药,只是给市长做了“话疗”。高医师光听不说,市长光说不听。他说些什么?原来,他肚子里的疙瘩确实不少。市长说:“李四办事不成,张三为人厚道,王二这小子忘恩负义,尤其是马大,更不是东西……以前,他们见了我点头哈腰,早请示,晚汇报,现在呢,见面只是皮笑肉不笑,不但如此,而且眼神中还流露出‘你现在离职退位算老几’的潜台词来,你说气不气人?”一番倾诉,反映了他“下台”后心理上的不平衡。高医师明白了原市长的这些疾病只是一种表象,他的病因在于“无权”后失落感所致的“退休综合征”。病根找到了,病自然也就慢慢治好了。
人的“失落感”往往是由盲目攀比产生的,而且多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越憋气,便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老年朋友要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别人,正确看待环境,快快乐乐过日子,潇潇洒洒欢度老年生活。
“失落感”不在客观,而在人的自身。生活中有许多烦恼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失落使自己给自己制造了麻烦,自己给自己酿造了苦酒。一个心胸狭隘的人,遇事总爱斤斤计较,看什么都有毛病,心态失衡,心事重重,遇事总感到失落,总也没有平衡之时。久而久之,不折腾出病来才怪哩!如能自己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心理环境,“失落感”能奈我何!
3、嫉妒成性
嫉妒是一种狭隘的心理。这种心理所产生的行为,最容易在同事、同行、邻里和家庭之间产生摩擦,丧失友情,也伤害自己。
所谓嫉妒就是对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越而产生嫉恨心理。嫉妒别人发财、嫉妒别人出成绩。有这种心理的人,在地位、职业、经济条件、技术水平以及容貌等方面,都害怕别人胜过自己。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听不得谁被提拔、晋级或长了工资;自家生了女儿,别人生了儿子也气不打一处来,甚至气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嫉人害己,某单位老张身体状况不大好,动辄失眠,心跳过速,40多岁正当年的男子汉却干不了多少力气活。到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也没有查出什么大毛病。时间长了,才发现老张心理状态不正常,源自于他对周围人的一种强烈的嫉妒心。这里且不分析他之所以“见不得别人比他强”的思想缘由,单就其结果——对老张身体的伤害来讲,就足见嫉妒心理的严重危害性,难怪西方某国已将嫉妒与麻风病相提并论。
嫉妒是一种难以公开的阴暗心理。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嫉妒心理常发生在一些与自己旗鼓相当、能够形成竞争的人身上。比如,对方的一篇论文获奖,人们都过去称赞和表示祝贺,自己却木讷讷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由于心存芥蒂,事后也许或就这篇论文,或就对方其他事情的“破绽”处攻击一番,对方再如法炮制,以牙还牙。如此恶性循环,必然影响双方的事业发展和身心健康。
工作及社交中嫉妒心理往往发生在双方及多方,因此要注意自己的性格修养,尊重与乐于帮助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对手。这样不但可以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而且还可使自己免受或少受嫉妒的伤害,同时还可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又感受到生活的愉悦,何乐而不为呢?
74岁的京剧名丑艾世菊在谈他长寿之道时说:“我在生活上从不跟人攀比,人家是人家的,我是我的,否则,就自找麻烦,自讨苦吃。现在我三室一厅,儿孙绕膝,家庭和睦,又有一位善理家事,对我体贴入微的‘贤内助’,没后顾之忧,心情很舒畅。”
知足要不仅不与别人攀比,而且还要不算计别人。许多人不知足,想为自己谋私利、谋地位,就要算计别人,把别人压下去,不惜损人利己,最后往往会自找苦吃。例如住房问题,有的人很知足,身处陋室而自得其乐,优哉游哉,心旷神怡。
与此相反,有的则比上不比下,整天牢骚满腹。不知足的人,嫉妒别人比自己好,内心总是苦闷的,有害健康。
4、追求完美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过分追求完美,不仅达不到,而且会伤害自己,给自己造成很多烦恼与悲伤。据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报道,完美主义带有浓重的精神色彩,不但严重侵害完美主义者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他们周围人的健康也构成威胁,应该被列入强迫症的范畴,并让病人接受治疗。
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心理学教授福莱将完美主义者分为3类:①期待自己完美的“自我指向型”;②期待他人完美的“他人指向型”;③认为别人要求自己完美的“社会型”。
福莱教授认为,完美主义者是畏畏缩缩、战战兢兢、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那一类人。完美主义者对于不够完美的地方总是试图掩盖,并总是对自己或他人有不切实际的高标准的要求,故完美主义者多少都会在情感上、身体上、人际关系上引发种种问题,比如抑郁、进食障碍、夫妇纠纷、自杀等。因此福莱教授主张,虽然完美主义没能被世界心理学界公认为精神疾患,但是从患者痛苦、其导致的功能障碍等角度来说,极端完美主义者应该和自我陶醉症(自恋)、强迫神经症、过度依赖症那样被列入精神疾患的分类中。
福莱教授在1994年曾对30名4~5岁的孩子调查后发现,完美主义倾向高的孩子忧虑、愤怒等极端性压力症状要比普通孩子高,并将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划分为三类:①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沾沾自喜,目中无人,这样的孩子一眼就能被挑出来。②总是试图掩盖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这样的孩子比较常见。③个别孩子在别人面前不承认自己的失败。
英国心理学博士琼森说,完美主义者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非现实的。纠正他们的完美主义,须先从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入手,进行治疗。
琼森博士提醒:完美主义的上级容易对下属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员工和这样的上级相处非常辛苦,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员工要考虑是否有必要完成上级的任务,并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使事情在协商的氛围下解决。
5、怀疑心理
疑心是一种性格缺陷,常有怀疑心理的人,心里老是不踏实、不平衡。例如,有些人心胸狭窄,整日思虑重重,疑神疑鬼,对亲朋好友和爱人缺乏应有的信任。如周围只要三四人一交谈,就认为是议论自己,说自己的坏话,导致同事间关系紧张;有的夫妻虽然共同生活了多年,但一遇到爱人和异性交谈就疑心大起,醋劲大发,怀疑爱人有外心,或跟踪或盘问或偷拆信件,使夫妻感情大伤,造成家庭失和,轻则吵闹,重则导致家庭破裂。
还有一种人,疑病观念太强。身体稍有不适就怕得要命,怕得不治之症,因而整天跑医院,家中百药俱全,小病大养,不但浪费钱财,有时因精神过于紧张或乱服药物,还真的招来疾病。有的老人还有一种“疑病症”,即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身体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舒服,这本来是正常现象,但有的老人凡自己患了一种病,哪怕出现一种症状,便对照医学书籍或文章进行比较,由于对医学的一知半解,通常是越比较越像,症状也就越明显。
老年疑病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属于常见的心理疾患。要消除老年人的疑病情绪,应从病人的内心深处和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入手,运用亲切的关怀,同情而又通俗易懂的言语来说明精神与疾病的关系,实事求是地向病人解释病情,逐渐弱化恐惧心理,从而解开郁积在心中的疑虑。倘若消极悲观,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无病呻吟,结果弄假成真,反而闹出大病来。
同时引导病人正确地理解医学知识,不要盲目地照搬照套,必要时可到医院做些检查,排除顾虑,有助于消除疑病的情绪。
6、怕吃亏
有些人事事想占便宜,一点小亏也不能吃,在名利、钱财面前,斤斤计较。不管在单位或在兄弟姐妹之间,一分钱的利益都要费尽心机地去争,以自我为中心,世界上的好处非自己捞完才心甘,争取不到就怨天怨地,寝食不安。有这种心理之人生活绝不会快乐。
数千年来,吃亏一直被国人君子视为一种崇高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吃亏在一定的情况下和一定意义上是必要、积极的。的确,世间事本来就矛盾重重,单位里、邻里间、市场里、马路边、公共场所内,争闹吵骂是常事。如果有的当事人能吃亏退让一步,就会减少许多矛盾冲突。如果当事人双方都不肯吃亏忍让,就会发生冲突,使矛盾激化升级,酿成祸患,小则使人受伤,重则致人命亡。
许许多多的事实证明,有时吃不了小亏,便会吃大亏。如有一个案例:一位年轻人买水果,因缺斤少两而和果贩争执起来,后来在旁人劝说下回家了。但回家后越想越觉得吃亏,在“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思想支配下,他拿起一把尖刀去找果贩算账,结果把果贩捅死了,他也因此被判死刑。在临刑前他对记者说:“想不到当初不吃这点小亏,现在反而要吃大亏啊!”
相信这位年轻人的话是发自内心的,可惜认识得太晚了。
7、忌讳成癖
忌讳太多,也是一种不好的心理习惯。这种人生活中清规戒律特别多,在家庭成员之间往往过于严肃,不能说轻松开心的话。别人到他家做客,坐错了座位或用错了茶杯会不高兴;自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差,就怕听谁家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自己没有车,就怕听别人家买了车;自己不漂亮,就怕说别人漂亮等等。这种人认为自己的清规戒律,别人都该无条件遵守,否则就是与自己过不去,不尊重自己,甚至会反目成仇。
这些人的忌讳,目的是谋求自己的心理平衡,但是现实生活中老是不给他平衡,其实忌讳是自欺欺人的方法,对身心健康有害无益。应少一些忌讳,多一些放松,要讲究科学的生活方式,不要让不良习惯束缚自己,要以轻松、潇洒的方式驾驭自己的生活,从而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