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时间奥秘(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9188400000024

第24章 我国农历的演化和发展(1)

翻开日历一看,显眼的大号字是表示公历的日期,下面还有一行小号字也表示同一天的日期,这就是我国特有的日历——农历,也称作夏历或阴历。我们已经知道了阳历的由来,那么阴历是怎么来的呢?

“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圆缺,这在古代人看来,也是自然界中相当稳定的一种周期现象,所以,阴历就是以这种圆缺变化的周期来计算时间的,月亮在我国古代叫作太阴,所以由此得来的日历便叫做太阴历,即阴历。

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也不是“天”的整数倍,约为29天半的时间。据现代的测量,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29.530589天,合29天12小时44分3秒。古时编排阴历时,人们是怎样确定每月的日数呢?又怎样和阳历协调起来呢?

据史料记载,人们最初采用的日历不是阳历而是阴历。当时他们已经知道,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是29天半,因此规定每月的时间轮流地算作29天和30天。29天是小月,30天是大月。这种计算方法1年只有354天,这样,在1年的时间里,阳历和阴历就要相差11天。

为了消除阴历和阳历一年的时间差异,各国太阴历都有自己的一套修正方法。比如早年的回教阴历,把每年轮流算作354天和355天。这样也造成了回教阴历与阳历约11天之差,在公历的33年中,回教徒们就要过上34个回教年。如果已经知道某一件事发生在回教年的某年、某月、某日,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说出那一天的月相,但是那时到底是冬天还是夏天,只有经过一番复杂的计算,才能回答出来。

我国采用的阴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阴历,而是“阴阳历”。它既采用月相来计算日期,同时又采用闰月的方法与太阳年协调一致。

由于阴阳二历每年相差约11天,3年就相差约1个月。为了能使这种历法适应天气冷热变化的周期,于是规定每两年或3年增加1个闰月,每19年设置7个闰月。19年为一个闰章,81章为一统,3统为一元,每元是4617年,元之后,又周而复始。

阴阳历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悠久的历史了,早在中国黄帝时代,已经知道1年有365.25日,1月是294.99940日,一年有12710月,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我国古代六历:黄帝、颛顼、夏、殷、周、鲁。比如我国采用19年7闰的方法,要比希腊早几百年,这说明我国古代历法是很先进的。西汉末年,刘歆依据邓平的《太初历》而改的三统历,南齐祖冲之编的大明历,唐朝傅仁钧编制的戌寅元历,都是有名的阴阳历。

阴阳历经过历代历法家的整理修改,在我国一直沿用到现在。它与农业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和许多农谚都是以它为基础的,因此人们也管它叫农历。

在世界上真正的阴历早巳废止了,但在我国为了不打破传统的习惯,阴阳历一直保存下来。这就是日历上用小号字排印的农历的日子。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太阳历》

中国古历自秦汉以来共有100种以上。为什么历代如此频繁地改历呢?这是有其原因的。

早在周代,告朔(预告朔日)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封建社会里颁历权是皇权的象征之一,改朝换代往往要改年号、改历法,这是政治方面的原因。

日月食同预推的不符,这是促成修改历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唐代检验日食预报是否准确关系到天文官的脑袋问题,真是非同小可。事实上节气相差一两天是不明显的,而日月食误差几分钟就会感觉出来。

公元前104年,汉都城长安贴出了招募天文历算家来京制历的通告,接着从全国不少地方征募到20多人,其中有又阡、落下闳、唐都、公孙卿,壶遂等。他们讨论制定了《太初历》,这是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迁也参加了制历的讨论。只是司马迁的建议未被采用。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司马迁写《史记·历书》,就没有提到《太初历》。

《太初历》规定1个月的长度是294381天,平年12个月,闰年加1个月,19年中加7个闰月,这样计算,每年就是12719月,相当于一年是3653851539天。年和月的长度是制历的两个最基本数据,用现代测量值来比较,这两个数的误差虽都比较大,但对早期的历法,能做到这样却也是不容易的了。

当时参加制历的落下闳曾说,此历过800年后差1天。因此《太初历》不如后来的《四分历》精确。

《太初历》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颁行,以该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这个时刻作为起算点,这是一个实际测量的结果。在公元前104年的十一月初一夜半时刻正交冬至节气,而这一天正好又逢甲子日,以这个时刻做起点对历法的许多周期数值的计算大为有利。因为一天的起点——夜半;一月的起点——朔旦;一年的起点——十一月;六十干支周的起点——甲子;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冬至,5个周期的起点都相会合在一起,就像五个赛跑者此时都正在起跑点上起跑。有了这个起点,对任何一个时刻,它们到了什么地方都可以由各自的周期简单地推算出来。

《太初历》共行188年,到公元84年时为后汉的《四分历》所代替。

祖冲之的《大明历》

汉以后我国的历法有了很大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不少较好的历法,例如三国时杨伟的《景初历》;南北朝时何承天的《元嘉历》和祖冲之的《大明历》等等,都是很有名的,特别是《大明历》有更多的创造性。《大明历》的制历者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在数学、机械制造、乐律等方面都有研究,特别是在数学方面成就很大。但是天文历法也是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同样取得了重大成就,《大明历》就是他这方面的代表。

祖冲之在《大明历》中有不少创造,他取3939为分母,1月的日数是1163213939=2920903939天,化成小数是29.53059日,同现在测得的朔望月长度非常接近,相差不到1秒钟。他认为,传统的19年7闰数值大了些,200年会差1天,于是他提出每391年中置144个闰月的闰周,这个数值的精确程度可以这样来验证:

如果19年7闰,则每年12719个月,1年的长库就是:

2920903939×12719=3651847074841=365.2468(天)现在测得1回归年长度是365.2422天,每年相差0.0046天。所以祖冲之说200年要差1天。改为391年144闰,每年长度就是:

2920903939×12144391=364.2428(天)跟现测值只差万分之六日,即1年相差52秒,这是相当精确的了。

《大明历》的另一个创新是首次引进了岁差概念。祖冲之首次在编制历法时采用了当时的这个最新成就,使冬至点在恒星间位置每年向西移动一点点。别看移动的数值很小,它的影响却很大。它给我们提供了决定历史年代的科学依据,它给予人们星空在缓慢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那“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说教在《大明历》里是没有市场了。

交点月的数值在我国历史上由祖冲之第一次得到。交点月就是月亮两次过黄道和白道交点的时间,黄白交点对于发生日、月食极其重要,只有当朔或望发生在交点附近才可能发生交食,所以月亮每隔多少时间通过交点一次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祖冲之得出是71777726377=27.21223日,与今测值很接近,《大明历》这项进步对于推算日、月食有重要的意义。

《大明历》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历法之一,后代许多历法在年、月长度上不如它精确。

它在祖冲之死后10年,即公元510年开始行用近80年。

优秀历法——《大衍历》

公元721年9月乙巳朔,太史局里人来人往。大家虽然忙,但没有什么声音,因为根据《麟德历》的推算,这一天要发生日食,但不知是否如预推的那样准确。大家在做着观测前的准备工作:有的在较准漏刻,有的准备记录簿,有的准备油盆……。预报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在油盆里,耀眼的太阳只显现出一个光亮的圆轮,日食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际观测的结果表明,预报同实际有较大的差别。这说明《麟德历》已同实际有了较大的偏差。观测报告送到了皇帝那里,唐玄宗下令:命一行(张遂)制定新历,以代替不准确的旧历。一行辛苦工作了6年,新历制成,他也与世长辞了。他制定的就是《大衍历》。唐玄宗命张说和陈玄景等人把他的遗稿收集整理,写成《大衍历术》和《大衍历议》两部分,今载在新旧唐书的历志里。

《大衍历》是我国历法上优秀的历法之一,内容分?个方面,既继承了前代历法的成绩,又为后代各历所依照。计有:推算朔望的方法;推算二十四节气各日的中午影长及白天黑夜长短;推算太阳运动、月亮运动,七十二侯和六十四卦;推算日月交食,五大行星运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