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礼仪
一、礼仪的涵义
在欧洲,“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
作为法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为了展示司法活动的威严性,保证审判活动能够合法有序地进行,总是既安排得庄严肃穆,又要求所有进入法庭的人员必须十分严格地遵守法庭纪律。例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规规定,为了保证法庭的特有气氛和特殊秩序,开庭之前应由书记员当庭宣读法庭纪律。这些纪律包括:不准大声喧哗,未经审判长许可不准提问,未经法庭许可不准摄影、录像等。
古代的法国法庭也有类似的规定,不过它不是当庭宣读,而是将其写在或印在一张长方形的“etiquettte”即通行证上,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其入庭后必须遵守的规矩或行为准则。
由于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准则,才能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风范,才能保证文明社会得以正常维系和发展,所以,当“etiquettte”一词进入英文后,便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礼仪”一词的涵义逐渐变得明确起来,并独立出来。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礼仪”一词很早就被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使用。在古汉语中,“礼”主要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礼节仪式。如《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其损益,可知也。”《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第二,表示尊敬和礼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执事不礼于寡君”(执事:指晋国国君。寡君:指郑国国君)。
第三,礼物,即赠送的物品。《晋书·陆纳传》:“及受礼,唯酒斗,鹿肉一。”
具体表现形式为礼仪、礼节、仪表、仪式。“仪”既指容貌和外表,也包括礼节和仪式。
仪表,即人的外表,包括容貌、举止、姿态、风度等。在政务、商务、事务及社交场合,一个人的仪表不但可以体现他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他的审美趣味。穿着得体,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更能给人留下良好印象。
礼节,即礼仪节度。是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及人与人相处的准则,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礼本意谓敬神,后引申为敬意的通称。《礼记·儒行》:“礼节者,仁之貌也。”礼节是人们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表示致意、问候、祝愿等的常用形式。
礼貌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礼仪是言语动作上的表现。
仪式泛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正式场合用以表示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说文解字》说:“仪,度也。”本意指法度、准则、典范。后引申为欢迎仪式、签字仪式、开业典礼、婚仪、葬礼等。
现代文豪梁实秋先生在其《秋室杂文·谈礼》中说:“礼是一套法则,可能有官方制定的成分在内,亦可能有世代沿袭的成分在内,在基本精神上还是约定俗成的性质,行之既久,便成为大家公认的一套规则。”
日本也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松平靖彦在其《正确的礼仪》一书中认为:“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持社会正常秩序所需要的一种生活规范……礼仪本身包含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予遵守的道德和公德,人们只有不拘泥于表面的形式,真正使自己具备这种应有的道德观念,正确的礼仪才得以确立。”这是从礼仪和道德的相互关系上来揭示礼仪的本质。
从古今中外对于礼仪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礼仪,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礼仪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结果,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文明文化水平发达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在礼的系统中,礼仪是有形的,存在于人际交往的一切活动中,其基本形态既受着礼的基本原则的制约,也受着物质水平、历史传统、文化心态、民族习俗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礼仪是文明的象征、道德的范畴。“礼”是规矩,是天地自然之道,又是德,也是治国之法规、律条。“仪”是矩,是准则,也是治国和做人的尺度。人类社会要发展,要推进,就必须弘扬、推行礼仪。没有礼仪的地方,是没有文化的地方,不懂礼仪的人,是不文明的人,也是没有道德的人。所以,礼仪的推行是极为重要的。因为礼仪是人类文明、道德的体现。礼仪应当是一切美德的承载者、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结合者。礼仪,其实就是道德的规范。
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由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行为表情、服饰器物构成。一般地说,任何重大典礼活动都需要同时具备这三个要素才能完成。
礼仪准则或规范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在社会实践中,礼仪往往首先表现为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习惯,然后才逐渐上升为大家认可的准则或规范。
礼仪的上述涵义主要表达了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礼仪表现为一定的章法。所谓“入乡随俗,入境问禁”,就是说你要进入某一地域,你就要对那里的人的习俗和行为规范有所了解,并按照这样的习俗和规范去行动,这才是有礼的。礼仪与胡作非为是水火不相容的。
第二,礼仪准则或规范是由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在社会实践中,礼仪往往首先表现为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习惯,然后才逐渐上升为大家认可的,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来准确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并成为人们有章可循、可以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第三,讲究礼仪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交往中对各方的互相尊重,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及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自己才会被他人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只有在这种互相尊重的过程中,才会逐步建立起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遵守礼仪是人获得自由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现代礼仪通过规范人们的每一个行为举止来强调人的尊严,强调人与人之间建设性的互助合作,强调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边界,强调职业伦理对职业行为的规范,强调人应该热爱而不是憎恨这个世界。它让人远离邪恶、低俗,引导人的精神迈向更高境界。
总之,现代礼仪是人们用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促进了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现代交际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二、礼仪的原则
在日常生活之中,学习、应用礼仪有必要在宏观上掌握一些具有普遍性、共同性、指导性的礼仪规律。这些礼仪规律,即礼仪的原则,掌握这些原则,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礼仪、运用礼仪。
第一,遵守的原则在交际应酬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礼仪,不仅要学习、了解,更重要的是学了就要用,要将其付诸社交实践。任何人,不论身份贵贱、职位高低、财富多寡,都有自觉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否则,就会受到公众的指责,交际就难以成功,这就是遵守的原则。没有这一条,就谈不上礼仪的应用、推广。
第二,自律的原则从总体上来看,礼仪规范由对待自己的要求与对待他人的做法两大部分构成。对待自己的要求,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这就是所谓自律的原则。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是没有对自己的首先要求,人前人后不一样,只求律人,不求律己,不讲慎独与克己,遵守礼仪就无从谈起。
第三,敬人的原则孔子曾经对礼仪的核心思想有过高度的概括,他说:“礼者,敬人也。”所谓敬人的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与交往对象既要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和睦共处,更要将对交往对象的重视、恭敬、友好放在第一位。在礼仪的两大构成部分中,有关对待他人的做法这一部分,比对待自己的要求更为重要,这一部分实际上是礼仪的重点与核心。而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之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不失敬人之意,哪怕具体做法一时失当,也不能算是失礼。
第四,宽容的原则宽容的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在人际交往中,要允许其他人有个人行动和独立进行自我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己、不同于众的行为要耐心容忍,不必要求其他人处处效法自身,与自己完全保持一致,实际上也是尊重对方的一个重要表现。
第五,平等的原则在具体运用礼仪时,允许因人而宜,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但是,与此同时必须强调:在礼仪的核心点,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这一点上,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彼此之间在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职业、身份、地位、财富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就厚此薄彼,区别对待,给予不同待遇。这便是社交礼仪中平等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六,从俗的原则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实际上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局面。对这一客观现实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自高自大,唯我独尊,以我划线,轻易否定其他人不同于己的做法。必要之时,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指手画脚,随意批评,否定其他人的习惯性做法。遵守从俗原则的这些规定,会使礼仪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更加有助于人际交往。
第七,真诚的原则礼仪上所讲的真诚的原则,就是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时,务必待人以诚,诚心诚意,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如此,自己在运用礼仪时所表达的对交往对象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所理解,所接受。与此相反,倘若仅把运用礼仪作为一种道具和伪装,在具体操作礼仪规范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或是当时一个样,事后一个样,有求于人时一个样,被人所求时另外一个样,则有悖礼仪的基本宗旨。将礼仪等同于“厚黑学”,肯定是行不通的。
第八,适度的原则适度的原则的含义,是要求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合乎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这是因为凡事过犹不及,运用礼仪时,假如作得过了头,或者做得不到位,都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律、敬人之意。当然,运用礼仪要真正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只有勤学多练、积极实践,此外别无他途。
三、礼仪的特征
与其他学科相比,礼仪具有一些自身独具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规范性、限定性、可操作性、传承性、变动性等五个方面。
第一,规范性。礼仪,指的就是人们在交际场合待人接物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性,不仅约束着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的言谈话语、行为举止,使之合乎礼仪;而且也是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必须采用的一种“通用语言”,是衡量他人、判断自己是否自律、敬人的一种尺度。
总之,礼仪是约定俗成的一种自尊、敬人的惯用形式。因此,任何人要想在交际场合表现得合乎礼仪,彬彬有礼,都必须对礼仪无条件地加以遵守。另起炉灶、自搞一套,或是只遵守适应自己的部分,而不遵守不适应自己的部分,都难以被交往对象所接受、理解。
第二,限定性。礼仪,顾名思义,主要适用于交际场合,适用于普通情况下一般的人际交往与应酬。在这个特定范围之内,礼仪肯定行之有效。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范围,礼仪则未必适用。这就是礼仪的限定性特点。理解了这一特点,就不会把礼仪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就不会在非交际场合拿礼仪去以不变应万变。必须明确,当所处场合不同,所具有的身份不同时,所要应用的礼仪往往会因此而各有不同,有时甚至还会有很大差异。这一点是不容忽略的。一般而论,适合应用礼仪的,主要是初次交往、因公交往、对外交往这三种交际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