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社交礼仪
社交,是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活动,社会交往是连接人类活动的纽带。社交包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信息交往三大部分,因此,社交范畴极广泛,内容极丰富。社会越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多,社交活动越活跃。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是开放性,开放性的社会需人与人之间开放式的社交。
一、介绍礼仪
介绍是社交的基础,是彼此不熟悉的人们交往的起点。通过介绍能帮助人们扩大社交范围,加快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沟通情感。介绍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产生亲切感。介绍有很多种形式,一般可分为正式介绍和非正式介绍,自我介绍和他人介绍,集体介绍和个别介绍,要点介绍和一般介绍,商业介绍、社交介绍及家庭成员介绍。
(一)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推荐。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交往,大多数情况是从自我介绍开始的。自我介绍是打开社会交往大门的一把钥匙,不仅让人了解你,与你交友,还能让你有用武之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自我介绍成功的话,可使你在社交活动中一路顺风。
因此学会自我介绍,是走向社会、成就事业的一门必修课。
1.自我介绍的种类自我介绍的内容,指的是自我介绍时所表述的主体部分,即在自我介绍时表述的具体形式。由于自我介绍的时机不同,其表达方法也就有所不同。一般情况,自我介绍可分为以下几种。
(1)应酬式的自我介绍:适合于一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场合,如旅途中、宴会厅里、舞场、通电话时。它的对象,主要是进行一般接触的交往对象。应酬式的自我介绍内容最简洁,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项即可,如“您好,我叫某某。”或干脆“我是某某。”
(2)工作式的自我介绍:有时也叫公务式的自我介绍,适用于工作之中。它是以工作为中心自我介绍的,是因工作而交际,因工作而交友。工作式的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本人姓名、供职的单位及部门、担负的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三项,又叫工作式自我介绍内容的三要素,通常缺一不可。
(3)交流式的自我介绍:也叫社交式自我介绍或沟通式自我介绍,是一种刻意寻求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希望对方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与自己建立联系的自我介绍,适用于在社交活动中。一般介绍自己的姓名、工作经历、籍贯、学历、兴趣以及与交往对象某些熟人的关系等。如“我叫某某,现在是某厂的办公室主任,我与您先生是大学同学。”
(4)礼仪式的自我介绍:是一种表示对交往对象友好、敬意的自我介绍。适用于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正规场合。其内容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项,还可适当加一些谦辞、敬语,以示自己尊敬交往对象。如“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某某,是某公司的总经理。现在,由我代表本公司热烈欢迎各位光临我公司成立三周年庆典,谢谢大家的支持。”
(5)问答式的自我介绍:讲究问什么答什么,有问必答。应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在普通性交际应酬场合,有时也可适用。如问:“这位先生,您好,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您?”答:“您好!我叫某某。”
2.自我介绍的尺度要使自我介绍恰到好处、不失分寸,必须重视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
(1)注意时间:一是进行自我介绍时力求简洁,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宜,如无特殊情况最好不长于1分钟。为了节省时间,在做自我介绍的同时还可利用名片等加以辅助。二是自我介绍要在适当的时间进行。进行自我介绍的适当时间,是指对方有兴趣、有空闲、情绪好、干扰少、有要求时。如对方工作忙、干扰大、心情坏、无要求、用餐或忙于私人交往时,不便进行自我介绍。
(2)讲究态度:进行自我介绍时,态度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落落大方、笑容可掬。
在做自我介绍时,要充满信心和勇气,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心怀怯意、发挥失常,而要敢于正视对方的双眼,显得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尽量做到自我放松,努力使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
在自我介绍过程中,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要力戒语气生硬冷漠、语速过快或过慢、语音含糊不清,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3)力求真实:进行自我介绍时所表示的各项内容,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也没有必要过分谦虚,一味贬低自己去讨好别人。更不要自吹自擂、夸大其词。
(二)介绍他人
在社会交往中,有时需要他人介绍自己,自己充当被介绍人;有时则需要为别人做介绍,自己充当介绍人。
1.了解介绍者决定为他人做介绍时,要审时度势,熟悉双方情况。可能的话在为他人做介绍之前,先征求一下双方的意见,以免为原本相识或者关系不好者去做介绍。通常具有下列身份者,可做介绍中的介绍者:①社交活动的东道主;②社交场合的长者;③家庭性聚会的女主人;④公务交往中的专职人员,如公关人员、礼宾人员、文秘人员、办公室人员、接待人员;⑤正式活动中的地位、身份较高者或主要负责人员;⑥熟悉被介绍双方者;⑦应被介绍者一方或双方要求者;⑧在交际应酬中,被指定的介绍者。
2.掌握介绍的顺序在介绍他人时,谁先谁后,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礼仪问题。根据规范,必须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规则,即在为他人介绍前,先要确定双方地位的尊卑,然后先介绍位卑者,后介绍位尊者,可使尊者先了解卑者的情况。
为他人做介绍时的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介绍年长者与年幼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②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③介绍老师与学生认识时,应先介绍学生,后介绍老师;④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⑤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⑥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⑦介绍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至者;⑧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应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⑨介绍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认识时,应先介绍职位、身份低者,后介绍职位、身份高者。
3.掌握介绍的形式由于实际需要的不同,为他人做介绍时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有以下六种形式。
(1)标准式:适用于正式场合,内容以双方的姓名、单位、职务等为主。例如:“我来给两位引见一下。这位是某公司营销部经理某小姐,这位是某集团总经理某先生。”
(2)简介式: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内容只有双方姓名一项,甚至只提到双方姓氏为止。
接下来,就由被介绍者见机行事。例如:“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某总,这位是某董,你们认识一下吧。”
(3)强调式:适用于各种交际场合,其内容除被介绍者的姓名外,往往还会刻意强调一下其中一位被介绍者与介绍者之间的特殊关系,以便引起另一位被介绍者的重视。例如:“这位是小儿某某,这位是某公司的经理某先生,请某经理多多关照。”
(4)引见式: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场合,介绍者所有做的,是将被介绍者双方引到一起即可。
如“两位认识一下吧!其实,大家都是校友,只是以前不在一个班级,请你们自报家门吧。”
(5)推荐式:适用于比较正规的场合,介绍者是经过精心准备而来的,目的就将某人举荐给某人,介绍时,通常会对前者的优点加以重点介绍。如:“这位是王某先生,这位是我们公司的张某总经理。王先生是一位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他还是经济学博士。张总,我想您一定喜欢结识他吧!”
(6)礼仪式:适用于正式场合,是一种最为正规的他人介绍。与标准式略同,只是语气、表达、称呼上都更为礼貌、谦恭。如:“王小姐,您好!请允许我把某公司的执行总裁李某先生介绍给你。李先生,这位是某集团的公关部经理王某小姐。”
二、称呼礼仪
1.在工作中,为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人们常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只称职务:如“董事长”“总经理”等。
(2)职务前加姓氏:如“王总经理”“张主任”等。
(3)职务前加上姓名:适用于极为正式的场合,如“某市长”等。
2.在工作中,按行业称呼,具体分为两种情形。
(1)称呼职业:直接以职业作为称呼。如教员称“老师”,教练员称“教练”,会计师称“会计”,医师称为“医生”或“大夫”等。在一般情况下,在此类称呼前,均可加上姓氏,如“吴老师”“王教练”“张会计”“孙医生”“李大夫”等。
(2)称呼“小姐”“女士”“先生”:在商界、服务业从业人员中,这种称呼较多。其中,真正的“小姐”“女士”的区别在于:未婚者称“小姐”,已婚者称“女士”。通常,这类称呼前可加姓氏或姓名。
三、握手礼仪
握手是社会交往中很常用的一种礼节,无论是久别重逢、邂逅相遇、离别、祝贺、慰问,还是日常交往,人们都要行握手礼。握手,是现代社交中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礼节。
1.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在正式场合,行握手礼时最为重要的是握手的双方应当由谁先伸出手来握手,以下礼仪规范供大家参考。
(1)一般情况的规定:具体而言,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大体包括如下几种。
①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先伸出手来。②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先伸出手来。③老师与学生握手,应由老师先伸出手来。④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先伸出手来。⑤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先伸出手来。⑥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至者先伸出手来。⑦上级与下级握手,应由上级先伸出手来。⑧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先伸出手来。
(2)特殊情况的规定:①一个人需要与多人握手,应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后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先职位、身份高者后职务、身份低者。②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要取决于职位、身份;在社交、休闲场合,主要取决于年纪、性别、婚否。③在接待来访者时,应由主人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在客人告辞时,应由客人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欢迎”,后者则表示“再见”。
2.握手的方式握手的标准方式,是行礼时行至距离握手对象约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应用力适度,上下稍许晃动三四次,随后松开手,恢复原状。
具体来说,握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神态:①与人握手时,应神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含笑意,目视对方双眼,并且口道问候。②不要迟迟不握他人早已伸出的手,或是一边握手一边东张西望,或忙于跟其他人打招呼。
(2)姿势:①向他人行握手礼时,应起身站立。②握手时,双方彼此间的最佳距离为1米左右,握手时双方均应主动向对方靠拢。双方距离过大,显得像是一方冷落另一方;双方距离过小,手臂难以伸直,也不太雅观。最好的做法是双方将要相握的手各向侧下方伸出,伸直相握后形成一个直角。
(3)手位:①单手相握:用右手与人单手相握,是最常用的握手方式。手掌垂直于地面称为“平等式握手”,表示自己不卑不亢;掌心向上,表示自己谦虚、谨慎,这一方式叫做“友善式握手”;掌心向下,表示自己感觉甚佳,自高自大,这一方式叫做“控制式握手”。②双手相握:有时称“手套式握手”,即用右手握住对方右手后,再以左手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背。这种方式,适用于亲朋好友之间,以表达自己的深厚情谊,不适用于初识者或异性,否则会被误解为讨好或失态。
(4)力度:为了向交往对象表示热情友好,握手时,应当稍许用力为宜。与亲朋好友握手时,所用的力度可以稍大一些。在与异性以及初识者握手时,千万不可用力过猛。总之,与人握手,不可不用力,也不可拼命用力。前者会使对方感到缺乏热忱与朝气,后者会使对方感到有示威、挑衅之嫌。
(5)时间:与他人握手的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握手的全部时间应在3秒钟内,握上一两下即可。
3.握手的禁忌握手是交际中最常见的礼仪,因此握手一定要做到合乎规范,并且避免以下禁忌:
(1)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
(2)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应当依次而行。
(3)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被允许,而男士在握手时不能戴手套。
(4)除眼部有缺陷者外,不允许握手时戴着墨镜。
(5)握手时不要将一只手插在口袋里。
(6)握手时,另外一只手不要依旧拿着东西不肯放下。
(7)握手时不要面无表情一言不发,无视对方的存在,只是为了应付。
(8)握手时不要长篇大论,点头哈腰,滥用热情,显示过分客套。过分客套不会令对方受宠若惊,而只会让对方不自在、不舒服。
(9)握手时不要只递给对方一截冷冰冰的手指尖,这种握手方式叫做“死鱼式握手”,被公认是失礼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