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9177000000005

第5章 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1)

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

放开心胸,得饶人处且饶人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思,事乃济。

——李叔同《格言别录》

做人做事德为先,有才无德之人永远成不了大气候。“德”是个老话题,而李叔同又从另一个角度给了“德”一个全新的注释:必有容,德乃大。

一个人有多大的雅量去容人、恕人,直接反应出他的德性。

古人云:“恕,就是用自己的心去推度别人的心。自己不想做的,不要求别人去做;讨厌别人的毛病,就把自己的毛病去掉;希望别人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这就是恕。”

李叔同常说农夫锄草,是要除去对庄稼有害的东西;贤能的人,修养自己,是要除去对道德有害的东西;思考对道德没有好处的事情,这是言语中的糟粕;做对道德没有好处的事情,是行为上的糟粕;思想合乎道德,智力就是上等的;说话合乎道德,语言就值得学习;做事合乎道德,行为就值得模仿。射箭射不好,却想教人,没有人跟他学;品行不端,却想谈论人,没有人听。千里马只有伯乐认识,并不防害它是千里马。品行也是一样,只有贤良的人了解,不妨碍他是杰出的人才。

古人说“有容德乃大”,又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容大度、不计人过确实是人在实际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素质。一个人若以敌视的眼光看世界,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他不能有真正的伙伴和朋友,使自己陷入孤独与无助之中。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则会讨人喜欢,易于被人接纳,形成一种人格魅力,从而更容易成功。

武力可以使人屈服,却难以使人心服。所以,高明的御人法,就是与人为善,容人之过,这样最终得大益者,还是自己。

有人曾当着李叔同的面诬蔑佛法是唬弄人的封建迷信,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谁能受得了他人这样诽谤自己的信仰?若换作你我必会作出一番过激的行为以示报复。可李叔同的反应却是一笑了之,和蔼如初。就在那经典的“李叔同式”的微笑中,所有的抵毁和猜忌都顷刻间崩塌。后来,那个诬蔑佛法的人竟成了李叔同的座下弟人。何为德?何为容?这就是最有力的注解!

想想李叔同的作为,再想想我们自己。有多少回我们为了一件无关痛庠的过失而和朋友、同事翻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不仅是给别人机会,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以此足以证明,在人生的道路上,宽恕是消除各种矛盾纠纷的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唯有像大海一样,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一切、承载一切、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断地宽恕,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收获一段亮丽的人生。

以宽处事,以厚处人

处难处之事宜宽,处难处之人宜厚,处至急之事宜缓。

——李叔同《格言别录》

生命的长度已是定数,无法更改,所以好多人都在苦苦寻觅增加生命宽度和厚度的良方。其实这很简单,只要以宽厚之心做人处世,你自会发现生活的天地无限宽广,生命的宽度和厚度随之增加。

李叔同的一生走过了64年春秋,比他长寿的人大有人在,可是论生命的质量,论生命的宽和厚,又有几人能比?其中的秘密就在于李叔同一生的宽厚之心。

早年的李叔同依仗丰沛的家资开粥场结善缘,后入佛门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都是宽厚之心使然。

老子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什么叫“处其厚”?“处其厚”者,处身于敦朴。老子说的是,在人际关系中,大丈夫要处处敦厚,而不要浅薄。

中华民族向来重视胸襟开阔、雍容大度的优良传统。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事业上建功立业、取得成就的,绝非是那些胸襟狭窄、小肚鸡肠、谨小慎微的人,而是那些襟怀坦荡、宽宏大量、豁达大度者。只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胸怀,就能做到豁达大度;把一切都看作“没什么”,才能在慌乱时从容自如;忧愁时,增添几许欢乐;艰难时,顽强拼搏;得意时,言行如常;胜利时,不醉不昏,有新的突破。只有如此放得开的人,才是豁达大度的人。而那些事事工于心计、器量狭小,处处流露出小家子气的人,不但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也不会体验到任何属于自己的满足和快乐。

1913年,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职教授美术和音乐。在课余他就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不要对别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总是纠缠不休,结果弄得大家都不愉快。其实对于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我们没有必要去纠正它,放过去也无伤大雅。因为这样做不仅是为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人事纠纷,而且也顾及了别人的名誉,不致给别人带来无谓的烦恼。同时还体现了你做人有大的胸怀和度量。

有一次一个学生发现了教科书上一处因编排失误而导致的语法偏差,并对此大加斥责,说什么误人子弟、不负责等等。而这本教科书恰是李叔同亲手制作的,在当时条件之下,编排上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李叔同完全可以,也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但他没有因此就说学生在无理取闹,反而在事后对那个挑错的学生表扬了一番。

这虽是一件小事,但给学生们和后人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李叔同的人格魅力,通过这件事,足可见一斑。

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解和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遇事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不要在意对方过激的态度或言辞,而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做到以宽处事,以厚处人。

要知道,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尽善尽美、尽如人意,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认识到大多数人都是友好善意的,这会使自己以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谁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过火的行为,而在别人犯错时又能予以谅解,这正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做定会使你处处受益。

尔等只要学吃亏

朴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李叔同《格言别录》

李叔同出家后,曾有一篇著名的演讲稿《改过实验谈》,其中有一段的名字就叫“吃亏”。李叔同说道: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是君子还是小人,通过肯不肯吃亏便可一见分晓,多么发人深省的金玉良言。

“吃亏是福”,是我们中华民族积淀了几千年的处世箴言,多少成大事者依据这一处世哲学,游刃有余地在复杂的官场和人事纠纷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话虽简单,可其中的含金量足可抵得过千言万语。

欲做大事之人必须了解人性,尊重人性。自己不愿吃亏,就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用甜言蜜语来维持,只有真实的付出,最能让人感觉到真诚。

春秋时期,郑国的名臣子产在小时候就有过人的器量。他和人玩耍,明明是自己赢了,但他却故意认输,结果人们都喜欢他。

长大做官之后,子产总把好处让人,吃亏的事也从不对人说。同僚都认为他好交往,很少有人反对他。

子产当了相国之后,还是喜欢把朝廷的赏赐分给众人,他的一位朋友就此说:“你现在没有求助别人的地方,别人只会求你,你为什么还要讨好自己的下属呢?下属应该孝敬你才是啊!”

子产说:“没有众人的拥护,我的相国之位就不能安稳,那么我哪里会得到朝廷的赏赐呢?若能让众人同心,我就要用行动来表示我的无私了。”

当时,朝廷有许多暴政扰民,老百姓对朝廷多有怨恨。子产建议废除暴政,他说:“国家如果不为百姓设想,只会盘剥取利,那么百姓就视国家为仇人了,这样的国家是不会兴旺发达的。给百姓一些好处,好比放水养鱼一样,国家看似暂时无利,但实际上大利还在后边,并不会真正吃亏的。”

子产制定了许多惠民措施,又让百姓畅所欲言,不加禁止,郑国渐渐安定了。

郑国大族公孙氏在郑国很有影响,为了安抚他们,子产就格外照顾他们,一次竟把一座城邑作为对他们的奖赏。子产的下属太叔表示反对,说:“让国家吃亏而讨公孙氏的欢心,天下人会认为你出卖国家,你愿意背上这样的罪名吗?”

子产说:“每个人都有他的欲望,只要满足了他的欲望,就可以役使他了。公孙氏在郑国举足轻重,如果他们怀有二心,国家的损失会更大。我这样做可促使他们为国效力,对国家并无损害。”

郑国在子产的治理下,日益走向强盛,达到了大治的局面。

子产为了长远利益,甘愿吃亏,是他成功的秘诀。他的这一处事法宝使所有人都不战而降,发挥了巨大威力。

人们不愿吃亏的心理,对成功有着强大的阻力,这是许多人认识不到的。实际上,成功应该是双赢的产物,而绝不是损人利己的结果。

吃亏不是愚钝不开,而是一种成功的素质。像李叔同那样懂得吃亏的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会成为人所共仰的成功人士。

安东尼·罗宾谈起华人首富李嘉诚时说:“他有很多的哲学我非常喜欢。有一次,有人问李泽楷,他父亲教了他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李泽楷说赚钱的方法他父亲什么也没有教,只教了他做人处世的道理。李嘉诚这样跟李泽楷说,假如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他让别人多赚二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李嘉诚合作会赚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六分,但现在多了一百个人,他现在多拿多少分?假如拿八分的话,一百个会变成五个,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在台湾有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他从一万变成了一百亿台币的资产。他是怎么创业成功的?他在别家做总经理的时候,对老板说,假如他成功的话,他希望他也成功。他给老板看一则报道,这则报道就是报道李嘉诚,然后在上面写着:“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同一套李嘉诚哲学,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之后他也从一个小员工成为价值二十五亿元人民币的董事长了。

所以,罗宾和任何人合作,一定用这样的思考模式,因此他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他说:“有一个经纪人,他有买房子还贷款的压力。为了帮他付清贷款,我给他额外的提成。我的另一个合伙人,他也有很多合伙人,他什么都不懂,我还得教,结果我和他对开分。为了帮助他消除生活压力,我愿意多牺牲二十个点”。

做大事须以吃亏为前提,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也处处需要吃亏。

在生活中,人们对处处抢先占小便宜的人一般没有什么好感,这样,他从做人上来说就吃了大亏。因为他已经处处抢先了,他从来不等别人想到他而总是主动跳出来为自己谋每一点他看在眼里的利益,那么他周围的人就再也不会主动为他着想了,反而要处处对他设防,那么,他岂不是吃了大亏?

而且,爱占小便宜的人,心情经常会处于比较恶劣的状态,因为他很爱占小便宜,日久天长,便宜不会总让你占尽,他就会觉得自己总在吃亏,心中就会积存不满和愤怒,这对自己也会是很大的伤害。再有,太计较小利的人绝不会有什么出息,因为,他的眼光都集中到收集和占有眼前的每一点微小的利益上,它势必影响他向远处看向高处看,去获取大的成功和利益。

所以生活中很多时候,吃点小亏对他自己的利益其实不会有什么损失。人心是一杆秤,如果他能使自己做到不斤斤计较,对别人不过分苛求,待人宽厚,他周围的人就会信赖他、尊重他,他就会有一个宽松而和谐的生活氛围,他就会时时有很开心的感觉。这大概就是李叔同那种“尔等只要学吃亏”的精神的真谛。

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谦让之风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李叔同《格言别录》

有一次,皈依佛门后已是弘一大师的李叔同生病期间,有一位在俗时的好友雪中送炭带来12粒时下紧缺的奎宁丸,在他把药送到李叔同下榻的温陵院时,没想到李叔同只肯收下稍带的部分普通药品,唯独不收奎宁丸,他说:“奎宁丸目下是很稀罕的,我的病不是很重,还是转施他人为宜。”最后,在这位朋友的坚持下,李叔同只收下了6粒。可是6天后,李叔同又把这6粒奎宁丸让给了承天寺里的一个患病的和尚。

这就是李叔同的谦让之风,苦海无边,他把福音都让给了别人。

“让”是我们从小最早接触到的品德修养。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上就有这样几句: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有几个人不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

让我们重温这段往事,再回味一下那久违的感动。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鲁国曲阜人,相传是孔子的第20世子孙。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兄弟几个正在院子里玩,父亲从街上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些梨子。这些梨子圆溜溜、黄澄澄,让人看了就想吃。

哥哥让四岁的孔融先挑。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没挑好的,也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他的父亲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啊!于是他问孔融:

“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听了更是高兴,可他还想考考儿子,于是又问:“你还有个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