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9月,这是弘一大师生命中最后的一个月。可他仍然在为弘法作着最后的努力。
9月1日,弘一大师在温陵养老院假过化亭为戒坛,教演出家剃度仪式,为广翰、道祥两沙弥证明传受沙弥戒。9月24日、25日,又讲《八大人觉经》《净土法要》。弘一大师在讲经的时候,精神虽然兴奋,但是他的声音语气已微带黯然神伤之意。到了10月2日,大师为转道、转逢二老写大柱联,又为晋江中学学生书写中堂百余幅。这之后,大师身体遂觉得不适,发热,饭也吃得很少了。
弘一大师其实已真正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在这之前,他开始向教内外的友人作种种最后的告别。
他给弟子龚天发写信,作最后的遗训:“窃谓居士曾不邪淫、不饮酒戒,今后当尽力护持。若犯此戒,非余之弟子也。余将西归矣,书此以为最后之训。”
这时王梦惺汇寄旅费,请大师赴永春弘法,弘一大师回书曰:“朽人老态日增,精神恍惚,未能往尊邑弘法,至用歉然……不久闭门净养,谢绝缘务,诵经念佛,冀早生极乐耳。承寄旅费,已无所需,附以寄返,乞改作他用。”
弘一大师将前述遗嘱写好之后,把它交给了随侍在侧的弟子妙莲法师,嘱咐他将来填上日期后分寄夏丏尊和刘质平两位。
对于自己的后事,弘一大师也写了一纸嘱咐:“余于未命终前,临命终时,既命终后,皆托妙莲师一人负责。他人无论何人,不得干预。”
弘一大师病重以后,拒绝医疗探问,一心念佛。他告诉妙莲法师:
“你在为我助念时,看到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恋人间,或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
接着,弘一大师又用一种平静的口吻说:
“当我呼吸停止时,要待热度散尽,再送去火化,身上就穿这破旧的短衣,因为我福气不够。身体停龛时,要用四只小碗填龛四脚,再盛满水,以免蚂蚁爬上来,这样也可在焚化时免得损伤蚂蚁。”
对于这些嘱咐,妙莲强忍着热泪一一答应。
10月10日下午,弘一大师用颤抖的双唇说:
“妙莲,研些墨,我想写几个字……”
妙莲把墨备妥,轻轻地将大师扶下床。大师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庄严地写下了四个大字:“悲欣交集。”
这是弘一大师一生最后的遗墨。
写完这些字后,大师再不做别的事情,只管念佛。
10月13日晚7时45分,大师呼吸急促,8时正,妙莲法师贴近大师慈祥的脸庞,知道大师已往生西方。
弘一大师没有痛苦,平静而安详地斜卧在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的板床上,他的眼角沁出晶莹的泪花。
李叔同最后的时光是这样的平静,弥留之际的“悲欣交集”四个字就把生死之事看得清清澈澈。此等大智大悲真不愧为大师。而我等凡夫俗子是否能从中了悟一二?
生与死对于个体而言,其实只是一个符号。生有何哀?死有何惧。对于那些参透生死的人来说,死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北宋大将军曹翰率部下渡过长江,进入圆通寺,禅僧们惊恐奔逃,而缘德禅师却跟往常一般平静地坐着,曹翰走到禅师跟前,禅师不站立不拜揖。曹翰大怒,呵斥道:“长老没听说过杀人不眨眼的将军吗?”禅师看了他很久,回答说:“你哪里知道有不怕死的和尚呢?”曹翰极为惊奇,对禅师产生了敬意,问:“禅僧们为什么走散了呢?”禅师回答:“敲起鼓来自会集合。”曹翰让手下去击鼓,并无禅僧到来。曹翰问:“为什么不来?”禅师答:“因为你有杀人之心。”说着自己起身击鼓,禅僧们就来集合了。曹翰向禅师礼拜,请教取胜的策略,禅师从容答道:“这不是禅僧所了解的事。”
缘德禅师不惧生死,从心理上击败了大将军曹翰,使圆通寺化险为夷。这种良好的心态是禅师智慧的表现,是在长期的修炼过程中养成的。人生一世,什么情况都会遇到,天灾人祸时时难免,只有炼就不惧生死的良好心态,才能镇定自若,冷静处理,走出险境。即使走不出去,也会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再现大丈夫气概,使后人代代敬仰,奉为楷模。
禅宗经典《正法眼藏》对人生的提示是:生即生,灭即灭,正视这轮回往复,均属自然。不怨天,不尤人。
我们在翻阅禅宗语录时,最使我们震惊的莫过于禅师在死亡之前的那种宁静旷达了。用“视死如归”一词语来形容禅师对待死亡的态度,是绝对没有一丝夸张意味的。唐代法常禅师是这样告别人世的:有一天,法常禅师对弟子们说:“将要来临的不可抑制,已经失去的无法追回。”弟子们大概感觉到了什么,不知说什么好。静默之间,忽然传来老鼠的吱吱叫声。禅师说:“就是这个,并非其他。你们各位,善自保重,吾今逝矣。”说完就去世了。再有,以烧佛像取暖而闻名禅林的天然禅师是这样逝世的:长庆四年六月,禅师对弟子们说:“准备热水洗浴,我就要出发啦。”洗完澡,禅师戴上笠帽,穿上鞋子,操起拄杖,从床上下来,脚还没着地,就去世了。
类似的记载在禅宗语录和传记中屡见不鲜,更不是后人写作时的美饰和杜撰。得道禅师在死之前丝毫没有惊怕和恐惧,没有因留恋人生而引起的痛苦和不安,没有因世事牵累而造成的遗恨和困惑,而是通达从容,不失诙谐,保持了禅的风格、禅的精神的连贯和一致。禅师们对待死亡有此共识,出于多方面的宗教和人生涵养,其中有一条,那就是清楚地认识了自我在自然界中的适当位置,反映了禅对生命流程,对生死规律的深度认同。
生死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他可以躲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碌碌无为度过一生;也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尽力地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为自己的一生留下一些有价值的、值得回忆的东西。当然,这得需要与命运作斗争的勇气和心胸。有时候,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未能使希望实现,这时,我们也不要气馁,而要正视现实,查找根源,尽己所能,历炼心志,为以后能迎头赶上打下良好基础。
《正法眼藏》告诫世人:在无常到来之际,国王、大臣、亲属、仆人、妻子、珍宝,一切都是空的,只能一个人孤独地奔赴黄泉。
的确,在死亡面前,国王、大臣、亲属、仆人、妻子等,无论是高贵还是卑贱,无论是富有还是贫困,都是无计可施的。受到这种人生无常的哲学思想熏陶之后,人们就会理解心平气和是悟道的表现,也就能够平心应物地生活下去。
良宽禅师这样写道:“病就让它病好了,死就让它死吧!”可见,再没有比良宽禅师更心平气和的人啦!连李叔同还要“悲欣交集”一番,而这位良宽禅师竟只剩下“欣”了,此等胸怀真是古今罕见。人生是不可预测的,世事无常,不知在什么时候人的生命就要中止了,谁都逃不脱,谁都躲不掉,既是这样,何不放下一颗心,坦然面对?当然,正视死亡并不是为了什么也不做,等待死亡。相反,了解死是为了更好地活。明白了死不可避免,生命如此脆弱,我们就应当用虔敬的、感激的、清醒的态度和最大的热情、最大的勇气,去过好生命的每时每刻。人生如呼吸一瞬间。如果我们现在不用自己的脚走路,什么时候用自己的脚走路?如果我们现在不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什么时候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如果我们现在不说自己想说的话,什么时候才说自己想说的话呢?如果我们现在不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世界,什么时候我们再去感知世界?如果我们现在不过自己真正的生活而跟着别人、跟着习俗、跟着舆论跑,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去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呢?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不应当成为我们厌弃人生的理由,相反它激发我们用这样一种态度去生活,那就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随处做主,立处皆真!
无论是为俗为僧,李叔同一生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他从不为此贪功争名,在晚年时反而以“二一老人”之名自勉。何为“二一老人”?即: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此中淡泊超然的处世之态,足可令后辈仰慕不已。正所谓“不争名时名自来”,“一钱不值何消说”的李叔同到如今反而成了人间一道说不尽的风景。——淡泊超然的李叔同
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