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教您防治胃肠病
9173300000004

第4章 胃肠病基础知识(3)

中老年人体内的各个器官都逐渐地衰老,生理功能下降,消化系统也不例外。例如,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胃肠道内的表面黏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加之有些中老年人,年轻时过于劳累,或饮食上不注意调理,日久损伤了脾胃,加重了脾胃的虚弱。所以中老年人易患脾胃虚弱。

正确选择治疗胃病的药物

胃病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胃酸过多、胃蛋白酶分泌增多、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紊乱、胃泌素分泌增加、饮食失调、吸烟、酗酒,以及胃肠细菌异常繁衍等,使得药物成为治疗胃病的重要手段。因此,正确地选择胃药对治疗效果意义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选好胃药呢?应根据病因、病情、病位及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下面介绍一些胃药,供胃病患者酌情选用。

1.抗酸药

这类药物能中和胃酸、缓解疼痛、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溃疡愈合。为了增加疗效并减少副作用,制酸药多为复合制剂,这类药物有复方氢氧化铝、胃得乐、乐得胃、盖胃平、丽珠得乐等。它们既能中和胃酸,又可在胃肠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黏膜再生及组织愈合,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和胃酸过多的患者。一般需连服3个月才有效。也可在上腹烧灼或反酸时临时服用,可缓解症状,服药者应少吃甜食并禁吃油煎食物。

2.组胺受体阻断剂

这是一类新型药物,其原理是此类药物进入人体后与组胺竞争H2受体,从而消除组胺使胃酸增多的作用。常用的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西咪替丁,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胃炎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一般可在饭前或饭后立即服用,睡前需加服1次。由于此类药80%需经尿排出,因此严重肾病患者禁用。

3.抗胆碱能药

此类药能减少胃酸分泌,解除平滑肌和血管痉挛,改善胃的营养和延缓胃排空,有利于食物对胃酸的中和而起到止痛作用,这类药有颠茄片、阿托品、溴丙胺太林等,适用于疼痛较重者,但不宜长期服用。

4.胃黏膜保护药和改善胃动力药

胃黏膜保护药有促进溃疡痊愈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再生作用,如复方铝酸铋和胃盖宁等药对胃酸过多、胃胀气、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胃痉挛等都有治疗及缓解症状的作用。嚼碎服效果更好。胃动力药能治疗胃排空无力、食管反流、食管炎等所致的消化不良以及功能性、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等症,常用的药有多潘立酮、西沙必利(普瑞博思)等。

除以上几类药物供选择外,用药时还应做到搭配用药,如抗酸药、保护胃黏膜药和抗菌药搭配;注意坚持用药,不可短时间中途频繁换药,饭后用药和饭前用药要区别作用,抗胆碱能药不宜与作用相反的胃动力药合用,而且要因病而异不断摸索疗效,这样方可达到治疗目的。

如何选用治疗胃痛的非处方中成药

胃痛主要表现为胃脘部经常发生的疼痛,且伴有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反酸嘈杂、大便溏薄或秘结等。胃痛的病因较多,治疗胃痛的非处方中成药可供胃痛较轻者或已经诊断明确的患者辨证选用。在服用非处方药后症状不能缓解时,就应去医院检查诊治。常用治胃痛药可按下列分类选用。

1.寒邪犯胃

表现特点为突然胃痛、受寒后疼痛加重、遇暖则痛缓、恶寒、口不渴、舌苔薄白等。选用散寒止痛的非处方药温胃舒胶囊(含党参、制附子、炙黄芪、肉桂、山药、制肉苁蓉、炒白术、炒山楂、乌梅、砂仁、陈皮、补骨脂),口服每次3粒,每日2次,其他剂型有温胃舒颗粒(冲剂)。或选用香砂养胃丸(含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制半夏、制香附、炒枳实、豆蔻、厚朴、藿香、甘草),每次9克,日服2次,其他剂型还有浓缩丸、冲剂、软胶囊等。

2.饮食停滞

表现特点为胃痛常由暴饮暴食引发,胃痛胀满、嗳腐吞酸、或吐出不消化食物、吐后疼痛暂可缓解、舌苔厚腻等。可选用消食导滞的香砂平胃颗粒(含苍术、陈皮、甘草、厚朴、香附、砂仁),每服1袋(10克),每日2次;或用水丸,每次1瓶(6克),每日服1~2次。

3.肝气犯胃

表现特点为胃脘胀闷、攻撑作痛、痛连两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苔多薄白,每因精神情志因素而发作。选用疏肝理气和胃的非处方药加味左金丸(含姜炙黄连、吴茱萸、黄芩、柴胡、木香、香附、郁金、白芍、青皮、枳壳、陈皮、延胡索、当归、甘草),每次服6克(100粒),每日2次。或用气滞胃痛颗粒(含柴胡、延胡索、枳壳、香附、白芍、炙甘草),每服1袋(5克),每日3次。也可选用胃苏冲剂(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每次服1袋(15克),每日3次。

4.肝胃郁热

表现特点为胃脘灼热疼痛、痛较急迫、易怒烦躁、反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等。选用疏肝泄热和胃的六味安消散(含土木香、大黄、山柰、寒水石、诃子、碱花),口服每次1.5~3克(每袋18克),每日2~3次。

其他尚有瘀血停滞及脾胃虚寒的胃痛,临床相对较少,辨证也较复杂,不再赘述。

胃动力药的配伍禁忌

胃动力药是消化道常用药物。这类药物能增强胃肠蠕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特别是胃食管反流症、食管下端括约肌弛缓症的首选药物。但这类药物是不能与抗胆碱药、抗酸药等消化道药物合用的,属于配伍禁忌,服药时应引起注意。

多潘立酮与阿托品、溴丙胺太林合用,其药理作用正好相反,即前者促进胃肠蠕动,后者抑制蠕动,合用后徒劳无效。

抗酸药治疗溃疡要求在胃中停留时间要长,以便分散在胃黏膜表面而发挥作用,若与多潘立酮合用,由于后者增加胃肠蠕动,缩短了抗酸药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必然使其作用减弱,应避免合用。

胃动力药与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合用,由于蠕动加快,缩短了后者在胃中的停留时间,显然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也要尽量避免同时应用。

多潘立酮与乳酶生等合用影响不大,但如果与胃蛋白酶合用,由于胃蛋白酶只在酸性条件下作用最强,而使用多潘立酮增强了胃蠕动,使胃蛋白酶迅速到达肠腔,从而失去了适宜的疗效环境,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两者不宜合用。

总之,由于胃动力药影响胃排空,凡是受排空影响的药物与这类药物合用,都会使其疗效降低,服用者应注意双方之间的配伍禁忌,不要随意盲目使用。

胃病患者忌用四类药

常见胃病包括胃炎、胃溃疡等,治疗胃病除要及时服用有关治疗胃病药物外,还应注意生活、饮食等多种诱因,同时还需禁忌以下四种药物:

1.消炎镇痛药

常见的消炎镇痛药有吲哚美辛、布洛芬、吡罗昔康等。此类药常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热等疼痛性疾病。

由于它们对胃黏膜有强烈的刺激和损伤,因此胃病患者要避免应用,倘若患者必须服此类药时,要在饭后半小时或与胃黏膜保护剂一同服用,一旦出现胃部不适,应该马上停药。

2.解热镇痛药

这类药常在感冒发热时服用,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索米痛片等。这类药物虽然治疗感冒效果好,但它们对胃黏膜却有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因此有胃病患者在患感冒发热时,不应服用此类药物,应采用物理降温和服中草药治疗。

3.糖皮质激素

常见的这类药主要有泼尼松、曲安西龙、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常用它们治疗急性关节炎、过敏反应、抗免疫等。由于它们易引起胃黏膜出血、胃溃疡发生。所以,胃病患者应禁忌用此类药物。

4.抗癌药及抗生素

有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及抗癌药环磷酰胺等,可导致胃黏膜损伤,胃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必须服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以防加重胃病,出现并发症等不良反应。

慢性胃病的预防

发现胃部症状,要早诊断、早治疗,治疗胃病一定要有耐心,不可只求速效、不求彻底。

改善饮食卫生习惯,保证定时定量饮食,不可暴食偏食,禁忌烟酒糖茶。

调整心理状态,力争无私无欲,处事不卑不亢,所谓“心地无私天地宽”。

避免过度体力劳动或发力过猛,锻炼不可追求强度。

生来胃弱,特别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患者,一经感觉胃部症状,应积极与医生经常联系,必要时作定期检查。

家庭成员有胃病患者(检查为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尽量分餐,避免“筷子头上的胃病”。

慎用或不用刺激性破坏胃黏膜的药物。

吸烟也会伤害胃

烟中含有尼古丁,尼古丁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下血管收缩和痉挛,导致胃黏膜缺血、缺氧,从而起到破坏胃黏膜的作用。尼古丁还会使幽门括约肌松弛,胃运动功能失调,使胆汁及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由于胆汁中的胆酸对胃黏膜有很大的损害作用,会引起胃黏膜糜烂和出血。所以,长期吸烟的人,容易发生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溃疡病。同时,吸烟会增加胃的蠕动,促进胃酸分泌,胃酸含量的增加,亦可对胃黏膜产生损伤作用,使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发生胃炎和溃疡等病变。

研究发现,吸烟还影响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能使胃黏膜微循环血管扩张,改善胃的血液循环,对保护胃黏膜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前列腺素合成一旦减少,胃黏膜的保护因素也随着减少,这样就会给胃黏膜的修复增加困难。据统计资料表明:每日吸10支烟的人,20%~30%可患有胃炎,每日吸20支烟的人,40%可患有胃炎。

烟草中除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外,还含有相当量的氮氧化物,如假木贼尼古丁等,含有二乙胺等胺类物。这些物质在体内可以合成亚硝酸基正尼古丁和亚硝基假木贼碱。众所周知,亚硝胺类是致癌的重要物质,对许多种癌症有明显的促发作用。

加之吸烟又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力,所以吸烟是引发多种癌症的祸根,如肺癌、喉癌、前列腺癌等,对胃癌的发生也有较为明显的促发作用。据有人对国内吸烟人群的调查发现,在吸烟人群中胃癌的发生率为19.3/万,在不吸烟的人群中为4.3/万,两者相比,增高是很明显的。

影响胃肠健康的心理因素

对胃肠说来,任何心理变化,对它都有不同程度影响,胃肠可以说是人体中对心理变化最敏感的器官系统。以下几种心理状态对胃肠健康影响更大。

人到中年,在家庭和社会方面都承担较大的责任和义务,对他们心理最大的冲击是完成职责的压力。开始自感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知识和经验丰富,自愿发愤努力,希望在事业上获得更大成就,因而在工作任务上可能过重加码,完成任务的压力也就更大。他们可能起早晚睡,吃不定时,饱一餐饥一餐,来不及注意饮食卫生。从医学角度看,人到中年,各器官包括消化器官生长发育已经成熟,各种功能已健全。但中年的成熟,就意味着衰老的开始,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各种功能将逐渐衰退,因而中年以后常有上进心理的压力和器官功能衰退之间的不平衡。所以过重的体力和精神负荷,加上对正在退行的胃肠不加以保健,就会导致消化系统各种疾病的发生。中年以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可能与上述的心理压力有关。

人的衰老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但是人们常常在心理上跟不上生物学的变化。对衰老后导致的体力衰退、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性功能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所反映出的心理冲击很大,甚至皮肤脱屑所致的瘙痒感都可影响睡眠和情绪。由于衰老过程所出现的器官功能减退而造成身体不适应,还可造成某些人有较重的疑病感。如有人摸到左下腹的便秘粪块就视为患肿瘤,极大影响情绪,由于有些中老年人在心理上对生物学衰老反应相当强烈,常造成情绪不稳定,这就不可避免影响食欲和饮食卫生。衰老的心理学差异对胃肠的影响还表现在饮食方面,有的中老年人对饮食习惯、饮食量和进食过程未注意适应年龄而改变。有些人能很好地适应衰老过程,有些人则不易适应,这种不适应说到底就是生物学上已自然衰老,而心理上不接受愿衰老现实的矛盾,从而反映出来的一种消极情绪,这些人对生物学衰老,在心理上是准备不够的,有些人虽不愿意老,但心理上有准备,并采取锻炼身体等积极态度,这种态度对胃肠可起到良好影响。

社会给人们提供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从而对人们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矛盾,人们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常有不同,因此,对同一件事物,不同人可出现不同的“七情”反应,如有些中老年人喜欢安静,甚至喜欢一个人生活,而有些人则惧怕孤独。中医学认为:“七情过盛,五脏受损,喜伤心,忧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中老年人常常情绪不稳,多愁易怒,这种情绪不稳可能与脑动脉硬化或性激素失调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