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教您防治胃肠病
9173300000025

第25章 肠易激综合征(1)

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紊乱性消化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形状异常等,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肠道功能的激惹性增加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本综合征最早报道是在1820年,此后人们曾用过很多名称描述此病,如“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神经性结肠炎”、“结肠痉挛”、“易激结肠”、“黏液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结肠敏感”,至今均已废弃不用,统一命名为肠易激综合征。

根据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可归属于祖国医学腹痛、便秘、泄泻范畴。本病主要因外感六淫、内伤情志、调养不当、禀赋不足等致肝郁气滞,疏泄失职,肝气横逆犯脾,脾胃运化失健,升降失调,湿浊内生,阻滞肠道,气机不畅,传导失司而发病。病位在肠,与肝、脾(胃)、肾密切相关。脾胃虚弱是该病的病理基础。

病机变化在早期多属实证,以肝郁气滞或湿浊阻滞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肝木乘脾,脾虚失运而成虚实夹杂证,或寒湿内蕴化热而为寒热夹杂之证;病程迁延日久,累及于肾,则为脾肾两虚之证;若波及血分则可见气滞血瘀的证候。

本病从症状分当属腹痛、便秘、泄泻范畴。对此三者历代医家则有较深刻的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澄彻清冷,皆属于寒。”《伤寒论》将便秘分为阳结、阴结。《诸病源候论腹痛病诸候》指出:“腹痛者,因府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募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景岳全书泄泻》指出:“泄泻……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邪所犯……因食生冷寒滞者。”说明本病是由于正气内虚、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或七情不和损伤脾胃所致。《素问》中有“湿盛则濡泄”之说。《景岳全书泄泻》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说明脾虚湿盛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关键。《医宗必读》提出的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医学真传》有“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此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或便秘腹泻交替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很重要的理论依据。叶天士久痛入络之说,采用辛温活血通络之法,对缠绵不愈之腹痛尤为有效。

肠易激综合征如何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肠易激综合征可分为以下三型:

1.结肠运动障碍 肠易激综合征以结肠运动障碍为主的较多见,其腹痛位置模糊,多诉在中腹或下腹。由于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痉挛,患者有阵发性肠绞痛,主要位于左下腹,痛时可扪及痉挛的肠曲。高位或过长的结肠脾曲痉挛所致的疼痛,主要位于左肋缘下腋前线附近,可放射至胸骨下及左上臂,称为脾曲综合征,诊断应在排除食管裂孔疝及心绞痛以后才能做出。肠易激综合征的腹痛发作和持续时间虽不很规则,但多数在早餐后发作,提示胃结肠反射亢进,熟睡时极少见。一般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在排便、排气及灌肠通便后减轻。腹痛常伴排便次数增加、排便不畅感和腹胀,粪便可稀可干,结肠持续痉挛时,推进性蠕动减弱,则引起痛性便秘。这一情况可称为痉挛性结肠。

2.结肠分泌障碍 以结肠分泌功能障碍为主的病例少见。

患者腹痛不明显,但有经常或间歇性腹泻,粪呈糊状,含大量黏液,有时粪质很少,粪便镜检大致正常。这种类型也称黏液性腹泻。

3.混合型 上述两型的混合型,其便秘与腹泻不规则地间歇交替出现。

肠易激综合征的预防

肠易激综合征的预防要从心理、饮食、运动诸方面入手,日常要调畅情志,保持开朗、乐观的精神状态。戒除过度忧思恼怒,避免紧张。控制饮食,定时定量,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本病预防均有重要意义。

肠易激综合征经过合理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症状及阳性体征可以消失。但本病易反复,再遇到精神刺激、心情不畅、过度劳累、饮食不慎时均可复发或加重。因此在服药治疗期间要加强意志磨练,时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和体育锻炼,可减少复发。

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治疗

1.饮食调节

避免诱发因素。应选用易消化、少脂肪的食物,禁食刺激性、敏感性食物。便秘、腹胀者,可适当多吃膳食纤维丰富,但不易产气的食物,过食及零食应避免。以腹泻为主的患者,应少吃含膳食纤维的食品。

2.精神治疗

肠道症状与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应以同情和负责的态度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性质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应用镇静、抗抑郁药,如盐酸氟西汀(百忧解),以缓解其精神异常,使腹痛等不适症状得以缓解。亦可选用阿米替林、多塞平或脱甲丙咪嗪,睡眠差者可服地西泮等。

3.药物治疗

(1)钙通道阻滞剂:可用于解除胃肠痉挛。特别是胃肠道高选择性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匹维溴铵能通过消除肠平滑肌的高反应性,缓解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腹泻、便秘,特别是交替出现的腹泻和便秘症状。用法:每次50毫克,每日3次。

奥替溴铵是另一种同类药物,研究认为其能减轻患者腹痛、腹胀,提高痛阈。用法:每次40毫克,每日3次。

(2)纤维素制剂:纤维素被广泛应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辅助治疗,其中果胶、车前草、燕麦麸等可溶性纤维素能保持粪便中的水分,而植物纤维素、木质素等不可溶性纤维素可增加大便量。研究发现卵叶车前对便秘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但在改善腹痛、腹胀症状方面与安慰剂无明显差异。

(3)导泻药:便秘腹胀者导泻应当用最小剂量、最短疗程。

长期使用导泻剂容易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便秘腹胀出现紧急情况时,可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灌肠,但不宜长期使用。

(4)止泻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用思密达止泻,重者改用复方地芬诺酯。

(5)抗胆碱药:用于餐后腹痛或兼腹泻者,但有一定副作用,如口干、心悸、尿潴留、青光眼加重等。

(6)促胃肠动力药:腹胀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用西沙必利,其副作用是偶有腹痛。最近研制问世的替加色罗是一种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其对胃肠道的促动力作用比西沙必利更强。普卡必利是另一种新型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

研究发现该药能显著缩短正常志愿者结肠转运时间,但几乎不影响胃与小肠的转运,而且不影响内脏感觉,有望用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7)肠道菌群调节剂:①培菲康由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等组成,能使服用抗生素、化疗药后患者的肠内菌群保持平衡。②乐托尔其主要成分为嗜酸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阻止细菌、病毒与肠绒毛黏附。③佳士康主要为活性粪肠球菌,可耐受多种抗生素。④聚克通主要含嗜酸乳杆菌、乳酸乳杆菌、乳链球菌3种乳酸菌,对多种抗生素均有抵抗性。⑤米雅BM是一体内正常菌群,可阻止有害菌定植,纠正肠内菌群紊乱。此外,诸如双歧杆菌活菌胶囊等,亦属此类药物。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本病临床主要分为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寒湿困脾证、肠道津亏证、寒热错杂证、脾肾阳虚证、食滞胃肠证。治疗应根据邪正虚实,分别采用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祛寒、生津等治法。虚实错杂者,应当扶正与祛邪同用。

1.肝郁气滞

本证常见于病程早期及女性患者。大便秘结,欲解不能,腹胀腹痛,疼痛多为绞痛或胀痛,攻窜不定,每遇情志不舒即发作或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

方药:六磨汤加减——沉香(后下)、生大黄(后下)各6克,木香、槟榔、乌药、郁金、茯苓各12克,枳实10克,厚朴9克。腹痛明显者,可加延胡索12克,青皮9克,白芍15克,以行气止痛;肝郁化热,见口苦咽干者,可加黄芩12克,菊花15克,以清肝之热。

2.肝郁脾虚

本证常见于青年女性患者。腹痛腹泻常发生于抑郁、恼怒、情绪紧张之时,泻后痛减,疼痛多在少腹部,胸胁痞闷,胁痛肠鸣,嗳气,矢气频作,伤感易怒,喜叹息,纳食欠佳,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白术、白芍、党参各15克,佛手5克,防风、柴胡各12克,陈皮、煨木香各9克,郁金、煨葛根各10克,甘草6克。烦躁易怒者,加龙胆草5克,栀子、牡丹皮各12克,以清泄肝火;夜寐不安者,加炒枣仁、夜交藤各15克,磁石20克(先煎),以安神定志。

3.脾胃虚弱

本证常见于禀赋不足或劳倦思虑之人。饮食稍有不慎(如进食生冷、粗糙、油腻等物),即可发生排便次数增多,便质溏薄或完谷不化,并常夹杂白色黏液,脘闷不舒,或有腹部隐痛,痛而喜按,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