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家庭心理健康小顾问
9171000000016

第16章 性恋爱婚姻家庭(5)

丧偶对老年人的心理有何影响

老年本来就需要他人的安慰与关心,子女们有各自的工作,退休后同事们也很少走动,惟一能交流的老伴再先走一步,凄凉孤独可想而知。丧偶对老年人的影响巨大,可能因此造成身体和心理的重创,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会产生孤单寂寞、忧郁寡欢、性格怪异、患得患失的感觉,甚至可能会受到死亡威胁。相伴了一生的人忽然离你而去,留下一个人孤独,看到别人双双对对,进进出出,心里难受,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他人。甚至自我封闭,认为今后的生活一片灰暗,失去对生活的信念,在抑郁中度过自己的晚年。老年人丧偶后,一人独居容易形成怪异的性格。古怪的心情更使得丧偶老人无法与社会交流,从而被社会所遗忘。孤独寂寞、抑郁会使人吃不香睡不着,生活失去规律,身体抵抗力下降,病魔就会乘机而入。人老怕得病,再加上心理影响会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对于丧偶的老年人,孩子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丧偶的老年人也应该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使自己的晚年生活丰富平和。

老年家庭的空巢综合征

有些老年人的老伴已经去世,儿女在外工作,退休后只留下自己一个人独守空巢。如若老人无法重新找到生活的重心,就可能患上“空巢综合征”。所谓“家庭空巢综合征”,就是老年夫妇由于他们的子女离家或者老伴去世之后,家庭出现空巢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

“家庭空巢综合征”主要表现在情绪、意识、行为等方面。患者会感到心情抑郁、苦闷、凄凉,有些人会责备子女对自己不够好。

而在身体方面,多表现为食欲不振,不时发出感叹,愁眉不展,并会伴有睡眠障碍等。

研究表明,父母因子女离家后而产生心理失调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心理衰老。在与父母交往的所有人中,与子女的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亲情关系,一旦子女远离,父母就会产生一种被忽略的感觉。中年以后,人开始进入了心理衰老期,有些人认为自己从重要人物落魄为社会的弱者,从而很容易因为人际疏远而产生恐惧心理。大多数母亲的重要生活内容是教育和抚养自己的儿女,当子女离开后,老人的生活内容突然变得很空虚,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只有在重新找到新的角色来满足自己角色转换时,才会让“空巢”的心得到缓和。

如何防治“空巢综合征”呢?

中国的父母都比较看重对子女的教养,孩子基本上成了他们生活的重心。这样一种家庭氛围很容易让父母对孩子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抚慰,给以后的心理障碍埋下隐患。所以在子女逐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父母要重新建立一种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依恋,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做好让其“自由飞翔”的准备。

父母在照顾儿女这种角色丧失以后,要重新建立自己的角色。

儿女离家后,父母生活较以前会轻松很多,但却觉得十分难熬。因而父母要培养新爱好,积极参加一些健康的文娱活动,不断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与老年朋友多联系、多聚会、多沟通,这样可以减少对儿女的思念。总之,老人若能够重新找回“生活的支撑点”,会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空巢综合征”,甚至消除它,从而过上和谐、愉快的晚年生活。

适度性生活对老年人心理有何影响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性生活的合理性也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褪去了它神秘的面纱。性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它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同样拥有性生活的权利。适度性生活对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其作用体现在满足生理需要,促进夫妻感情,调节自身生理等多方面。

1.适度性生活对老年人的机体具有极大的调节和改善作用,如可以改善神经、血管和内分泌等生理机能。

2.适度性生活有利于促进夫妻感情,给彼此相互需要的感觉,提高生活质量,使生活美好和谐,是促进和改善夫妻关系的手段。性生活也会使双方更容易了解对方的感觉,甚至可以重温年轻时的美好生活。

3.适度性生活对老年人的身体具有极大的调节和改善作用。

4.适度性生活可以使老年人从生理到心理产生满足感,得到一定的享受。

老年人应以一种正确的观念对待性问题,适度的性生活对老人的心理需求有着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要以自己的体能和心理承受能力为依据进行性生活,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生活事件对心理的影响

各种生活事件可对人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可以打分的形式来衡量,具体情况如下。

1.个人情感变化对心理的影响。其中失去伴侣110分,夫妻离异65分,夫妻结合50分,婚姻复合40分,夫妻感情破裂60分,夫妻严重争执60分,失去恋人46分。

2.子女问题对家长心理的影响。孩子出生58分,孩子行为不端50,孩子就业40分,孩子学习困难50分,孩子结婚38分。

3.个人生活学习中事件对心理的影响。重病43分,升学受到挫折39分,加入团体组织39分,失去职务37分,退学退休35分,参加工作24分,妻子流产25分,参军复员23分,参加培训20分,睡觉不规律17分,受到刑事处罚51分,工作重大差错51分,受行政纪律处分40分,收入减少34分。

4.人际关系也会对心理造成影响。家人重病52分,家人发生事故53分,家庭出现纠纷56分,邻里纠纷34分。

以近期内发生的生活事件为依据,如果得分大于150分,健康就会受到威胁,需要引起注意,应适当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如何对待性骚扰

在日益开放的今天,性骚扰不再是一个人们避讳的话题。一个你丈夫(妻子)之外的异性对你提出某种性要求,或者对你造成一定程度的性伤害,这样的情况就是性骚扰。

根据性骚扰的施行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性骚扰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类比较常见,即同事之间的性骚扰。这种性骚扰常常表现为某同事或认识的熟人一旦“相中”你之后,会频繁地送殷勤进而死缠烂磨。这种性骚扰因为双方接触机会很多,往往难以摆脱。

第二类也比较常见,也更难缠,即上司对下属的性骚扰。这种情况表现为上司利用掌握的一定权力对异性进行性骚扰。从利用职务之便为被骚扰对象解决一些问题,到最后不能得逞时以权力进行威胁,在整个过程中被骚扰对象会因为利益、名誉等缘故,难以对这种性骚扰采取合适的措施。

第三类比较少见,是陌生人的性骚扰。这类情况大多出现在一些公共场合,常常会有异性走到你跟前,主动搭讪,寻找话题,对你献殷勤,然后提出交朋友互相认识的要求,甚至是一些过分的性要求。

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性骚扰,这点无庸置疑。下面几种人容易受到性骚扰。一是形象较好,比较有魅力的人。二是行为不严谨,喜欢和异性交往的人,也很容易遭到异性的性骚扰。三是个性软弱、逆来顺受,容易被别人支配没有个人主见的人。

那么又有哪些人容易成为性骚扰的施行者呢?道德品质败坏,行为轻浮出轨的人无疑最容易制造性骚扰。还有很多有地位,拥有权力、金钱的人也容易产生性骚扰的念头,原因很简单,有了这些东西,就为进行性骚扰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此外因为各种原因自己的性欲和情感得不到满足的人也很有可能采取性骚扰的方式进行发泄。

对于性骚扰,洁身自好是首要的,一个正直稳重的人,异性会本能地对你产生尊重,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就更不用说是性骚扰了,而那些行为举止轻浮的人易给人可乘之机。一旦受到了性骚扰,对于异性有目的的殷勤,被骚扰者应该淡然处之,要表现得不卑不亢,冷静理智,切忌“见钱眼开”和“见权眼开”。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你的爱人出马,如果对方看到你们之间感情亲密,会觉得无机可乘而自动退出。如果这样也不能使骚扰者死心,那就只能当面讲清楚,即使对上司也不能心软退缩,否则长期拖下去,必然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病人家属的心理困扰如何解决

常言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生活中,难免有亲人会患重症,这样的情况会对其他家庭成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影响。

1.家庭成员中有人患重症肯定会带来忧虑和不安,这必然会打乱家庭的正常生活,让其他家人心中感到焦虑、心急,人也变得忧郁,工作、学习都会提不起精神,特别是当病人的病情无法控制,病人随时都有可能离开时,这种焦虑会更加严重。

2.家庭成员中有人患重症会让人伤心,情况严重时会令人对人生失望甚至绝望。家人会担心病人能否康复,什么时候能康复,康复后是否会有后遗症。如果得知病人患的是绝症,这种伤心就会更加强烈。同时,亲人患病会让他们对生活对人生感到沮丧和失望,觉得生命莫测,命运不在自己把握之内,尤其当病人是家中的中流砥柱时,这种失望可能会演化成绝望。

3.家庭成员中有人患重症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懊悔和自责。

一来后悔没有及时发现病人身体的不适,二来后悔以前没有好好照顾病人,甚至还曾经和病人发生争执。实际上,生病并不是其他家人能够控制的,也不是他们的过错,但是因为伤心,他们会把责任全部揽到自己的头上,懊悔自责,甚至留下深深的心理阴影。

克服这些消极心理,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家人应该尽全力医治患者。所有的家人都希望病人能早日康复,重新回到家庭生活中,共享天伦之乐。所以家人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进行治疗,尽可能提供最好的医治条件,尽量多跟病人交流,满足他们的需求,尽自己所能,稳定病人的情绪,让他们对康复充满信心。

2.家属应该理智面对现实,学会自我安慰。作为家属,应该明白生老病死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谁都可能生病甚至死亡。

身患重病的家人在生病时会愈加感受到生命的重要,他希望其他家人都能正常健康的生活,不要被这个事件击倒,所以家属一定要学会自我安慰,不要太过焦虑和痛苦,这样才能更好地安慰和照顾病人。

3.家人还要学会调节。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整个家庭的气氛大多会比较悲哀低沉,家庭成员也会情绪低落,沉浸在亲人生病的残酷事实中,这时候,就要求亲人之间多多交流沟通,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调节生活,调节心情,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共同渡过难关。

家庭财产损失可以造成哪些心理困扰

家庭财产损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幸的事件,尤其当家庭财产损失较大,当事人承受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它会给当事人造成不小的伤害和心理上的困扰。

1.家庭财产损失,可以引发心理和身体疾病,引起一系列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当事人会感到烦躁、胸闷、心悸、恶心,或者腿脚不灵便,走起路来跌跌撞撞。严重者甚至会晕到。

2.家庭财产损失,可以使当事人的免疫力下降,并且在其他不利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引发其他心理和躯体疾病。

对于这个事件,应当用以下方法予以调节。

1.当事人应重新认识和评价这个事件,不要沉溺在悲伤中无法自拔。损失者可以假设丢失的东西一文不值,来安慰自己。甚至可以“迷信”一点:破财免灾,今天的损失是明天收获的预兆。当事人不要过于悲观,要以理智的方式看待这一事件,如制度不健全,社会风气日趋不良等。

2.当事人不要过于压抑内心的焦虑忧郁和愤怒,要合理疏导、宣泄不快的情绪。你可以向周围的朋友和邻居倾诉内心的愤恨,这样不仅会让自己心情放松,而且大家也会对你的遭遇表示同情。当然你也可以大哭一场排遣内心的压抑,从而平衡自己的心境。分散个人注意力是个有效的办法,当事人对家庭财产的损失不要过于在意,反正去的已经再也回不来了;你可以参加一些较消耗体力的文娱活动,让自己“疲极而眠”,没有精力想着不愉快的事情。

3.当事人要积极乐观,采取一系列办法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或许你已买了份家庭财产保险,这样你便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险金。可以向救助部门寻求帮助,也可以暂时求助于亲友等以让自己暂时渡过难关。当事人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以弥补家庭财产的损失,同时要尽量保持心情愉悦,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