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货币政策研究
9168900000017

第17章 货币政策的现代争论与共识(5)

2.效率工资论

效率工资论认为,实际工资水平与工人的努力程度、工人的生产率(劳动效率)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正相关关系,如果厂商将实际工资降低到能够使工人发挥最大努力程度所需要的最低激励水平以下,那么,厂商就不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降低实际工资未必有利于厂商,厂商会按照有利于工人努力程度激励的最大化、实现厂商利润最大化的要求,为工人提供一种符合这种要求的(高于市场出清工资的)“效率工资”。在效率工资水平下,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劳动总需求少于劳动总供给,市场均衡就将存在必需的非自愿失业,因此,劳动市场上劳动需求的冲击或变动就将导致就业的变动而不会引起效率工资(实际工资)的相应变动,即存在着实际工资粘性,存在着劳动市场上工资的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工资不能随总需求的变动和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调整。

除了工作努力程度的激励外,新凯恩斯主义者还从信息不对称和降低监督成本、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减少工人的流动性和降低培训成本等不同角度,论证了效率工资存在的原因及其实际工资粘性。

3.内部人——局外人理论

内部人是指与企业有着劳动合同关系的在职的雇工,局外人是指与企业没有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失业工人。内部人——局外人理论认为,内部人至少部分地具有这样的一种内部人权力,这就是内部人可以影响和干预企业的工资与就业,从而可以不同程度地制约雇主在劳动市场上的决策行为。

这种内部人权力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厂商雇佣局外人存在着新的较高的劳动力的流转成本,包括雇佣和解雇的成本,例如在劳动市场上的搜寻成本、交易谈判成本以及强制性的解雇需要的相关处置成本等,还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和由于需要培训新雇员而引起的其它重要成本;二是内部人存在着与局外人队伍实行合作的或向他们扰乱的(即非合作的)能力和激励,例如内部人为了排除局外人对他们可能形成的潜在的岗位竞争威胁,内部人就会拒绝与新工人合作并拒绝培训新工人,而且还会在工作上、生活上制造各种不愉快,增加新工人在劳动上的负效用,降低厂商用工对局外人的吸引力;第三,劳动力流转成本比率高的厂商,通常情况下既对劳动保障提供不足,又相对缺乏提供工资增长的可靠机会,因而对雇员而言,这些就使得他们缺乏与雇主之间建立良好信誉的应有激励,雇员们的这种低落的工作动力进而就会损害厂商的生产效率,这也是厂商解雇内部人、雇佣局外人以及增强劳动力流转所具有的负作用。

上述原因的存在,使得厂商增强劳动力流转、增雇局外人的代价比较高,因而相应地派生出内部人权力,即内部人在劳资谈判过程中,具有充分的议价权力来提取那些由流转成本所引起的经济租金的份额,从而加重内部人保护自己的筹码,制约雇主在劳动市场上的决策行为。内部人——局外人理论认为,由于存在内部人权力,因此,厂商既不会轻易地用局外人来替换内部人,也不愿意以局外人可以接受较低工资为条件来雇佣局外人,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实际工资粘性和劳动市场上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五、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策主张

(一)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可能来自供给方面或需求方面。尽管人们具有理性预期和个体利益最大化动机,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粘性和不完全性,因此,在供给冲击或需求冲击的作用下,就会引发和加剧经济波动,从而导致就业和实际产出的波动。

(二)在价格和工资粘性的基础上,新凯恩斯主义用短期总供给曲线解释经济波动。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尽管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但是,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在价格总水平上升时,厂商的生产可以尽快地进行调整,而由于工资粘性的作用,以预期价格决定的劳动供给则不能做出迅速调整,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对应于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的变动不仅影响价格总水平,也影响实际产量。

(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表明,总需求的减少,在短期内会降低实际产量和价格水平,但在长期内只会降低价格水平;总需求的增加,在短期内会提高实际产量和价格水平,但在长期内只会提高价格水平。

(四)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虽然货币从长期来看仍保持中性,可是在短期内显然具有非中性。由于价格和工资的粘性,当经济中发生供给冲击或需求冲击后,经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用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从而推进总需求曲线的回升,这就是必要的,不能等待工资和价格趋向下降的压力带来经济恢复,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此外,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当外部冲击到来时,斟酌使用的政策还具有抵消外部冲击的作用,使总需求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例如当出口下降时,可以采用扩大内需的政策来补充出口量的下降。

总之,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为前提,分析论证名义的和实际的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存在,分析市场失灵,从而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以及大量非自愿失业现象的存在;另一方面,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波动是不规则的,在市场经济中,内生力量可能经常地增强外生冲击的干扰影响。基于这样的理论分析,大多数新凯恩斯主义者否定“政策无效性”论调,从而提出政府干预私营经济的必要性,他们认为,货币不再是中性的,面对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面对随机的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政府应当采取应变的政策,政府行动不应受制于固定的规则。

第四节货币政策的基本共识

一、货币政策存在的经济基础

(一)信用货币是一种管理货币

在实物货币、代用货币的流通制度时代,货币具有或包含着一般普通商品意义上的价值实体,货币发行的同时自身就体现着一种完全的、充分的发行准备保证制度,货币自身调节着货币流通,即货币具有自动调节自身流通进而稳定经济的内在功能。然而,不同于实物货币、代用货币,现代货币在性质上是一种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下发行和流通的一种债务货币,无论是基于商品生产与流通的货币发行,还是基于外汇、黄金的市场交易的货币发行,无论是货币需求的存在形态,还是货币的实际流通,都体现的是一种信用关系,因此,在信用货币形态下,存在着信用风险及其货币动荡的现实可能性,存在着超经济发行及其货币失衡的可能性,存在着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强制的可能性,为了确保货币的经济发行和维护信用货币的信誉,为了维护币值稳定和经济稳定,这就客观上要求信用货币必须是一种规范的管理货币,是一种严格的调控货币。

(二)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现代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特征的商品货币经济,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信用关系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无论个人、企业还是政府的经济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信用关系之中。信用经济本身在货币的功能角度上体现着货币非中性,同时也就相应地从最为广义的角度,客观上赋予货币政策(或者说货币制度)基于信用经济的安全管理与调节需要而存在的必要性内涵。当货币形式产生之后,马克思曾就此指出,卖和买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已经最早地包含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诱因,那么,当社会经济步入信用经济的时代,经济波动的信用因素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和系统化,因此,现代经济就客观上要求必须更加成熟地体现为一种基于完备的、功能性的货币政策与货币制度的信用规范体系。

(三)现实市场经济存在市场失灵

现实市场经济与完全竞争市场之间存在着偏差,现实市场经济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市场经济中,存在着由于资本规模、资源占有、产品差别、市场声誉、信息获得、专利保护、行政许可等因素而导致的市场差别性;存在着外部性及其相应的交易成本约束;存在着创新、垄断、冒险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存在着各种“超市场”的干扰性的市场投机活动;在现实市场经济中,充分市场信息是不存在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通常是不完全的和不对称的;在现实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市场经常不能出清,市场自身并不能完全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可见,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完全信息”假设在现实市场经济中难以满足,“经济人”假设的充分实现受制于外在的市场条件约束;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严格的基本假设条件难以完全满足,因此,现实市场经济达不到充分竞争的程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垄断现象,很多市场存在着竞争失灵。

既然现实市场经济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存在着市场势力、外部性、不完全信息的影响,因此,现实市场经济中相应存在着资源配置低效率或无效率的状态,即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表现为外部性问题、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收入公平分配问题、垄断问题、道德风险问题、价格机制的扭曲以及市场调节滞后性的强化等问题。

(四)共同市场的非市场性争夺、分割与市场专制

如果从市场属性应有的非政治性以及平等的经济竞争性角度而言,各个国家、各个区域都是世界共同大市场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别、利益目标的差别以及利益战略的差别,因此,在世界共同市场上,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可能不同程度地难免存在着非平等的、非市场性的市场争夺(或者说市场掠夺)倾向,从而导致共同市场的政治性分割与市场专制,干扰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这类市场行为的存在,必然就会涉及货币政策等诸多宏观经济政策的干预和影响。

(五)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即在资源配置中,既有市场发挥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又有政府发挥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市场经济。与消费者、厂商一样,政府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市场主体,因此,无论在所有制结构上,还是在经济运行机制上,现代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

二、货币政策的基本共识

(一)从经济角度而言,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出能力和产出水平的根本性、长期性、基础性的首要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以及生产力组织方面的因素,即社会供给能力因素,包括劳动者、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素质状况,以及在促进创新能力与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经济激励等方面的体制与机制等制度性因素。

(二)在短期,总需求状况通过市场力量能够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即总需求调节政策能够通过调节消费、投资、贸易而影响实际产出与就业,这种情况通常是,政府会在经济趋于过热或经济陷于萧条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主动运用和发挥这种政策效应,因此,存在货币短期非中性。但是,这种需求调节政策的作用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这一点上新古典学派与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是对立的。不过,就现实而言,各国在经济实践中事实上都离不开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这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三)抛开马克思所谓的货币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抛开货币的基本职能以及货币的社会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下,仅仅从狭义的宏观经济政策角度,从货币政策与市场机制缺陷、经济波动的关系而言,关于货币的冲击、扰动及其货币政策的相应作用,由于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及其经济过程的复杂性,尽管目前西方经济学界没有统一的完全一致的观点,但是,从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来看,无论新自由主义还是国家干预主义,无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基本上都坚持或承认货币中性。

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回复到其自然率水平上,这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尽管新凯恩斯主义否定市场状态的持续出清,但是,他们依然承认市场的自动出清能力,依然坚持市场的有效性,因此,无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承认,经济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即市场在长期总是趋向和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

(四)影响经济波动的直接因素可以是实际因素或需求因素,也可以是内生因素或外生因素,这种经济波动在性质上是属于市场均衡机制自发调节功能的反映,还是属于市场失灵的表现,实际上并非是一种绝对的结论,而是一种市场综合症。因此,这种综合性、复杂性决定了相对于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言,货币政策或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效应客观上不同程度地面临不确定性或者说时间不一致性,这是“政策无效性”命题存在可能性的基础性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