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9160700000012

第12章 儿童颅脑损伤的救治(2)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是脑内出血穿透软脑膜,脑室膜血液进入蛛网膜下隙,脑膜刺激征明显,头痛、呕吐(喷射状)、烦躁不安、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许多病理反射可呈阳性。CT、MRI、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硬膜下出血(血肿)

大些的患儿可出现典型的“中间清醒期”,即昏迷-清醒-再昏迷。部分患儿中间清醒期短暂,一般在24H左右,特别严重者也可无中间清醒期而直接进入深昏迷。

(四)急性硬膜外血肿与头皮血肿

婴幼儿意识障碍不明显,仅见于呕吐和烦躁不安,因为不能用语言反映头痛等症状,严重患儿可见有偏瘫(为对侧偏瘫),可缺乏中间清醒期而直接进入昏迷状态。儿童及未成年人发生的硬膜外血肿,可参见本章第一节。

婴幼儿时由于脑膜血管细小,未在颅内板形成压迹,硬脑膜与颅骨黏着紧密,因而外伤引起脑膜外血肿的概率相对较少。X线,特别是做CT、MRI检出率较高,并且能把出血(或血肿)的部位、体积等诊断明确。

另有极少数儿童,头部受了外伤,颅内少量或慢性出血,当时无任何症状,一段时间后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时,家长应引起重视。此时应详细询问外伤史,结合临床症状,应到医院尽快做CT、MRI检查,否则可引起不良后果。

三、治疗方法

儿童外伤致脑出血,除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内科保守治疗有一定效果之外,其他如脑出血、脑室内出血、硬脑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如在影像学的协助与引导下,做立体定向体外抽吸术、颅骨骨瓣去除减压术、经囟门硬膜下穿刺术和颅内血肿清除术等。其他内科治疗基本同脑挫裂伤。

第七节儿童颅脑外伤后脑瘫

婴幼儿期脑瘫比较少见,多见于产前或生产期的新生儿,全称为小儿脑性瘫痪。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脑损伤或发育障碍所引起的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是小儿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

一、脑瘫儿发生因素与发病机制

脑瘫儿常伴有癫,智力低下,发育迟缓,感觉、语言、性格、行为异常等。近年来有学者指出,脑瘫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绝大多数有所改善(向好处转变),极少数停滞于原状态或病变有所进展(向坏处转变)。近年来由于优生优育,孕期注意用药安全及禁止近亲婚姻等,及产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引起脑瘫的重点因素也在改变。通过前瞻性调查,认为产前因素比围生期更为重要。在产前因素中,通常包括脑发育不良、胎儿畸形、先兆流产、胎盘早期剥离、颅内出血、产程过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惊厥、近亲结婚、遗传因素、孕妇低智商、父亲吸毒嗜酒和吸烟过度,孕妇服用或长期接触过致畸、致突变药物及化学物质等。

围生期因素不能忽视,了解接生助产过程的重要性可降低其发生率。新生儿(各种)窒息(易致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胎头和产道情况不佳(如盆骨狭窄易致胎头受挤压而导致脑组织损伤),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等,产时、产后的颅脑损伤,婴幼儿时的各种摔、砸、碰、压等头部外伤,以及煤气(一氧化碳)中毒,气管内异物引起的窒息和溺水等,均可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出血等。特别发生于出生后2个月内的脑损伤,进一步损害中枢神经而导致脑性瘫痪。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小儿脑瘫的隐匿性很强,由于小儿的语言和运动功能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切行动能力都是从无到有,使家长就很容易被忽略最基本的非条件反射(刺激后的本体反射)的缺失。到能够行走的月龄(或年龄时)患儿仍不能行走,能实现和完成的动作而不能完成,一切行为能力都相对滞后,好多家长只有在与同龄健康小儿比较(对比)后才被发现。此时已失去了有效的治疗时机。很多患儿在1岁多,甚至两三岁后才被发现或就医诊断。

因此家长应注意观察幼儿的各项表现,切不可大意。一般根据运动障碍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强直型、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迟缓型和混合型等6种类型。从意识和精神上,多表现出认知障碍、易兴奋、易激怒、易躁动;反之有表现为呆滞、反应迟缓、失聪、流涎多、目光失神、嗜睡、双眼球转动不灵活等。各种非条件反射减弱或消失,条件反射建立困难或多方促使而仍不能建立。

脑瘫患儿容易被误诊,当家长对小儿疑有本病时,应及早到医院请专业医师做检查,或可用CT、MRI检出在脑内损伤后的病灶。头部多普勒、脑电图、肌电图等检查(针对性检查)可做出辅助诊断。本病应与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遗传代谢性脑病、先天性脑发育不良等相鉴别。

三、治疗方法

由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脑组织尚处于未成熟的发育阶段,可有一定的再塑性,这一时期的脑损伤是一种非进行性的、可逆转的病变。一般的临床规律为发病期(即损伤期)-高峰期-恢复期。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瘫痪和认知障碍,极少数病例可继发癫。本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长时间的系统工作。

(一)药物治疗

近年来发现一些神经营养药和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有一定疗效:

①胞磷胆碱钠,0.2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入;

②脑蛋白水解物类如脑活素、脑复素,吡硫醇等脑组织器官特异性氨基酸和多肽的复合物,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神经细胞修复受损脑组织,增加脑组织的抗缺氧能力,适用于脑震荡、脑挫裂伤、婴幼儿脑性瘫痪和大脑发育不全等;

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施捷因、GM-1),该药对神经组织有较大的亲和力,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与神经细胞膜相结合,促进神经修复作用,能促进神经细胞的轴突生长和轴突形成,为治疗脑与脊髓神经损伤如脑震荡、脑挫伤、脑血管意外、婴幼儿脑瘫、小儿大脑发育不全、帕金森综合征及脑血管性痴呆综合征等有较好的疗效;

④其他可选择使用如爱维治、艾地苯醌、利斯的明、多奈哌齐和神经生长因子等。

(二)早期康复治疗

应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锻炼和训练),可取得一定效果。除推拿、按摩、理疗、针灸之外,对小儿的运动模式训练如动作、姿势、步态和辅助工具的使用,并加强对语言、听力等的训练。

(三)手术治疗

在一定年龄时,仍无康复者,可行手术治疗主要是减轻挛缩和痉挛,保持肌力平衡、矫正负重力线,改善步态及手部一般功能。对手术后的改善,需要加强训练和坚持锻炼。根据病情,目前常选用以下方式:

①大腿内收肌松解术;

②髋关节屈曲挛缩松解术;

③膝关节屈曲挛缩松解术;

④跟腱延长术或其他矫正术等。

近年来开展了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有选择性地切断部分脊神经后支,可以阻断患侧向脑内发出的感觉刺激信号,从而使反射性肌肉痉挛得以缓解。目前近期疗效尚可,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

(四)神经干细胞植移术

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技术,已从实验阶段运用到临床。特别对小儿脑损伤导致的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取得很好的近期疗效。这一新技术还在不断实践和进步中,有望给千万个脑病患者及家庭带来福音。

第八节儿童颅脑外伤后出现“植物人”状态

一、发生原因

植物人状态是近代医学术语中的一个形容性名词。其医学术语为“去大脑皮质状态”。是指人类的高级神经中枢受到某种原因如急性颅脑外伤性损伤、神经系统传染病(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等)、颅内感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与各种中毒(如一氧化碳、毒蘑菇和化学药物中毒等)。在急性昏迷和意识障碍等的急性期过后没有死亡,也没有清醒,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血压已趋于稳定,体温(除脑干或传染性感染性颅脑病变体温可高之外)一般正常,大小便失禁,有睁眼和眼球追随动作等,就是进入持续植物状态。以前将其常称为“去大脑强直”,因大部分患者并不存在“强直”而称其谓“去大脑皮质状态”。现在很多著作中常用植物人状态来形容去大脑皮质状态。

二、临床表现

也是急性昏迷和意识障碍的持续稳定阶段,有自主呼吸,心跳、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稳定,可以睁眼、眨眼、眼球转动,部分有明显追随动作,能吞咽,喂以食物时能吃、咀嚼、吞咽(有时误吸入气管无法咳出食物)大、小便失禁,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睡眠-觉醒间期存在,呼之不应,唤之不醒,推之则被动(缺乏主动翻身)和偶尔能蜷曲下肢。病程长短不一,短者数十日、数月,长者数年至十多年。多死于各种相关并发症或原发病加重。近年神经学进展很快,处于植物状态的患儿,转清醒者屡见报道。

三、治疗与护理方法

具体护理方法可参考“颅内出血”节内。一般包括:保暖,营养的补充(除少量多餐喂食以外,还有静脉补充等)和预防并发症,如肺部和泌尿系感染以及压疮的发生等,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按摩推拿。后期可适当运用脑细胞活化药,脑细胞营养剂等。

第九节儿童外伤性肢体瘫痪

一、发生原因

无论是新生儿或婴幼儿,两上肢过度外力牵拉后,均可引起伤侧肢体麻痹。由于小儿语言和运动功能都未健全(或未建立)仅从症状和体征难以被发现(这组小儿多处于襁褓之中,至于伤后肢体麻痹,因在层层包裹之中,即或未被包裹,常因不多活动等原因,易被忽视),往往容易漏诊。

二、临床分型

(一)上臂型麻痹

此型较为多见,常因将小儿颈部向对侧板动、拉或拽,以及将上肢向侧方、向下方拉扯而引起。受影响的肌肉多为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和旋后肌等。

受累肌腱常见于肩关节骨囊周围的筋膜和肘屈腱等;其受损神经多为臂丛神经、脊神经(以颈椎5~6神经束)节后支等。

常表现为患侧上肢下垂、伸直,肩关节内收、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或失去拥抱反射。但是小儿患侧远端的腕关节和指关节仍能活动。因此由于能活动的手、腕部外露,而忽略不能活动上臂或前臂的麻痹,易于造成漏诊或误诊。

(二)前臂型麻痹

受损伤原因多见于小儿屈肘时向上扳动,过度用力拉、扯、拽等,伤及肘关节或肘下部位,引起小儿患肢远端麻痹。受影响的部位其肌肉常是手部屈腕肌、屈指肌和手的内部肌肉及其相应的肌腱和神经。但肘关节以上受累者少见;多因损伤了第1胸神经(该神经发自最下颈椎和第1胸椎上)中的交感神经节后支神经纤维。不仅引起前臂麻痹,而且还导致同侧霍纳征(为颈交感神经麻痹后,出现的同侧瞳孔变小、眼裂变窄、眼球内陷、眼球结膜充血和患侧面部无汗等症候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多见于前臂和手麻痹,真正伴随同侧霍纳征者少见。

(三)混合型麻痹(也称全臂型麻痹)

发生率仅次于上臂型,比前两种类型更为严重,属整个上肢(患侧)几乎完全麻痹(瘫痪状态)和感觉消失,若神经根自颈脊髓处撕脱,可引起脊髓损伤处血肿,进而造成对侧上肢或双下肢暂时性和痉挛性麻痹。

三、诊断要点

新生儿和婴幼儿外伤史很重要,特别是有过度的颈椎和上肢外力作用(如扳颈、拉、扯、拽上肢)时,应观察,并试用相应的刺激方法,对伤肢进行刺激并观察小儿患侧对刺激的反应情况,如有可疑时,应及时带小儿到医院诊治。要早发现、早治疗疗效较好,绝大多数经过合理治疗,可以得到恢复,少数延迟1~2年恢复,若2年以上得不到恢复者,以后恢复希望很小。

四、治疗方法

(一)早期治疗

多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用绷带固定,如上臂型用肩外旋、外展、上举法固定。每天放开向下活动上肢2~3次,2~3个月后,只在睡时做外展固定2~4个月,然后再改用几个月的支架固定。其方法是:用支架将患肩外展70°,向前10°、外旋90°、屈肘60°,前臂半旋前和腕关节中立位,进行固定加以体疗(训练和治疗促进血液循环),70%~80%的患儿可得到恢复。

(二)晚期治疗

主要是针对2年以上未能恢复或延迟发现的大龄儿,多采用手术矫正畸形。

1.肩内收、内旋畸形可选用胸大肌肌腱延长术,或兼做“延长后移术”;松解内侧肩关节囊。较大患儿可做肱骨旋转,截骨矫正肩关节内旋畸形。

2.肘关节屈曲畸形当患儿肘关节屈曲超过40°时,可在肘关节上做肱骨下端截骨术,或单纯肱二头肌、肌腱松解术或兼行延长术等。

3.前臂旋前畸形可将旋前肌松解,并向桡骨后外侧移,也可将侧屈腕肌移至桡骨下端,进行矫治。手术后的固定根据月龄或年龄的大小不同,年龄越大固定时间越长,在拆除固定后,一定要做功能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