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毒性疾病中成药的药理与临床
9153800000032

第32章 外科疾病用药(10)

烧伤用药

皮肤红肿热痛、皮肤色灰白或皮焦

烧伤药膏

主要成分:黄芩、黄柏、栀子、苦参、大黄、忍冬藤、紫草、地榆、槐角、侧柏、当归、红花、白芷、穿山甲、血余炭、五倍子、蜂蜡、罂粟壳、冰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适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烧灼伤等皮肤烧伤性疾患,以及痔疮等。

用法用量:外用。取本药适量涂于患处,或制成油纱条贴敷局部,每日换药1~2次。

临床应用:

1.治疗各种烧伤开水烫伤、水蒸气烧伤、热油烫伤、摩托车排气管烧伤、钢水烧伤及火焰、爆竹烧伤等。共100例,男79例,女21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岁。烧伤部位为面、颈、胸腹及四肢等,烧伤深度为一至三度,烧伤面积最小不足1%,最大达70%。治疗结果,100例全部治愈。一度至二度烧伤,用药1~2次痊愈,无瘢痕形成,无色素沉着。深二度烧伤,用药3次结痂及脱落,除1例属瘢痕体质,治疗后1个月余有瘢痕隆起外,其余无瘢痕形成,皮肤光滑,但伴有点状色素沉着。三度烧伤累及腿及筋膜者,用药后肉芽生长快,10~15d愈合。

2.治疗烧伤感染王某,男,73岁,1999年2月3日初诊。被沸水烫伤胸部、脸部及双下肢,曾在某医院治疗32d。诊见:感染创面约9处,面积最小2.0cm×2.5cm,最大20.0cm×21.0cm,有脓性分泌物,疼痛难忍。局部皮肤予以常规消毒,清洁创面,涂烧伤膏,外敷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2次,随创面好转改为每天换药1次。5D后创面分泌物减少,上皮生长,周围干燥。28d创面全部愈合。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患儿,男,2.5岁。因手指烫伤于上午10时求购创伤贴。检查伤口0.3cm×0.5cm,呈水疱溃破状,有液性分泌物,并有坏死皮肤粘在溃疡口周边。经追问病史知为烫伤。给予外涂烧伤药膏,再外裹创伤贴。晚20时,病儿下身发痒,坐卧不安,无法入睡。

21时,病儿母亲再购风油精止痒。经追问病情、病因得知,上午10时外用烧伤药膏后未再使用其他药物,未吃以前未曾食用过的食物,也未接触花粉、油漆等物质。检查患儿腰际线以下均匀地出现散在的鲜红色斑丘疹,直径0.3~0.7cm,呈典型性皮肤过敏症状,遂停用烧伤药膏,给予阿司咪唑片(息斯敏)。次日复诊,鲜红色斑丘疹已全退,仅有隐约可见的斑丘疹痕迹,色泽与周围皮肤已无明显区别,由此判断患儿皮疹系药物过敏反应。

獾油

主要成分:獾油、冰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烧伤、烫伤及皮肤肿痛。

用法用量:液体油膏。外用,涂抹患处。

临床应用:治疗注射后硬结。本组50例患者,硬结的直径为3~10cm,最大直径达15cm。用獾油涂于纱布上敷于患处,2/d。本组患者经獾油外敷1~5D硬结完全消失者占70%,余30%需外敷较长时间(多在10D以内)消失,外敷时间较长者多为硬结较重、年龄较大的患者。典型病例:迟某,女性,56岁,因慢性支气管炎而长期注射抗生素,致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硬结,直径达15cm。经用獾油外敷2D后,上述症状即减轻,连用半个月后硬结完全消失。獾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烫伤及皮肤肿痛。将其用于治疗注射后硬结取得了满意疗效。本法药物来源广泛,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创灼膏

主要成分:炉甘石(煅)、白及、冰片、甘石膏粉(由苍术、防己、黄柏等组成)等。

功能主治:排脓,拔毒,去腐,生皮、长肉。用于烧伤、烫伤,挫裂创口、老烂脚、压疮、手术后创口感染、冻疮溃烂、慢性湿疹及常见疮疖。

用法用量:外用,涂敷患处,如分泌物较多,每日换药1次,如分泌物较少,2~3日换药1次。

临床应用:

1.治疗儿童皮肤病(婴儿湿疹、脓疱疮、疖、冻疮、寻常性银屑病、虫咬皮炎、接触性皮炎)男性52例,女性44例,年龄2个月至16岁,病程1d至2年。病种包括婴儿湿疹53例(55.2%),脓疱疮11例(11.5%),疖10例(10.4%),冻疮4例(4.2%),寻常性银屑病8例(8.3%),虫咬皮炎5例(5.2%),接触性皮炎5例(5.2%)。每日涂药3次,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每周复诊1次,观察2周后进行疗效评估。婴儿湿疹采用自身两侧对比进行疗效观察,即左侧使用创灼膏,右侧使用强霜,除治疗期间每周复诊1次外,停药2周后再复诊1次。所有患儿治疗期间均不应用其他内服或注射药物。痊愈为皮损全部消退,痒感消失;显效为皮损消退>70%,痒感明显减轻;好转为皮损消退30%~70%,痒感减轻;无效为皮损消退不足30%或继续加重,痒感同前或加剧。总有效率按痊愈加显效计。创灼膏治疗上述7种皮肤病,所有患儿用药后均无不良反应。一般在涂药3~5D开始见效。创灼膏与强霜自身对照疗效53例。婴儿湿疹中,创灼膏治愈38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6%,停药2周后复发3例;强霜治愈12例,显效18例,好转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56.6%,停药2周后复发10例。

2.治疗烧伤烧伤病人400例,其中男233例,女167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1个月;烧伤原因为热液烧伤242例,火焰烧伤96例,石灰烧伤29例,其他33例;烧伤面积≤5%者158例,6%~20%者233例,21%~45%者9例;烧伤深度:浅二度为主270例,平均治愈天数6.7d,深二度为主103例,平均治愈天数17.7d,三度为主27例,平均治愈天数38.5d。在清洁盆或桶中倒入温开水,加入苯扎溴铵(新洁尔灭),使浓度为0.01%,浸泡创面至清洁为度。浸泡液温度比病人体温高1~2℃为宜,时间根据病人全身情况及创面是否清洁决定,新鲜清洁创面浸泡时间短一些,污染、感染及液化物较多的创面浸泡时间长一点,一般第1次浸泡以30min为宜,以后每次浸泡时间可适当延长,二度烧伤病人在伤后1周开始浸泡,三度烧伤病人在伤后2周开始浸泡,每日或隔日浸泡、换药1次。淋洗后创面用消毒纱布吸去水分,将创灼膏(主要成分为黄柏、虎杖、苍术、白及、炉甘石、石膏、冰片等)以2~3mm厚度均匀涂敷于一层消毒凡士林油纱布上,再以数层无菌纱布覆盖,外用绷带轻压包扎。浸泡水温38~39℃,室温28~30℃。浸泡时,通过机械清洗作用,可去除创面坏死组织细菌和细菌毒素,这对病人是有益的。但浸泡时浴水、电解质甚至细菌和细菌毒素也能渗入人体内,这对病人是有害的。处于水肿回吸收期的病人,因为坏死组织尚未分离,能引流的不多,这时浸泡往往使大量的毒素进入体内,因而此时不宜浸泡。当烧伤病人在坏死组织液化分解,烧伤病人焦痂开始分离期进行浸泡,大量坏死组织及细菌毒素等分泌物得以充分引流,这时浸泡效果最好。浸泡容器浴盆等要注意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在应用包扎疗法时,应当观察创面,注意药层厚度,坚持湿润而不浸渍的原则。我们采用内外层敷料相隔离的包扎方法,药膏仅被内层敷料吸附一部分,使创面仍能保持一定量的药膏。创面分泌物及渗出物可经过间隔材料被外层敷料吸收。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有6例深二度烧伤创面留有轻度瘢痕,占深二度创面例数的5.8%,2例三度创面瘢痕化愈合。

3.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创灼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127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51例,年龄6个月至78岁;烧伤原因包括热液95例,火焰22例,化学烧伤3例,电灼伤6例,放射性损伤1例。烧伤面积≤10%的76例,10%~20%41例,21%~50%10例。浅二度为主84例,深二度为主36例,三度为主7例。首先用无菌纱布轻擦创面,清除创面分泌物和残存的痂壳(创面痂壳不易清除,不必强行去除,将药物均匀涂抹于双层无菌纱布上,厚度3~4mm,敷贴于创面上,采用包扎或半暴露疗法,根据分泌物、部位等情况酌情更换敷料,一般1~2d更换1次。在入院治疗初期,根据感染程度,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联合治疗。本组病人全部治愈,有12例深二度创面留有轻度瘢痕,4例深三度创面瘢痕愈合。

4.治疗带状疱疹运用紫外线负离子喷雾联合普生创灼膏治疗带状疱疹122例,并与用阿昔洛韦治疗患者进行对比。本组(治疗组)122例中,男68例,女54例;年龄19~66岁;病程1~9d,平均4.1d。

皮损分布于胸背部45例,腰腹部37例,头颈部12例,四肢28例。另选取对照组78例,男42例,女36例;年龄15~63岁,平均29.5岁;病程1~10d,平均4.7d。皮损分布于胸背部29例,腰腹部30例,头颈部8例,四肢11例。所有病例均有沿周围神经单侧分布的集簇疱疹和神经疼痛。两组的年龄、性别及病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哺乳期妇女,或对阿昔洛韦过敏者,均不作为治疗对象。治疗组应用SG901型紫外线负离子喷雾治疗仪对皮损所在区域喷雾,喷头对准疼痛部位的距离为30~50cm,温度以患者忍受为宜,每天1次,每次20min,治疗10d为1个疗程。同时外涂普生创灼膏于患处,3/d。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200mg口服,5/d,共10d。结果,治疗组痊愈(疼痛消失,皮疹全部或基本消退)100例,显效(疼痛基本消失,皮损消退50%)18例,总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痊愈44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为84.62%。紫外线负离子喷雾加普生创灼膏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优于阿昔洛韦。治疗组治疗中无任何不适反应。

对照组有2例轻微恶心、腹部不适,但不影响继续治疗。

5.治疗压疮本组病例为60例Ⅱ~Ⅲ度压疮患者,年龄[70.15±22.7(26~89)]岁。多数患者为单个压疮,少数患者为多个压疮。患者中,糖尿病病人27例(空腹血糖8~24mmol/L),非糖尿病病人33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甲组采用创灼膏加普通胰岛素治疗,共20例,其中糖尿病病人11例,非糖尿病病人9例。治疗乙组为单纯创灼膏治疗,共20例,其中糖尿病病人9例,非糖尿病病人11例。对照组为单纯依沙吖啶换药治疗,共20例,其中糖尿病病人7例,非糖尿病病人13例。治疗甲组,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若是Ⅲ度压疮,先剪除坏死组织,清洗创面后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常规消毒周围皮肤,然后将创灼膏均匀涂抹在单层无菌纱布上(面积大于创面周边2cm),并按1滴/3~5cm2在药膏表面上滴入普通胰岛素,将药纱布敷于创面并轻压,使之与创面紧贴,再用双层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隔日更换1次,脓液多者每日更换1次,同时嘱病人定时变换体位,避免创面受压。不加普通胰岛素,其余方法同治疗甲组。用依沙吖啶常规换药,隔日1次,脓液多者1/d。3组患者均在入院当天立即给予清创用药。糖尿病病人入院予以降糖处理,但仍高于正常(3组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降至7~18mmol/L),其余非糖尿病病人均给予相应对症处理,支持治疗。甲组经外敷创灼膏加普通胰岛素2~3次,清创遗留坏死组织可自行脱落。新生健康肉芽生长迅速,每次换药皆可见肉芽组织向中心部明显生长,且肉芽鲜红、有光泽、触之易出血,尤其位于皮肤潜行区域的新生肉芽生长更为迅速,且与皮下筋膜粘连较佳。上皮覆盖迅速,皮导向中心部生长。换药时本药物与新生上皮无粘连性损伤,创面不经过结痂过程直接愈合。无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换药前后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甲组非糖尿病病人Ⅱ度压疮3~5d即可愈合,Ⅱ~Ⅲ度压疮5~7D愈合。糖尿病病人压疮愈合时间延长,其中Ⅱ度压疮5~7D愈合,Ⅱ~Ⅲ度压疮10~14D愈合。治疗乙组愈合过程同甲组,但愈合时间稍长。非糖尿病病人Ⅱ度压疮5~7D愈合,Ⅱ~Ⅲ度压疮7~14d愈合;糖尿病病人愈合时间延长,其中Ⅱ度压疮7~14d,Ⅱ~Ⅲ度压疮14~42d。治疗甲组2周内全部愈合,而乙组只愈合1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2周内只愈合6例,与甲或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乙组3~6周愈合5例,与对照组14例比较,二者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