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
9146300000019

第19章 0~3岁宝宝常见的异常发育及健康检测(4)

(3)恐惧症:恐惧症不同于一般的害怕。比如有些宝宝怕蛇,他们只是在蛇的附近时才表现出害怕,离开蛇的时候,宝宝也就不害怕了。但如果宝宝是因为蛇而引起恐惧症,不管是看到真的蛇,还是看到蛇的画片,或者是想到蛇,甚至是遇到能让人想起蛇的东西时,都会出现恐惧心理。因此家长平时就要注意观察宝宝有无这类异常情况,而对于患有恐惧症的宝宝来说,家长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当宝宝遭遇让他恐慌的东西时,一定要及时把他抱开,并通过别的游戏或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但如果宝宝的恐惧症很严重时,就需要求助于医生进行治疗了。

(4)异食癖:2岁1个月~2岁3个月的宝宝,可能会出现一种奇怪现象,在家长没有察觉的时候,偷偷吃墙皮、纸、泥土等脏东西,这种情况就称为异食癖。宝宝出现这种现象往往由于缺乏某种营养素或因肠道寄生虫而导致营养成分不平衡所致。因此家长发现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一方面详细检查宝宝血液和头发所含的营养素是否缺乏,另一方面要检查粪便中是否有虫卵,以便服药驱虫。不要给宝宝过大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在宝宝2岁之后,家长应该为宝宝进行第一次牙齿保健检查,一来观察乳齿萌出状况,二来检查有无出现龋齿或其他牙病。并且针对牙病早作矫治可终生受益。除2岁给宝宝检查一次牙齿之外,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便早期发现可以早期修补以保护恒齿。此外,家长还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宝宝经常吃软糖,因为软糖易粘在牙齿表面,容易发酵,不利于宝宝牙齿的生长发育。

11.2岁4个月~2岁6个月宝宝常见的异常

2岁4个月~2岁6个月的宝宝个性表现的更加明显了,开心的时候会大笑,不高兴的时候也会露出不满的表情,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情绪容易不稳定,易激动,易变化,常常会受外界环境及周围人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给宝宝细微的呵护。同时要注意以下异常:

(1)脱肛:脱肛是指肛门管、直肠外翻而脱出于肛门外,多发于2岁半的宝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可以自愈。宝宝发生脱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宝宝营养不良,在坐骨直肠窝内脂肪消失使直肠失去支持固定作用,肛门收缩力也减弱,直肠容易脱出;二是因为宝宝经常便秘、腹泻、患百日咳、长期慢性咳嗽等疾病,诱发脱肛。宝宝在脱肛初期,排便时有黏膜自肛门脱出,便后自动缩回。反复发作后,每次便后都需要用手托回,对于体弱的宝宝来说,在任何腹内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如哭闹、咳嗽、用力时直肠都会脱出。为了预防脱肛,家长需要改善宝宝的生活习惯,培养宝宝定时排便,且排便时间不宜太长。虽然宝宝脱肛看似小病,但还是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引起并发症。

(2)小便疼痛:很多男宝宝在这个时期,小便时都会感到疼痛。对于这一情况,家长首先检查阴茎。如果阴茎头上有红肿,内裤上留有黄色污痕。那么多半是由脏手接触所引起的炎症,应去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而对于不明原因的尿痛。如阴茎无异常,排尿时有痛感;小便次数多,刚尿完又想尿;尿中带血,呈红色;或者是尿完后,阳茎头上流血,特别疼痛等,这就可能是后尿道损伤,也可能由外伤造成的,家长需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查明原因,尽早治疗,以免留有后患。

(3)盗汗:2岁4个月~2岁6个月爱出汗的宝宝多在3~4月份或11月份出现盗汗。这是因为宝宝刚睡着时体温上升所致,此时爱出汗的宝宝,盗汗就更明显了,通常表现为入睡不久,头、胸、背等处出许多汗,常浸湿枕巾、睡衣等。

家长要仔细观察,如果盗汗是由于过热引起的,就要帮宝宝去掉热水袋,盖薄被子;晚饭后不要喝过多的水。另外,被宝宝汗湿的被单,一定要及时更换,以免宝宝着凉。

(4)警惕导致宝宝弱智的因素:家长要注意消除一些导致宝宝弱智的因素,防止这个时期的宝宝出现弱智。导致宝宝弱智的因素有很多,如有感染和中毒、放射线照射、胎儿窒息缺氧对脑神经细胞损害、代谢障碍、营养不良、脑部疾病、染色体异常(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畸变)等,都可能使宝宝弱智。此外,宝宝的精神疾病、心理、社会因素等也会使宝宝弱智。因此家长要有针性地加以消除或避免以上因素对宝宝的伤害。

营养药不可滥用。宝宝生长中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主要应当从食物中均衡吸收,饮食正常的宝宝一般也就不必服用营养药了。但有些宝宝因某种原因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需要补充时,家长就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给宝宝补充。可是有不少家长误以为此类营养药多吃点没坏处,就给宝宝盲目过量服用,实际上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会导致机体功能失调。专家提醒,过量补充微量元素锌易发生脓疮病;长期服用鱼肝油会引起慢性中毒,大剂量长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C会造成泌尿道结石。因此家长不要给宝宝滥用营养药。

12.2岁7个月~2岁9个月宝宝常见的异常

2岁7个月~2岁9个月的宝宝,越来越聪明、好动,让父母应接不暇。两年多的辛苦操劳现在初见成效,健康活泼的宝宝也是父母得到的最大回报。这个时期的宝宝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大的兴趣,什么东西都想自己弄弄玩玩,做父母的这时就要注意宝宝的安危了,注意以下异常:

(1)视力不正常:家长应该在这个时期带宝宝做一次视力检查。据专家介绍,儿童到4岁半以后眼球的解剖及功能的发育已经与成人基本相同,因此,3岁以前是宝宝低视力防治的关键时期。这时家长可以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处让宝宝识别。反复认真检查几次,如果一眼视力多次检查都低于0.8,则很有可能是弱视。除了视力低下以外,弱视宝宝往往还有其他表现,如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看东西离得很近等。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以上症状之后,应该让宝宝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及时配合治疗。

(2)糖尿病:患有糖尿病的宝宝,会出现多尿、经常口渴、疲倦或无精打采、食欲缺乏、体重大幅度减轻等症状。比较严重的糖尿病还可能出现呕吐、腹痛、呼吸异常急促、困倦、神志不清等症状,如果不加以治疗,会出现意识丧失和昏迷。为了确诊,家长应该带宝宝到正规医院检验尿液以检测尿中的含糖浓度,也可以做血糖浓度测试进行确诊。如果宝宝的血糖浓度异常的高,那么需要立即住院,并且开始进行胰岛素治疗。如果宝宝因为大量排尿而发生脱水症状,那么除了接受胰岛素注射之外,还需要通过静脉注射补充水分。

(3)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宝宝可能出现以下的症状:宝宝的成长速度明显降低、有学习障碍、无精打采、食欲缺乏和体重增加、甲状腺肿大等。通常在宝宝一出生即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甲状腺过小所致。不过此症也可能是甲状腺疾病、下丘脑或垂体功能低下所造成的结果。这时家长需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通过抽血进行血中甲状腺素浓度检验。假如证实宝宝甲状腺功能低下,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合成的甲状腺素。如果宝宝一出生即发现此症,或在发病后能得到及时治疗,那么对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会造成影响,反之则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4)蛔虫病:蛔虫病是由于蛔虫寄生于小肠内,以摄取乳糜液为营养,同时又分泌出对人体不利的物质,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及营养障碍,是这个时期宝宝常见的疾病。因为蛔虫具有喜欢钻孔扭结成团的特点,能引起一系列外科并发症,并且根据蛔虫所处的不同位置,宝宝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肠蛔虫会使宝宝出现磨牙、恶心、呕吐、体重下降、失眠、肠绞痛等症状;胆道蛔虫会使宝宝腹部剧烈绞痛。此外,蛔虫病还可能诱发宝宝患过敏性肺炎。因为大量蛔虫通过肺部移行时引起肺炎,出现咳嗽、哮喘、荨麻疹等症状。因此家长要注意改善宝宝的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使宝宝从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清洁的瓜果和不喝生水。

给宝宝联合用药需要特别控制。由于药物之间产生物理吸附或化学络合作用形成配位化合物,联合用药不当时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高。如部分抗生素与钙、镁、铝等无机盐类抗酸药或含铁的抗贫血药合用,会生成配位化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抗菌效果;因而在服用抗生素期间,一定要暂停服用钙片等药品。专家提醒,宝宝用药品种应尽量减少,能用一种药物治疗的,就不用两种或更多的药,一般合用药物以不超过3~4种为宜。

13.2岁10个月至3岁宝宝常见的异常

2岁10个月至3岁是幼儿期中最重要的时期。这时的宝宝已经可以蹦蹦跳跳了,变得活泼、灵巧了,讲话也变得流利了。智力和感情的成长速度也非常惊人,通常宝宝在这时有着独立欲望的同时,也有缠着父母撒娇的强烈依赖性。家长这时要警惕宝宝出现以下异常:

(1)宝宝磨牙:很多家长认为宝宝磨牙不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也就不需要治疗,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磨牙会使宝宝的面部过度疲劳,吃饭、说话时会引起下颌关节和局部肌肉酸痛,张口时下颌关节还会发出响声,这都会使宝宝感到不舒服,影响他们的情绪。其次,宝宝磨牙,还使牙釉质受到损害,引起牙本质过敏,当遇到冷、热、酸、辣时就会发生牙痛。此外,宝宝磨牙时咀嚼肌会不停地收缩,久而久之,咀嚼肌增粗,下端变大,宝宝的脸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影响了美观。因此,家长不可忽视这个时期宝宝磨牙,应该尽早带宝宝就医,找出导致宝宝磨牙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蛲虫病:蛲虫寄生于人体盲肠、结肠和直肠处。通常在夜间(常于入睡后1~3小时)爬出肛门,在肛周皱襞、会阴大量产卵,引起奇痒,影响宝宝的休息和健康。宝宝患蛲虫病有很明显的表现,通常是在肛周和会阴奇痒,导致宝宝经常半夜突然惊哭,出现烦躁不安、食欲缺乏、消瘦、腹泻、呕吐、恶心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起阑尾炎、腹膜炎、输卵管炎等疾病。因此这时家长要注意宝宝的生活卫生习惯,帮宝宝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裤、被褥,纠正吃指头等不良习惯。

(3)钩虫病: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宝宝患上钩虫病后会表现出疲惫、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心功能不全,因此家长们要重视。对于患有钩虫病的宝宝来说,家长应该及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免发生严重贫血及营养不良。一般在治疗钩虫病的同时必须注意改善宝宝的营养状况,多给宝宝进食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对于有贫血的宝宝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铁剂。

(4)宝宝耳垢过多:正常外耳道内都有一薄层浅黄色的耵聍附着。一般情况下,只要宝宝耳朵不痛、不痒,听力好,通常是不需要为其清除耵聍的。因为在宝宝说话、吃东西或打喷嚏的时候,随着下颌的活动,耳道内的片状耵聍便会慢慢松动脱落,而不知不觉地被排出。但有些宝宝的耵聍腺分泌旺盛,其外耳道相对狭长、肌肉较松弛,咀嚼东西时颌关节的力量不够,平时耵聍不易被排出;但家长如果常用带有细菌的手指去掏挖耳朵,就会损伤外耳道皮肤造成炎症,使耵聍增多,这样与外界尘土相互聚集,结为较大的团块,甚至变硬,形成棕褐色的耵聍栓塞,紧紧堵塞在耳道内。耵聍栓塞会压迫耳鼓膜,引起耳痛、耳鸣甚至眩晕。如果家长在帮宝宝洗澡、洗头时一旦将水灌入耳道内,耵聍栓塞就会被泡软变大,加重堵塞,引起外耳道、耳鼓膜炎症。如果发现宝宝耵聍多,家长在掏挖耳朵内的耵聍时,必须慎重,如果难以取出耵聍,就应该请专科医生帮忙,以免对宝宝造成伤害。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谨慎选择宝宝用药品种。因为宝宝用药,不可以简单地用成人的药品直接减量服用,最好选用小儿专用药品。如在使用解热镇痛药时,成人用的去痛片中部分成分易使儿童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宝宝使用阿司匹林就容易导致胃内黏膜糜烂;感冒通可能造成宝宝血尿等。另外,宝宝用药剂量也要严格计算。小儿用药的剂量一般可按照小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三种方法计算,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