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涯絮语
9143500000009

第9章 玉岸拾贝(1)

梅竹情韵

分别数日如三秋,

客居他乡咫尺行;

回望当年横槊勇,

梅骨竹韵香风鸣;

华夏之谊山水通,

文友君交纸上情;

甘若醴易非本愿,

永维大爱登义峰。

2013年1月10日

此作品为发给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高腾岳、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安全频道总编陈建忠、中国全民记者网总编武文龙先生的短信,于2013年1月14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回望当年横槊勇,梅骨竹韵香风鸣;”喻指曹操横槊赋诗,以梅兰竹菊清雅淡泊的品质,表现一种人格品质的文化象征。图为石胜广先生绘画作品。

作家武文龙先生诗一首

横槊三顾不说频,当初一见便成宾;

万千感动心应记,管鲍之交可试金。

浣溪沙·赠友人

管鲍之交琥珀浓,

瓶封未启醉意融,

晚钟余音江南风。

渡湖通幽莫登岸,

长堤里外六桥通,

举杯遥对女儿红。

2013年2月6日

“管鲍之交琥珀浓”一句中的“管鲍之交”喻指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见《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琥珀:松柏的树脂积压在地底亿万年而形成的化石,呈褐色或红褐色;琥珀浓,指酒的颜色很浓,色如琥珀。渡湖通幽:喻指由杭州西湖渡船到达茅家埠。长堤里外六桥通:喻指西湖长堤里外分布的六座桥。女儿红:指南方生产酿造的一种红酒。此作品于2013年7月15日发表在中国作家网原创栏目。

卜算子·望乡

宾客赴江南,

又忆岷山好;

山光水色各不同,

莫道君行早。

静观西湖景,

方念原上草;

穿越时空细俯瞰,

畅饮人正茂。

2013年2月18日

注:此作品乃收到武文龙先生的短信之后有感而作,于2013年3月28日发表在《中国文苑》古诗词栏目。

附:武文龙先生的作品:

卜算子·离乡

沃雪覆辽原,

塞上夕阳暮;

最是盈盈草不堪,

羞把娇顔护。

车内暖风逐,

睡意阑珊顾;

暂敛亲情踏旅途,

重向京城驻。

浣溪沙·望天空

君念西风独自强,

涤荡尘沙净明窗,

沉迷草原恋夕阳。

诗情画意多凝重,

借酒浇书翰墨香,

不现雾霾乃寻常。

2013年2月28日

此作品乃赴内蒙古出差感怀,于2013年3月3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蓝天白云,空气清新,从旭日东升到夕阳西下,呈现出全天候的美丽风光,联想到雾霾天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以诗谢友

愿吟古诗未精通,

天道酬勤不放松;

涯上寻道勤为径,

漫步人间正道融;

记景摄物感天下,

伴咏细研获益丰;

君乐情怀寄岁月,

行者无疆趣无穷。

2013年3月16日

此作品为诗集《天涯漫记》出版发行座谈会感怀,并答谢陈建忠、武文龙等各位嘉宾,于2013年3月27日被《中国文苑》古诗词栏目采用,2013年4月6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

附:

以诗贺友

武文龙

诚心换得佳作出,

贺辞难书笔端情;

天道酬勤终不诬,

涯头风光君独领;

漫言长旅风霜苦,

记录人生谱光明;

面对江山美画图,

世间有我踏歌行!

藏心诗

陈建忠

春风许心愿,

明月永在怀;

天携才子去,

龙伴佳人来。

品味

一菜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炉火纯青农家味,

返璞归真小山村。

2013年6月18日

注:此作品乃在农家饭馆就餐有感,于2013年6月20日被中国作家网原创栏目采用,图为书法家佟若泽先生书法作品。

念友

仲夏时节诱靛蓝,

身居江南念秋颜;

飘絮应随疾风尽,

别离依稀逾三年;

短信传书似鸿雁,

忠义为本友乃先;

它日归途重逢时,

把酒颐神意涟涟。

2013年5月

赴江南出差之时,北方尚有飞絮,身居仲夏的江南,却思念北方秋天的凉意;与朋友分别数日,却有如隔三秋之感,只能靠短信传递念情;切盼它日归来,开怀畅饮叙衷肠。此作品于2013年5月20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中国名家书画艺术院秘书长、作家武文龙先生见此后便回复七言诗一首。

附:武文龙先生诗一首

怀友

涟涟孔怀情谊深,

思君常在不觉间;

短信电邮作双鲤,

遥将关山一线牵。

举目前程说漫漫,

奔波还忆横槊酣;

展眼斜晖无寂寥,

长吟暂记此阑珊。

满庭芳·西湖感怀

风柔雨淅,叶茂云开,湖心佳树清园。峰塔临近,别梦似云烟。游人如织闲乐,断桥边、碧波粼澜。凭阑久,曲院风荷,垂柳伴飞燕。清静,望平湖,三潭印月,稳居客船。履职思身外,漫迹寻贤。同仁多情旧梦,何似蓬瀛听管弦。君子谊,淡酒金樽,浓意醉人眠。

“曲院风荷,三潭印月”乃西湖景点,端午时节,闲暇之余跟同事漫步此地有感而作。此作品于2013年6月10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

曲院风荷

最恋人间六月天,

曲院风荷自无言;

四季不与风光语,

莲叶荷花自怡然;

和风徐来拂人面,

酒香飘逸寻冷泉;

欲问客家何处居,

断桥埠头荡客船。

2013年6月19日夜于西子湖畔

“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此作品于2013年6月30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图为石胜广先生绘画作品。

临江仙·信步绕西湖

雨歇清润杭城,闲来环湖信步。南屏晚钟唤秋月。峰塔傲然耸,夜阑风静时。

竹笛箫声袅袅,极光婀娜婷婷。举目尽收风光好。垂柳舞倩影,客船寄余生。

2013年6月16日夜

此作品于2013年6月17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2013年6月17日发表在《中国文苑》古诗词栏目。

苏堤春晓

半壁诗画透明窗,

一顷墨池书万象;

唐风宋韵达意境,

词言索律映风光;

苏堤六桥寻贤道,

拟声绣水绘绿装;

映日荷花别有致,

茶伴莲叶醉梦乡。

2013年6月19日于西子湖畔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他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春夏时节,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此作品于2013年6月19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并于2013年6月20日被中国作家网原创栏目

采用。

江南情韵

笑看风月对天唱,

有梦不觉夜漫长;

江南青竹谱笛韵,

西子湖畔图奋强。

2013年6月16日

此作品于2013年6月20日被中国作家网原创栏目采用,图为书法家佟若泽先生书法作品。

游河坊街

寻访宋都古城韵,

品读千年文化情;

琼楼玉宇排天外,

漫步河坊史话行;

云林禅寺烟雨中,

万松书苑翰墨兴;

六合听涛云水笑,

丹心映月万年青。

2013年6月20日晚于杭州河坊街

河坊街,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街。它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经贸中心。河坊街为杭州历史文化街区,街上最具影响的有胡雪岩故居和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成为此街的一大亮点。河坊街于2002年十月开街,改建后的河坊街体现了清末民初风貌,重在突出文化价值,营造以商业、药业、建筑等为主体的市井文化,保持其历史的真实性、文化的延续性和风貌的整体性,同时确定河坊街为步行街。此作品于2013年6月25日发表在中国作家网原创栏目,2013年6月26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

访龙井村

狮峰山下寻御道,

慕名拜访龙井村;

东坡客居龙泓亭,

谈茗论道察古今;

溪洌甘泉情欲滴,

篝火茶香入脾心;

千金散尽不复来,

唯有饮品留其韵。

2013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