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第四卷)
9067700000004

第4章 急处站得稳 高处看得准危险径地早回头

“原文”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译文”

在动乱时代局势急遽变化中,要把握自己的脚步站稳立场,才不致于被时代的雄涛巨浪所吞噬;处身于姿色艳丽的女人群中,必须把眼光放得辽阔而把持自己的情感,才不致于被美色所迷惑;当事情发展到危险阶段时,要急流勇退猛回头,以免陷入泥淖中而不能自拔。

“解说”

尽管人的健康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但是总的来说,无外乎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一个人如何去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他应如何去处理自己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客观环境的变化,对个人而言,即顺与逆的转化。当身处逆境之时,如果忧郁愁苦,则无以活命。我们应当从人最基本的需要上去考虑,即从生活物质方面去着手,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能够养育自己的生命了,才不会处被动的境况,这样,便可以在困苦之中站住脚,然后,以此为基础再向前发展。换句话说,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应以身体健康作为生活的基础。当然,一个人处于顺境之时,也要考虑自己的立足点,虽然此时他的物质条件已能满足,但是,如果不考虑怎样去巩固现有的生活,那么,他所拥有的很容易就会失去的。

总之,我们无论处在什么境况,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注重自己的身体。

“例解”

顾翼东的健康观

化学家顾冀东教授说:“我这个人的特点是‘变’,人家没搞的,我先搞;人家不做的,我先做。老是跟在外国人后面跑没有意思,要不断创新。人总是要有雄心壮志的,我想,一个化学家必须为人类留下某些有用的东西。”

由此,我想起了一些学者提出的“成就需要”的论述。人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基本上可归纳为生理需求、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和成就需要。其中,“成就需要”又是最高层的需要,是具有社会性质的需要,是一种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努力实现自己觉得最有价值的理想目标的需要。“成就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会产生一股‘成就感”“、年轻感”,觉得自己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人。

顾老接着说:“一个要想身体好,最重要的是乐观。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充满矛盾,要人搞好人际关系,不然的话,容易伤身体。”稍后,他又说:“古人说,‘与世无争’,我改一个字,叫做与世相‘争’。但我指的是在科学上对有不同意或不完善的方面要争一争,不能马虎。至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我不大计较,比较想得开,所以很少有不开心的事。”

谈到生活习惯,顾老说:“在吃的方面,我向来不挑剔,吃多吃少也不一定,特别注意不过量,一顿最多吃一碗饭,同时做到生的东西不多吃,冷的东西不多吃,辣的东西不吃,难消化的东西不吃。牛奶虽是好东西,但我早餐喝了要腹泻,就不吃了,而吃粥。我还有喝茶的习惯,绿茶、红茶都喝。”

乱世造奸雄 终遭万刀斩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他性格凶猛而又有谋略。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在羌族聚居地区游历过,同当地的豪帅有交情。以后,董卓在农村躬耕田地,有的豪帅来拜访他,董卓就宰杀自己的耕牛,与来客一起吃喝玩乐。这些豪帅十分感激董卓的慷慨大方,回去以后,他们就相互收敛了各种牲畜一千多头赠给董卓。从此,他因为勇健侠义而逐渐成了名人。他担任州兵马椽之时,经常巡守塞下,防备盗贼。董卓自己臂力过人,佩带二付弓箭,骑马时左右开弓,羌族人很畏惧他。

汉桓帝末年,董卓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被征选为羽林郎,跟随中郎将张奂担任了军司马,配合张奂镇压汉阳地区造反的羌族人,大获全胜,董卓因功被提拔为郎中,得赏赐缣九千匹。董卓说:“为功者则是自己一人,但共有者则是大家。”于是董卓把赏赐之物全部分给了手下的官吏士兵,自己一点也没有要。不久董卓被升为西域戊己校尉,因事被免职。董卓以后担任了并州刺史以及河东太守。

中平元年(184),董卓被拜为中郎将,受命持节,代替卢植在下曲阳进攻农民起义军领袖张角,作战失败后被定罪受罚。这年冬天,北地先零羌人和枪罕、河关的农民起来反叛朝廷,共同拥立湟中义从胡人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攻杀了护羌校尉冷徵。北宫伯玉等人于是劫持金城人边章、韩遂,让他们专主军政,一起杀死了金城太守陈懿,又烧了州郡。第二年春天,他们又率领几万名骑兵进攻三辅地区,侵逼园陵,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朝廷颁诏以董卓为中郎将,以左车骑将军皇甫嵩为副将,率兵镇压起义军。皇甫嵩因出战无功被置免而归,边章、韩遂等起义军的势力更加强盛。东汉朝廷又任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将。同时又拜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一起受制于张温。张温并诸郡军队的步兵骑兵共有十几万人,以保卫园陵不受侵袭。边章、韩遂也率兵进逼。张温、董卓与起义军作战,都不顺利。十一月,夜里有流星如火,光长十几丈,照在边章、韩遂的兵营之中,驴马牲畜都不安地鸣叫。起义军士兵认为这是不吉利,打算撤回金城。董卓听说后很高兴,第二天,他就与右扶风鲍鸿等人合兵围攻起义军,把他们打得大败,杀死义军好几千。边章、韩遂向榆中撤退,张温遂派遣周慎带领三万官军尾随追击。张温的参军孙坚对周慎说:“起义军的城中没有粮谷,需要从外面调运粮食。孙坚我请求要一万军兵截断他们的运输线,然后将军统率大部队继后攻击,起义军必然贫困饥乏不敢决战。如果他们退到羌人中间,我们合力征讨,那么凉州是可以夺到手的。”周慎不听,率军队包围了榆中城。而边章、韩遂分兵屯守,反而斩断了周慎军队的补给线。周慎很害怕,就放弃了车辆辎重而退兵。当时张温也命令董卓带三万军队镇压先零羌族的起义,董卓的军队在望垣北部被羌族胡人包围,粮食极其缺乏,进退维谷。于是,董卓下令在所要渡河的河中假装修堰堤,好象捕鱼的样子,然后指挥军队偷偷地从堰堤下通过。等到羌人发觉后前来追赶,河道放水已很深,无法渡河追击。当时,官军各路人马节节败退,唯独董卓的军队全师返回,驻屯在扶风。朝廷封董卓食邑千户。

中平三年(186),汉灵帝派遣使者持节到长安城册拜张温为太尉。三公在外是从张温任太尉时开始的。这年冬天,汉灵帝命令张温返回京师洛阳,韩遂于是杀死了边章以及北宫伯玉、李文侯,拥兵十几万,挥军进围陇西。陇西太守李相如也叛变,和韩遂联兵作战,共同攻杀了凉州刺史耿鄙。而耿鄙的司马扶风人马腾也带兵反叛朝廷。另外,汉阳人王国自称“合众将军”,他们都和韩遂合兵。大家共同推选王国为主帅,让他领导各路人马进攻东汉的三辅地区。中平五年,起义军包围了陈仓。于是,东汉朝廷任命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打败了起义军。韩遂等人又共同废掉了王国,而劫持前信都县令汉阳人阎忠,让他督统起义军各部人马。阎忠以被大家胁迫为耻辱,忧愤而死。韩遂等人在阎忠死后争权夺利,互相残杀,他们的部队也各自离散。

中平六年(189),东汉政府征拜董卓为少府,他不肯就任此职,上书言事。朝廷无法控制董卓,很是担心。等到汉灵帝病重,玺书任命董卓为并州牧,命他以兵归属于皇甫嵩。董卓又上书称:“我既没有老谋,也没有成大事,天恩误加给恩惠,让我带兵十年之久。士兵大大小小相狎很久,眷恋我畜养的恩德,愿意为我奋一旦之命。我乞求政府让我统管北州,为国家在边陲效力。”于是,董卓在河东驻兵以观时局的变化。

等到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划诛杀宦官,但太后不同意,于是私下命令董卓带兵入朝,以便胁迫太后从命。董卓得到召令后,当即发兵上路,并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人窃幸承宠,祸乱海内。臣子听到人们议论纷纷,莫若去薪止火。溃痈虽痛,胜于内食。过去赵鞅在晋阳兴兵,目的是为了驱逐晋国君主身边的坏人,现在臣子则鸣钟鼓发兵奔赴洛阳,请求逮捕张让等人,以清除奸秽之人。董卓还没有到京师,何进就失败了,虎贲中郎将袁术于是焚烧南宫,准备声讨宦官。而中常侍段皀等人劫持了汉少帝和陈留王在夜里奔到小平津。董卓远远地望见京师燃起大火,命令军队加速前进,天不亮就赶到了洛阳城西,听说汉少帝当时在北,因此就前去迎接。汉少帝看见董卓带兵前来,十分恐惧,不断地哭泣。董卓和汉少帝讲话,皇帝都无法对答。董卓同陈留王交谈,于是讨论到发生的祸乱之事。董卓认为陈留王很贤慧,况且又曾被董太后收养过,加上董卓与董太后又是同族,所以董卓有废黜汉少帝改立陈留王的意思。

当初,董卓进到洛阳时,所带的步兵、骑兵才不过三千人,他自己也嫌兵力不足,恐怕远近的人不服从他。于是,董卓一连四五天在夜里从军营里派出军队,到第二日白天里大陈兵仪,振旗击鼓排队而回,让人还认为是他留在西面的军队又相继开到了,洛阳城里无人知道这种情况。不久,何进和他的弟弟何苗率领以前统辖的部曲兵都投奔了董卓。董卓又指使吕布杀死了执金吾丁原,吞并了丁原的军兵,这样董卓的队伍进一步壮大。于是,董卓讽谕朝廷下策令罢免了司空刘弘的职务,自己代替刘弘而为司空。因此,董卓召集群臣图谋废立皇帝。朝廷公卿百官群集大会时,董卓昂首抬胸对大家说:“大的是天地,其次才是君臣,所以成为治政的制度。当今皇帝软弱无能,不可以奉祭宗庙,成为君主。今日我想仿效伊尹、霍光的旧例,改立陈留王为君,怎么样?”公卿以下大臣没有敢回答。董卓又高声地说:“过去霍光定策的时候,有敢于阻挠大议的人,都要以军法从事。”在坐的大臣十分震惊。只有尚书卢植独自一人说:“过去太甲被立为君主后不贤明,昌邑王有千余条罪过,所以才有废立的事情。当今皇上年纪很轻,行为没有失德,不能和以前的事情相比。”董卓勃然大怒,中断了朝会。第二天董卓又召集群臣在崇德前殿议事,遂强迫太后颁诏废掉汉少帝。册令说:“皇帝在丧,没有人子之心,威仪也不象个人君,现在将他废为弘农王。”于是董卓拥立陈留王,是为汉献帝。接着又审议汉灵帝何皇后,说她压迫永乐太后,致使她忧虑而死,违逆妇姑之礼,没有孝顺的高节,将太后赶到永安宫,太后被杀。

董卓被升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增加节传斧钺虎贲。于是,董卓和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一起,都带着铁钅质诣阙上书,追念陈蕃、窦武及其同党人士,用以博取声望。于是朝廷恢复了陈蕃等人的爵位,提拔选用他们的子孙为官。不久,朝廷任命董卓为相,允许他入朝见皇帝不趋行,可带剑上殿。他的母亲也被封为池阳君,设置令丞。

当时,洛阳城中贵戚宗室的府邸相望,家家户户都积聚了很多的金银财宝。董卓放纵士兵闯入他们的家中,奸淫妇女,抢掠财物,还美其名曰“搜牢”。因此,民情惊恐,人人担心朝不保夕。等到何太后安葬,打开汉灵帝的陵墓,董卓抢走了墓葬中的全部珍宝。他又强奸汉廷里的公主,淫乱宫女,采用严刑重罚,人们稍有反抗就必被处死,内外群臣不能自保性命。董卓曾经派兵到达阳城,当时正赶上人们在社中聚会,董卓下令将人们杀死,把财物装上车,带着抢来的妇女上路,还把人头捆在车辕上,狂呼乱喊着返回。董卓还毁坏了五铢钱,另铸行小钱,把洛阳和长安的铜人、钟虞、飞廉、铜马等物全都融化,用作铸造钱币。因此,社会上货贱物贵,每石谷物可达几万钱。又加上小钱没有轮廊、文字,人们使用着也不方便。

董卓平素就听说天下百姓共同仇恨宦官诛杀忠良贤臣,等到他专权的时候,虽然也干不仁道的事,但还忍性矫情,提拔一些人士。董卓任命了吏部尚书汉阳人周糮、侍中汝南人伍琼、尚书郑公业等人,又以隐士荀爽为司空。那些受党锢牵连的人如陈纪、韩融之流都被选任为列卿。过去被幽滞不用的人,多被董卓明显地提拔。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以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任命陈留人孔亻由为豫州刺史,以颍川人张咨为南阳太守。董卓手下所亲信的人并没有被任命为要职,只在军队中任将校而已。初平元年(190),韩馥等人到官任职后,和袁绍之流十几人各自举旗造反,结成同盟讨伐董卓,而伍琼、周糮也暗中在朝廷里响应。

当初,汉灵帝末年,黄巾起义军的余部郭太等人再次在西河白波谷起义,辗转进攻太原。于是,郭太起义军攻破了河东,百姓到三辅地区躲避战乱,被人们称为“白波军”,他们拥兵十多万人。董卓派遣中郎将牛辅带兵镇压起义军,没有把郭太打败。等到听说国家东部有人起兵声讨自己后,董卓心里很害怕,于是他就毒杀了弘农王(前皇帝汉少帝),打算迁都到长安。公卿朝议集会时,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在朝廷上争辩无效,而伍琼、周糮又坚决地劝阻董卓迁都。董卓因此恼羞成怒地说:“我董卓刚入主朝廷政柄时,你们二人劝我任用好人,所以采纳了你们的意见,但这些人当了官,起兵反叛我。这是你们二位出卖了我董卓,董卓也不必辜负你们。”于是他处死了伍琼和周糮。杨彪、黄琬很害怕,到董卓面前拜谢说:“小人恋旧情,不是想破坏国事,请不要治罪。”董卓已经杀死了伍琼和周糮,不久又后悔,所以表彰杨彪、黄琬为光禄大夫。这样董卓遂挟持汉献帝把国都迁移到西都长安。

当初,长安遭受赤眉起义军的破坏,宫室府寺被焚烧殆尽,这时只剩下高庙和京兆府的官舍尚在,董卓把洛阳城的几百万人口全部迁徙到长安,步骑军兵驱赶压逼,一片混乱。一些人饥饿了就为寇抢掠,尸体积满了道路。董卓自己屯兵于毕圭苑中,把宫庙、官府、民居全部放火烧毁,二百里的范围内荡然无存。他又指使吕布盗掘各个皇帝的陵墓以及公卿以下的坟冢,掠夺随葬的宝物珍奇。

这时,长沙太守孙坚也率领豫州各郡的军队起兵讨伐董卓。董卓先派遣徐荣、李蒙为将,四处虏掠。徐荣在梁城与孙坚遭遇,与义军的交战中,击破了孙坚的军队,生俘了颍川大守李竁并将李竁烹杀。董卓每次捕获、俘虏了义军的兵卒,就把他们都用布匹缠裹起来,倒立在地上,浇灌热油膏,将其杀死。

董卓暗示朝廷让光禄勋宣 持节册拜董卓为太师,班次位在诸侯王之上。于是董卓带兵从渑池返回长安。朝廷百官在路上拜揖迎接,董卓于是僭用皇家车服,乘坐金华青盖的车辆,当时的人们称这种车子为“竿摩车”,是说董卓的服饰近似于天子。董卓任命他的弟弟董竁为左将军,册封为讄侯;拜他哥哥的儿子董璜为侍中和中军校尉,均执掌军队。于是董氏宗族内外,并列高官禄位。他们的孩子虽是孩童,男的都要封侯,女的也被封为邑君。

董卓多次与朝廷百官聚宴饮酒,骄奢淫逸,放纵恣情。于是,董卓在长安城东面修造营垒借以自居。他又在 地构筑坞堡,坞堡高大厚实,有七丈高,号称为“万岁坞”。坞堡里面积藏了可吃三十年的粮食,董卓自己就常说:“事情如果成功了,我可以雄据天下;如果失败了,我可以守在这里面养老。”董卓经常到坞堡中去,公卿以下官员要到横门外列道迎送。董卓在帐幔中设置酒宴,诱降了好几百名北地的造反者,在坐席中把他们杀死。董卓首先割掉了他们的舌头,然后再砍断他们的手脚,接着再挖出他们的眼睛,最后才放进大锅中活活烫死。还没来得及死掉的人,就卧倒在杯案间。当时看的人心惊战栗,以致手中的刀和筷子都掉了。但董卓却吃喝自如,好象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各位军将言语说话有失误,当即杀死在饮宴之前。董卓又诛杀关中的旧族,诬陷他们叛逆朝廷。

当时,太史占望云气,说有大臣当被杀死。于是,董卓就唆使人诬陷卫尉张温同袁术相勾结,在市众面前杖笞张温,将他活活打死,以此来堵塞天变。先前,张温曾命令董卓和边章交战,董卓作战无功,张温把他召回来,董卓不及时应命,已经迟到了,但他言辞不逊顶撞张温。这时,孙坚为张温手下的参军事,劝张温派兵杀死董卓。张温回答说:“董卓很有威名,我还要依靠他西征。”孙坚回答说:“你亲率王师出征,威振天下,干吗还要依赖于董卓?孙坚我听说古代的名将驾驭军队,没有不动用死刑来显示自己威武的。所以,司马穰苴杀死庄贾,魏绛处死杨干。今天你如果宽纵了董卓,那是自失威重,将来后悔都来不及。”张温没有听从孙坚的意见杀死董卓,而董卓却还怀恨在心。所以,张温才遭到这场灾难。

张温字伯慎,少年时即有美名,几次升迁,当上了卿职。他也在暗中同司徒王允共同策划诛杀董卓,但事情还没有办就被杀害了。越骑校尉汝南人伍孚对董卓的凶狠毒辣很气愤,立志要杀死他。于是伍孚把佩刀藏在朝服里去进见董卓。伍孚和董卓说完话准备告辞而去,董卓起来把伍孚送到门口,用手抚摸着他的后背,伍孚趁机抽出刀来刺杀董卓,可惜没有刺中。董卓奋力反抗而逃脱,急忙呼喊左右的人来抓住伍孚,大骂伍孚说:“你这个家伙想造反!”伍孚高声痛斥董卓:“我恨不能当众把你碎尸万段,以谢天地之恨!”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杀死了。

当时司徒王允和吕布以及仆射士孙瑞一起策划杀死董卓。有人把“吕”字写在布上,背着它招摇过市,还唱道:“布吧!”有人把此事报告给董卓,董卓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初平三年(192)四月,汉献帝患病刚刚好,在未央殿大会朝臣。董卓穿上朝服登车前去,既而马受惊把董卓掀翻在地,董卓回去换衣服,他的小老婆劝他不要去了,董卓不听,仍旧去了。于是,董卓陈兵于大道两旁,士兵从堡垒一直排列到皇宫,左面是步兵,右面是骑兵,保卫四周,命令吕布等人在前后护卫。王允于是与士孙瑞向汉献帝密奏诛董卓的事情,让士孙瑞携带着诏书授予吕布,命令骑都尉李肃及与吕布一条心的勇士十几人,伪装成卫士在北掖门埋伏好等待董卓的到来。董卓快要到时,马受惊不前,董卓感到怪异想返回去。吕布劝董卓进去,于是一行人马进入了北掖门。李肃用戟刺杀董卓,董卓身上穿着盔甲没被刺入,只是伤了胳膊,摔下车来。他回头大声呼喊:“吕布在哪里?快来救我。”吕布说:“我奉皇帝的诏书讨伐你这个贼臣!”董卓破口大骂道:“你这个狗小子竟也敢造反!”吕布应声持矛刺杀董卓,其余的军兵也急上斩杀了董卓。主簿田仪以及董卓的仓头来到董卓尸体旁,吕布又将他俩杀死。吕布骑马公布讨伐董卓的诏书,以号令宫廷内外众人。军兵都高呼万岁,老百姓们载歌载舞,长安城中的士女们变卖她们珠玉衣服到市里买回酒肉相互庆祝,充满了街道店肆。朝廷派皇甫嵩到坞堡中去围攻董卓的弟弟董竁,捕杀了他的母亲妻子儿女,尽灭董氏宗族,又在街上陈列董卓的尸首示众。当时天气开始炎热,董卓平素肥胖,油脂流在了地上。守护尸体的官吏点燃火种放到董卓的肚脐中,火光通宵达旦,如此情况持续了好几天。袁氏的一些门生们又聚薪于董卓的尸体上,焚烧后扬灰到路上。从他的坞堡中搜出珍藏的黄金有二三万斤之多,银子有八九万斤,其余的珍宝堆积如山。

置身朝政外 纵情声色中

如果把两千年封建王朝历史中的荒唐君主排个队,汉成帝大概可以名列前茅。汉成帝的荒淫,充分暴露了封建王朝皇位世袭制的弊端,成为西汉由盛至衰的转折点。

汉成帝即刘赘,字太孙,是西汉的第八代皇帝,母王皇后。元帝在位时,将刘赘立为太子。开始时,他的表现还是可以的,“好经书,宽博谨慎”,但很快就“湛于酒色”,整日与醇酒美人为伍了。元帝曾经想取消他的皇位继承人的资格,另立多才多艺的定陶恭王为太子,由于外戚王凤和侍中史丹的护卫,优柔寡断的元帝下不了这个决心。竟宁元年(前33)元帝死后,刘赘终于当上了皇帝。

《汉书》作者班固在《成帝纪》中,对成帝二十余年的统治有八个字的评价:“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这个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统观西汉一代,成帝的宫闱是最秽乱的。他专宠赵氏,即赵飞燕姊妹。赵飞燕原为阳阿公主家歌女,因体轻善舞,故号“飞燕”。一日,成帝微行过阳阿公主家作乐,见而悦之。于是召入宫中,大受宠幸。成帝又将其妹合德召入,姊妹两人俱为婕妤,贵倾后宫。许皇后被废黜后,赵飞燕于永始元年(前16年)得立为皇后,合德为昭仪,两人专宠十余年,然皆无子,而后宫妃嫔生子均为所害。由于封建王朝的社稷宗庙祸福安危之机在于皇帝一人,所以,一班对王朝命运忧心忡忡的官僚士大夫纷纷借灾异之变上疏谏诤,谷永曾不客气地批评成帝说:

王者必先自绝,然后天绝之。陛下弃万乘之至贵,乐家人之贱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崇聚蚹轻无义小人以为私客,数离深宫之固,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随,乌集杂会,饮醉吏民之家,乱服共坐,流酒華,溷 无别,闵逸遁乐,昼夜在路,典门户奉宿卫之臣执干戈而守空宫,公卿百僚不知陛下所在,积数年矣。

由此可见,成帝耽于燕乐,宠幸女色,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作为皇帝的职责。为此,谷永请求成帝悉罢北宫私奴车马冶游之具,克己复礼,并改正微行出饮的过失;同时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毋听后宫之请谒,除掖庭之乱狱,出炮烙之陷阱,诛戮邪佞之臣,以平息天下百姓的怨望。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成帝反而变本加厉,最后终因淫欲过度而暴卒。

由于皇帝专制和封建皇位继承法的缘故,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中,荒唐君主与宦官干政或外戚擅权总是一对孪生姊妹。皇帝既然无心理政,无法正常行使统治权力,于是就由宦官、外戚之类的近幸之臣来填补权力空缺。秦二世时赵高专权是封建王朝宦官干政的滥觞,而成帝时王氏兄弟把持朝政,则是外戚擅权的典型。

成帝即位后,立即以元舅侍中卫尉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的制度,始于武帝末年。汉武帝考虑到太子刘弗陵年仅八岁,在自己死后无法正常行使皇帝权力,为了维护刘姓统治,就命霍光担任这一职务,“行周公之事”,辅佐小皇帝。而成帝即位后,为了纵情声色,也将国家权力拱手交给王凤。建始二年(前31),又封舅光禄大夫关内侯王崇为安成侯,赐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关内侯。由是,王氏五侯把持朝政,为所欲为。谷永在奏疏中指责:

诸外家昆弟无贤不肖,并侍帷幄,布在列位,或典兵卫,或将军屯,宠意并于一家,积贵之势,世所希见所希闻也。

刘向更认为:“历上古至秦汉,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他气愤地揭露说:

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 盛,并作威作福,击断自恣。行讦而寄治,身私而托公,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福。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执枢机,朋党比周。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游谈者助之说,执政者为之言。

刘向要求成帝“黜远外威,毋受以政”,而成帝的回答是“君且休矣”。

“赵氏乱内,外戚擅朝”,其结果使西汉王朝自元帝以来呈现的衰亡之势,终于不可逆转。成帝宠信赵合德,特地为她建造了昭阳宫,以黄金为饰,白玉为阶,其豪华程度,自后宫从未有之。成帝为自己建造陵寝,劳民伤财,以至“卒徒蒙辜,死者连属,百姓罢极,天下匮竭”,“毒流众庶,海内怨望”。加之灾害连年,流民数十百万,民众起义此起彼伏,形成武帝末年以来的第二次反抗高潮:建始四年(前29),有东郡茌平侯毋辟领导的暴动;阳朔三年(前22),有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人的暴动;鸿嘉三年(前18),有自称“山君”的广汉郑躬所领导的暴动;永始三年(前14),有尉氏儒生樊并等和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人的暴动。苏令的暴动经历十九郡国,诛杀长吏,夺取库兵,声势最为浩大。

忌听忠臣谏 讳谋丧国邦

谋略是保证人们在事业上成功的法宝。善于运用好的谋略得到的往往是胜利和成功,而无谋、寡谋、讳谋只会带来失败的结局。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在最后的紧要关头,拒绝李秀成“让城别走”的建议,就是讳谋致败的一则历史教训。

1863年下半年,太平天国的形势急剧恶化,出现了空前严重的危机。屯驻在天京(太平天国首都,即今江苏南京)城外的曾国荃带领的湘军直接威胁着太平天国的首脑机关,李鸿章统率的淮军及由外国侵略者组成的洋枪队从上海杀奔而来,并于这一年12月攻陷苏州。其余各地的清朝军队,除了一部分与分散在外的太平军作战外,大都像恶狼猎物一般,向天京猛扑过来。天京已经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解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苏州失守后,忠王李秀成回到天京,立即向洪秀全提出了“让城别走”的建议。他说:“敌人现在已经兵临城下,团团包围了天京。天京城防虽然坚固,但是内少粮草,外救不来,难以长期固守,唯一的出路就是让城别走。”他还如实反映了城内的情况,指出:“京中人心不固,而且留下的多是朝官,文者多,老者多,妇女者多,食饭者多,费粮饷者多。如果不组织这些人撤退,定然会被敌人所消灭。”他主张“别走”不是无原则的逃跑,而是保存实力,转移到其他城区重整旗鼓,再图大业。他认为,天王应该舍弃天京和江浙一带,御驾亲征北方,在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开辟新的根据地,然后再由西向东发展,控制东南地区。”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清朝的精锐部队湘淮军及外国洋枪队主要分布在江南各省,而在长江以北的地区主要由腐朽、涣散的清朝旧式军队八旗、绿营所控制。李秀成的这个建议实际上是主张在不利的情况下,避开敌人的锋芒,转移到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以求生存。这是符合自古以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用兵之道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太平天国政权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弃城转移到其他地区,另作别图,一是坚守城池,和敌人拼到底。然而拼到底只有彻底失败,要想如1861年那样打破敌人的包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可见李秀成提出的“让城别走”在当时不失为一条最后挽救天朝失败命运的良策。

遗憾的是,李秀成的这个有效的突围建议没有被天王洪秀全所接受。在这生死亡存的关键时刻,洪秀全沉溺在宗教迷信之中,把一切希望完全寄托于“天父皇上帝”。他对李秀成说:“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当天下,万国独一真王,向来无所畏惧,天朝大业用不着你来多嘴。”他还自信地说:“朕的江山如铁统,你不扶,有人扶。你说城内兵少,朕之天兵,多过于水。清妖又有什么可怕的。”他甚至认为李秀成提出“让城别走”是怕死保命,斥责道:“你怕死,便是会死。今后朝政大事你就不用过问了,由王次兄(洪仁达)执掌,幼西王(萧朝贵之子)发布命令。”。他不仅听不进李秀成的正确意见,反而对他起了疑心,剥夺了他的权力。由于完全排斥了李秀成的正确意见,合朝文武困守孤城,坐以待毙,最终导致了失败的命运。

“让城别走”的意见被否定后,天京陷入了绝境。由于欠缺粮食,天京军民处于普遍饥荒状态。天王洪秀全不得不命令大家“俱食甜露,可以养生”。所谓“甜露”其实就是野草树叶。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死。清军以5万之众加紧了对天京的攻击。同年7月19日,敌人终于用地道轰塌了城墙20余丈,从缺口冲入,攻陷了天京。坚守在天京的太平军官兵,除了李秀成护卫着幼天王洪福調及千余人马逃出外,其余人员全部被敌人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