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第四卷)
9067700000012

第12章 上智下愚可与论学 中才之人难与下手

“原文”

至人何思何虑,愚人不认不知,可与论学亦可与建功。唯中才的人,多一番思虑知识,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难与下手。

“译文”

智慧道德都超越凡人的人,他们心胸开朗对任何事物都无忧无虑,因此遇事都不存一丝猜疑之心;反之那些天赋愚鲁的人,终日糊里糊涂脑中一片空白,因此遇事也就不懂得勾心斗角;这两种人既可以和他们研究学问也可以和他们建立功业。惟独那些天赋中等的人,智慧虽然不高却什么都懂一点,这种人遇事考虑既多,猜疑心也极重,所以什么事都难以和他们合作完成。

一知半解的人最多疑。“人生糊涂识字始”,讲的正是这一类人,一个人如果满足于成为这样一个中庸之才,便是不彻底。唯有智慧道德超越常人,对物理、事理、人理把握通透之人,才见知识之究竟,与这种人谋事,事事有个条理,合作起来顺利愉快,至于中才之多疑本性,的确是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宜认真对待。

“例解”

老少互参用 人才相递出

明太祖朱元璋在斗争实践中体会到人才对于事业的重要作用,在建国之初表现出广招人才、惟恐缺漏的迫切心情。他发布的《老少参用诏》就是这种精神状态的生动体现。

朱元璋给中书省下诏说:“自古圣帝明王,建邦设都,必得贤士大夫,相与周旋,以成至治。今土宇日广,文武并用,卓荦奇伟之才世岂无之?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士伍,非在上者开导引拔之,则在下者无以自见。自今有能上书陈言、敷宣治道、武略出众者,参军及都督府具以名闻。若其人虽不能文章而识见可取,许诣阙面陈其事,吾将试之。其郡县官年五十以上者,虽练达政事,而精力既衰。宜令有司选民间俊秀,年二十五以上,资性明敏,有学识才干者,辟赴中书,与年老者参用之。十年之后,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于事。如此则人才不乏,而官使得人。尔中书其下有司宣布此意,悉令知之。”

朱元璋此诏篇章精短,但内容丰富,多有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