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9056700000066

第66章 走向深渊(3)

尽管中国人已经退到北部,我并未催促利曾伯格急速前进。我们接到的命令仍然要求我们前进至“满洲”边境。我们师是第10军的左翼,但我们自己的左翼极为暴露。

利曾伯格西南80英里以内没有第8集团军的任何部队。在方便的时候,第10军可以证明我们的左翼没有任何部队。

如果情况的确如此,那么没有任何理由不让第8集团军与我们齐头并进。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我不愿意设想在一条从咸兴至中朝边境120空里的唯一山间小路上把一个陆战师一线展开(这条路的里程近200英里)。我现在有两个团战斗队正在这条路上,而且当普勒的陆战1团被第3步兵师接替之后,我要让他紧跟上来殿后。

“我十分担忧的是,”史密斯接着说,“我在冬季的天气中向两个在山地中的团战斗队提供补给的能力。雪融后再结冰,会使这条路难以通行。”沿途部分地段有一条铁路,但到山脚下就终止了。再往上,从长津水库至边境,“除山路外别无他择”。冬季进行空投既不足以向两个团战斗队提供补给,也不足以支持他们撤退。由于气候情况、部队分散和他们作战地区的海拔高度,就是乘直升机视察部队也很困难。史密斯接着直接批评了阿尔蒙德将军和他的参谋人员,其形式在军事报告中实为罕见:

正如你来此地时(凯茨曾在早些时候去朝鲜视察)我所向你表明的,我对该军的战术判断力或他们计划的现实性不甚信任。我在这方面的信心仍未恢复。

他们是在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拟制计划,我们是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执行任务。兵力不断地分散,不断地给小部队派遣任务,这使部队处于孤立无援之境地。

这种作战方式看来在朝鲜很普遍。我确信,他们在这里的许多失败都是这种不顾部队的完整、不管天时地利的做法造成的。

我多次试图告诉军指挥官说,海军陆战师是他的一支强大力量,但如果分散其兵力,就会失去其全部战斗力,起不到任何作用。也许我在坚持自己观点时比其他师的指挥官幸运得多。

某位高层人士将不得不就我们的目标做出决定。我的任务仍然是向边境前进,西南80英里以外的第8集团军在20日以前不会发起进攻。显而易见,我们不应该不管第8集团军而自行推进,我们只会进一步走向孤立无援之境地。如果第8集团军不前进,那么就必须对下一步的行动做出决定。我相信,在北朝鲜山地中进行冬季战役对美国士兵或陆战队来说是过于苛刻了,而且我怀疑在冬季向这一地区的部队提供补给或支持撤退伤病员的可行性。

尽管有这些担忧,史密斯说,陆战队仍在着手准备执行下达给他们的任务。咸兴至下碣隅里的道路已得到整修,以利坦克和重型车辆通行,下碣隅里的飞机跑道也正在修建。史密斯声称没有悲观丧气(尽管他信中的内容与之不符)。“我们的人干得真不错,”他说,“他们士气很好,他们还会干得很好。”但他重申了他对“毫无保障的左翼”的关切,对“在一条从咸兴至边境120空里的唯一山间小路上把一个陆战师一线展开” 的前景表示担忧。

就在史密斯给凯茨写这封悲观失望的信当天,远东部队海军司令特纳·乔伊上将的参谋长艾伯特·莫尔豪斯少将走访了他。“因为我感到我是在‘家里’讲话,”史密斯后来讲述说,“我直言不讳地把我的担忧告诉了他,即第10军的计划缺乏现实性,该军在需要急速推进时往往忽视敌人的能力。我在与陆军,尤其是与第10军打交道时发现,他们的情绪或是极度乐观,或是极度悲观,似乎没有什么中间态度可言。”

第二天,即11月16日,史密斯在兴南遇到了弗兰克·洛少将,此人是总统的老友,以总统的不管部长之类的身份来到朝鲜,了解后备役和国民警卫队的表现情况。洛碰巧带着标有第8集团军态势的透明图,这些文件是他几天前偶然访问第1骑兵师时得到的。史密斯急不可待地研究了这些地图,因为地图中有他第一次得到的关于另外一半联合国军部署的确切情况,他们就在离他的阵地几十英里以外的地方打仗。“看起来似乎很奇怪,”史密斯后来惊叹道,“这位作为杜鲁门总统在朝鲜的私人代表的陆军后备役少将,居然是第10军与第8集团军之间实际联系的唯一手段。这两支部队之间所有其他联系都要通过总司令部的电报往来。”

另一位疑虑重重的陆战队军官是第1团团长刘易斯·普勒上校。11月10日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成立纪念日,普勒在这天用一把缴获的北朝鲜军刀切开一块100磅重的蛋糕(由于没有蜡烛,只能用小萝卜和果子冻点缀)。他按照陆战队的规矩,读了一小段赞美陆战队历史的颂词,然后把它塞进口袋,对集合起来的部队发表了一通即兴(多少有点悲观的)讲话:

现在你们要照我说的去做,我打算直言不讳地告诉你们一些事。就给我做一件事——给你们家里的人写信,告诉他们这儿在打一场该死的战争;告诉他们说,那些光屁股的北朝鲜人,让很多所谓精锐的美国军队乘船来到这里,而且他们可能还会这样做;告诉他们我们国家没有秘密武器,只能艰苦奋战,赶到那儿去打仗。

你们要让家人明白,如果我们还在这里心慈手软,我们的国家就不会永存。美利坚将不复存在——因为一些外国大兵将会入侵美国,霸占我们的女人,再养出一群野种。

后来,普勒在他的宿营地私下给妻子写信说:“只有一场惨败才会改变我们目前的制度,这一制度正把我们引向灾难。”

史密斯尽可能地采取预防性措施。他尽量拖延部队的行动,就差直接抗命了,他还要确保他的师的侧翼安全和得到足够的补给。他实际上是率领着一支紧紧收缩、层层设防的部队,他们的生命线(主要补给线)从山区往回一直延伸到海岸。

在11月24日,也就是“最后的攻势”发起日之前,陆战1师的三个团都已进至长津水库以东地域,第7团战斗队已经占领水库以西4英里的柳潭里。不管陆战队愿意不愿意——他们的军官是不愿意的——他们已经就位,准备直取鸭绿江。

第8集团军开始行动

在朝鲜西部,麦克阿瑟的计划要求第8集团军在一条广阔的战线上发起攻击,这条战线的开端之处几乎跟清川江平行。从西到东,第8集团军的构成是:美国第1军,该军由美国第24师、英国第27旅和韩国第1师组成;美国第9军,其中有美国第2师和第25师,以及土耳其旅;韩国第2军,由韩国第6师、第7师和第8师组成。美国第1骑兵师在后方的顺川附近担任预备队。

这种配置使沃克将军十分不安。过了清川江战线后,朝鲜半岛骤然加宽,这意味着他的攻击线越往北越宽,并使他更加远离在东边的第10军阵地。攻击开始的前几天,第8集团军和第10军的巡逻队试图在两支部队之间的分割线上取得联系。由于地形以及其他问题,他们未能发现对方,甚至新闻界都感觉到了第8集团军的担忧和疑虑。

在《读者文摘》的战地记者詹姆斯·米切纳看来,攻势开始时一次记者吹风会上的对话是“所有记忆中最为印象深刻的”。新闻发布官介绍情况之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位年轻的广播记者乔治·赫尔曼问道:“将军,你说你的巡逻队已经与左翼‘据信是友邻’的部队建立了联系。它们是友邻部队吗?”

“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将军答道。

“你不知道吗?”赫尔曼追问说。

“我们认为它们肯定是友军。”将军说。

“你们与左翼没有任何联系吗?”

“没有,我们是各自独立作战。但我们确信,那些部队肯定是友军。”

然而几天以后,联合国军司令部得到的情况却与之相反。

在进攻的头两天里,第8集团军的部队只遇到微弱的抵抗。在最西部,第24师向其目标定州跃进了10英里;位于中部战线右侧的第2师到达了距出发地军隅里大约10英里的球场洞,但其右翼的三个韩国师却进展缓慢。进攻的第二天,南朝鲜人仅仅从他们的进攻出发地德川向前运动了几百码。韩国军队无法前进使美军第2师的指挥官劳伦斯·凯泽少将提高了警觉,因为他发现他大大超越了应该保障其右翼的部队。这时,空中侦察报告说,敌人正在加宽一条通往德川的道路。

“该死!”凯泽叫道,“那是他们要攻击的地方,那里将是主攻方向——就在我们的侧翼,是针对韩国第2军的。”

凯泽说对了。当天晚上,中共军队以重兵猛攻第8集团军战线的西端,把韩国第1师向后驱赶了大约2英里。中国人沿着第8集团军的战线逐一进行试探,似乎是在寻找不堪一击的韩国军队。(位于最西部的美军第24师在攻势的头几天没有碰到敌人。)

中国人在11月25日发现了缺口,并发起了无情的攻击。在阵阵铜钹声、呼啸的军号声和刺耳的哨子声中,中国人蜂拥直扑时运不济的南朝鲜人。根据中国人的战法,其先头部队溜过韩国军队的防线,建立阻击阵地切断退路。然后,中共军队的主力开始进攻,成百上千人拥进韩国军队的阵地。很多韩国士兵都是几天前从汉城街上和农庄里抓来的新兵,全然不是强悍的中国人的对手。他们抵挡不住,便四下逃窜,丢弃了枪支和其他装备仓皇逃命。几小时后,沃克的侧翼保障便不复存在了。在中国人的攻击面前,三个韩国师土崩瓦解了。

韩国部队的崩溃意味着第2步兵师失去了翼侧保障,将其右翼暴露给中国人,中共军队很快就利用了这一有利形势。沃克将军扫视着地图,发现了中国人的意图,如果他们从他的部队南面迂回并向西进至黄海,成千上万人的联合国军就会被孤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