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银海扬帆:于洋传
9053900000005

第5章 走进中国红色银幕(1)

1.“打老蒋”的17岁“连长”

到了1947年下半年,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节节胜利,东北战场的局势开始出现巨大变化。在后方稳定的形势下,东影厂着手筹备拍摄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这个时候的于洋也长成了魁伟、健壮,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因此导演伊琳一下就选中17岁的于洋饰演片中高大英俊的连长。

《留下他打老蒋》虽然只是东影厂根据当时的一则新闻报道改编的短故事片,但这是处于战争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拍摄的第一部故事影片,也是于洋走上革命道路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因此,无论是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史,还是对电影艺术家于洋,《留下他打老蒋》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得知自己在《留下他打老蒋》中扮演主要角色连长,于洋既高兴又激动,他下决心一定要尽全力演好这个角色。他深知,这是自己第一次拍摄革命电影,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在中国革命电影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第一次参加中国红色电影的拍摄,于洋也得到了领导和老演员的支持和帮助。为了让于洋演好连长,陈波儿把部队发给她的警卫佩带的匣子枪亲自放到于洋手中,并且对他说:“这是人物需要的枪,子弹给你几粒,不能乱动,影片拍完要全部归还。”

夸上真枪的于洋一下来了精神,他像一个真正的连长一样整日枪不离身,既威风又神气,似乎完全融入了影片的角色之中。

老演员陈强告诉他,要想演好这个角色,生活中就应该像个连长的样子。导演伊琳则亲自为于洋示范、纠正姿势,教他行军礼……这一切,都让17岁的于洋深深感到一种对中国革命电影的使命感,而不像以前,拍电影只是为了生活,为挣钱吃饭。

于洋扮演的连长这个时候的于洋虽没有学过表演,但是带着一种责任感。凭借刻苦努力,用生活、土改工作实践中得来的朴实、忠诚的感情,于洋把一个从贫苦农民成长起来的东北民主联军一个连长的角色,化为真实的表情和动作而再现于银幕之上。按照电影人的评价,这个时候于洋的表演是一种纯朴、原始的状态,还不懂得真正地理解角色。但对于洋来说,17岁的“连长”无疑是他真正的电影生涯的良好开端。

1948年2月,《留下他打老蒋》终于在解放区放映,影片中生动表现出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情节,让战争时期的军队战士和广大群众受到了极大鼓舞,而于洋的表演也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中国共产党人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无疑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一抹特殊的光彩,而17岁的“连长”也成为中国电影艺术家于洋最有纪念意义的一个角色。

2.预备党员与文化干事

与此同时,于洋在政治思想方面也在不断提高。他最难忘的,是在拍摄《留下他打老蒋》期间的一件大事。那一天是1947年12月2日,支部大会正式讨论通过了于洋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又增加了一名年轻有为的文艺战士,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的于洋从此更加昂首挺胸、阔步前进。从最初担任东影厂毛泽东思想青年团总支副主任开始,于洋一直是青年团的领导者之一。在毛泽东思想青年团走过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到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程中,于洋更发展了一大批导演、演员及工作人员成为东影厂第一批青年团员。

而对待艺术处生活干事的工作,于洋同样积极热情认真负责。为了掌握好大家的作息时间,于洋总是早早起床为大家吹响起床哨,接着带领大家锻炼身体,把艺术处的作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

这个时候,东北民主联军已经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大战在即的形势下,东影决定派出部分同志到部队中去,一方面是深入生活搞创作,一方面也为迎接解放后长春电影厂的接收工作做好准备。

于洋被分配到了东北炮兵司令部二团团部担任文化干事,看过《留下他打老蒋》的团长和战士十分喜爱这个生活中真实的年轻的“连长”,当上文化教员的于洋也很快就和全团战士打成了一片。他教战士识字,教他们唱歌,组织连队歌咏比赛。他积极参加连队诉苦整军的运动,在战士们回忆辛酸往事的控诉声中,于洋更是泪流满面。他已完全把自己置身于连队之中。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终于打响。在连队工作得有声有色的于洋也奉命回到东影厂。历经革命风雨、千锤百炼的于洋,在迎来胜利的炮火中,终于成长为一名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的革命战士。而参加土改和亲临部队前线的真实工作和生活,更为他日后的艺术道路积累了宝贵的艺术创作源泉。

3.新中国银幕第一“桥”

1948年10月下旬,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开始筹备拍摄。该片内容主要表现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东北某钢厂工人为支援前线忘我劳动,抢修松花江铁桥的动人故事。影片创作人员大部是来自延安的老同志,于洋在片中扮演的是主要角色之一青年炼钢工人吴一竹。

由于在《留下他打老蒋》中的出色表演,于洋获得了很多老同志的夸奖,特别是老演员陈强,不但称赞他演得好,还经常像老大哥一样关心和鼓励他。而《桥》的导演王滨,更是耐心启发、精心培养于洋,让获益匪浅的于洋一直视王滨为良师益友。

影片开拍之前,于洋和演员们一起到哈尔滨三十六棚铁路车辆厂深入生活。为了尽早熟悉工人,导演王滨让于洋脱下军装,换上工人的衣服。换了衣服的于洋一把一把地抓着虱子,最后没办法只好用火烤。但他仍然坚持穿着工人的衣服,看着于洋这样认真,导演很高兴。为了解真正的炼钢工人,于洋又顶着钢炉的隆隆巨响和千度高温钢水溅出的钢花,和工人们一起在炼钢炉前干活。因此王滨导演很满意地说:“你看于洋还像个演员吗?他已经和工人分不开了!”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桥》的摄制组除了少数几个人参加过电影的拍摄,大多数人都是从老区来的同志,他们当中甚至有些人没有看过电影,几乎可以说是“电影盲”。这无疑让导演王滨肩负的重任更加艰巨。

但是导演王滨早已把工作安排好,他首先为体验生活归来的每一个同志发了油印剧本,接着就把一块大黑板挂在树上,开始给全体演员讲剧本。一周后,剧本讲完了,王滨又开始引导演员走入下一步。即要求演员谈出对剧本的理解,分析人物关系,研究人物性格,写出角色的自传。

在当时的环境下,导演王滨的这些工作方法不但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手法,而且无疑对《桥》的所有演员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蒙教育作用。而于洋更是在王滨导演的启发下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王滨也是山东人,他很喜欢这个和他一样性格直爽敢说

于洋在《桥》中扮演的吴一竹敢做的小同乡。除了指导于洋写出角色的人物自传外,他更耐心细致地启发于洋的表演。这个时候的于洋,年轻有为、精力充沛,急需表演知识和技能,可说是全身的细胞都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望。在王滨导演的引导下,于洋几乎是一点就透。他很快就懂得了什么是艺术创作,也知道了一个演员有时必须要做到很多才能演好角色。

为了让于洋演好《桥》的主人公吴一竹,王滨对于洋说:“吴一竹就是你这样的,你不要故意去表演。小积极分子,懵头懵脑的,愣头青。我分镜头就按你这个样子分的。”在导演的启发下,于洋在镜头前轻松、自然,成功地把一个充满革命激情的年轻炼钢工人的形象塑造于银幕之上。这除了于洋有拍片经历外,更主要的是王滨导演引导他卸掉了包袱,使他做到不是卖力气地去演这个角色,而是在生活、感情上和角色达到了相通和共鸣。

因此也可以说,在《桥》中塑造人物的成功,得益于生活中的于洋在思想、感情、性格与片中人物几乎完全相符,18岁的于洋基本上是本色表演,还没有达到更多的艺术创作。但这时的于洋已经从被动拍电影转变到有主动的创作意识,他开始阅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在艺术修养和专业创作的道路上,这个时期的于洋已经迈开步伐。而王滨导演给予他的电影专业经验的传授,更给他日后在电影表演和导演的创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1949年4月中旬,拍摄完毕的《桥》送审到北平,中央领导毛泽东和周恩来看了以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周恩来在接见主创人员时说:“你们拍了一部很好的影片,电影拍的很有气势!”导演王滨很谦虚地说这部影片还没有拍好,整个还比较粗糙,周恩来立刻说:“不不,这毕竟是我们自己的电影啊!”

5月1日,《桥》在南京、上海等所有获得解放的地区公映,新中国银幕诞生的第一部红色电影立刻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赏。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桥》的拍摄还有一个更深远的意义,那就是为后来的红色电影的摄制道路确立了一套具有鲜明的共产党特色的完整创作程序。按照这个程序,每拍一部电影,首先从导演到演员都要深入生活,依照剧本提供的规定情景寻找相似的环境生活。就像于洋在拍摄《桥》的期间深入到钢铁厂体验生活一样。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组织摄制组全体人员反复学习讨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目的是充分体会和掌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道理。电影《桥》所确立的这一套创作程序,在新中国成立后,立刻迅速成为全国各个摄制组必须遵守的制度并延续至今。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4.与《中华女儿》比英勇

不久,刚刚拍摄完《桥》的于洋又接受了《中华女儿》的拍摄任务。于洋出演片中为掩护撤退的抗联女战士而英勇牺牲的抗联战士张勇,影片导演为我国著名导演凌子风。该片主要讲述了东北抗联8位女战士与日寇顽强战斗,在子弹打光后砸碎枪支,一起并肩投牡丹江而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

按照创作程序,于洋和摄制组全体人员一起来到当年抗日联军经常出没的镜泊湖畔深入生活。他们去东北烈士纪念馆采访,也听老抗联战士和老百姓讲抗联战士在冰天雪地的老林子里和日寇英勇作战的感人事迹。体验生活的于洋被深深打动,他整理完片中人物小传的案头工作,就向摄制组表示了决心:“今天拍的虽然是电影,我们不能像这些抗联英雄一样勇敢战斗,但是我一定要学习他们英勇顽强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把影片拍好。”

于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随后的拍摄过程中,于洋真的经历了两次“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历险,而每次他都做到了像自己表决心时说的那样,以“英勇顽强的精神”完成了拍摄任务。

第一次拍摄经历的险情,是于洋扮演的张勇把炸药放到桥垛子上点燃后翻身跳入江中的镜头。由于外景地江水浅,无法拍摄真实的跳江镜头。摄制组就回到厂里在运动场上搭了一个七八米高的桥座,在桥座底下又挖了一个大坑,里面铺上些稻草和秫秸,以保护演员跳下时不受伤。这样,加上大坑的深度,于洋下跳的距离就足有10米了,因而到底结果会怎样,谁的心里都是未知数,为防万一,导演特别把救护车叫到片场待命。

但是等待拍摄的于洋却根本没有想到什么危险,他只想着像片中的抗联英雄们那样英勇地跳下去,完成拍摄任务。于是导演一声令下,只见于洋转身往下一跳,随后就趴在大坑里一动不动了。摄制组的人立刻呼啦啦围过来,把于洋从坑里拉上来紧急抢救。

好一会儿,于洋才慢慢醒过来,他第一句话就问:“怎么样,拍了没有?”原来,大坑里的稻草和秫秸是头一天铺上的,东北天气冷,一宿的功夫就冻的和地面一样邦邦硬了。于洋奋力一跳带来的巨大冲击使他的身子顺势蹲下,结果膝盖一下撞到脸上,人就立刻撞晕了。这一次于洋虽然受伤历险,但大家都看到了于洋的勇敢和坚强。

《中华女儿》中的英勇战士影片中还有一个张勇为掩护八女撤退阻击日寇,用最后留下的一个手榴弹与包围上来的日本鬼子同归于尽的场面,想不到拍摄这一组镜头时,于洋又经历了一次险些献出生命的历险。

为了拍出爆炸的真实效果,特技人员在于洋身边埋了4两黄色炸药,但是当时这4两黄色炸药到底有多大威力谁都不清楚。拍摄时,所有的人都躲在一个保护罩里,连摄影机也被包好,只露出一个镜头,卫生员和担架也全都做好了安排。这样,唯一没有做任何保护的于洋就完全被裸露在危险之中了。现场气氛虽然非常紧张,于洋却没有丝毫胆怯。他只觉得,抗联战士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都不怕死,我们拍电影不过就是几两炸药,有什么可怕的?

然而4两黄色炸药的威力确实不小,随着爆炸的一声巨响,被震得离地两尺多高的于洋不仅立刻昏了过去,还满脸全都是血。众人急忙围过去,只见大量的鲜血从于洋的眼睛、耳朵、口中渗出。这一下大家吓坏了,都以为于洋牺牲了。卫生员立刻进行抢救,过了几分钟,于洋终于醒过来了。第一句话他还是问:“拍了没有?”看到重伤的于洋最先想到的仍然是拍电影,大家都深深感动了。

不管怎样,于洋的两次负伤,都可说是拍片中的严重事故。因此,在后来召开的中国第一届电影艺术工作会议上,电影《中华女儿》在拍摄中于洋跳桥和挨炸的负伤情况被作为典型事例受到了领导的严厉批评。不过于洋对此倒没有多想什么,在他的心目中,拍电影时就应该一切听从导演的安排,拍战争戏受点伤不算什么,这是学习抗联英雄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