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家的“三石头”
20世纪30年代初的深秋,中国渤海边的山东黄县双庙于家村,寒冷瑟瑟的秋风中,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划破了大海边小村的宁静,于家的媳妇甘淑珍又为于家生下第三个男孩。这一天是1930年11月23日,按照中国的农历是十月初四。
即将迎来冬天的胶东异常寒冷,诞生了新生命的于家小屋却既没有生火,也没有什么吃的能够为母亲果腹。望着冰冷的小屋,想起近一年来突发变故的生活,孤独的甘淑珍愈发思念远在佳木斯闯关东的丈夫于大德。
甘淑珍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20岁那年,从小在北京西城新街口胡同里的四合院长大的甘淑珍由父母兄长做主,嫁给了西直门里“增福盛”大粮店少掌柜于大德。
甘淑珍心灵手巧,不仅会绣花,还会做一手好菜,而且生得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而身材魁梧、浓眉大眼,来自山东的“增福盛”少掌柜于大德更是头脑聪明,不仅打得一手好算盘,待人接物更是通情达理,豪爽仗义。
几年后,甘淑珍为“增福盛”少掌柜生下了大儿子于延海、二儿子于延泉。于家添丁进口,家业兴旺。小两口更是你敬我爱,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喜在心上的“增福盛”老掌柜决定带着儿媳和两个活泼健康的孙子回一趟山东老家,让奶奶见一见她想念的孙子。于是,在这一年的春节前,老掌柜把“增福盛”大粮店的生意给儿子安排好后,就高高兴兴地带着儿媳和两个孙子回老家山东黄县双庙于家村过年去了。
想不到“增福盛”老掌柜精心安排的这一次山东远行,不仅让于家幸福平静的生活彻底变了样,也让他年轻的儿媳甘淑珍从此改变了人生命运。
这一次离开北京之后,“增福盛”老掌柜就再也没能走出于家村。当甘淑珍与婆婆幸福相聚,于家三代人在胶东愉快欢度年夜时,远在北京广安门大粮店的少掌柜于大德却为“增福盛”招来了灾难。
那是一天夜晚,为人豪爽喜交朋友的少掌柜于大德招来一帮朋友相聚喝酒,借着过年的喜庆,少掌柜越喝越多,越喝越高兴。想不到乐极生悲,人多手杂,不知是谁碰倒了祭灶的蜡烛,翻倒的蜡烛一下引着了火,却没有人看见。等到少掌柜于大德发现时,粮店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顷刻间,老掌柜用一生心血置下的产业葬身火海,“增福盛”落得片瓦皆无。
于家就此一蹶不振,深受打击的老掌柜一下身患重病,从此卧床不起。面对突然变故的生活,贤惠能干的甘淑珍没有丝毫退缩。她勇敢地挑起生活重担,一面照顾公公婆婆和两个儿子,一面又在心中时刻惦念着闯下大祸不敢面见父母的丈夫于大德。
终于熬到了日渐转暖的春天,一天深夜,于大德悄悄地回到了双庙于家村与妻子相聚。他不敢惊动西屋卧病在床的父亲和思念他的母亲,只是告诉妻子,一定要挑起家庭重担,他要去闯关东,到佳木斯附近卖苦力。最后夫妻俩约定,三年后他们再团聚。
第二天一早,仍然不敢拜见父母的于大德在父母的门前磕了三个头后,就告别了妻儿,远走他乡。心怀愧疚的于大德最终还是没有见上父母一面,他要凭着自己的一把力气去挣钱,以养家振业。
然而闯关东的于大德一直没有音信,望着呱呱坠地的婴儿,想起音信皆无的丈夫,一行热泪流在了年轻的甘淑珍冰冷的双颊。
在贫穷、孤寂和一片冰冷中,新生的小男孩却是异常健壮,似乎全然不知给予他生命的父母曾经历了什么样的苦难。尤其是孩子的一双眼睛,更是炯炯有神,出奇的明亮,这让甘淑珍不由心生一丝欣慰。新出生的小生命虽然没有见到父亲,却给他的母亲增添了力量,给她悲苦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按照于家取名的规矩,“增福盛”的老掌柜为他的小孙子取名“于延江”,以和大孙子“于延海”、二孙子“于延泉”之意排列。甘淑珍则给他的小儿子取名“三石头”。这个名字无疑寄予了母亲对儿子的无限希望。她希望自己的小儿子能够象父亲那样刚强正直,她也希望孩子能象石头一样不怕风雨健康成长。
在阳光和海风的沐浴下,出生在胶东土地的三石头像母亲希望的那样一天天长大。不到一周岁,三石头就迈开双脚满院子奔跑。再长大些,他就去村子南边的小树林爬树,或者穿过小树林下河摸鱼。大自然的风雨养育着家境清贫的三石头,也练就了三石头率直、开朗的性格。
望着一天天长高的三石头,母亲甘淑珍不由心头一热,也许是觉得孩子从没有见过父亲,她总是对三石头多一份疼爱之心。尤其是看到孩子那双不同于一般孩子的明亮眼睛,心中更对她的小儿子有一股特殊的感情。有的时候她更觉得,这个“老天爷”养活的爽朗的男孩不仅为她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也为于家那低矮破旧的房屋增添了光辉。
年轻的甘淑珍并没有想到,她的三石头带来的光辉,于家的小屋是装不下的。几十年后,当年那个眼睛明亮,从没有见过父亲的男孩,不仅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更驰骋在新中国银幕,成为一代中国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他的光辉早已从于家小屋撒向中国大地乃至世界。
2.母子闯关东
一转眼,甘淑珍画在灶头的圆圈已经有1000多个了。自从那一早于大德离家去闯关东后,她就每天在灶头画一个圆圈数着丈夫离家的日子。按照他们夫妻的约定,三年的时间快到了,可是远在他乡的丈夫仍然没有一点消息。
三石头已经两岁多了,也越来越活泼可爱。虽然有时因为淘气和打架免不了会遭到母亲一顿打,但三石头知道这是母亲对自己的疼爱,平日里不管吃什么,母亲总是把最好的留给他,穿的衣服虽然破旧,但母亲总是给他缝补整齐,洗得干干净净。哪怕是头发稍长一点,母亲也要亲自拿起剃刀,为她的三石头一点一点刮干净。
三石头在一天天长大,也在一天天懂事。终于有一天,听到一块玩的小伙伴说,俺不玩了,俺爸回家啦。三石头也赶紧回家问母亲:“俺爸回来了吗?俺爸在哪儿?他咋不回来?”小儿子一连串的提问,让甘淑珍心如刀绞般难受。三年来,这何尝不是她日思夜想的事呢!看着三石头稚嫩的面庞,她只能说:“你爸快回来了,他在外面做买卖呢。”
可是幼小的三石头不知道,他的爸爸永远回不来了。没有多久,四处打探的甘淑珍终于从本家的一个叔叔那里得到了丈夫的消息。在佳木斯历经磨难的于大德不幸患上了伤寒病,更不幸的是,由于日本鬼子在东北搞细菌战实验播撒霍乱疫苗,致使于大德居住的村子那一带突发霍乱。为了防止霍乱蔓延,残忍的日本鬼子竟下令放火烧掉了许多村庄。只可怜历尽艰辛的于大德惨死在一片火海中。
只有30多岁的甘淑珍又一次面临残酷生活的打击,为了三个孩子,她忍受着失去丈夫的巨大痛苦,默默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不久,一直重病的“增福盛”老掌柜终于撒手人寰。为了生活,甘淑珍先送走18岁的大儿子去投奔已经搬到吉林的姥姥家。紧接着,她安排16岁的二儿子留下来照顾有病的奶奶,接着就带上6岁的三石头,告别了婆婆和二儿子,走出胶东大地,踏上了闯关东的道路。
经过一夜的漂泊,海船把甘淑珍母子载到了大连港口,他们接着坐上了从大连开往吉林的火车,去投奔吉林市三石头的姥姥家。
甘淑珍的哥哥在吉林市开了一家饭馆,生活不错的舅舅家原本可以照顾好母子二人。但在那个年代,结婚出嫁的女儿失去丈夫再带着孩子回娘家,在别人的眼里总是会“矮三分”的。因而尽管甘淑珍会做针线活,会做好吃的饭菜,但在娘家寄居的日子久了,母子二人的处境还是越来越不好。终于有一天,甘家容不下母子二人了。
原来,三石头的舅舅和舅妈一直没有儿女,他们很想把外甥过继给自己当儿子,但是疼爱儿子的甘淑珍却没有答应哥哥和嫂子,她觉得这样会愧对从没有见过父亲的小儿子。
后来舅舅和舅妈抱养了一个女儿,从此,三石头和母亲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终于在过年的前一天,因为不愿意出了嫁的甘家女儿在娘家过年,舅妈与外祖母吵了起来。倔强的甘淑珍立即收拾了东西,领着三石头,顶着东北腊月天刺骨的寒风,搬到了城外北山上的一间小木屋。
在吉林北山的小屋前,于洋和母亲及邻家小孩北山的小木屋原来是三石头的舅舅夏天卖冷饮时用的。这种房子夏天的确很凉快,但是到了冬天,小木屋就成了四面透风的冰窖了。因此,就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靠着一床棉被,烧上小木屋旁好心的陈木匠送来的刨花和碎木板,三石头和母亲在北山的小木屋度过了第一夜。
从此,甘淑珍带着7岁的三石头住在吉林市郊的北山,母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这时的三石头已经上了小学,由于从关内山东来,没有当时伪满洲国的户口“民籍藤本”,三石头一直在市郊北山小学读书。搬到北山小屋,上学近了,懂事的三石头开始帮母亲分担家务了,每天放学后,他都会拾些树枝给家中当柴烧。
离开了娘家,母子二人的生计就全靠甘淑珍给人家做些针线活,拆洗衣服维持。所幸的是,三石头的大哥已在铁路上学司炉,有时候可以偷偷给他们卸下几麻袋煤取暖。再加上外祖母的接济,母子二人总算可以勉强度日。
生活虽然艰难,坚强的母亲却总是尽量照顾好她的三石头,更不忘时时教育她的三石头。天冷了,她一个晚上就把老和尚送的衣袍给三石头改成了小棉袄。有的时候三石头贪玩,她会把他叫回家,亲眼看着他写大字,她还要告诉三石头,要他好好学习,长大了好养家,养妈妈。得知三石头把家中的猪肉分给小伙伴又怕挨说而撒了谎,母亲含着泪水举起大笤帚将小儿子痛打……这一切,都深深印在了三石头的记忆中。
这个时候的吉林,已是日本人的天下,看到一个个趾高气扬的日本人,小小年纪的三石头虽然还不懂“民族恨”,却已体会到了人间社会的不平等。
贫苦的生活,动荡的社会,让三石头历经磨难,也磨练出了他坚强的性格。
3.来到长春
破旧的北山小木屋总算是让母亲和三石头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母亲的心仍然不能平静,她时刻都在牵挂着远在千里之外胶东黄土地的二儿子和年迈多病的婆婆,她不知道一边要照顾奶奶,一边还要种地、挑筐卖菜的二儿子现在和奶奶过着怎样的生活。
焦虑的母亲更不会想到,她的二儿子于延泉这时已成了一名革命战士。原来,为了讨回卖黄瓜的血汗钱,于延泉竟遭到了主人的大黄狗凶狠的扑咬,迫于无奈的于延泉抡起扁担拼力反抗,想不到打死了大黄狗。知道闯了祸的于延泉只得撒腿就跑,一口气跑进大山,投奔了八路军。
二儿子还没有消息,身边学徒的大儿子于延海又离开母亲去长春了。一心想当演员的于延海终于考上了当时的长春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的演员养成所,母亲知道拦不住,因为她知道平日里,大儿子就喜欢唱,喜欢演戏。
于洋(左)与母亲、二哥接下来的日子,母亲和三石头又不好过了。因为惦念半年没有消息的大儿子,母亲决定带着三石头去长春。即便是生活贫困,她也愿意母子三人在一起。然而这一次的长春之行,却让母子二人又一次受尽颠沛流离之苦。
当他们辛辛苦苦一路赶到长春演员养成所门前时才打听到,大哥已经离开了长春,不知道去了哪里,大概是回到山海关内了。母亲惊呆了,迎着寒冷的西北风,站在冰天雪地的母子俩不知向谁去求救。
绝望中,还是大哥的朋友帮了忙。他们找到了大哥留下的小屋和行李,总算安顿下母子俩。虽然有了落脚之处,但母亲还得去找活儿干,她要用一双手养活自己和三石头。还是大哥的朋友帮忙,通过当时的老妈子店(即保姆市场)介绍,一个从北京来的教授答应雇用母亲做他家里的厨师。只是按照这一行的规矩,去人家当厨师不能带着孩子。
望着一手抚养长大的三石头,无奈的母亲只得含泪把她的小儿子送到了长春市郊的二道河子孤儿院。三石头虽然是穷人家的孩子,可是却从没有离开过母亲,更没有住过爬满了虱子的大通铺和在皮鞭的抽打下去挖土、挑土。对母亲的强烈思念和孤儿院的艰苦恶劣环境,都让三石头难以忍受,他决定逃出这个如人间魔窟般的孤儿院。
三天后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三石头终于顶着茫茫大雪逃出了二道河子孤儿院。天亮时,奔跑了一夜的三石头终于找到了和母亲分别的老妈子店。店主帮忙把他送到了那位教授家。母子相见抱头痛哭的凄惨情景不由让北京来的教授心生怜悯,他终于同意让三石头和母亲一起留下来。
从此母亲更加用心为教授做好饭菜,三石头则很勤快地帮助母亲劈柴、打扫院子。教授很喜爱懂事的三石头,他送三石头去学校读书,教三石头打算盘,也教他学拼音字母。最让三石头忘不了的,是教授告诉他:从关内来的人不是满洲人,我们是中国人。
从此三石头记住了自己是中国人,想起日本人的趾高气扬,想起和母亲闯关东受到的种种磨难,一股仇恨的怒火不由从胸腔升起。小小年纪的三石头已开始懂得民族恨。
4.这是中国的土地
母子俩稍稍安稳的日子没有多久,教授一家又回北京了。母亲只得带着三石头又回到了大哥的那间小屋。为了生活,母亲或者做些小买卖,或者做棒子面大饼去卖,靠着母亲的辛劳,娘俩勉强度日。
离开长春多日的大哥仍然杳无音讯,止不住挂念的母亲决定带着三石头去北平找大儿子。但是当他们好不容易来到北平时,却是几乎寻遍了北平城也没有找到大哥的踪影。经历了一路辛劳奔波、辗转行程的母子俩无奈又返回了长春。
长夜总会迎来黎明,寒冬更阻挡不住春天。这年的冬天,二哥于延泉的归来,终于为艰苦度日的母子俩带来了生活的希望。母亲和三石头没有想到,一直靠卖菜养活奶奶,吃尽苦头的于家二儿子已经长成了一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他们当然更不会想到,此时的于延泉已是为共产党做秘密工作的一员干将。
原来于延泉那年投奔了部队后,就参加了打日本鬼子的战斗。因为平日里不怕吃苦,战场上英勇杀敌,于延泉不仅多次受到嘉奖,还被提为排长。后来部队送于延泉到“抗大”学习,毕业后,这位野战部队的战斗英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这一次和母亲弟弟重逢,于延泉就是带着侦查任务来的。
因为有任务在身,二哥只待了三天就走了。可是二哥讲的革命道理三石头都牢牢记在了心里,他知道了在八路军的队伍里有个毛泽东,有个朱德。他还知道,日本鬼子侵占了中国的土地,虽然现在中国人成了亡国奴,但是咱们的八路军一定会回来,把小日本打跑,记住咱是中国人……
11岁的三石头仿佛一夜间就长大了,想起夜晚和二哥睡在一个被窝时看到二哥打仗受伤留在腿上的伤疤,想起二哥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划成“八”字,告诉他自己就是“专门打日本的八路军”的神情,三石头兴奋了,他终于见到了人们传说中像神兵神将一样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的八路军,更让他骄傲的是,自己的二哥就是人们传说的八路军。
懂得了革命道理的三石头终于想明白,为什么母亲在来长春过山海关时会遭到日本兵的耳光,为什么在长春中国人只能吃糙粮,只能坐红牌的劳工车,而日本人就可以坐白牌车……想到这些,亡国奴的悲恨聚满了三石头的胸膛。
终于有一天,三石头的满腔怒火爆发了。那是在乘车去上学的途中,三石头约好了几个会摔跤的同学一起大摇大摆地登上了平时只有日本人和“高等满洲人”才能乘坐的白牌车。车上的几个日本学生立刻傲慢地让他们下车,想不到三石头和几个同学毫不示弱地说:“你们先下去!”
结果是仇恨满腔的中国学生和狂傲的日本学生下了车就扭打成一团,日本学生再狂,却敌不过练过武术的三石头和几个同学的摔跤功夫。不一会儿,日本学生就鼻青脸肿地败下阵来。中国学生虽然脸上也挂了伤痕,但是他们挺起了胸膛,没有让小鬼子骑在头上。
只是因为打架,中国学生迟到了,他们挨了胆小怕事的老师一顿重责。尤其是三石头,老师挥起的条尺把他的手全都打肿了,但三石头却从心底里有一种满足感,因为他终于教训了一顿日本人。
5.初登银幕的少年
一转眼,三石头12岁了。这一年,满洲映画协会一个姓周的导演相中了有着一双明亮眼睛的三石头。于是,从胶东大地走出的于家小儿子第一次登上了电影银幕,和母亲闯关东的贫苦孩子三石头从此成为走上电影表演道路的于延江。
于延江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叫《园林春色》,他在片中扮演了一个叫进财的农村孩子。或许是周姓导演选对了小演员,或许是刚一走进片场的于延江就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但其实更应该说是12岁的于延江身体里潜在的表演天赋。总之第一次来到水银灯下,少年于延江就获得了成功。无论是他说台词时的轻松自如,还是他演什么像什么的表演,都让导演非常满意。
现在想来,也许我们都应该感谢当年这位导演,因为正是他的“独具慧眼”,把一个中国电影巨子引领上表演之路。对于中国电影艺术家于洋来说,一部《园林春色》,则是他电影道路上迈出的第一个小小的脚步。
少年于洋的银幕风采而在家境贫寒的少年于延江看来,拍电影除了表演轻松、得到导演的认可外,更多的兴趣还是能够为辛劳的母亲分担困难。外出拍片时,他省吃俭用,为的是把拍电影得到的补助攒起来全都交给母亲。后来于延江又先后出演了几部电影,他都把所得酬劳全都交给母亲。
这一年的年底,又一位姓唐的导演看中了少年于延江。这次是一部根据当时苏联有名的作家班台莱耶夫的代表作《表》改编拍摄的电影。导演让于延江扮演的角色是片中的主人公流浪儿彼蒂加(外号大鼻涕)。
虽然于延江在在这部影片中出演的主角戏份多,但是他的表演仍然轻松、自然,结果又获得了导演的赞赏。这除了于延江的外形和个性与剧中角色符合导演的要求外,自然离不开他天生具有的表演天赋。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幼家境贫寒和随母亲闯关东历经磨难的艰苦生活,都使得他很快走进流浪儿大鼻涕的角色中。
出演流浪儿彼蒂加是于延江第一次在片中担任主演,因此也可以说,已经踏上表演道路的少年于延江又向前迈出了一步。这也是中国电影艺术家于洋电影生涯中唯一主演的一个儿童角色。第二章在革命队伍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