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万里征途》开始
1975年,拍完《第二个春天》回到北京后不久,于洋在他的电影事业道路上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抉择:要求当导演。他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已经晋升为北影厂核心组成员汪洋的大力支持。
《万里征途》是于洋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他在电影创作道路上迈出的新步伐。20世纪70年代,从12岁即登上银幕,在中国电影之路行走了30余年的于洋又开始了银幕的新征程。
《万里征途》是于洋亲自选定的剧本。主要讲述的是某汽车运输九队副队长常大进开出了“支农班车”,促进城乡交流,受到贫下中农的欢迎,并对九队运输组副组长柴德贵伙同暗藏的阶级敌人胡起勾结盗窃集团的地下运输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的故事。
于洋虽已46岁,但体力好,性格英勇,喜欢拍动作比较激烈的戏,尤其喜爱天上飞地里海里跑的题材。因此,他觉得《万里征途》剧本表现了支农车队奔驰千里,破坏分子偷砍木头,纵火烧桥,矛盾设置尖锐,情节紧张可看,动作性强,汽车一开起来满画面跑着都是戏。而且剧本的两位作者对交通工作非常熟悉,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如果交通部门再给予一定的支持,拍这个戏既省钱,又有一定的悬念,这一切让于洋选定了《万里征途》。
虽是第一次导演电影,但于洋不是外行。早在北影演员剧团时,他就担任过话剧《粮食》和《三月三》的导演。后来他又执导了复排的《第十二夜》。说干就干,已到中年的于洋仍是一股子冲劲,他一边改剧本,一边招兵买马。很快,《万里征途》摄制组各路人马全部到齐。
1977年5月,历经一波三折,《万里征途》和著名导演汤晓丹执导的《祖国啊,母亲》同时在全国公映。虽然影片仍带有当时时代的烙印,但从整个影片看,《万里征途》的镜头语言比较流畅,剧情处理朴实无华,一些景物镜头和剧情的结合做到了融洽自然。另外,这样一部支农题材的影片经过导演的精心处理,略带出一丝惊险味道,已经起到了“好看”和“引领潮流”的效果。
由于种种原因,《万里征途》在电影界反响一般,但是到了交通部门,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被搬上了银幕,很多人都很兴奋地热情评议,影片一下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当时的交通部长叶飞审看后更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还专门找到于洋谈话说:“这部影片你拍得不错,能够反映我们交通方面的阶级斗争,很好,希望你能拍一部反映我国远洋航运的影片,有可能吗?希望你们能够拍一点现代的东西。”
于洋立刻高兴地说:“可以啊,太好了!”交通部长的希望和要求,更让他受到鼓舞。因为于洋一直对海洋充满了向往,而拍一部以大海为背景的影片,更是他很长时间以来最大的心愿。
2.又一次走出国门
1979年元旦后,于洋与上海远洋货轮“清水号”船员一起扬帆起航,驶向波涛汹涌的茫茫大海,开始了为期半年的远洋航行。
于洋能够得到这样一次难得的“周游世界”的体验生活机会,还要源于那一次交通部长叶飞对新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希望和要求。
拍完《万里征途》受到叶飞部长的接见后,北影成立了以于洋为导演的筹备组,交通部成立了剧本创作组。于洋很快看中了一个海员出身、曾经当过船长的上海作家陆俊超写的小说《九级风浪》,于洋认为这部小说有一定的戏剧性。
于洋也看了陆俊超写的一个描写国际船员生活和友谊的剧本《亚非友谊号》,但他觉得这个剧本缺少故事情节,平铺直叙,有点像纪录片。总的来讲,两个版本在表现海员斗争历史方面都比较薄弱。于洋觉得只讲友谊还不够,还要把中国海员的奋斗史和现代思想状况结合起来写。这样才能把中国海员的新面貌反映出来,也就是交通部长叶飞所说的“现代的东西”,即一种走出国门、放眼世界的现代意识和现代观念。
为了改编出满意的作品,于洋将陆俊超借调到北影,交通部更是在人力财力上大开方便之门,全力支持他们修改剧本。奋战两个多月后,他们拿出的剧本仍未通过交通部的审阅。为此,交通部提出:“你们虽然有一个船长作家,但看来你们的生活还不行,应该跟远洋船远洋一次”。于是,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于洋和陆俊超等一行5人带着一架摄影机,登上了上海远洋货轮“清水号”。
于洋很珍惜这一次难得的远洋航行。《清水号》全船有40多个船员,船员们的生活单调枯燥。于洋虽被交通部正式任命为兼职轮船副政委,但他要求自己和船员一样,参加刷漆保护船体的劳动。船员们大都看过于洋的电影,他们对于洋既喜爱也很敬重。辛苦的刷漆劳动结束后,于洋和船员们一起坐下来聊聊天,说说电影,在无拘无束的谈天说地中,于洋了解到很多船员们的真实工作和生活。
这一次远洋航行历经大半年,行程途经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耳他、摩洛哥、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国的海港。于洋经历了远洋生活的艰辛,也见识了发达国家的真实面貌。这些无疑都为于洋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素材。
远洋航行归来,于洋立刻以新的思路投入到紧张的创作中。很快,新的剧本《大海在呼唤》交稿了。
3.自导自演《戴手铐的旅客》
新的剧本首先送到交通部主管部门审批,但由于种种原因,审阅时间拖得很长。一时间,《大海在呼唤》暂时没了下文,闲不住的于洋开始搜索其他题材。终于在年底的一天,于洋找到了满意的剧本。
那是登在《电影创作》上的一篇名为《戴手铐的人》的剧本。于洋看了以后很喜欢,他觉得这是一个有较强动作性,故事情节曲折又短小精悍的电影文学剧本。于洋曾为自己的导演工作制定过一个计划,即趁着现在腿脚灵活,拍些动作性强的影片,将来走不动了,再拍内景多的戏。而这个剧本正符合自己的计划。于是他找到北影厂长汪洋说:“拍这个剧本不太费劲,很快就能拍完,回头再拍《大海在呼唤》。”厂长一口答应了。
于洋马上找人修改剧本,由于原作情节线索清晰,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剧本很快修改好,名字也改为《戴手铐的旅客》。修改后的剧本主要内容为:“文革”初期,某科研单位突然发生一起凶杀案,保密室工作人员小黄被杀,发射导弹的A—1号燃料也被盗。这时,正在受审查的公安局局长刘杰突然逃跑,但是被特务苏哲派人围捕打晕。在太平间火化炉前醒来的刘杰马上又投入到跟踪追敌的战斗中。在老战友的支持下,刘杰踏上了向南追捕敌人的路程。此时公安局也在全力追捕刘杰,于是,一场公安人员与特务之间追捕与反追捕的较量在开往云南的火车上悄然展开。刘杰最后将特务抓获,但是他自己仍然没有摆脱被追捕的命运。侦查员张强不情愿地将手铐戴在刘杰的手上,将他押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
于洋对修改后的剧本比较满意,但也有一些导演看过剧本后持否定意见。他们的看法是“拍不成”。北影厂艺委会也认为这是一个很一般的小片子。
于洋却有自己独到的眼光,他认为剧本动作性强,剧情热闹,充满了惊险气氛,很合自己的喜好。另外剧本中涉及“文革”的情节,也都是自己亲历的,不仅记忆深刻而且有着深厚的生活积累。于洋深知,凡是切身体会的事,拍出来肯定感人。因此他把影片的立意定为:歌颂革命战友的真情和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
由于影片动作性强又有一定的惊险性,于洋最初定的是当年曾主演《铁道卫士》、《国庆十点钟》等惊险片的明星印质明出演男主角刘杰,印质明不仅在《生活的浪花》就和于洋有过合作,而且也是于洋多年的亲密知交。
这一次印质明认真看过本子后却提出了让于洋出演刘杰的建议:“……我很负责任地讲,我演这个角色不合适,这个角色你演吧,就你合适,这个人物又打又跑,好家伙,你看我这身板成吗?吃不消。”
老演员赵子岳也鼓动于洋出演男主角刘杰,厂长汪洋说得更干脆:“就你吧,自己演可以的。”于是,在《戴手铐的旅客》中,于洋第一次做了自导自演的尝试。
《戴手铐的旅客》中的公安局长刘杰为了表现人物的坎坷命运以情动人,于洋在摄制组刚刚建立时就决心要一首动人的歌曲以倾诉战友深情。为此,于洋大胆启用了“毛遂自荐”的青年作曲家王立平。而王立平也果然不负众望,他不仅和于洋一字一句地仔细研究,互相切磋,默契配合,而且创作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驼铃》。
无论是细腻深情的歌词,还是婉转悠长的曲调,都让《驼铃》这首浸满了作曲家感情和导演心血的影片插曲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一个时代的著名歌曲。王立平不忘于洋对歌词多次修改做的贡献,向于洋建议在歌词作者署两人的名字,但被于洋拒绝了。其实在剧本和歌词的修改方面,于洋都花费了很多心血,但他都同样不署名,这是于洋一贯的高尚作风。
自导自演确实很辛苦,但这些挡不住一向英勇坚强的于洋。为力求表演真实,于洋不用替身,实实在在地表演对打戏,没有一点花架子。为此,于洋被打得头昏脑胀,还拉伤了腿。住了两天医院后,他仍然坚持拄着拐杖指挥拍文戏。
那时一般的拍摄进度是一天12个镜头,于洋凭着一股子拼劲,愣是带领摄制组创造了两夜一天拍出75个镜头的奇迹。
当时一位随摄制组一同乘车的记者曾把这两夜一天拍出75个镜头的情景做了如下报道:夜色浓厚,祖国的大地在沉睡,一列从北京开往昆明的火车,在铿锵的节奏声中唱着歌穿过平原,越过重山,向前奔跑。
北京电影制片厂《戴手铐的旅客》摄制组,在奔赴昆明拍摄外景的旅途中,于子夜零点二十分登上火车后,没顾上休息,就在导演于洋的带领下,开始了紧张的拍摄准备。
他们有的布置现场、化装,有的试灯光,抓紧拍摄影片中以旅客列车为场景的镜头,大家几乎一夜没睡觉。
三星偏西,列车飞驰,人们在酣睡中,可于洋正在集中精力进入角色。他两眼炯炯有神,“文革”中自己的遭遇、命运、痛苦和思索,闪电般出现在他的脑海……“对!这一切应该倾注到刘杰的思想感情和动作中。”他默默地心里说着。
“开拍!”一声令下,炽热的灯光在闪烁,于洋扮演的老公安局长刘杰,感情真挚,动作敏捷。他一闪身钻进了厕所,爬上了列车窄小的天棚里……一场戏拍完了,于洋半白的鬓角上淌着汗珠。面对动人心弦的感人镜头,趴在行李架上搞灯光照明的同志,站在车厢中间的摄影师,列车上观看的旅客,都留下了激动的眼泪。
于洋摄制组的同志们,在黎明的曙光洒满车厢时,又投入日景的拍摄。他们忘记了吃饭,顾不得喝一口水。直至夕阳西下,摄制组再次转入夜景的拍摄,一天工作长达十八个小时。三个昼夜的旅程就是这样度过的。
一位列车长惊叹地说:“于洋同志简直就是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
4.憾别慈母
1980年秋,《戴手铐的旅客》终于拍摄完毕。为庆祝,也为感谢摄制组人员的辛苦,这天晚上,于洋和摄制组50多人一起在马凯餐厅开庆功会。
望着大家还略带疲惫的面容,于洋深情地举起酒杯向所有人表示感谢。一口酒还没有喝下,医院的电话打到了餐厅:母亲病重。于洋不忍打扰庆功会的轻松快乐,只说有点急事,就匆匆告别,骑上自行车奔往北医三院。
一个月前,母亲因患高血压摔倒住院后,病情一直比较稳定,母子俩还说病好后去看于洋的新片。于洋一边想着,一边心急火燎拼力骑着自行车,可是还是晚了。
大汗淋漓的于洋赶到抢救室的时候,母亲已经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一位邻居的阿姨已给母亲换好了衣裳。母亲虽然紧闭双眼,却似睡着一般露出安详的微笑,犹如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