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右逢源的社交术(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9043900000009

第9章 如何在社交中调整好心态(2)

在我读书的时候,住在我上铺的一个同学,常常把笑容挂在脸上,一副很自信、很胸有成竹的样子,几乎看不到他有忧愁的时候,同学们都很羡慕他。其实他自身并没有许多值得人高兴的东西,反之他的长相和个子都让人不敢恭维。

快毕业的时候,大家在一起聚餐,他哭的很动情,大家都觉得挺意外。回到寝室他趁着酒兴翻开一本带锁的日记本给我看,扉页写着:给自卑一把锁。里面的内容与他的言行简直是天壤之别,在这些写满他内心世界的文字里我才知道他是一个很自卑的人。但他却懂得怎样去摆脱自卑,其中有一段他写道:自卑是庸人自扰的产物,越在乎它就陷得越深,甚至不能自拔。生活中就要通过自己努力,把自卑扬成自信的帆,只有微笑地面对生活,生活才会报之以微笑。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正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既不自卑也不自傲,而是自信地面对生活,这样社交必然成功。

相信自己

自信,是自己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能支持自己,那么他就无法得到别人的肯定、拥护和支持,在社交中也就注定要失败,因此,自信是决定社交胜负的关键。

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一个缺乏自信的错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自信,是一个人工作、生活时必备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状态。它在塑造、完美你的人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几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都能切身感受和领略到自信者身上发出的耀眼光辉和他们留下的闪光足迹。

谈及自信对一个人的成长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看一看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伊赛克·帕曼教导他的学生如何表演的事。他就演出前的心理调适等问题,曾和他的学生有过如下一段很有意义的谈话。

“在演出的时候,最重要的心理准备是什么?’,伊赛克问他的学生。

“要小心。”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错了!”伊赛克斩钉截铁地否定了学生的回答,“一个小心的演奏者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吗?你练习的时候,可以小心,但一旦上了台,就要满怀自信。听清了,要满怀自信!那怕错了,都要错得有信心,继续把曲子拉下去,直至演奏终了。记着:台上的演奏家没有错,错也是对!”伊赛克的教育理念,我们不妄加评判,但鼓励学生在台上自信演奏的话语,却带给人们许多的启迪,发人深省,耐人三思。

是的,只有充分的自信,才能把我们的份内之事做得更出色、更完美,也才能最充分地挖掘和调动起你所有的潜能,并为使你的全副身心的投入获得丰厚的回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自信的产生有时是一个人在对自己“专业”的渐渐专注之后油然而生的。其实,专注的过程也是渐渐抛弃心中所有羁绊的过程,当所有可能影响专业正常发挥的各种消极因素被廓清之后,充分而又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空间也随之便得以被扩展到极致,这时自信从萌芽、发展,到张扬并得以淋漓的展露也便成为了可能,它们是一个相伴相生的过程。

著名歌星张惠妹在小结自己的音乐事业时,曾谈到她第一次在一个宴会上表演时的情形。她说,那一次,她对自己能否被席间的客人认可、接受,能否使自己在乐坛上迈出成功而又坚实的第一步,着实没有多大的信心。但碍于主持人的一再相求和催促,她只好硬着头皮在人声鼎沸的宴会中登场了。

在她逐渐将心怯以及诸多事前对自己表演结果所预设的过多的顾虑等等消极因素全部置于脑后之际,她便以那甜润而又充满磁性的歌喉,忘情地像阵阵醉人的春风将一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徐徐吹拂到客厅的每一个角落,沸腾的大厅里立刻沉寂了下来,人们渐渐停下了手中的杯盏,中止了喧嚣,倾心欣赏起张惠妹唱出的那婉转美妙的动人歌声。张惠妹的成功,就是扬起的自信之帆将她成功送到事业彼岸的一个范例。

当然,自信心的产生也要有平时的扎实积累和辛勤付出作为前提。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信心的产生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平日里打下的坚实基础就想凭空产生一份自信,并凭借它生发塑造人生的天真奇想,实在是无异与缘木求鱼,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有你踏实地工作着,执著地生活着,那么随时随地引燃的自信之火,才会助你走上一条成功亮丽的人生之路,到那时,你拥有成功的社交将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社交之中勿有嫉妒心

我们不否认,嫉妒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一定要把它控制到一定限度,并且尽最大的努力去清除它,做到不嫉妒。因为当你嫉妒别人时,也在为自己树立敌人,你会与他建立一种消极的关系,这样对双方都是很不利的,所以必须要清除嫉妒,大家非常喜爱的篮球奇才迈克尔·乔丹就是一个善于消除嫉妒的高手。

2002年4月17日上午,身着深蓝色客场队服的迈克尔·乔丹出现在赞城第一体育馆,这场与76人队的比赛将是他在奇才队的最后一次比赛。当离比赛结束还有一分钟的时候,奇才队故意犯规,为的是让乔丹单独接受全场的欢送。于是,NBA历史上罕见的一幕出现了,10个还在场上比赛的队员停下来和金场所有的观众、教练一起欢送乔丹,鼓掌声长达二分钟。

这是乔丹的骄傲,虽然乔丹征服NBA赛场是依靠他高超的球艺,但他赢得所有人的拥护,包括赢得他对手的尊重则更多的是因为崇高的人格。

当年乔丹在公牛队的时候,皮彭是公牛队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但乔丹没有把队友当作自己危险的对手而嫉妒,反而处处加以鼓励。为了使公牛队能连续夺冠,乔丹意识到必须推倒乔丹偶像’以证明公牛队不等于乔丹队。一次,乔丹问皮彭:“咱俩3分球谁投好?”“是你!”乔丹十分肯定地纠正。乔丹投三分球的成功率是28.6%,而皮彭是26.4%,但乔丹的解释是:皮彭投3分球动作规范、自然,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以后还会更好,而我投三分球还有很多弱点!乔丹还告诉皮彭,自己扣篮多用右手,习惯用左手帮一下,而皮彭双手都行,用左手更好一些,而这一细节连皮彭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正是乔丹这种心底无私的帮助,树立了全队的信心并增强了凝聚力,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在1991年6月的NBA决赛中,皮彭独得33分,超过乔丹3分,成为公牛队17场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这是皮彭的胜利,也是乔丹的胜利,更是公牛队的胜利。

1998年乔丹退役后,以他的成就,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成为篮球史上的一个神话。但2001年当他38岁的时候,他又一次复出了,38岁对一个职业篮球选手来说已是老龄,这也许会破灭他在万千球迷心中“飞人”的形象,但他毅然选择了复出,除了他对篮球无比钟爱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他要亲手打破自己创造的神话”,让乔丹不再是篮球场上不可逾越的高峰。乔丹的成功是站在前一代巨星约翰逊肩上的,同样,乔丹也要让新秀站在他的肩上去创造更辉煌的神话,让人欣喜的是乔丹的苦心没有白费,奥尼尔、科比等一批巨星已冉冉升起。

这就是乔丹,尽管他复出后战绩差,未能随人意,但他的上场总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因为他是永远的飞人。其实嫉妒心人人都有,谁不想自己花开独秀呢?但乔丹超越了这一点,他心胸开阔,能做到激励对手,奖励后起之秀。

约翰·德赖登说:“嫉妒是灵魂的黄疸,会使人疏远和迫害比自己强的人,而这样只会孤立自己,最终导致失败。”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要想取得人生和事业的成功,单靠个人力量是无法胜任的,善于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有乔丹一样开阔的心胸,消除可怕的嫉妒。

成功缘于交际

要提高交际水平和处事能力达到与他人心灵上的沟通,只靠外部优越的条件或良好的与人交往的心愿是不行的,真正需要重视的,能够决定交际胜负的是你的心理状态。在人际交往中,有些看起来很难办的事情,由于你的大胆主动争取,结果一举奏效;而有些看起来不难办到的事,却由于你过于拘谨、畏首畏尾,错过了大好机会。大胆主动地与人交往所显示的是你的自信、热情与才华,这是自我开放的人格魅力,也必然有利于交际的成功。

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奥妙,有些历久不衰,有些缘尽而散。有些友谊的褪色主要是由于志趣各异或关山阻隔,但有些关系的逆转则是由于误会、分歧没有处理好。友谊并不意味着你要喜欢所有的人,也不意味着你要和所有相识的人都成为知心的朋友。但是要想在社交活动中游刃有余,了解别人的心理,并有的放矢地对待他人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你要注意以下三点:

1.对于无关紧要的敌意,宽容大度,不予理睬,可以装聋作哑,或是转移话题,让对方无趣而止,绝不可斤斤计较,发生无谓冲突。

2.对于有辱人格,有伤大体的讥讽攻击,应当予以还击。但这种还击不是争吵,而是采取婉言、暗示、幽默等巧妙的方式,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3.发现并抓住时机,向对方表示关怀、体贴、帮助,促成和解,从而加深或重建友情。每一个善于交际的人,都有善于掌握对方微妙的心理变化,收揽人心的高超技艺。例如,当他们在路上遇见一面之交的人时,就会故作亲密,主动与对方打招呼:“XX女士,好久不见了,近来还好吗?”其实,很有可能连对方的名字和长相都记得不太清楚了。

“8月10日是你的生日,这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以后公司可就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绝对不会有人因为上司的关心而感到不舒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别人尽力地表示诚恳的关心,就能够受人欢迎,并且一定能获得众多可贵的友谊,这就等于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垫上一块厚厚的基石。

希望赞美是人的天性,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把自己看作中心,而忽略别人的存在。第二,要说“我们”。在汉语中,我们指包括谈话的对方,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说,在人的思维中是排斥“你是你,我是我”的言词的。人们的心理喜欢倾向于群体。第三,要给人以有教养的感觉。第四,让对方先说。

人的一生就是奋斗的一生,而人生的奋斗也和球赛一样需要观众,需要啦啦队,需要有人热情地去关注、大声喝彩,需要彼此喊“加油”!大干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生灵都需要在别人的肯定与赞扬中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吸取前进的力量。当我们为他人的优点和成就热情地喝彩,为他人的美好与幸福真诚地祝福时,就会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同时也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关注别人的心理需求,给予别人需要的,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必然会给你的生活增添光彩。

消除恐惧心理

李女士是我的一位邻居,今年43岁,她一直处于对陌生人的恐惧之中,害怕见生人,更不愿同生人打交道,不仅仅是随丈夫参加各种聚会,就连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也是如此。为此,她十分苦恼地说:“这些场合我必须忍受,尽可能保持安静,双眼不敢正视任何人,直等到可以回家为止。我觉得被别人注视是一件极不舒服的事情。”

不久前,李女士开始学习克服胆怯的各种技巧,那些成功的例子给了她不少鼓励和教益。她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现在已经能够自如地参与孩子学校的活动了。

克服胆怯心理被看作是成人走出少年期的一个心理阶段。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通过对20世纪70~80年代近万人的调查发现,大约有40%的人认为自己羞怯、腼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