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右逢源的社交术(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9043900000042

第42章 社交中巧妙应对挑战(5)

运用书信消除误会,一定要注意言语的客观性,即言语一定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同时要合乎情理。其次言语要充分地表达出情感性,体现出诚恳友好的态度,以情感人。做到了这两点,就会在对方的心灵上激起感情的浪花,从而达到消除误会之目的。运用书信消除误会,切忌出现指责对方的言辞。否则就会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把误会的责任归结于他,这样不但不会达到消除误会的目的,相反可能会火上浇油,使误会发展成为矛盾。

请第三人疏通,消除误会

如果别人与你发生误会,而第三人完全知道其中的情况,那么可以请第三人帮忙疏通,从而达到消除误会之目的,这是因为第三人了解熟悉情况,最有发言权。同时第三人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的,能从客观的角度说明情况,分析利弊,因而最有说服力。故实践中,亲朋好友、同事之间发生误会,一旦有知情的第三人出面调停,误会很快就消除了。例如,颜某与邱某因别人的挑拨而发生了误会,颜某错怪邱某在领导面前打了他的“小报告”。从此一见到邱某就耿耿于怀,邱某了解情况后,回忆了他那天在领导处汇报工作时,还有赵某和刘某在场,他根本就没有谈及颜某的任何倩况,因而请赵某前去说明了情况,颜某恍然大悟,非常后悔自己轻信传言而伤害了同志之间的感情。

总之,一旦发生别人对你的误会时,情绪一定要冷静,心胸一定要宽阔,态度一定要诚恳,能直接沟通的就真接沟通,不能直接沟通或有诚意但不愿意直接沟通的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迂回策略予以消除。相信,用真诚的心去社交一定能清除不必要的误会。

看不惯别人时怎么办

生活中,对于别人的言论或行动,自己常有不同的看法。如何运用得体的语言,采用适当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意见,并使别人心悦诚服,乐于接受,这可是一门学问。

反话正说

古代有则故事,讲的是“乐妻劝婆”,读来很受启发。故事大意是说,有个读书人,名叫乐羊子,家境贫穷。他外出求学,七年未归。家里老母和妻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有一天,乐母嘴馋,竟偷杀了邻家的一只鸡。乐妻知道以后,很是生气,又不便直接批评婆婆。吃饭的时候,待到婆婆端上来香喷喷的鸡肉,乐妻却不动筷子。乐母忙问其故,乐妻伤心地回答:“儿媳无能,没有侍候好婆婆,使得饭桌上有了不是自家的鸡。”说着,泪如雨下,婆婆羞愧不已。

乐妻反话正说,以退为进,促婆婆省悟,她的劝戒方式,实在耐人寻味。一般地说,人们大都喜欢好听的话,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责。居家邻里,朋友同事,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有时也会闹点不愉快,即使别人说了错话,做了错事,如果批评太直,不讲方式,别人就会难以接受,有时还会伤害感情,激起矛盾,弄得以后不好相处。良药苦口,固然有利于病,但因其苦,人们服用总要皱眉。如若裹以糖衣,制成胶囊,服而不觉其苦,人们就会乐于接受,药效还照样不减。

我有一位同事,星期天到邻居家打牌,发现邻居家桌上有一盒不锈钢卷尺。他想,邻居家哪有这种东西?而木工室正少了一盒,是不是前天他们帮着木工室搬迁,趁人不备拿回家来?是向邻居问个究竟,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视而装作不见?他正在思忖,邻居看出了蹊跷,面部显得很不自然。而邻居的不自然神情,正印证了他的先前猜测,略一沉思,他笑着对邻居说:“这盒卷尺原来被你们找到了!昨天我去木工室借用,木工师傅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想必是在木工室搬迁时疏忽杂乱,丢失了,不想被你们找到了,太谢谢你了!”几句话,说得邻居点头含笑:“是啊是啊,你拿去用后快送给木工师傅吧!”原先近乎凝固了的空气一下子变得流畅起来,牌桌上一片欢声笑语。

易心而度

一般人对于自己的缺点错误,限于思维定势,有时难以认识到。如果使他们跳出所处的环境,从另一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往往就会恍然大悟。

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大兴土木,耽于声色犬马,公卿要员忧心忡忡。很多人上书陈情,冒死苦谏,效果大多不佳。侍中兼太史令高堂隆利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政治形势,巧妙地引导曹睿从蜀吴的角度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来个换位思考,易心而度,使得曹睿蟠然悔悟,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正是敌人所求之不得的,如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以至大惊,曰:“观隆此奏,使朕惧哉!”

那么多人的冒死苦谏、直言陈书都没能让曹睿回心转意,而高堂隆的易心而度却令其及时地悬崖勒马。看来,有的时候,要说服他人不能仅仅依赖于简单地陈述利弊,巧妙地让被说服者易心而度,应会更见成效。

把握时机

月有阴睛圆缺,人也有情绪的潮汐。对于别人失当的言行,劝说也应把握时机。记得在哪本书看过一篇《小猫钓鱼》的故事,想来很有意思。文章说,一只老猫领着小猫去钓鱼,老猫稳坐垂钓,小猫却去采花扑蝶,它坐不住。结果,老猫钓得一条大鱼,小猫一无所获。这时,老猫告诉小猫,做事要有耐心,小猫如梦方醒。

其实,这只老猫是很懂得交际艺术的。它没在小猫迷花倚石时棒喝一声,断然制止,而是在其历经曲折之后再行劝说,因势利导,因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业余音乐爱好者,参加市里组织的青年歌手比赛,获得了好名次,回到单位得到诸多祝贺,他兴奋不已,自以为颇具音乐天赋,拿出几百元钱来请客畅饮。他的一位好友看到他这副“得意忘形”的模样,碍于当即指出会扫了大家的兴,他也难以接受,便没直言。事后这位朋友告诉他:“值得庆贺的是你过去的韧劲,不是已经取得的成果。有时间来摆酒庆功,不如为继续深造多下点功夫。”这个青年听后初是一震,接着就有所省悟。后来他考取了音乐学院,还念念不忘好友适时的劝说。

那么,在社交中当你看不惯别人的言行时,不要冒然行事,而应该巧妙地加以劝导,从而在规劝的同时也结交了好朋友。

将陌生人变为朋友

在社交场合往往会遇到不少第一次相识的陌生人,但是朋友都是从陌生人开始的,那么如何巧妙地使陌生人成为你的朋友无疑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因为陌生人之间无疑是存在或多或少的戒备之心的,而且互相不知道彼此的背景,是很难找到共同话题的,那么以下就有几招。

首先,可从对方的姓上作“文章”。比如他说姓张,我就说我们是“本家”;他说姓赵,我就说“你是天下第一姓——《百家姓》上第一家”;姓钱,就说“你的朋友遍天下——现在大家都爱钱”。若对方姓文,人也生得秀气,就说:“你人也生得文质彬彬的,真是人如其姓。”若相反,则说“你姓文,人却生得威武雄壮,真是文武双全。”如果在姓上找不到话说,就从名字上找话茬。比如对方叫什么“奇”,我就说我是“大明”,你是“大奇”,咱们是弟兄。如果对方名字里有一个“大”字或“明”字,我就说“我们的名字有三分之一相同”。更可从对方的名字本身去找话说,比如名字中有“斌”字就说他“文武双全”;有“富”字就说他是有钱人;“有“寿”字就说他会长命百岁等等。总之,尽量寻找接近点或引起他的好感,以便进一步交谈。

询问职业

通过询问职业,也可寻找“共同语言”。比如对方是教师,我就说我们是同行;是其他知识分子,就说我们都是“老九”;是工人,就说他是“老大哥”,问他们的生产状况、经济效益、改革动向等;是农民,就问他家乡变化、生产状况;是商人,就谈物价、税利,现在生意不大好做吧?是大中学生,就问其学习情况、该校毕业分配或升学状况等。总之,只要想法接上“话把”,就可天南地北地“侃”下去。

谈论志趣

谈论志趣很容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你见对方带有一件乐器或一本歌本,就问“您很喜欢音乐吗?”然后和他谈音乐、乐器或歌星等;对方带有画板、画夹之类,就可和他谈绘画或和绘画有关的问题;如对方正拿着一本书,你看清或问明是什么书后,从“您爱好文学(或诗歌)?”之类的话题人手。若对方是学生、记者、作家、文艺工作者、科技人员等,那谈论志趣就更有话说了。虽然上述各方面你不一定都内行或熟悉,但可以抱着请教或询问的态度。记住,你真正的目的只是寻找交谈的“突破口”,只要一“交上火”,你随时都可找机会转移话题。

察颜观色

人们的喜怒哀乐,往往需要表达,与别人“分享”。如果你注意观察和掌握,那就是你找到交谈“突破口”的极好时机。在旅馆里,一位同室的旅客为给儿子买到理想的玩具而高兴,也为没买到女儿要的衣服而犯愁。我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竟使他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情况,并拿出“全家福”照片给我看,立即成了“知心”朋友。我在医院住院时,同病室的一位老农患肺气肿,他老伴用卖一担芹菜得的十元钱在街头给他买了10粒“特效药”,却是假药。老太婆上当后气得掉泪,我说:“算了吧,虽然扔了十块钱,却表明了您对老伴的深厚的感情,值得,值得。”一句话说得满病室的人都大笑起来,老太婆也破涕为笑。

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也可作为引起交谈的“突破口”。你手里有一本画报或杂志,见对方在注视,就主动问:“您想看看吗?”在火车上,你见对面或旁边的人独坐无聊,可以拿出自己的香烟、瓜籽之类的东西招呼对方同享。不过这些还只是投其表面所“好”,至于投其内心“所好”,就更有学问。四川有句俗话叫“逢人减寿,见货加钱”。对方说她已满三十了,你偏说:“真看不出来,我以为您最多二十四五岁。”对方手中的水果或小菜,说是5角钱一斤,您就说:“您真会买东西,要是我去买,最少要七八角一斤。”哪个女人不愿意别人夸自己年轻,谁不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办事精明,尤其这些话出自一个陌生人之口,他(她)会觉得更加难得,你们之间的距离也就随之缩短了。

见子打子

“见子打子”是借用珠算术语,其实就是见啥说啥,即兴“创作”,不放过任何引起对方交谈兴趣的机会。我住医院时,一位护士给我打针扎浅了,不仅很痛,而且皮下冒起个大包,她很抱歉,我说;“你主要是太善良了,不够心狠手辣。”说得她和病友们都笑起来。由于大家觉得我说话幽默风趣,护士们和病友们都喜欢和我交谈,病房里也增添了不少快乐气氛。那年我因开会顺路而首次游峨眉山时,既因形单影只而感孤寂,更因未带照相机而深感遗憾。在洪春坪,我看见一对年轻夫妻带了照相机而未带三脚架,只能互相拍照,而无法合影,我就见“机”行事,主动搭话说:“同志,你们是否想留下几张比翼双飞的照片呢?让我来给你们当摄影师吧。”他们当然求之不得,喜出望外。拍过几张胶卷,交谈几个回合,我不仅知道了他们是从西安来旅游结婚度蜜月的,而且和他们达成了结伴同游,用他们的相机互相拍照片的协议。由洪春坪经一线天到清音阁,我们已由陌路人变成了谈吐投机的朋友,各自都留下了满意的照片,直至到了报国寺,冲出胶卷来瓜分了,才依依告别。

寻找与生人交谈的“突破口”,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只要你善于捕捉时机,主动发起“进攻”,又始终保持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就无论走到哪里,都很快就会有“熟人”,你也会由此而拥有更多的朋友。

怎样保住自己的面子

那么为了避免在社交中遇到难办的事情,遭遇许多的尴尬境地,应该未雨绸缪,通过一些方法揣摩对方的心理,从而为你的社交方式提供借鉴。

投石问路法

当你有具体想法时,并不直接提出,而是先提一个与自己本意相关的问题,请对方回答,如果从其答案,自己已经得出否定性的判断,那就不要再提出自己原定的要求想法,这样就可以避免尴尬。比如,有个女青年买了一块布料,拿回家后感到售货员找的钱不对,但是,又没有把握是人家错了。于是她找了去,问道:“同志,这种布多少钱一米?”对方答后,她立即明白是自己算错了,说了句“谢谢”,满意地离开了商店。看来这个姑娘的处理方法是明智的。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当自己拿不准的时候,不要武断地提出否定对方的要求,最好使用投石问路法,先摸清情况,再决定下一步行动不迟。有些人不是这样,他们处理问题易干冲动,情况没有搞清,就向人家提出挑战,结果是自己错了,人家的反讥过来,使他们陷入窘境。比如,有的人买东西,自己没有算清楚就冲售货员说:“你少找了我钱!”等到人家一笔一笔算清楚,证明人家没有弄错时,就会反过来戏弄讥笑他们,那就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