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右逢源的社交术(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9043900000002

第2章 心平气和,广交朋友(1)

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在社会上或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仅所肩负的事业存在共性,而且也有很多工作必须依靠合作协同才能完成;否则,互相拆台,暗中作梗,明处捣乱,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是不大可能的。而让周围的人都能捧场与合作,自然需要气氛上的和谐一致。倘若情感上互不相容,气氛上别扭紧张,就不可能协调一致地工作。

明宪宗朱见深曾经画过一幅漫画,题目是《一团和气图》。画面上的人物由于开怀大笑,浑身缩成了一个滚圆滚圆的大球。但仔细分辨则会看出,这幅人物像虽只有一副面孔,实际上却是三个人的身体合在一起的。一个封建皇帝画这样一幅画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它取材于一则著名的典故:

陶渊明、陆修静和惠远法师分别是儒、道、佛三家的门徒,三人私交甚好,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惠远法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送客绝不越过山下的虎溪。但有一天,三人边走边谈,不知不觉竟越过了这个界线,于是相顾开怀大笑。这就是著名的“虎溪三笑”。

如今,朱见深借这个典故做了《一团和气图》,有一天召群臣上殿,明确要求大家“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即大家不要互相勾心斗角,而是要和睦相处,团结友善。

《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和的基本含义是和谐,和谐意味着自然、完美、平衡和秩序。因而,对“和”的追求,既是一种得之于生活的感性经验,也是一种同信仰纠结在一起的对大千世界运动规律的理性升华。

人该不该“和”?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类之和,是为人和。人和为世间之贵,人和才有家庭,人和才有民族,人和才有国家,人和才有社会。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周就设有“调人”,专事“排患释难解纷争”,和谐人际关系。以至历代朝廷都延续了这种制度。直到今日,我国也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人民调解制度,并作为一种法律固定下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出门旅游,乘车坐船已习以为常,难免你挤了我的座,我挡了你的道。若遇上修养欠缺、火星乱爆的人,矛盾就会一触即发。这时,如果你能及时好言相劝,甚至主动出让自己的方便,仇怨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磕磕碰碰的事情,这就需要一和了之。以下是和谐人际关系的经验之谈:

(1)忍一句。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一个人在盛怒时所说的话,容易伤害别人,也容易造成摩擦,所以如果我们能忍一时之气,就不会造成无谓的纷争。

(2)饶一着。在人生的舞台上没有什么值得争强好胜的,有时候让人一步就是自己的胜利,所以人要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涵养与心量。

(3)耐一时。忍,不是懦弱的表示;忍,是勇者的象征。一个人能够忍耐一时,坚持下去,纵使一时的不如意,终将成为过去,逆境也能转为顺境。

(4)退一步。人生的旅途上,能退一步想,海阔天空,凡事退后一点,不但留给别人一点余地,也是自己的一种修养。

社交的学问

社交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生活内容。善于社交的人在社会上广受欢迎,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也比别人小得多,成功的概率也相对地提高。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可见,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是多么重要。在这个讲究人际关系的时代里,却有许多人不懂得怎样更好地与人相处。

一位老太太坐在小镇郊外的马路边纳凉。有个年轻人来到老人面前问道:“请问老人家,住在这个小镇上的人怎么样?我正打算搬来住呢!”

老太太看了一下年轻人,反问道:“你要离开的那个地方的人怎么样?”

年轻人回答:“不好,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我住在那里没快乐可言,因此我打算到这儿来住。”

老太太叹口气,说:“小伙子,恐怕你要失望了,因为这个镇上的人,也和你那儿差不多。”

年轻人走了,继续去寻找他理想的居住地。

过了一会儿,一位姑娘来到老太太面前,询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她。

这位姑娘说:“哦!住在那里的都是非常好的人。我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我正在寻找一个更有利于我的工作发展的小镇,我舍不得离开那个地方,但是我不得不寻找更好的发展前途。”

老太太面露笑容,说:“姑娘,你很幸运。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跟你原来住的地方一样好的人,你将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想寻找敌人,你就会找到敌人;你想寻找朋友。你也就会找到朋友。不善于与人相处的人,到了哪里,都会认为别人难以相处。善于与人相处的人,见到任何人,都会融洽相处。

能够与人融洽相处的人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大度的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即使赚钱不多,也很满足,因为他能从融洽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回报。

以下是与人交往的经验之谈:

(1)面对大众,欢喜时不要得意忘形,伤感时也不要形诸于脸色、语言。

(2)在众人面前,一句话、一个行为,都要让人家尊重你,千万不要不明事理,不分是非,不会枝衡轻重,也不明白善恶好坏。

(3)不必和别人计较,你纵使能力智慧不如别人,如果你肯上进、愿忠诚、负责任,你还是比他好。

(4)面对别人的伤害,别人的侮辱,你不必伤心,不必难过,要知道检讨,知道反省,知道改进,能够如此,必然会有成功的时刻。

沟通是桥梁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许许多多的人,只是有年龄的差距而已,便彼此敬而远之,由于他们认为对方的想法和价值观与自己大相径庭,因此双方也就不会坦率地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有外表的粉饰和谐。然而,常常在双方打开窗户说亮话,坦诚地交流思想后,才发现还有忘年之交的朋友。

良好的人际关系依赖相互的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依靠彼此在思想和态度上的沟通。许多人苦于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其实是由于自己不肯和别人沟通意见,没有掌握“自己的意见怎样才能被人采纳的策略”的缘故。

一家化妆品公司的老板费朗索瓦说:“人际关系因摩擦之故而有所发展。”费朗索瓦过去有位助手,此人做起事来太迟钝,算得上是充而不闻视而不见,且爱左顾右盼;受批评则满不在乎,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受了表扬还是这副德性,既不欣喜,也无感谢之意,甚至老板当面鼓励他,他也只当是耳边风。

费朗索瓦曾经想过无数种方法,试图纠正助手的这种恶习,但无济于事,他毫不理会。终于有一天,公司损失一笔大买卖,费朗索瓦认为责任在于助手办事缺乏效率,以致贻误商机,于是他大发雷霆,而助手本人也觉得受了天大的冤枉,和老板争吵了起来。

待两人冷静下来细想,却觉得对方的愤怒并非一点道理没有,自己的一些理由也不一定能站得住脚,于是费朗索瓦主动邀请助手到家小聚,推心置腹侃侃丽谈,两人最后化干戈为玉帛,成为一对好朋友。

因为这次冲突,反而促使了两个人的互相沟通,从此以后,双方能直言不讳地就某些问题交流看法,一唱一和。

要别人采用你的主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还会因意见不合而闹得不愉快,因此,与人加强沟通,及时“推销”自己的见解也是一种才能。

与人沟通之前,有一件事情不要忘记做,那就是对对方作出一些判断。怎样判断一个人呢?可以问许多个为什么。例如,他在别人落难时能挺身而出吗?他时时处处表现出虚荣心、好夸口吗?他假装了不起、盛气凌人,喜欢与人争吵吗?他是个固执的,还是个随和的人?对一切提议和批评,都表示欢迎吗?假使他是个很矜持的人,他心里是不是有不如人的恐惧呢?或者他是那种古怪的人,一个已成熟而放纵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和他结交有害吗?他怕负责吗?还是喜欢负责呢?等等。

为了取得最佳沟通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着能力,用各种不同方法去和别人交往。

以下是关于沟通的6点建议:

(1)注意措辞,想说的话要表达准确;

(2)简洁明了;

(3)措辞和表达方式要视对方情况而定;

(4)对对方的要求要特别明确;

(5)下结论时,要明确阐述其依据;

(6)想好对方可能的反问,以节约时间和增强说服力。

交际也是一种责任

一个人即使为协调人际关系做出了很多努力,事实上仍然不能完全免除同别人的冲突。只要人们之间发生交往,就会或多或少产生矛盾,这是由于人的天性所决定的。

发生矛盾的原因不外乎这么几点:

(1)观点不同。这是人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最主要的原因,多见于领导成员之间,也经常发生在学术界。

(2)趣味相异。这类冲突多发生在同事之间、邻里之间。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趣不同的人是难以建立密切的联系的。

(3)感情不和。这类冲突主要发生在亲属之间,如夫妻矛盾、婆媳矛盾、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矛盾等。

(4)个性抵触。性格、气质不同以至相反的人,相互之间也会产生冲突。产生矛盾的原因很多,但是有矛盾后就要解决,不能置之不理。

怎么解决矛盾呢?主动承担责任不失为一种方法。

比尔是个职员,品德不佳,不但做事不认真,而且经常借故请假。

有一天,比尔收到经理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说:

“我一直以平和的态度对待你,凡事都抱着宽容的态度来处理,事实证明,我这种做法错了!如果我再不对你的所作所为进行提醒,不但对公司不利,对你自己也有害。你今天的态度根本是在欺骗你自己,对人生也欠缺思量。

“每个人的心中固然会隐藏着烦恼和悲哀,但你却不敢正视,一味逃避现实,自甘堕落。这种松散的态度可以偶尔为之,不过,人生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如果长期这样松散下去,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被自己、朋友和社会抛弃了。如果你对这份工作不满意,不想干也没关系,但是,千万不要悲叹自己的不幸,不要归咎他人,不要埋怨杜会上缺少人情味,不论在什么环境之下,都不要存有依赖他人的心理。

“人的一生总有许多不如意的时候,没有必要怨天尤人。人生是孤独的,你要牢记,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以外,一切都不可靠。这些话即使我不说,相信你也一定能懂,但我若不将它说出来,心里会一直过意不去,所以我才写了这封信给你。你心里也许有许多话要说,如果你愿意,可以把你心中的困扰告诉我,不论什么时候,都欢迎你来找我。

“我给你10天的时间,在这个期间,如果你能改过自新,公司依旧十分欢迎你,要是过了10天,你仍然没有回答我,还是过着自欺欺人的生活,你就不用回公司了。你可以到你要去的地方,做你要做的事。我在此静候你的圆音。”

看完信后,比尔才发现这个世界竟然有人这么关心他,禁不住痛哭失声。此后,他在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同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打算批评别人之前,要懂得鞭策自己,只有以批评自己的方式来批评他人,才能见效。

批评别人是这样,日常交往也是这样。当交往中出现紧张局面的时候,不要把责任全推到别人身上,在责怪别人的同时,也要返过头来检查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也存在问题。

在交往中与人产生矛盾,就算不是你的错你也得去承担一些责任,坦诚地与别人相处。不要妄下定论,这样只能伤害他人,同样也害了自己,你注定无法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圈,这将成为你成功的最大的绊脚石,你也不会是一个完整的人。

以下是关于化解矛盾的经验之谈:

(1)不计较。一个不会与人斤斤计较的人,别人必然喜欢与他为伍;反之,凡事惟恐自己吃亏,处处用心防范别人的人,别人同样地防范他。

(2)不比较。人比人气死人,凡事喜欢与人比较,只有徒增苦恼,须知世间事永远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3)有礼貌。不管做任何事情,如果能以谦卑的心,虚心求教,别人必然乐于指导。

(4)要微笑。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也是人与人最好的沟通桥梁,时常以笑脸迎人的人必是最有人缘的人。

(5)肯吃亏。吃亏一时,却能得到永久的心安,吃亏便是福。

(6)要厚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凡事宁愿自己吃亏,但是能获得别人的尊敬。

总之,化解矛盾要首先从自己做起,记住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要走进别人的心灵,自己就要首先敞开胸怀。

让社交不再沉闷

如果你想在生活中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就应该巧用精彩的语言活跃气氛,在社交场合更是这样。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有责任把活跃的气氛带给这种场合。

怎样活跃社交的气氛呢?以下是成功人士的8个绝招:

善意的恶作剧

有分寸地、善意地取笑别人并不是坏事。善意的恶作剧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它能导致众人的欢笑。人们在捧腹大笑之际,超脱了习惯、规则的界限,享受不受束缚的“自由”和解除规矩的“轻松”。

带些小道具

朋友相聚,也许在初见面时因打不开局面陷于窘境,也许在中间出现冷场。这时,你随身携带的小道具便可发挥作用。一个精致的钥匙链可能引发一大堆话题;一把扇子,既可用来遮阳光,又可在上面题诗作画,也可唤起大家特殊的兴趣。小道具的妙用不可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