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9038200000094

第94章 我所经历的朔师

丁一厚

2011年悄然来临,在朔师工作25个年头了,自己不觉已步入人生第45个年轮。偶然想起“人过四十五,年过中秋日过午”的老话,不免感叹时光似水、岁月如梭。静静地回首人生,思考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深深感受到自己从走向朔师、走近朔师,又一步步走进了朔师。不光是在这所学校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还有来朔师前对它的了解、认识以及近几年对朔师资料的搜集和对校友的回访。

一、报考朔师

还是“文革”后期在黄水河畔的故乡小村庄里上小学时,我最早听说了朔师。祖传的院子很长,里边住着十多户人家。其中面东背西的房子里住着石匠老王家。王家的长子大王不同于一般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30多岁了,又有老婆孩子,下地回家后不顾劳累、不干家务总要看书写字。那年月,老辈们常感叹他白费辛苦,浪费纸笔砚墨,特别是不理解他深夜了还熬油灯“觑那一团烂纸经”,简直是不过光景了。渐渐我知道了,他在朔师学习过,庄户人说他有“才情”,但不知什么原因被打成右派,回村修地球了。再后来,村里让他当了代课教师,“文革”后平了反,成了公办教师。他们家的生活也发生了大变化,在村东的黄水河边盖起了新房子。这也算“书中自有黄金屋”吧。我大学毕业后到朔师工作,每当我回村,他知道后总会和我坐一坐,问起朔师那些事、那群人、那片地,有说不完的话。我从大王的身上感到,朔师人是勤奋好学的,是坚忍不拔的,是对母校一往情深的。

上初中时,乡里的中学分来几位朔师毕业的教师,知识渊博,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谈吐文雅,讲解清晰,能写会画,吹拉弹唱,多才多艺,很受师生、家长欢迎。

那时候,很少有课外读物,偶尔有人来学校卖书,大家像过节一样高兴。我和不少同学曾买了朔师教师编写的古诗文译注书。这本书对我们学习语文有很大帮助,那是我买的第一本课外书。

同学们都认为朔师是一所好学校,我们几个学习好的同学决定中考时报考朔师。1981年中考我填报的第一个志愿就是朔师,还参加了面试,当时考生特别是农村考生大都愿意尽快跳出农门、脱掉农皮,考师范竞争相当激烈,自己终因几分之差名落孙山。为此,后悔了好一阵子,看到考上师范的同学心里还酸溜溜的。

上大学时某年的寒假,我无意中读了十多期雁北方志办编印的刊物《雁北今古》。当时朔州市尚未成立,今朔州六区县归雁北地区辖。我从这本刊物上读到了不少雁北地区的历史掌故、民俗风情、风云人物、地方特产,也进一步了解了朔师:诞生于共和国成立前的1949年3月,有塞外清华园之称,民主人士王缮校长为学校创建做出重大贡献,李雪峰、王大任等领导曾经视察,“文革”前校长刘志英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文革”中是教育战线重灾区,“文革”后重振雄风成为山西教育系统的一面旗帜……

二、走进朔师

1987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本有机会到高中工作,但我还是选择了朔师。虽然高中教师的经济收入可观,教出的学生有大的出息等都值得人眼馋。现在,一些同事谈起这件事还为我惋惜。但我从没为这事反悔过,在师范教书升学压力小,个人自主的时间较多,也就是有一种正常的“闲”,尤其是作为一个历史教师的我。这二十多年里,的确如此。学生毕业分配时期,大家都没有升学压力;师范“中学化”的那几年,突出语数外,我们政史地理化生课目属于副课;专升本热起来了,考试课目也与我无多少直接关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之一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鲍鹏山先生在谈到他大学毕业后到青海省支边,办事人员问他想到什么地方工作,可以在青海随便挑选单位,他选择了高校。他说,高校生活符合他的生活理想,闲是人生最大的财富,闲能看到风景,看到自己,真正地思考,真正地生活,太忙了生活反而没趣味。我工作的师范当时虽不是高校,现在已列入高校序列,但当年也绝不同于中学。我和鲍先生的想法是相同的,后来我的忙基本是主动的。我有较多时间钻研自己的专业,干好干精从事的工作,常常还动手写点感想体会。在历史课教学中,我注意让遥远的知识变得亲近,让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让繁杂的知识变得条理。我也始终坚持在教学中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

刚到朔师工作,学校还在老校区,租用朔县(朔城区)城南八华里多的新安庄原天主教堂区。新安庄以前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米昔马庄,米昔马是游牧民族语言,何意不得而知,清朝的《朔州志》即有其名。新安庄天主教堂的建立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早在清光绪二年(1876),米昔马庄村民雒兴荣赴内蒙古二十四顷地探望闺女传回天主教。光绪四年(1878),太原天主教区向朔州派遣传教士,先在城内和米昔马庄传教。米昔马庄是朔州首先开教的村庄。太原主教艾士杰委派神甫常老楞为朔州(朔城区)本堂神甫,驻扎米昔马庄。米昔马庄及邻近村庄千余人入教,米昔马庄建起一座小教堂。艾主教曾来视察教务,高兴地说:“天主教的光芒,在朔州地区将要持续地放射。”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朔州各地民众立即响应,设义坛,建武装,杀洋人。朔州义和团在南山坡烧毁东洼村教堂,杀死从米昔马庄教堂逃来的张神甫。米昔马庄小教堂也被捣毁。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迅速失败,天主教在各地活动很快恢复起来。后来作为朔师校舍的米昔马庄天主教堂是法国神职人员1913年到1928年修建起来的,是朔州第一座大堂口,是主教所在地。1928年,还在米昔马庄教堂区设修道院一座。修士从各个教区招收,学制8年,课程设宗教、圣经、数学、史地、动植物和外文,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1929年,在米昔马庄总堂举办贞女学习班。

我到朔师工作时,学校正处于人员大量外调时期。“文革”前和“文革”中到朔师工作的一批大学生调离了学校,他们大多是外地人,有不少家在大城市。他们的调离无疑对朔师是莫大的损失,不仅仅当时教学失去了骨干、栋梁,而且对年轻教师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朔师教师队伍几近断层。如果当时上级教育机关有计划逐年外调教师,或按年龄梯度为朔师补充合格教师,也许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我到朔师担任历史教师,没有一个老资格历史教师,明显感到无人指点,有时同事甚至领导也来听课,评课多是冠冕堂皇、隔靴搔痒,无高屋建瓴的指点,无一针见血的教导,虽然后来评上中级职称、高级职称,一路来全凭自己跌跌撞撞、踉踉跄跄前行。青年教师普遍少学习榜样,乏典型示范。朔师文脉之火在风中摇曳、在雨里闪烁。今年我们有幸见到了在朔师工作三十年后调回省城的雷式洵先生。他从体育教师干起,担任过教导员、中层干部、校长。雷校长这样讲:我们对朔师有深厚的感情,但那是我们回家乡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再不调走,就一辈子待在朔县了,子女的安排,父母的赡养,这些问题都无法解决。他的一席话反映了那一代人矛盾的心情。谁无子女?谁无父母?后来的朔师人应永远对那些背井离乡将自己青春年华奉献给雁门关外这所师范学校的前辈表示真诚的敬仰和谢意,他们曾在朔师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走了老大学生一伙,来了新大学生一拨。新来的大学生以雁北师专毕业的学生为主,山西师大毕业生不少,也有个别山大毕业生。当时的教职工队伍基本由凤毛麟角的老大学生、大批新大学生和部分师范留校生组成。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一进老校区的校门,对面原教堂的墙壁上竖嵌着两行红底白色毛体字,这句话是毛泽东1950年回湖南第一师范时对母校师生的勉励。校园内树木参天、蔗天蔽日,直插云霄的青杨,枝叶拂地的垂柳,挺拔的松柏,张扬的桃杏。校在林中,林在校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生态化校园。学校在教堂区内又新建了不少教室。中西合璧的建筑,城乡交融的生活,别有一番趣味。那年收拾旧家什,发现当年写的几句话:“屋老新草长,树旧枝叶靓,不见念经人,但闻书声琅。”

当时的校长秦占业是山大数学系毕业的老大学生,原任八十年代办得红红火火的山阴岱岳一中校长,书记尹建国原任朔县宣传部部长。两位主要领导属于老革命,生活朴实,工作踏实,按部就班,循规蹈矩。1990年原朔城区一中乔世升任学校书记,1992年原平鲁区宣传部长尹嗣尧任校长。乔书记大同师范毕业,尹校长本就是朔师毕业生,他们在文教战线摸爬滚打、起早贪黑多年,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县团级干部。

三、见证朔师

现在回想老校区的岁月,朔师地处乡村,诸多不便。每星期一次大轿车拉教职工进城购物、办事,平日大家劈柴打炭烧火。不少教职工干脆自己于课余时间在家属院里种起了菜,过起了田园式生活。学校待遇和同类学校比较还算可以,一月工资60多元,学校发津贴30多元。过年过节,也发钱发物。电费不来收,水费不用交。几次有同学前来,都说这是个养穷人的地方,意为跟社会上其他单位比,挣得不多花得也少。总之,上拨充足资金,地区直接管理;招生数量严格限制,从各县择优录取;学生上学不掏学费,毕业工作全部分配。朔师学校四平八稳,雪飘雪化又一载;朔师员工悠闲自在,花开花落又一春。1989年1月朔州市成立,学校更名朔州师范。

1994年秋天,学校迁进朔州市市府西街,我们姑且称为旧校区。朔师人过上了心仪已久的城里人生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道路宽敞,进城办事便利。1995年秋天,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建校46周年庆祝活动。领导恭贺,宾朋云集,校友荟萃,师生联欢。朔州市教委赠送学校一座雕塑,雕塑碑文表达了社会各界及历届校友对学校的高度评价和殷切期望:“历届领导励精图治,师生园工戮力同心,终获桃明李艳,园丁辈出;所幸梓楠成栋,师业兴旺。誉满塞外,名闻三晋……吾辈须努力,师生当自强,为师垂范再创园丁之乡辉煌,栽桃播李共绘朔州教育华章。”

过去先进并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并不等于永远拥有。朔州市初辖朔城、平鲁、山阴三区县。朔师招生规模缩小,当然上拨经费减少。学校迁校,硬件建设需大量资金,日常办学经费受到挤兑。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师范教育开始了大变革,学生上学交费,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面对国家师范教育政策的改变,河南、湖北、天津等地扩大招生,化危为机,反而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山西由于观念陈旧、思想滞后,中师类学校普遍进入低谷期。而大批三晋子弟远离故土却到外地就读师范学校,成为“出口转内销”的扩招生。朔师也不例外,教职工待遇微薄,一学期津贴几百元还需要向电大挪借。城里生活不比乡村,教职工花销大,收入少。个别职工外出打工,有脑力劳动的,也有体力劳动的;个别在校职工心不在焉,有无所作为者,有难有作为者。相当多的朔师人在艰难中始终坚守,在迷惘中不失希望。但教师得不到呵护,教育难以自持。朔师教育列车在下坡路上飞驰,一果众因,令人痛心。

本世纪初,山西省分管教育的副省长王昕来校视察,有句话振聋发聩:这是全省最小的师范,办得最次的师范。王省长指的是朔师硬件,也指的是学校软件。

回想这段历史,常想到“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学校办得好坏,大件重要,大师更重要,大策尤其重要。所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思路决定出路,角度决定高度。

2000年那个隆冬,原怀仁一中校长仝庆来校任校长,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王策任书记。怀仁一中以升学率高声名鹊起,仝校长是中学名校长。王书记从部队转业,多年在行政机关搞文字工作,工作勤奋,作风干练。这两位到朔师后,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乱世用重典,重症施猛药,非常时期用非常之策。管理是强校器,管住是管理基,先要对人管好;发展是硬道理,生存是发展基,先说学校生存。让“依章治校,量化考核,情感辅助”成为大家的共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考核量化细则,提高教职工待遇,拉大津贴档次。中等师范学校如何发展,尚在探索时期。校领导不等不靠不要,发挥特长在师范的基础上办中学。朔师人人心思变,人心思进,全力支持配合领导工作。极短的时间内学校面貌一新,秩序井然。2002年学校招收第一届大专班,列入高校序列;之后师范二期工程竣工,学校有了图书楼、实验楼、艺体楼,新建学生宿舍楼两栋;首届大专班毕业生参加全省专升本考试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办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加;校园环境改善。但师范“中学化”毕竟是权宜之计,管理全量化也非科学之策,虽在当时是管用的,副作用也是明显的。比如有时把量放之于前,却将质置之于后;有时求形式的美好,却将内容冲淡;有时强调政策的稳定,却忽视了是非的区别。新上任的领导毕竟在短时间内刹住了师范这列在下坡路上飞驰的列车,且步入了正常前行的轨道,期间发生点颠簸现象在所难免。

2004年冬天、2005年春天,王策书记主持学校工作,克服困难,保持教职工待遇不变,各项规章制度基本不变,学校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4年是世纪伟人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朔师校园里出现了邓小平的铜像。每当我看到一代伟人目光坚定、阔步向前的风采,回顾那几年学校由乱到治的变化,总想起他的“发展才量硬道理”、“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名言,总想起他大道直行、大音稀声的人生。历史和现实昭示朔师人:小发展小困难,大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这应是树立这座铜像的本质意义。

2005年6月,朔州市委副秘书长尚连山任朔师校长。尚校长曾干过高中教师、当过乡镇党委书记、做过市领秘书。按他来校就任大会上一位领导的话来说,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高深的理论水平。尚校长上任后,新一届领导班子求真务实经营当前,高瞻远瞩规划未来,学校在继承中发展,在坚守中前进,以办大学的理念办大学。朔师实现了由治而兴。

在旧校区,随着学生在校人数的增多,增建了教学楼,修成了标准化大操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师生喜气洋洋。五栋公寓楼拔地而起,教职工乔迁新居,心情舒畅。

致力于办独立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方面皆有成就。教学是立校之本。校领导强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提高教学质量,实施“育强自己的,引进外来的,共用社会的”人才战略。专升本考试八次蝉联全省第一,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考试成绩优异,特别是敢与本科毕业生台竞争,常能略胜一筹。学校为毕业生就业找出路,为众家长排难解忧愁,每年举办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洽谈会。科研是强校之路。为了将各项工作做得又好又快,提高工作效率,探索发展方向,提升学校品味,成立教科处,奖励先进者,科研氛围渐浓,科研成果凸现,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2007年我到教科处工作,亲身体会到科研工作出现可喜局面与尚校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的理念有密切关系。尚校长亲自拟定课题、搜集资料、修改文章,从文章立意、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引文注释,一丝不苟,乐在其中。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鱼既之,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校长的行为示范作用明显。社会服务是办学之的。朔州办大学说到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大学服务于社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开门办学、服务社会的同时,师生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文化是兴校之魂。文化是一个集体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团体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朔师注重文化传承创新,着眼三晋文化、朔州文化、师范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承、创新。数次修订规章制度,精心梳理学校文脉,为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活力和精神支撑。为赓续文脉,学校60华诞之际,举办了“我与朔师”征文活动,我们代表学校约稿并回访了部分校友。无论是含饴弄孙的耄耋老者还是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少,无论是身居要职的领导还是商海泛舟的巨子,无论是科教文坛的大家还是数十年教书育人的山乡教师,他们谈起朔师岁月滔滔不绝,都是言语中荡漾着感恩,甚或双目中蕴含着泪水。他们撰写的征文,饮水思源,字字句句彰显真情;励志图强,行行段段催人奋进。朔师校纪的严明,教师的敬业,学子的勤奋,艰苦奋斗,广纳英才,务实求真,争创一流……这些是所有朔师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感到朔师不是简单的一所学校,而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晶,是数万人心中的图腾。

2005年12月,省教育厅专家组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了整体评估,学校于2006年由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正式列入山西省高等教育序列。2007年6月,省政府批准在朔州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筹建朔州师范专科学校。2009年9月,省政府上报教育部申请正式建立朔州师范专科学校。2010年9月,朔师迁入新校区,环境优美,视野开阔,设施趋于完备,功能臻于齐全。年底设系配室,加强了中层领导班子建设。

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目前学校正积极准备迎接教育部的审批验收,升格为独立的专科师范学校,众望所归,指日可待。

今天学校有5000多名学生,400多位教职工,80多个教学班,20多个科级机构。雁门关外办大学,桑干河源育英才,朔师正立于新的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旧瓶未必都能装新酒,老曲不是皆适唱新词。朔师人要牢记并践行尚校长那句话:要先人一念,快人一步,高人一筹。

朔州古来征战场,几为荒蛮地,一所历六十多年风雨洗礼的学校正生机勃勃,一所经一甲子上下求索的学校现声名赫赫。成绩来之不易,当倍加珍惜;经验弥足珍贵,须与时俱进。老校区、旧校区、新校区,初师班、中师班、高师班,乡村、城市、开发新区,朔师是我唯一的工作地、难忘的成长地、重要的生活地,一草一木皆有情,一荣一辱都关心。作为朔师走向辉煌的历史见证者,油然而生自豪之感;作为朔师美好未来的建设者,心中常有忧患之识。薪火相传,承前启后,所有走进朔师者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