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9038200000028

第28章 科学发展兴学育人

高济民

朔州师范两位中层干部来到大同,探访原在朔师工作过的领导与教师,意在为筹划朔师搬迁新址和60华诞庆典进行“我与朔师”的征文约稿,作为校史资料,向母校献礼。二位临别时,情真意切地叮咛我“您一定得写点东西啊!”

是啊,适逢庆典,盛情难却,我应该写点东西,这是情理之中义不容辞的事。可是每当提笔,总是百感交集,千头万绪的往事,难以梳理清晰脉络,构思成为文章。不过我首先想到:欣逢盛世,乔迁修史,兴学育人,这是朔师与时俱进、发展壮大、繁荣兴旺之标志,也是朔州强基固本、跨越发展、百业俱兴之需要,确实可喜可贺,值得大书特书!

(一)

我是1962年来到朔县师范的。朔师地处朔县城南七、八里的新安庄,交通不便,环境艰苦,条件较差。学校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骡马大车,车把式谭珠老汉(后为憨壮的王官义)一甩鞭子“啪……”的一响,又略带口吃地“驾……”的一声,大车便运粮拉炭或接宾送客去了,一年四季,马不停蹄。听说,原先的校长进城上站,有时要骑上骡马,“丁零当啷……”地走了,这是多土的风情画啊!这里的风沙很大,每当风起,刮得飞沙走石,混沌迷蒙,简直不敢睁眼张口。尤其是冬季雪天,朔风凛冽,风雪交加,严寒刺面彻骨,冻得手脚僵麻。当时学校没有暖气、电灯和自来水,只得生炉子、点油灯、担井水。老师们轮流值日打扫教研室,一到冬天就得摸黑起早,生炉、打水、扫地、擦桌,就连灯罩也擦得明净光亮,最后烧上一壶开水,认真负责地为大家服务。那时师生吃的多是小米、玉米面和茴子白、山药蛋,纯粹是土生土长的“绿色食品”,很少吃到细粮和肉食。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人们并不在意,无人叫苦,而是安心地工作和学习,积极地参加课外活动和生产劳动。校园内书声、歌声、琴声、哨声、欢笑嬉戏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是多么乐观的精神状态和活跃的校园氛围啊!

面对艰苦的环境条件,我没有动摇退却,而是长期坚持着、守望着。这是因为,总有一种思想、精神和力量在主宰、支撑和策励着我,那就是忠诚、执着和拼搏!几年之后,条件逐渐好转了,我也越来越适应了,而且对学校的感情更深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朔师的建设发展中去。应该说,朔师是我艰苦奋斗、立业成家的一方热土,也是我安身立命、难分难舍的第二故乡。在这里,留下过我从青春年少至近天命之年的身影与足迹,洒下了我的满腔心血与全身汗水,也培育出满园桃李,沐浴春风,笑迎朝阳,花果飘香!

1983年,我惜别了朔师,由农村的中专来到城市的大专。虽然环境条件好了,可我总是怀念在朔师的岁月,关注着朔师的发展,好似有一种情缘牵挂着我的心。1995年,我应邀参加朔师搬迁和校庆典礼,欣幸给我提供了走近朔师的机会。当时,朔县已改称“朔州市”,这座新兴的城市生机勃发,方兴未艾,正在崛起。而朔师已由乡村陈旧的平房迁入市区崭新的楼房,跨出了历史性转折的一步,踏上了改革发展的大道,真令人欢欣鼓舞!为此,我写了《继往开来再铸辉煌》一文,作为祝贺献礼,表达了我的心愿。

当然,最牵动我身心的还是重访朔师旧址了。我们乘车到达新安庄后,步入那古朴的校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亲切的回归感。我漫步在校园间,寻找当年工作、生活和活动的处所,所见的一切,都这样的熟悉,可又那样的陌生。当年美丽而幽雅的校园,而今已人去园空,喧闹不再,显得荒凉而寂寞,只有那空闲的房舍、零碎的砖瓦和疏落的草木,默默地守护着这曾经繁盛的校园,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往昔艰苦而乐观的岁月,赞美着当年那豪迈而光荣的历史……

(二)

朔师是一所老校和名校。说其老,我看应该是:老校址,老传统,老经验。这里起初是洋人的教堂,而今仍留有当时的房舍、院落等遗迹,而且从学校所在的老村名——米昔马庄,也可以得到佐证。后来洋教堂被政府接管回到人民手里,经过维修改造,先是建立贺龙中学(贺龙、关向应曾率八路军120师在这一带抗日,附近还有向应渠,以示纪念)后来又建立察哈尔师范(朔师好多藏书还留有该校印章)。在此基础上,解放初诞生了朔县师范。从朔师的历史渊源和雄健步履可见其豪壮不凡。由此可知,朔师风雨兼程地走过六十个春秋了。

从朔师的前身传承过来和建校后长期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老传统,不断积累了老经验。这老传统和老经验具有丰富的内涵,难以简而言之地揭示和概括,有待于深入探讨和认真总结。

说其名,我看名就名在:校园美,校风正,校纪严,师资强,贡献大,这些都在雁北乃至全省久负盛名。仅就贡献大而言,首先是朔师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革命与建设人才,无论在各级各类学校,还是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有“朔师人”成为领导和骨干,建功立业,做出贡献。因此,称朔师为雁北人才的摇篮也许并不过誉吧!

其二,在培育英才的同时,朔师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还创造出不少精神产品,有的甚至引起赞誉。比如,50年代因办学成绩突出,光荣地出席了全国教育群英会,名扬全国。又如,60年代发表的《我们是怎样认识与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一文,70年代编写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分析》(共三册),还有之后的《中学古诗文试译》,这两种书,系应运而生之作,在当时教学急需的情况下,确实是雪中送炭,受到广泛欢迎。因此,省教育厅在主持编写山西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时,几次邀请朔师派人参加撰写编修。1975年,省教育厅教科所派人来朔师,主持并组织编写山西省中学语文课本(初、高中各1—3册),我校教师是主要参与者,足见朔师之影响和地位。

其三,朔师校内有菜田和果园,校外有耕地和牧场,这些都是师生员工用双手和汗水开垦和耕耘的,构成了朔师独特而亮丽的风景,一向为人称道。园地面积可观,收获颇丰,生产的粮菜除了补贴师生伙食之外,余粮有时还上缴国家,这也是一种贡献了。

朔师的贡献和成就是有口皆碑的,将在校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不过,由于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也受到当时形势任务和思想倾向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难免表现出种种局限性,制约了学校更好更快地建设与发展,也妨碍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与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那个讲阶级斗争、重出身成分、少物质财富的年代,特别是“文革”时期,在宁“左”勿右的思想支配下,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尤其是一些人受到歧视、压制和不公正待遇,这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更应该冷静而深刻地反思了。

(三)

今日之朔师,则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了。校址一迁再迁,真可谓“梅开二度”、“更上一层楼”了。更重要的是:学校由单一的三年制中专,发展成为集三年制中专、五年制大专、三年制高专为一体的多元化办学实体。因此,可以高兴地说,新的朔师环境条件好、体制规模大、教育理念新、办学水平高,确实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了!

的确如此,新老朔师之间是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总难割舍其固有的联系。如果说,老朔师是开拓者和创业者,那么新朔师仍然是开拓者和创业者,只不过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更远大的视野,更宽阔的胸怀和更奋力的拼搏,开拓兴学育人的新领域,创建强校富市的大业绩。那么,新朔师可以继承发扬老朔师哪些好传统呢?我认为主要有: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绿化校园,美化环境;严明治校,严谨治学;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夯实基础,苦练硬功;积极探索,加强实践。

抚今追昔,感慨欣慰;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我坚信,新一代勤劳、智慧的“朔师人”,定会不断创造新业绩,努力做出新贡献,浓墨重彩地谱写出朔师校史的新篇章!

2011年5月于大同

作者简介:高济民,河北唐山人,1935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61年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浑源师范任教。1962年来到朔县师范工作,一直坚守教学一线,教书育人,默默奉献。同时,立足并服务教学,参与编写了《初中语文教材分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和《中学语文课本》的编写。1977年恢复高考时,曾负责雁北地区高考语文评卷工作。1977年先后出席雁北地区和山西省教育先进代表大会,后被任命为教导处主任。1983年调入大同医专,曾任图书馆馆长、德育教研室主任、医古文教研室主任。1985年荣获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先进工作者证书和奖章。1995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