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9038200000117

第117章 叶与根的缠绵

宋学莲

城市的无限扩展使个人的空间变得越来越逼仄,通讯工具的日新月异使人的距离变得越来越遥远。穿行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曾经敏感的神经变得日渐迟钝,丰富的神情也日益麻木。工作、生活、情感等等繁杂的大事小情带来的压力铅样搁在心头,难以排解。都市的喧嚣掩饰不了匆匆行人的沉闷与孤单,霓虹灯的闪烁泄露了热闹背后的凄凉与落寞。狂欢宣泄着一群人的孤独,独处微漾着一个人灵魂的欢乐。

就像此时,渐起的暮色由远而近漫过来,眼前的世界隐隐约约,略微显出一些大意。如烟似雾的绵绵秋雨,也像被魔术师用黑色的帷幕遮住,滴答的水漏,声声入耳,是雨送给这个世界的零落笑声。独立窗前,茫然远望,白天里躁动的心在一片漆黑里平息下来,像婴儿安睡般平静。坐下来,品一杯香茗,远离白天的嘈杂纷扰,卸去一天的伪装与疲惫,不再强装欢颜,不再虚与委蛇,静静享受这天籁般的宁静,任思绪天马行空般自由驰骋。

忽然想起母校,想起我的校园生活。心中掠过一丝微微的潮热,是一种久违了的温馨。记忆就像一位不速之客,在你不经意间,他就会敲你心灵的大门,当你打开一条小缝向外窥望时,它便洪水一样汹涌而入。我的思绪随着这洪水漂流,往事如浪花般奔涌、闪现。

哦,那就是我的母校——朔师,那就是青春年少的我,那就是我难忘的校园生活。

它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朔师,我见证了你五年的发展历史,你记载了我青春成长的历程。

1999年,因中考的失常发挥,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我迫于无奈选择了师范。那时的朔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并不好。入校后,我以为我少年时的种种色彩瑰丽的梦都已成为泡影。情绪低迷,精神颓唐,真有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打算。孰料,也正是从这时起,朔师进入了体制改革的快车道,学校由乱而治,教风学风大为改观,校园秩序,师生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我心里暗自庆幸,我赶上了朔师发展的好时候。

回想曾经五年的校园生活,还是那么鲜活生动,还是那么令人神往。虽然已过数年,仿佛还在昨天。

我怀恋那拂地的垂柳,还有那春日里飘扬的飞絮,那含烟带雾的图画,曾勾起过多少少男少女无限美好的遐思。如茵的绿草地上,宽阔的操场上,曲径通幽的林间小道上,留下了我们或急或缓的足迹,洒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摄录了我们年少时的倩影,留存了我们的欢喜与忧伤。在那里,我们或结伴而行,谈天说地,打逗嬉闹,谱写友谊地久天长。在那里,我们或独自徜徉吟哦,排解成长带来的烦恼,享受成长的快乐。

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我们聆听师长的教诲,从书本里汲取知识的营养。也曾随着戴望舒走进雨巷,也曾跟着徐志摩踏上康桥。与屈原一起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和李白对饮,与杜甫同忧。浸渍了春愁秋恨的柔婉,染洇了炎暑酷寒的刚烈。知识重塑了我的性格,知识赋予了我无穷的力量。

难忘那段流金铄石的日子,也难忘在那段青葱岁月里取得的点滴成绩。在朔师,我曾习练唱歌,当时是班里的百灵鸟,现在是系统文艺活动的主力队员。我曾学说普通话,不仅完全脱离了山里娃的土腔土调,而且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演讲朗诵比赛中都能获奖领杯,以致毕业后曾受聘于多家电台电视台做节目主持人,而现在又多次参加行业省市级各类竞赛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尤其是,作为朔师首届大专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顺利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学习,我登上了一个更高的竞争平台,为后来的就业创造了无限宽广的发展空间。

朔师,那个我魂萦梦牵的地方,是你,伴我成长,使我从一个懵懂少年走向成熟;是你,培养了我,我从你那里获取了知识,锻炼了技能,成为了一个有文化的劳动者;是你,助我前行,我蹬着你厚实的肩膀攀越了人生的又一高峰。是你,是你,我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与你不无关系。

我常想,如果我是一片叶,那你就是深扎于土壤默默供我养料的根;如果我是一朵云,那你就是证明我存在、陪衬我存在的天;如果我是一叶扁舟,那你就是供我停靠、补给我给养的岸。如果,如果,不管做多少假设,我永远和你血脉相连,不能分离。

在这静谧的夜晚,都市已鼾声连连。我没有丝毫睡意,遥想往事,心情忽轻松了许多,温暖了许多,不再清冷,不再凄凉。尽管曾经拥有的已成过往,随着匆匆岁月流水般远去、褪色,但深埋于心底的却永远不能忘却。时间在向前流动,生活还要继续,尽管天亮后还要投入滚滚人流,还要行色匆匆去奔波打拼,但心中永远会保留那一方不被世俗所沾染的净土。

在远方,我心中默祷:朔师,我的母校,愿你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简介:宋学莲,女,1999—2004年在朔师学习,为朔师首届大专文科毕业生,毕业后“专升本”就读于山西大同大学,现就职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大同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