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8943900000041

第41章 萨提亚模式在咨询中的应用(1)

我相信

别人能给我最好的礼物

就是

看见我,聆听我,明白我,

和触动我的心

我能够送出的最好礼物

就是

去看、去听、去了解,及触动别人的心

如果我们都做得到

我便会感到,我们真正地连接着

——维吉尼亚·萨提亚《与人接触》

第一节连接

连接我们多次提到,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这里我们单独拿出来说。

笔者认为,萨提亚模式整个转轴就是连接。萨提亚着重处理三个系统:个人内在系统、原生家庭系统、人际互动系统,而在处理这些系统的时候都有一个指向:提升自我价值。然而这个过程是怎样实现的呢?

连接是最好的答案。当咨询师与来访者连接的时候,能够轻易推动来访者;个案开始前,咨询师需要与自己连接,与来访者连接。当个体与自己的生命力连接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生命力并体验到高自我价值;当个体与他人连接时,能够体验到爱一直都存在而不需要去证明爱。因此当个体体验到连接时,改变就一直存在,持续作用。

连接就是萨提亚模式的杠杆。

然而“连接”的概念过于形而上,以至于上升到灵性的层次而难以被描绘。这也就是很多人在学习萨提亚的时候容易局限于技术而忘记了根本,连接是最难以描绘、学习的概念,但这恰恰也是萨提亚所主导和强调的,是萨提亚灵性的部分,是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是画龙点睛之笔。

连接感到底是什么,又该怎样完成。本节尝试给出一个较清晰的描述。但依然要明确,当我们开始描绘一个概念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在限定它,给它界限。真正的连接感是不可以被描述的。

我是谁?

回答连接之前,我们需要从这个概念开始。因为在连接感里,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有所回答。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则要回到超个人心理学里去。个人认为在“我是谁”这个问题里,超个人心理学回答得比较详细。

而要回到超个人心理学,肯·威尔伯(Ken Willber)和他的意识谱是我们不得不说的人物和概念。

威尔伯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整体,天地万物息息相关、浑然一体,身体与心灵、理智与本能、人与自然、内在与外在是不可分割的,万事万物之间并没有界限。这和中国老庄哲学的认识是一致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正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合一”。很多哲学家也都认为,大自然是我们学习活在当下的最好老师,因为一朵花、一头猪,它们都是活在当下的。

但是人类具有自我意识,人的意识具有分化作用。为了更好地生存,人类人为划定各种界限,把世界给分化,分为好坏对错,分为你我他。人类用意识构建相互对立的范畴,使原本浑然一体的天地万物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划分成有不同边界和范畴的层次和成分。

意识的划分本身是为了生物更好地进化和人类更好地生存,但是当人们开始执著于界限的时候,痛苦就产生了。现代人心理痛苦和受伤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些被分裂的成分之间的相互冲突。

因为界限出现后,另外一个问题就随之出现:我该怎么定义自己,我的界限在哪里。哪些是我,是我需要保护的?哪些不是我,是需要我排斥掉的?也就是我们这个需要回答的主题——我是谁?

人们要求有明确的人格疆界,并试图去描述、解释或体会这个自我,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在自己的经验中划分界限的过程。如果界限不分明,便产生了所谓的同一性危机。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体现了不同的划界方式,分别处于不同的意识层次上,形成层次不同的人格疆界。威尔伯把人的意识划分为四种基本层次,心灵层、存在层、自我层和阴影或人格面具层。

自我意识的最高层是人的最内在的意识与宇宙的终极实在相连接的意识状态,即心灵层。这是一个没有界限的境界,个体意识到自己和宇宙在本质上是一体的,自我不单是一个有机体,而且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因而又被称为宇宙意识层、人的最高同一性。这个层次被威尔伯称为“无疆界意识”或“一体意识”,很多哲学家把这个层次的自我称为“大我”、“真我”等,叫什么并不重要,这只是人们试图描述它时所起的一个辅助名称,这层的自我就是我们在心中破除了所有的界限,省悟到宇宙原本是没有疆界的,所谓疆界都是人为的。在这层自我意识里,个体体验到强烈的归属感和存在感,感觉自己就是永恒的,只在当下,幻化成永恒。内心流淌着喜悦、爱、光与和平,从来不曾消失,只有祥和。

人本主义发展到后期的时候,开始强调自我的这个层次。马斯洛在晚年的时候也补充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要的最高层“自我实现”之上还有一层,就是“超越自我”,也就是超越自我的界限。

当下灵修里各种理论所描绘的“小我”,就是针对没有疆界的“大我”而言的。

自我意识的第二层次是存在层,此时人开始把自己与有时空的身心机体相认同,开始通过我们的身体与外部环境区分开来,最通常的区分的界限就是个体的皮肤。皮肤之内的就是“我”,外面的则是“非我”。皮肤外的东西,可以成为“我的”,却不是“我”本身,例如“我的职业”“我的车子”“我的家庭”,但它们不等于“我”,人们想通过占有,实现其他东西成为“我的”而产生冲突。在这一层次,人的理性思维开始发挥作用。在这层里,个体虽然没有感受到自己与宇宙万物同体,但仍然能与自己的有机体融为一体,将自己视为一个身心统一的有机整体。在这层自我意识里,个体开始体验到孤独,有时候体验到自己是宇宙中孤零零的一个个体,开始产生恐惧,并企图通过占有更多“我的”来增加自己的存在感。

人本主义在发展的时候,强调的就是个人有机体的统合,强调身心合一,与自我一致。他们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一致的个体,把来访者看成是一个一致的个体,咨询被视为两个有界限的个体互动。

自我意识的第三个层次是在身心之间划界,个体只与其自我意象相认同,被称为自我层,或自我的水平。人的有机体一分为二,一个是作为自我所使用的肉体,另一个是与肉体相脱离的灵魂自我。身体既能带来快感,也能带来痛苦、疾病,因此我们会对身体产生一种排斥感。通常,人们说“我有一个身体”就像说“我有一个房子”一样,身体不是“我”,只是“我的”,身体与心理形成分离。个体认为自己的灵魂只是暂时借用这具身体栖居一生,他们只认同自己的心灵才是自己。人的本体意识在这一层次进一步缩小。

在这层次定义自我的人,会对灵魂绝对崇拜,过度强调精神上的东西,而否认自己的肉体。通常在宗教里或某些灵修学派里会出现这种情况,灵魂是永恒的,是真正的自己,身体只是我们暂时寄居的一个场所,那并不是我们。

自我意识的第四个层次是阴影或人格面具层,或角色的层面。它是意识范围最狭窄的层次,是把身体分离出去之后,自我继续在心理内部划界的结果。个人只和自我意识的某些部分相认同,戴上与此认同的人格面具;常常否定或压抑某些心理内容,把这些不认同的心理活动视为“非我”——生疏且令人生畏的异己,将它们当作痛苦的、不适当的“阴影”排除或投射出去。在这一层次里,个体只认同自己的部分人格,把另外一部分不认同的人格当作撒旦入侵一样企图排斥或压抑掉。排斥程度较轻的时候个体会有分裂感和不存在感,严重的时候则会产生人格分裂。

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层次,如果我们愿意去觉察的话。一个人对自己的某些人格不接纳的时候,就会陷入这种自我的困境。比如我认为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我不喜欢我的自私我会拼命把它排斥出去,并投射给别人:对别人自私的行为表现出厌恶和反感。对自己的某些特质、角色、人格不接纳,就是只把人格的某部分认同为真正的我了。

这也是咨询师们在努力修正和成长的地方。如果一个人不能完全接纳自己,还有自己的情结,还有排斥自己的地方,那他的咨询无疑是危险的。因为他不仅会排斥自己的某部分人格,还会排斥他的来访者的这一部分。

人们通过划分“非我”来实现定义“我”,意识谱就显示出人的自我的不同境界。在存在的层面上,环境被视为非我;在自我层面上,身体成了非我;在角色层面上,不只是环境和身体,心理的某些内容也成了非我。威尔伯认为,唯有“一体意识”才是真正的意识,其他层面的意识本质上都是幻觉。超个人心理治疗就是帮助患者克服这种人为的分隔,使身与心、我与非我、心灵与宇宙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人的童年期、成年期和精神发展的阶段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连续统一体。例如精神分析企图打破角色与阴影间的界限,人本心理治疗则主要是为了愈合身心间的裂痕以恢复生命潜能等。

萨提亚所描绘的连接,正是试图放下人的界限,达到“一体意识”,在心灵层工作。

连接就是一种特殊的深度共情

先定义了“我是谁”,然后我们就能知道自己在哪个意识层次里共情了。因为共情就是“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一般在咨询师排斥自己的人格阴影,或者仅把自我定义为自己的心灵的时候,很难实现共情。一个排斥自己很多部分的人,是难以走进别人的心灵世界的。倘若咨询师是一个身心整合的个体,那么他的来访者就是“他人”,这时候他完全有能力体验他人世界,这也是罗杰斯的共情,治疗师好像是站在了别人的位置上,然而仍保持了自己的个性。传统咨询里所使用的共情就是如此,去体验他人的感受,好像有了他们的感受一样,但咨询师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经历这些。

当共情进入一定深度后,界限就会消失,这也就是超个人心理学的共情。当界限消失的时候,治疗的效果就会自动产生。

当两个人感觉到彼此深刻地联合在一起的时候,每个人仍然保持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自我丰富的感觉,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迷失在其他人中,而是发现了自己。这时候的咨询师不再是助人者,不再是咨询师,不再局限于条条框框去用工具帮助一个人,甚至不再是一个人,他完全和来访者融合,谁都不再是谁,他们整合成为了另外一个人。这时候咨询师完全体验到了来访者的体验,来访者向咨询师敞开也像是向自己敞开一样,没有任何防御。

这种连接的共情很像是共鸣。当两把小提琴在同一个房间演奏的时候,一个琴弦拨动,另一把琴的琴弦也会协调地以相同的频率振动。同样,治疗师可能发现他们自己能够感受到其他人特定的信息,迅速地识别来访者这些特别的情感并和这些情感共鸣。实际上,他们不仅是共鸣,更是在同一个频率上,他们完全是一体的。

巴德格尔这样描述“连接”:

这种体验接近融合,一种灵魂或精神的交流以及模糊的个人界限。为了达到连接,咨访双方不得不放弃他们自己的一些东西,但仍保持分离。这不是共生现象,它是一种放弃自我的超个人感。共生是关于舒适的,但这是关于修通痛苦和恐惧的。这是一种神圣的体验,然而也是自然的体验。它来自于一个灵性的或超个人的领域,是达到超越共情和自然平实的一个步骤。

简单来说,咨询师的连接就是放下自我的界限,和来访者成为共同的一个人,和宇宙共在,放下界限,全然活在当下。

这也是萨提亚所描述的一致性的第三层次。

连接是一种大爱

大爱无疆。大爱超越了人与人的界限,到达了威尔伯所描述的心灵层和萨提亚所描述的一致性的第三层次。

当你深爱某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爱是一种欣赏、认同与延伸。和你深爱的那个人在一起,就像跟自己在一起一样。你们之间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同时也是一体,你们同在。在伟大的爱情里会出现这种现象,在亲子关系中更容易出现,在宗教的爱里则最明显。耶稣基督说倡导的“神爱世人”和佛陀所宣扬的“普度众生”就是这样一种爱。如果我看电视,看到非洲人在忍受饥饿,我不认识他们,但是我感觉到一种巨大的爱,这就是来自宇宙的爱,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宇宙之爱里,我们会超出个人的立场,世界已不再是已知的时空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物体的堆积,而是融为一个整体。

不能够体验到这种爱的人就会陷入孤独的困境。弗洛姆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找到与他人连接起来的纽带,即使他所有的生理需要都得到满足,他占尽了人间的富贵,他还是会感觉到自己的孤独就像一座监狱。人为了克服孤独,想要冲破这座监狱,就需要与人连接。

与人连接的时候,就体验到了那样一种有归属的爱,因为你不再是孤零零的个体,而是和另外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一个世界。

连接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

当人还是婴儿的时候,他是没有界限的,他不能区分“我”和“你”,他还处在与世界的同一状态中。在弗洛伊德那里,婴儿的这种状态被称为“原发性的自恋”,那时候的婴儿跟世界是有连接的,跟抚养人是全然在一起的。随着个体的正常发展,人渐渐能区分出“我”和“你”,这种原发性的自恋渐渐被克服,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渐渐学会了独立。同时人们在独立的过程中又保持了爱人的能力,通过爱来实现再一次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