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8943400000018

第18章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3)

从宗教,特别是佛教发展的情况来看,玄奘留学印度的时期是一个具有关键性的转变时期。从笈多时代起,印度教开始同化正在变化中的佛教,大乘萌芽于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代。到了公元后二三世纪,所谓空宗的学说才开始建立。又过了约200年,到了四五世纪,所谓有宗的理论才形成。大乘的出现标志着佛教的发展,但同时也孕育着衰亡的因素。小乘不承认印度教的一些仪式、恶习,而大乘佛教则逐渐承认下来。这是佛教衰落的征兆之一。到了后来,释迦牟尼被承认为印度教十大化身之一,被请进了印度教的神殿,然而佛教也随之而逐渐消失了。

玄奘于7世纪20年代末到了印度,7世纪40年代初才回国。他周游印度各地,对佛教和其他印度教派有细致周密的观察。他在《大唐西域记》卷二对当时印度佛教有一个概括的论述。他说:部执峰峙,诤论波腾,异学专门,殊途同致。十有八部,各擅锋锐;大小二乘,居止区别。

这里讲的是部派的分歧。下面又讲到:讲宣一部,乃免僧知事;二部,加上房资具;三部,差侍者祗承;四部,给净人役使;五部,则行乘象舆;六部,又导从周卫。

可见僧伽内部,待遇已大相悬殊。这是社会上封建等级制在僧伽内部的反映。

在以后漫游印度各地时,他又随时随地记述印度佛教和其他教派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印度佛教与“异道”(多半是印度教)势力分布的情况,也可以看出佛教内部大小乘势力消长和宗派分布的情况,为了醒目起见。

我想根据上面这个表,探讨以下的几个问题:

a.佛教与外道力量的对比

b.佛教内部大小乘力量的对比

c.佛教部派分布的情况

d.佛教日渐衰微的趋势

佛教与外道力量的对比

玄奘是一个非常细心的观察家。他对宗教现象观察记录得特别细致。

他所到之处,不管停留时间多么短暂,他对当时各宗教力量的对比都详加记录。可惜“十余所”、“千余所”,“数十”等数字太多,无法加以详细的统计。

粗粗一看,也可以看到佛教与外道,有的地方是势均力敌,有的地方一方占优势。看来外道的力量并不小。在外道中,玄奘有几个地方特别提到事自在天(湿婆)的涂灰之侣,还有露形的尼乾,也就是耆那教的天衣派。可见印度教和耆那教等。佛教徒眼中的所谓外道在当时是有相当大的力量的。

佛教内部大小乘力量的对比

我先根据上面的表做一个简略统计,以当时印度境内各“国”或城,或伽蓝为单位,崇信大乘的有:

滥波国

健驮罗国两个伽蓝

乌仗那国

呾叉始罗国

僧诃补罗国

乌剌尸国

迦湿弥罗国一个伽蓝

屈露多国,“多学大乘,少习诸部”

毗罗删拏国

战主国数伽蓝

吠舍厘国一伽蓝

摩揭陁国

乌荼国

萨罗国

驮那羯磔迦国

伐剌孥国

崇信小乘的有:

健驮逻国三个伽蓝

迦湿弥罗国一伽蓝,小乘大众部

磔迦国一伽蓝

至那仆底国一伽蓝,小乘说一切有部

波理夜呾罗国

萨他泥湿伐罗国

窣禄勤那国,“多学小乘,少习余部”

秣底补罗国,小乘说一切有部

瞿毗霜那国

垩醯掣呾罗国,小乘正量部

劫比他国,小乘正量部

羯若鞠阇国三伽蓝,小乘说一切有部

阿耶穆佉国,小乘正量部

钵逻耶伽国

赏弥国

鞞索迦国,小乘正量部

室罗伐悉底国,小乘正量部

劫比罗伐窣堵国,小乘正量部

婆罗痆斯国,小乘正量部

战主国

吠舍厘国一伽蓝,小乘正量部

摩揭陁国一伽蓝,说一切有部

一伽蓝,小乘

伊烂拏钵伐多国,正量部

二伽蓝,说一切有部

瞻波国

羯朱嗢祗罗国

三摩呾吒国,上座部

羯罗拏苏伐剌那国,正量部

达罗毗荼国,上座部

摩腊婆国

伐腊毗国,正量部

阿难陁补罗国,正量部

瞿折罗国,说一切有部

信度国,正量部

阿点婆翅罗国,正量部

波剌斯国,说一切有部

臂多势罗国,正量部

阿軬荼国,正量部

崇信大小二乘的有:

阇烂达罗国

秣兔罗国

羯若鞠阇国

阿逾陁国

弗栗恃国

奔那伐弹那国

恭建那补罗国

摩诃剌侘国

契吒国

邬阇衍那国

钵伐多国

狼揭罗国

没有说明的或“学无专习”的有:

那揭罗曷国

钵露罗国,“学无专习”

半笯蹉国

曷逻阇补罗国

磔迦国

至那仆底国

设多图卢国

婆罗吸摩补罗国

蓝摩国

拘尸那揭罗国

吠舍厘国

耽摩栗底国

案达罗国

珠利耶国

秣罗矩吒国

掷枳陀国

茂罗三部卢国

不管玄奘观察多么仔细,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些数字说不清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我们要想作一个十分精密的统计,是不可能的。粗略地看一看:崇信大乘的“国”或伽蓝共有16个;崇信小乘的有37个;崇信大小二乘的有12个;没有说明或“学无专习”的有17个。至于信徒人数则无法统计。从单位数字看来,大、小二乘五天竺都有,而小乘的力量,要比大乘强大得多。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在一些“国”内,大小二乘都有;有一句话含义不太清楚:“大乘、小乘,兼功习学”(阿逾陁国),“大小二乘,兼功习学”(契吒国),这是指的一个人呢,还是一个地方,看来专指一个地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是一个人既学小乘,又学大乘。

佛教部派分布的情况

在大乘方面大概是空、有两宗都有,因为有些地方没有明确说明,无法统计。至于小乘,大家都知道,部派是非常多的,《异部宗轮论》共记述了十八部。但是这个数目并不是固定的。面且部派的名称也异常复杂,时有异名同部的现象。我们在这里不详细去谈。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提名的基本上共有四部,统计如下:

①上座部②大众部③说一切有部④正量部崇奉上座部的是:

三摩呾吒国(东)

达罗毗荼国(南)

崇奉大众部的是:

迦湿弥罗国(北)

秣底补罗国(中)

驮那羯磔迦国(南)

崇奉说一切有部的是:

至那仆底国(北)

秣底补罗国(中)

羯若鞠阇国(中)

伊烂拏钵伐多国(中)

摩揭陁国(中)

迦布德迦伽蓝(中)

瞿折罗国(西)

波剌斯等三国(西)

崇奉正量部的是:

垩醯掣呾罗国(中)

劫比他国(中)

阿耶穆佉国(中)

鞞索迦国(中)

室罗伐悉底国(中)

劫比罗伐窣堵国(中)

婆罗痆斯国(中)

吠舍厘国(中)

羯罗拏苏伐剌那国(东)

摩腊婆国(南)

伐腊毗国(南)

阿难陁补罗国(西)

信度国(西)

阿点婆翅罗国(西)

臂多势罗国(西)

阿軬荼国(西)

伊烂拏钵伐多国(中)

总起来看,上座部流行于南方和东方。大众部流行于北方和中部。说一切有部流行于北方、中部和西方。正量部流行于中部、南方、东方和西方,而以中部和西方为主。

小乘部派既然那样多,为什么当时在印度只有四个部派流行呢?看样子恐怕是部派虽多,有的徒有其名,未必有多少信徒。在玄奘时代,印度流行的除了大乘佛教外,小乘就只有以上四部。《大唐西域记》还记有说出世部,但那是在梵衍那,玄奘不把它算在印度境内。玄奘的记载正确不正确呢?其他方面的记载都证明了,玄奘的观察是正确的。最有力的旁证,就是晚于玄奘几十年到印度的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里的叙述。

他说: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国相承,大纲唯四。一阿离耶莫诃僧祗尼迦耶。唐云圣大众部,分出七部,三藏各有十万颂。唐译可成千卷。二阿离耶悉他陛尼迦耶。唐云圣上座部,分出三部,三藏多少同前。三阿离耶慕萨婆悉底婆拖尼迦耶。唐云圣根本说一切有部,分出四部,三藏多少同前。四阿离耶三蜜栗底尼迦耶。唐云圣正量部,分出四部,三藏三十万颂。然而部执所传,多有同异。

且依现事言其十八,分为五部,不闻于西国耳。其间离分出没,部别名字,事非一致,如余所论,此不繁述。故五天之地,及南海诸洲,皆云四种尼迦耶。然其所钦处有多少:摩揭陀,则四部通习,有部最盛;罗萘、信度西印度国名则少兼三部,乃正量尤多;北方皆全有部,时逢大众;南面则咸遵上座,余部少存;东裔诸国杂行四部从那烂陀东行五百驿,皆名东裔。乃至尽穷,有大黑山,计当土蕃南畔。传云:是蜀川西南,行可一月余,便达斯岭。次此南畔,逼近海涯,有室利察咀罗国。次东南有郎迦戍国。次东有社和钵底国,次东极至临邑国。并悉极尊三宝,多有持戒之人。乞食杜多是其国法。

西方见有,实异常伦。师子洲并皆上座,而大众斥焉。

佛教分成许多部派,由来已久。至迟在佛灭度后约一百年,原始佛教就分化成上座和大众两部。最初的原因可能是在律规之争,但是后来也涉及教义。

公元前世纪时,佛教有三个中心:东方是吠舍厘,流行的是大众部;中部是赏弥,流行的是上座部;西方是秣兔罗,流行的是说一切有部。到了7世纪玄奘时代,情况显然有了变化。说一切有部流行于北部、中部、西部,变化不大。但上座部和大众部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原在中部的上座部向东方和南方发展。原在东部的大众部则向北方、中部和南方发展。这个变化对于研究印度佛教史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流行的四个部派中,从数量上来看,正量部流行的区域更为广阔。连戒曰王的妹妹曷罗阇室利信奉的也是正量部,可见它的影响之大。这些问题,以后当专文讨论,这里就不再详说了。

在这里特别值得提出来的是大乘上座部问题。提到大乘上座部的有五个地方:一、摩揭陀国,摩诃菩提僧伽蓝;二、羯伽国;三、僧伽罗国;四、跋禄羯呫婆国;五、苏剌侘国。这里就出了问题:一般说,只有小乘才讲上座部、大众部,大乘是没有这种说法的。这里出了大乘上座部,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以后也当专文讨论。

佛教日渐衰微的趋势

最后我们再把早于玄奘二百多年的法显《佛国记》的记载同《大唐西域记》对比一下。

从以上这个简短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

一、乌仗那国的情况说明,在法显时代那里还是“皆小乘学”,而到了玄奘时期则变为“敬信大乘”。伐剌拏国的情况说明,原来“皆小乘学”,后来则是“并学大乘法教”。羯若鞠阇国的情况说明,原来“尽小乘学”,后来则是“大小二乘,兼功习学”。大乘在某一些地区逐渐挤掉小乘的痕迹昭然可见。

二、那揭罗曷国,法显说:“边有寺,寺中有七百余僧”;玄奘则说:“伽蓝虽多,僧徒寡少。”秣兔罗国,法显说:“河边左右有二十余僧伽蓝,可有三千僧”;玄奘则说:“僧伽二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劫比他国,法显说:“此处僧及尼,可有千人”;玄奘则说:“僧徒数百人。”耽摩栗底国,法显说:“有二十四僧伽蓝,尽有僧住”;玄奘则说:“伽蓝十余所,僧众千余人。”伐剌拏国,法显说:“亦有三千许僧。”玄奘则说:“僧徒三百余人。”

以上几个例子说明,玄奘时代僧徒减少了。换句话说:佛教逐渐衰微了。

1980年月27日校毕